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 八女投江

咱们接着上一章讲,要评价历史人物,除了汉奸和十恶不赦之辈,其余者皆须两面评价,非黑即白是很幼稚的做法。

就拿后世那本描写文人内迁的《南渡北归》来说,居然把冯友兰先生写成了反派。书中许多引用故意颠倒错乱,不止一处在虚假编造,让不知情的读者对冯友兰产生厌恶,让知情的读者怀疑作者是否跟冯友兰有私仇。

说实话,比起老王的《民国之地摊崛起》,《南渡北归》倒更像是一本地摊文学。

那本书的作者不但否定冯友兰人品,竟连冯友兰的学术都一并否定,还引用胡适的日记来否定冯友兰学术,并自己瞎编了一段胡适对冯友兰的评价。

事实上,胡适是冯友兰的老师,两人只是学术观点不同而已。人家交情好着呢,怎么可能恶言相向?

胡适在1919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由此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奠基人,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确实了不起。胡适对此也非常自傲,预言说:“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问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

然而仅仅在1931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卷上)》,就全面超越了胡适的书,而且没有按照胡适的方法来做研究。此后半个多世纪,直到周赫煊穿越那会儿,都还没有出现整体优于《中国哲学史》的专著。

这样的学术成就也能黑?

真当读者都是傻子啊。

咱们这本书,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反派,连孔祥熙都还能找到优点呢。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是想自然转换情节——孔令侃半身瘫痪了,这就是反派得罪周赫煊的下场。

10月底的时候,孔大公子正玩着别人老婆,被绿帽子事主捉奸在床。

洪门拿着周赫煊提供的经费,已经买通了当地黑手党。黑手党作局引诱绿帽子先生入毂,让那倒霉的家伙欠了一屁股赌债,同时又透露孔家富得流油,怂恿绿帽子先生找奸夫弄钱还债。

绿帽子先生也是心大,张口就要100万美元。孔令侃当然不愿意,只答应给5万,双方一言不合就扭打起来。

暗中埋伏的洪门兄弟都没出手,房里的三人就自行解决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嚣张跋扈的孔大公子,直接拔枪指着对方的脑门威胁。女方见状连忙劝说,并抓住孔令侃的手臂想夺枪,争执之际,绿帽子先生也加入夺枪行列。

当时属于偷情幽会,孔令侃的跟班们都不在,三人就这么在卧室纠缠。

突然一声枪响,那女人突然腹部流血,剩下两个男人也说不清是谁开的枪。孔令侃有些被吓到了,绿帽子先生则被激起凶性,趁机把枪夺过来,对着孔令侃就是一阵乱射,活生生把枪里的子弹打完。

孔令侃在中第二枪的时候,就吓得疯狂往外跑,在中第四枪的时候倒下,接着又被对方补了第五枪。

绿帽子先生把孔令侃身上的财物搜刮一空,又躲避警察和黑手党,连夜逃往墨西哥。而孔令侃和那个女人,则被听到枪声的邻居送去医院。那女的只中一枪便死了,孔令侃居然命大,中了五枪还被抢救回来。

不过有一颗子弹命中他脊柱,医生根本不敢取出来,下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事情顺利得出乎意料,周赫煊只是出钱让那女的勾引孔令侃,再作局让绿帽子先生输光家产而已,剩下的全是当事人自己搞出来的。

就此说来,周赫煊也是个混蛋,把两个无辜者卷入进来,害得别人家破人亡。

孔祥熙夫妇收到儿子的消息,悲痛欲绝,宋霭龄直接在香港乘坐专机,飞到夏威夷坐船前往美国处理此事。经过警方的调查和孔令侃的讲述,这就是一起感情纠纷引发的惨案,跟周赫煊完全扯不上关系。

至于周赫煊,还在纽约埋头写书呢。

10月25日,武汉陷落,长达四个月的武汉会战宣告结束。周赫煊出资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也在撤退的那一天,被常凯申下令炸毁了。

月底,常凯申发表坚持抗战到底的声明,既是在坚定国人信心,也是在坚定罗斯福的信心。

罗斯福答应重新开展借款谈判,但在此之前,他点名要跟周赫煊这个谈判特使聊一聊。

11月10日。

周赫煊在白宫面见罗斯福,并出席总统的家庭晚宴。

罗斯福比上次见面时胖了许多,他坐着轮椅跟周赫煊握手,笑道:“好久不见,远东巫师先生,你当年做出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比如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又比如德国吞并奥地利。”

“我对此很遗憾,其实我希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周赫煊摊手说。

“但你把我想象得太坏了。”罗斯福拿出几张打印文件。

周赫煊接过来一看,却是他半年多前发表在《非攻》上的文章,已经被人翻译成英文。文章说,美国在中日战争初期,为了利益肯定帮日本提供战略资源,怂恿日本挑起战争后,再出手帮助中国,美国吃完东家吃西家,这一切都在总统罗斯福的掌控中。

周赫煊淡淡一笑:“难道不是这样吗?”

