049 乔迁新居

“哥,先生说这张桌子要搬书房去。”

“有点沉,快过来搭把手。”

“唉哟,老爷快歇着,擦桌子这种事怎么能让您做?”

“……”

新居中,孙家兄弟和佣人刘吴氏忙活不停,周赫煊反倒闲得无事可做。

是的,周赫煊又搬家了,搬到法租界的一栋临街小洋楼里。

底楼早被租出去做路边店面,周赫煊租的是楼上五间房,附带厨房、厕所和卫生间,甚至屋里还安装有电话。每月房租90块银元,水电费另算,顺便还请了个老妈子当佣人。

90银元月租可不少,如今1000元可在天津买一栋小四合院,还不够周赫煊一年的房租,只能怨租界的房价太特么贵了。

他之所以急着搬家,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周赫煊做为《大公报》社长,必须避嫌,不能老住在少帅府里。否则这事儿曝光出来,人们会说《大公报》就是张学良的传声筒。

二是张学良的正妻于凤至从东北来了,就连二夫人谷瑞玉都被轰出府,周赫煊不想去掺和少帅的家事。

搬来天津的不仅有于凤至,还有整个张氏家族。

张作霖在天津一口气购置十八栋洋房,专门用于家族居住,同时在北平买下顺承郡王府,当作自己的办公住所。

举族搬到京津两地,看来张作霖是真不打算回东北了,他想要长期经营直隶地区。其心昭然若揭,那就是图谋整个中国,而不是窝在东三省当土皇帝。

后来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对中国而言,还真不好说是利是弊。他要是不死的话,绝不可能有东北易帜,而是一心想着入关。

纵观张大帅这些年的发展策略,那就是有了实力就入关打仗争天下,打败了就退回东北舔伤口准备继续再战,无休无止!若是有人杀到关外,张作霖老家不保,他就签卖国合约请日本人帮忙,解决了麻烦再反悔不认账。

说白了就一搅屎棍,而且是非常有实力的搅屎棍。日本人三番五次被他忽悠,后来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才处心积虑地将张作霖给干掉。

此时此刻,最倒霉的当属那些遗老遗少们,张大帅一下子买那么多豪宅,根本找不到现房啊。他于是把目标对准了前清的王爷贝勒,几个招呼打下去,遗老遗少吓得赶紧搬家腾地方。

……

周赫煊新居。

腰上系着围裙的老妈子刘吴氏,把刚起锅的饭菜端上桌,建议道:“老爷,要不再买个丫鬟照顾起居?我一个老妈子粗手粗脚的,也做不了精细活儿。”

私蓄奴婢这种恶习,虽然法律上严格禁止,但直到新中国成立都没有完全禁绝。所以刘吴氏说“买”个丫鬟,而不是“雇”个丫鬟。如今到处都在打仗,加上褚玉璞在直隶地区横征暴敛,百姓生活极为困苦,想要买个丫鬟非常容易。

周赫煊当然不可能开历史倒车,他说:“不用了,你平时洗洗衣服、做做饭菜,再打扫一下房间即可。剩下的事我自己会做。”

“是,老爷!”刘吴氏把饭盛来就退下,自己躲到厨房里等着吃残羹剩饭。

这年头女佣不仅地位低下,工资也很少。

周赫煊找中介雇佣的刘吴氏,每月薪水才2元钱,大概可以买40斤米,或者是10斤猪肉。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跟着主人家吃剩饭剩菜,平日里没啥开销,赚的钱都可以拿回去补贴家用。

“先生,这地方好,住着舒坦!”孙永浩从自己屋里出来,憨笑着跑去厨房等候。

周赫煊租的这四间房,一间为自己卧室,一间是客房,一间是书房,一间是客厅兼饭厅,还有一间则给孙家兄弟居住。

孙家兄弟现在相当于周赫煊的保镖兼跟班,每天轮换着上班,闲的那个就跑到李景林府上学功夫,偶尔周赫煊还会花钱送他们去靶场练枪。

兄弟俩对当前的生活极为满意,不愁吃穿、能拿银子不说,还有时间学武和练枪,简直就像生活在天堂。

周赫煊独自坐在饭桌前,感觉有些郁闷。他走到厨房说:“你们都呆在这里干什么?过来一起吃饭啊!”

