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吴佩孚到豫

9月5日,郑县车站黄土铺地,净水泼街,士绅百姓好几千人都顶着日头在车站外翘首以望,他们手中打着各色旗帜、横幅,最显眼的莫过于横亘在道路中央的一副横幅,上以方正的楷书写着:“豫省百姓喜迎吴巡阅副使”。

这时东关耶稣教堂的钟声敲响十下,很快一队军警乘车来到,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封锁了整条街,随后一溜汽车驶到了车站外,下来一群将弁,这群将弁如众星拱月围着一个大腹便便的上将军进了站内,人群中有眼尖的人已经认出来者是谁,惊呼道:“赵督军也到了。”

一位教书匠打扮的中年人撇嘴道:“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吴巡阅副使入豫,赵督军自然要来迎接。”

有人神神秘秘道:“我听说赵督军和吴巡阅副使关系不睦,这次吴巡阅副使可是带着大军来的,以后怕是有好戏要看了。”

众人不禁面露忧色,上面大人物打个喷嚏,底层的百姓都得抖三抖,这些年河南省刚过了几年安生日子,他们生怕再起兵祸,有的人已经双手合十祷告起来,求满天神佛基督耶稣保佑吴巡阅副使和赵督军和气生财。

坊间百姓如此认知,省内军政官员更加少不了担忧,毕竟他们很多人与督军赵倜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赵倜面色阴郁的进了候车厅,他刚才下车时一眼就看到了那条显眼的横幅,上面写的内容使他如鲠在喉,又惊又怒,恨不得立即派军警把那条横幅撕碎,再把打横幅的人下狱,但他终究是忍住了,不过心头却蒙上了一层阴霾,吴佩孚的到来已令他数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恐怕日后更是寝食难安。

随员们都看出督军的情绪不佳,都没敢上来打扰,远远地躲在一边,心中各怀心事。

“呜——”

汽笛一声长鸣,打断了赵倜的遐思,他撩开窗户的百叶窗向外看,只见一列铁甲车头的军列哐当哐当驶入车站。

“大帅,该接站了。”副官走过来轻声说。

赵倜起身整理军容,阔步走了出去,随员陆续跟上。

……

军列中,吴佩孚手捧着一本纪效新书看的滋滋有味,似是对列车到站没有感觉,这时车厢门被推开,他的幕僚张其锽和张方严走进来,张其锽道:“玉帅,到站了,赵倜率河南军政大员前来接站。”

“知道了。”

吴佩孚淡淡回了声,却没有放下书本。

张其锽苦笑一声,看了眼张方严,张方严轻咳一声道:“玉帅,外面来了很多百姓在迎接您,您可不能让百姓久等。”

“喔?”

吴佩孚的视线终于从书上移开,撩开窗纱向外看,果然见到车站栅栏外人影绰绰,依稀能看到高举的旗帜、横幅,他神情忽然变得严肃起来,凌厉的看着两个得力僚友,问道:“外面的百姓是不是你们安排的?”

张其锽摇头道:“卑职岂敢,车站外百姓都是自发前来。”

张方严拱手道:“玉帅,百姓受您感召而来,正是民心所向啊。”

吴佩孚瞥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说:“这话以后不要说了,民心向我,怕是有人要睡不着觉了。”

“哈哈!”

张其锽和张方严会心一笑。

吴佩孚戴上军帽,起身出了车厢,在他露出身形的一刻,军乐声奏响,将领们齐向他敬礼,文官纷纷脱帽致礼。

吴佩孚含笑四下拱手,一眼就看到了站台上的赵倜、赵杰两兄弟,他脸上漾起了笑容,快走上去把赵倜敬礼的手拉下来,抓着赵倜的双臂亲热地说:“周人兄,你我兄弟还搞这种虚礼做什么,这次能战胜皖军,多亏周人兄鼎力相助啊,兄弟谢谢你了。”

“子玉兄言重了,咱们是一家人,不帮你帮谁!”

赵倜脸上笑开了花,可心里却冷笑一声,你吴佩孚要真想谢谢我,怎么非得要到洛阳来练兵,河北山东哪里去不得,这会儿嘴皮上的话倒说的好听了。

两人动作说话的时候,便有记者捕捉到了这个场面,镁光灯闪作一片。

两人虚情假意的寒暄了一阵,吴佩孚把目光落在了赵倜身后的赵杰身上,笑眯眯道:“毅武兄,你好啊!”

赵杰与乃兄相貌截然不同,他身材欣长消瘦,脸上也白净的很,倒有几分儒将的气度,但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性子最是粗莽,此时听到吴佩孚叫自己的名字,他忙躬身道:“玉帅好。”

“毅武兄现在身居何职啊?”吴佩孚扫了眼赵杰肩头的中将军衔,问道。

赵倜抢着回话道:“子玉兄,我这个弟弟不成器,现任开封警备司令之职。”他没有说赵杰的另一个身份是宏威军总司令,这是因为宏威军打着他的私人烙印,并不是陆军部正式任命,这样私人化的军队职务,此时公众场合不便拿出来说。

“哦,前途无量!”