“你太阴谋论了,我可考虑不到那么长远,”罗斯福拿出雪茄盒,递给周赫煊一根说,“事实上,我现在被中日战争弄得焦头烂额,不同的利益财团快把我劈成两半了。”

周赫煊点燃雪茄说:“但你肯定想找个合适的时机,压住美国的孤立舆论,以最光彩的形象加入战争。”

罗斯福笑道:“前提是欧洲要打起来,而且欧洲局势必须陷入僵持,否则美国是没有能力介入的。这并不难推辞,只是上次大战的翻版而已。”

“但更加复杂。”周赫煊补充道。

“确实如此,”罗斯福抽了口雪茄,吐出烟雾道,“说说中国吧,你们真能挡住日本的进攻?恕我直言,中国局势很糟糕,照这么下去,最多明年底就要再次迁都。”

周赫煊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拿出一副卷轴:“总统阁下,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罗斯福慢慢展开卷轴,这是一副油画。整体画风偏向阴暗血腥,但头顶的阳光却极为明媚,仿佛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八位中国女子站在江边,背后是汹涌的怒涛,前方是狰狞的日寇。这些女子砸掉手中的步枪,嘴巴张开高呼着什么。

“这幅画似乎有故事,你能解释一下吗?”罗斯福饶有兴趣。

周赫煊讲述道:“这幅画叫做《八女投江》,根据真实事迹而创作的。就在一个月前,有一支中国游击队被日军追到江边,前无出路,后有敌人。幸好,敌人暂时没有发现他们,妇女团的八位女战士临危不乱,绕到侧翼的草丛里开枪,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大部队突围。她们的计划成功了,但自己却被堵在江边。子弹打完,她们投出最后一枚手榴弹,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毁掉枪支,转身投进汹涌的江水中。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2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

罗斯福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低头仔细欣赏着油画,良久才说:“我已经相信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决心,你们值得尊敬。”

周赫煊其实隐藏了重要信息,这八位女战士都是都被抗联的,而东北抗联又跟苏联有关,这事儿说起来会让罗斯福不高兴。但在掐头去尾之后,就足以让罗斯福感到震撼了。

事实上,这幅画的艺术水平并不高。因为时间紧迫,周赫煊是临时找一个留美学生画的,只用了五天的时间来完成创作,许多细节都画得很粗糙。

但这幅画,一直被罗斯福私人收藏,直到70多年后才捐给中国的抗战博物馆。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857 八女投江595 名人汇聚599 创作172 美国出版商538 磺胺的威力852 揭露者387 奉军入关383 法国总领事也是书迷721 北边儿的委员长572 毕业季799 战争预警226 说客1025 人市124 农村大地803 山西老财210 红粮问题802984 鸡同鸭讲064 雅事704 柏林334 副馆长和设计师932 派出记者338 邀请880 空军大捷101 郑证因692 齐聚387 奉军入关524 新年的梦想521 小胖墩儿912 青年088 爱国诗人786 膝盖中箭的汤半城425 前往重大013 惊天秘计186 黑色幽默1018 落难公子656 我的祖国240 教育部现状566 新秘书上任783 杀人还要诛心192 新书589 封杀271 川越962 音乐无国界238 大水冲了龙王庙012 拆皇帝家大门汗,更正一下600 赞美933 大轰炸与报告书647 私人飞行俱乐部531 阵痛204 惨案791 夔门353 拐带良家妇女998 历史事件578 和尚也爱国320 五洲洪门010 惑乱军心1012 周维烈的高考348 书生263 鲁梁骂战683 刺杀264 文学少女933 大轰炸与报告书119 舞厅363 鲁梁骂战006 穿越者的茫然066 褚二爷162 神秘少女047 刀妃革命528 陆军监狱766 祈雨173 褚二爷的新猎物204 惨案584 找不见人251 悬乎970 顾问611 发酵394 影坛一姐530 叛徒,也是烈士050 忽悠捐款304 豆汁儿667 拜访764 夹道欢迎242 扯着蛋711 作弊方法610 低调俱乐部708 四大金刚638 宝腾972 吃人事件354 土豪532 二十九军343 再会786 膝盖中箭的汤半城248 情敌666 妹妹193 吸引火力405 归化派翻译家166 讨薪340 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