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所依仗着,一人耳

“部堂大人!”海瑞站起身行礼道。

这里是位于苏州府的钦差行辕,海瑞也是钦差之一。

按照明朝的惯例,地方官是不能擅离职守的。海瑞此次离开华亭是奉旨查案。当然,一般的钦差都是从两京遴选的,本轮不到海瑞这个华亭县的小小七品知县。但是因为本案的性质是贪腐案,而海瑞又清名在外,再加上治下清平,也确实曾经断过几桩棘手的案件,让上峰拍案叫绝,当然还有徐阶的举荐。最终海瑞成为本次贪腐案的钦差之一,配合京城来的主审查察江南织造局的贪墨一案。

说起来也亏得是江南织造局麻烦缠身,一屁股烂屎,这才没有来与程仲谋夺华亭丝绸生意这快肥肉。否则,以苏州制造局的霸道和贪婪,又怎么会一直置身事外,让程仲大赚特赚?

“海知县免礼!”胡宗宪说道。海瑞是钦差,本来不需要给胡宗宪行礼,但是胡宗宪毕竟是南直隶和浙江的最高长官,而且现在又非办公时间,因此海瑞还是表示了对胡宗宪的尊重。

胡宗宪是徽州人,身材高大、瘦削,两鬓已斑白,如果他便装走在街道上,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半百的老人竟然是直浙地区最高军事长官,就是他用计剿灭了汪直。此时,胡宗宪面带愁容,甚至带着几分忧惧。

“本部堂此来是有一个很坏的消息想告知海知县。”胡宗宪说道。

胡宗宪的身上打着严嵩的烙印,而海瑞却是徐阶举荐的人,虽然这事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胡宗宪作为直浙最高长官,堂堂的朝廷二品大员,对此当然不可能不知道。如今首辅、次辅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但是暗地里的明争暗斗却不知道有多少。因此海瑞和胡宗宪虽然同在一城,但除了刚到苏州时依循规定上门拜见了胡宗宪一次之后,两人这才是第二次会面。

“部堂大人请示下。”海瑞面色不变,极为沉稳。

胡宗宪沉吟了一下,还是缓缓说道:“刚刚接到军报,二百余名倭寇突然出现在华亭县境内!”

“什么!”海瑞霍得站起。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海瑞问道。

“两天前!”胡宗宪惭愧的说道。两天已经足够倭寇将华亭洗劫抢掠一空,然后优哉优哉的离开了。

“部堂大人是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海瑞咄咄逼人的问道,话中隐隐带有指责的意味,虽然胡宗宪是二品大员,官阶比他高出了不知多少,但是海瑞本就不是一个阿谀上官的人,治下出现了这么重大的事,胡宗宪不可能这么迟才得到消息,现在才告诉自己,有故意隐瞒之嫌。

“说来惭愧,本部堂也才是刚刚得到的消息!”胡宗宪面色有些难看的说道。对于海瑞的难缠他已经有所耳闻了,看来传言果然非虚,他对自己这个总督大人也没有丝毫的惧怕和迎合,这也许就是无欲则刚吧。“本部堂已遣苏州卫兵全速救援华亭,海知县无需太过挂怀了。”

“部堂大人,恕下官置喙,军中要好好的清清了。”海瑞说道。倭寇出现在直浙境内,作为最高军事长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何况,两天前的事情他现在才知道。苏州府距离松江府非常近,消息本不应该如此闭塞才对。那么只有两个可能,第一军队无能,对于倭寇的劫掠根本就无从侦知,第二军中已经获得消息,但是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将如此重大的消息反馈给胡宗宪,无论是什么原因,军队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海瑞才说军中要好好清清了。

当然,海瑞仅仅是华亭的知县,这样说有些超越本分了。

不过胡宗宪倒也没有怪罪,而是点了点头。对于海瑞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现问题之所在,胡宗宪还是很赞赏的。

“海知县就不怀疑是本部堂故意隐瞒?”胡宗宪今天的话有些多了。

海瑞微微一笑说道:“海瑞相信部堂大人做不出这等事。”

海瑞的一句相信却让胡宗宪非常的感慨,两人分属两个不同派系,本应泾渭分明。胡宗宪虽然属于严党,德行有亏,但是良心无愧,这也是海瑞愿意相信胡宗宪的原因。

胡宗宪也意识到今天说得话有些多了,他冲海瑞行了一礼,转身便要离开。但是走了几步又回过身来:“海知县,本部堂还有一事想要请教。听闻治下出现倭寇,海知县依然能如此安坐,不知有何凭借?”

虽然胡宗宪已经急调苏州卫兵前去救援华亭县,但是能不能来得及谁都不好说,海瑞作为父母官竟然一点都不着急,是他没有将治下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中,还是说海瑞早已经做好了安排,有恃无恐?

如果是前者,胡宗宪会看轻海瑞,一个父母官却对百姓的死活置若罔闻,即便再清廉也只是沽名钓誉之辈;如果是后者,海瑞现在身在苏州,他又是如何做到有恃无恐的?因此胡宗宪非常好奇。

海瑞的目光转向华亭县的方位,缓缓说道:“下官所依仗者,一人耳。”

“依仗一个人?”这一下胡宗宪更加奇怪了。是什么人能让海瑞如此的倚重,甚至认为他可以在二百多名倭寇面前保证华亭无恙?