刘吴氏连忙应道:“可不敢跟老爷一起吃饭。”

孙永浩也笑道:“额们吃剩的就成。”

“叫你们吃就吃,”周赫煊无语道,“还有,以后别叫我老爷,要喊先生。”

两人这才扭捏着来到客厅,但他们还是不愿和周赫煊同桌。孙永浩把菜夹到饭碗里,捧着碗自个儿回房解决,刘吴氏则端着饭碗又去了厨房,看周赫煊的眼神满是感激。

这就是国人的奴性?

周赫煊有些搞不清楚。

虽然我大清早完了,但几千年来的尊卑观念还是刻在国人骨子里。

就拿孙永浩来说,上次周赫煊请他们兄弟下馆子,他们表现得非常豪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可如今兄弟俩拿着周赫煊的工资,住着周赫煊的房子,双方关系就从江湖朋友变成主仆,有些规矩是必须遵守的。

爱咋咋地吧!

周赫煊也懒得去纠正了,独自一人面对着空桌子吃饭。

大概快傍晚的时候,周赫煊带着孙永浩出门,吩咐刘吴氏道:“刘妈,我晚上不回来吃饭,你打扫一下房间就可以下班了。”

“好嘞,老爷……啊不,先生慢走!”刘吴氏快跑着去帮忙开门。

今晚利顺德饭店有个宴会,张学良邀请来整个天津有头有脸的人物,目的是为了宣布中华教育基金会成立,顺便让这些有钱人吐点血捐款。

利顺德饭店创建于1886年,德国人在泥屋饭店的基础上升级改造的。最开始只有三层,两年前扩建为四层,电灯、电话、电扇、电梯一应设备齐全。

晚清时,许多卖国条约就是在这里签的,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曹锟等众多大人物来天津,也都选择在这家饭店下榻。

周赫煊坐着黄包车很快到地方,带服务生的带领下乘坐电梯上楼。

大厅里已经来了不少宾客,闹哄哄的颇为喧哗。周赫煊进去不久,就看到冯庸冲他招手:“赫煊,快过来,我给你介绍几个朋友!”

033 恶人自有恶人磨399 水落石出301 采访275 会面1041 短视405 归化派翻译家518 严峻的问题409 惊天秘闻324 隆中对100 副刊就绪658 恃才傲物1003 梵与道659 捐飞机986 甩锅675 被歧视的美国佬538 磺胺的威力737 津门大侠864 招待宴147 说服694 慈善家族494 神药计划981 西安124 农村大地045 奉系清流067 比谁拳头大143 三毛连载826 死字旗631 弱国无外交690 国际大学者周赫煊先生作品研究学习讨论会330 华工341 强势866 圣诞节1007 学校335 考察994 兰州019 开讲790 扒皮食肉515 中国电影二三事127 搞个大新闻461 大地头蛇065 再见061 诚则明也163 偶遇953 理想与现实955 瞎扯淡455 好消息091 活曹操360 钱钟书和钱穆264 文学少女121 合作578 和尚也爱国405 归化派翻译家096 北大复课859 水晶之夜027 撩108783 杀人还要诛心746 访客盈门777 大资本家774 周神仙的传说054 诗人周赫煊311 步步错871 PTT会员279 震惊:女婿要上天!614 远东检察官458 谈不拢啊017 法国领事夫人636 拜访王子758 元首的晚餐717 杀了吧466 周先生发言551 体育报国1032 新书反响677 崇尚和平的英国727 六亲不认337 周赫煊的猫648 P-26205 退股516 威尔斯与银英传338 邀请684 混乱369 诗与情260 摸金校尉孙老殿028 忧喜自得308 热爱炒股的间谍先生379 一场烂仗446 见血002 租房落脚496 实验成果522 小狐狸与玫瑰花142 虚伪616 交易819 七七事变470 论佛1002 不可接触者690 国际大学者周赫煊先生作品研究学习讨论会1004 会谈943 搅动天下1050 东京烧烤和大反攻424 同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