吴佩孚笑了笑,随后与省议会会长胡象山等官员握手言欢。

接站完毕,众人簇拥着吴佩孚与赵倜出了车站,等吴佩孚现身的时候,外面早已等候的百姓欢呼不止,大呼万岁云云。

吴佩孚笑容亲民的与百姓挥手致意,眼睛余光扫了一眼赵倜,却见赵倜脸色很不自在,显然是百姓的呼声犯了忌讳,他不想继续刺激赵倜,没有多做停留,迅速的上了车离去了。

……

一路驱车来到行辕,行辕征用的是在郑县有‘大门楼’之称的任家古宅,其祖上曾任清代二品布政司布政使,是郑县数一数二的豪门望族宅邸。

汽车缓慢驶停在宅院门口,副官利落的从副驾驶位跳下车,拉开了后排车门,吴佩孚与赵倜鱼贯下车。

“子玉兄,里面请!”赵倜作为东主,走在前面为吴佩孚引路。

吴佩孚紧随其后,待走到门口台阶时仰头一看门楣,不由得驻足停下,却见宅门上挂着一幅黑底金字的“辅翼国政”的匾额,再看匾额上的提款是道光皇帝所赐,不由得啧啧称赞道:“能得皇帝赐匾,任家足以光耀门楣啊,好一个辅翼国政,不过还是有些美中不足。”

赵倜听得真切,闻言笑道:“子玉兄,现在要还是大清朝,你说凭咱俩能得到什么赐匾啊?”

吴佩孚抚须笑道:“周人兄放在前清,那就是正二品的巡抚大人,皇帝要赐匾,当得上功资拯济四字。”

赵倜琢磨着这四个字,不禁连忙摆手道:“子玉兄说笑了,我哪能与刘公作比,这四个字不敢当啊。”

吴佩孚笑道:“周人兄谦虚了,直皖大战事关国运,若不是豫军鼎力支持我直军北上作战,我岂能战胜惋惜,这不是功资拯济是什么。”

赵倜脸上有光,笑问道:“那子玉兄,你的匾额又是什么?”

吴佩孚笑而不语,赵倜道:“既然子玉兄不说,那我就献丑给你提一个了。”说罢他沉吟了许久,一拍额头道:“有了,就勋高柱石如何?”

吴佩孚默念这四个字,眼中精光一闪,以他的才识,自然清楚这四个字是同治皇帝赐给曾国藩的匾额,这已经是人臣的最高评价了。刚才他用刘铭传比赵倜,现在赵倜用曾国藩来比自己,虽有互相吹捧之嫌,但这正是他的理想抱负。

“周人兄抬爱了,吴某岂敢与曾文正公相提并论,折煞了,折煞了。”吴佩孚道。

进了行辕中,吴佩孚稍事休息,沐浴洗漱换洗了衣服出来,便有副官走上前道:“玉帅,赵督军已经摆好大宴,就等您赴宴开席了。”

第八百六十三章空头支票第七百五十二章 终于见到你(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试探(四)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冯玉祥下野第七百五十二章 终于见到你(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伙第三百九十三章 木头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进攻鼓楼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第六百四十章 第一次相遇第九百九十七章 瓜分第一千零八十章 中计第二百三十四章 两张厚脸皮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斥责与心疼第一百五十五章 寺中邂逅第四百六十六章 弄舌第一百二十五章 土匪围城(二)第七百三十五章拒回日本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张请柬第六百三十三章 会面第三百二十二章 急讯第四百三十五章 酒席之间第四十二章 血尸第二百六十章 一份贺礼第八百四十四章换将第六百九十四章 探望(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决战(二)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意遇伏击第八百六十四章传信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局如海(三)第九百三十章百人小队的威力第七百章 火车偷袭(一)第七百九十三章前往上海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六百九十八 曹锟上台(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互生情愫的两个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打退海盗团伙第六百五十二章 寄一张照片八百八十二章投军第六百一十三章 留个根第六百零一章 尝尝炮弹的滋味第一百零六章 永城二三事(四)第五章 一语惊人第六十五章 再捉曲同丰(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终于见到你(三)第二百零五章 下马威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首战告捷第五百二十一章 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匪退第三十五章 大逃亡(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合作第三百三十七章 脱逃第四百七十七章 二进宫第二百二十三章 池鱼第九百九十二章 瓜分战利品第一千一百章 说服冯玉祥第八百章检阅陆军第十师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交给韩百航第八百七十章江南局势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谈话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海之行第五百一十五章 委任第五百零十章 特种作战小队第七百六十二章夜训(一)第三百零二章 夜幕之下第八百七十一章受降第六百二十六章 守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两万援军第七百三十章 任命第五百零一章 新兵的实战第六百七十三章 反对第七百四十三章 张府风云(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突破堡垒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抢馒头第八百四十三章聪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失利第三十七章 大逃亡(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盗匪第三百九十六章 心中的小想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谈判第七十九章 直捣北京(七)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两头开花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奉天危矣第四十八章 行险第五百八十章 强攻开始第六百九十九 曹锟上台(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获全胜第四十五章 送上门来第五百一十七章 野外生存训练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追击韩百航第七十章 再捉曲同丰(补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诱敌深入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进城第一千零一章 纪律严明的军队第八百五十章五里雾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一样的待遇第六百五十七章 美惠子的父亲第八十二章 直捣北京(十)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