“此人是谁?宗宪可否与闻?”胡宗宪说道。

海瑞说道:“他就是下官的学生程仲。下官相信即便亲在华亭也不可能比他做得更好了。”

“程仲?”胡宗宪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人的名字,如果海瑞说出“唐顺之”之流耆老名宿的话,胡宗宪还能理解。但是海瑞说的竟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程仲。他的心中暗暗记下这个名字,然后说道:“海知县有如此的把握,那是最好不过了。有机会本部堂倒真的很想见一见这位程仲先生。”

说完了这些话胡宗宪真的要告辞了,他转身阔步向账外走去,望着他微微有些佝偻的身形,海瑞也有些感慨!

“部堂大人!”这一次却是海瑞主动叫住了胡宗宪。

“海知县还有何事?”胡宗宪转身问道。

海瑞沉吟了一下,缓缓的说道:“海瑞想告诉部堂大人的是,水至清则无鱼,做人只要无愧于心,无亏于民,即便说几句违心的话,也与德行无亏!大人不避生死,对于沿海百姓的庇护百姓们看得见,皇上也应看得见。”

海瑞的话说的似乎没头没尾,但是胡宗宪却听懂了。

胡宗宪现在忧愁可不仅仅是华亭县的倭寇,他更大的忧愁是因为一个人死了,这个人是赵文华。

胡宗宪与赵文华的关系非同一般,就是借着赵文华,胡宗宪才搭上了严嵩这条大船。现在赵文华被皇上下令贬谪,最后肠穿肚烂莫名而死,他贪墨的银两后世子孙要世世代代的偿还。这个处罚不可谓不重,皇上对赵文华的恨可见一斑。那么和赵文华关系如此密切的胡宗宪会不会被牵连,很多人都在猜测,甚至直浙地区一些人已经开始不奉胡宗宪的调遣了,认为他的日子不长了。

海瑞这句话则是安慰胡宗宪,毕竟胡宗宪虽然结交严嵩、赵文华,但是做的却是抗倭安民的好事,因此还是一个好官。

如果是别人说出这样的话,胡宗宪还不意外,但是说出这话的却是海瑞,这样一个以严苛出名的人,胡宗宪不知道他说这话的目的是安慰还是讽刺。

海瑞微微一笑说道:“说起来,下官还是受到我那学生的影响,他曾经跟下官说过:一个能干的赃官和一个无能的清官,如果必须二者择其一的话,百姓们肯定会选一个能干的赃官。如果不是他,华亭县的税法改革恐怕要胎死腹中了。”

胡宗宪没有想到海瑞对程仲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而且程仲的见识也正是胡宗宪所认同的。

“如此说来,胡某更要见见海知县这位高足了!”这一次胡宗宪没有自称“本部堂”,而是以“胡某”自称,很显然是亲近了一层。

感谢沉浮半世々的慷慨打赏~~~红绿灯拜求您的支持~~~~~~~

第27章 想叉了第34章 黯然一叹第51章 同赴危途第65章 麻烦第1章 应天府第1章 应天府第96章 守城第47章 患难相知楔子 大明梦第76章 邀请第31章 巧舌如簧第74章 马屁第97章 冲动第91章 意外第36章 伊人无心第72章 指教第43章 提议第3章 九天风雷几时来第69章 反转楔子 大明梦第5章 菲烟阁第50章 窘境第39章 宅院第48章 独醒者第9章 长谈第63章 漕帮第33章 问案第20章 任性第11章 会是他吗?第50章 窘境第65章 麻烦第87章 痛并痛着第61章 祸事第99章 谁人去谁人来第9章 长谈第30章 闹大了第108章 殉职第57章 劫杀第3章 御“马”金丝帐第81章 请君入瓮第61章 祸事第80章 一炷香第32章 反常第4章 退亲第82章 依仗第101章 死斗第19章 命案第10章 县试来临第3章 九天风雷几时来第6章 赌约第29章 横生枝节第88章 一年第87章 痛并痛着第8章 人生本当拼一回第64章 大礼第4章 被鄙视了第1章 应天府第80章 一炷香第10章 县试来临第20章 任性第102章 沦陷第17章 恩怨渺第52章 定谋第44章 破题第66章 孤注一掷第20章 任性第10章 县试来临第111章 谁的大明?(第一卷终章)第110章 闷声大发财第19章 命案第70章 破绽第40章 冤家第58章 青山深处藏第4章 退亲第84章 酒醉第14章 土豪,做朋友吧!第26章 便宜老爹第40章 冤家第76章 邀请第63章 漕帮第83章 两手准备第44章 破题第34章 黯然一叹第6章 妞是这么泡的第53章 借钱第22章 卷入命案第52章 定谋第15章 冤家路偏窄第82章 依仗第49章 冰释第47章 患难相知第9章 长谈第6章 妞是这么泡的第69章 反转第38章 比狂傲?你是小字辈!第39章 宅院第78章 再临漕帮第106章 退去第29章 横生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