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谈判结束

墨离自然也知道要想让崇祯承认错误绝没有那么简单,且不说帝皇的尊严和威仪,崇祯此人性格本来就刚愎自用,绝难让他自承错误。但是袁督师的冤屈却也不能不申诉,否则年月越久远,罪名就会更难洗清了。

而且,复兴军当初组建之初,打的就是为袁崇焕伸冤平反的旗号,这才召集了这许多弟兄,而墨离也是靠着这个才上位,成为了复兴军的领导人,并且在弟兄们心目中巩固了老大的地位的。

而这时在和朝廷招安谈判时,如果闭口不提为袁督师翻案伸冤的话,恐怕对底下的弟兄们也会造成一种情绪,甚至有可能会军心不稳。

所以,墨离跟曹文诏提出和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为袁崇焕伸冤。

“孙阁部,就算一时不能为督师翻案,但某些人也不能张口闭口辱骂督师吧!这让我们这些督师原来的部下听了如何作想?而且我相信老天一定会还督师一个公道的!”墨离沉吟了一下说道。

孙承宗思考了一会,说道:“墨离,有关袁崇焕的事情,我们还是先放一边吧,不然你的愿望是很难实现的,我听说,你组建这支军队就是想着有朝一日重返辽东,去和鞑子厮杀。”

墨离点点头,说道:“孙阁部明鉴,墨离这班弟兄们,无一个不是和鞑子有着切骨之恨的,大家做梦都想能够重返战场,杀光那群禽兽不如的狗鞑子!”

孙承宗赞赏的点点头,捻着长须说道:“不错!好男儿就应该志在驱除鞑虏安国定邦,力保我华夏江山永不变色!你们认为袁崇焕冤,那好,你们就用鞑子的血来洗清他的罪名吧!让世人知道,至少袁崇焕亲手教出来的部下一直都在抵抗鞑子,杀鞑子!”

“好!我们会一直战斗,直到将鞑子赶回深山变野人!”墨离大声道。

孙承宗捻了捻长须,说道:“我们继续谈谈......”

谈判进行了许久,双方就各项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墨离代表复兴军提出了几点要求。

首先,要朝廷为袁崇焕恢复名誉,洗清卖国贼的罪名。这点后来经与朝廷反复扯皮磋商后,改为不再追究袁崇焕家人的连带罪责,允许其自由生活。

墨离等人也深知一时半会难以为袁崇焕彻底翻案,当下也只有接受这个折衷的方案。

其次,承认华夏复兴军为大明合法军队。后来朝廷答应此项要求,并全部整编为平阳剿匪总兵属下,任命墨离为剿匪总兵,总编制为三万五千人,升杜耕、关锋、马进忠为副将,程青竹、巴老刀、曹变蛟、何振东等人为参将,其余将校均有升赏。

第三,平阳剿匪总兵驻地暂时仍在陵川,并允许自行管理陵川城各项民政事务。

第四,请求朝廷派专人负责大面积推广种植红薯土豆等杂粮,争取最大限度的少饿死百姓。

第五,建议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参照陵川城的做法重新丈量土地,整治地主土豪巧取豪夺吞并土地的行为,实行减租免息等措施。这个方案因为遭到绝大多数官员的抵触反对而不了了之。

第六,整顿吏治,严惩贪腐,施行仁政。

第七,听调不听宣。

第八,释放曹文诏,并且任命曹文诏为剿匪副总兵,做墨离的助手。

这些要求经过多次扯皮,最终达成招安谈判时,已经是两个多月后了,这个时代通讯不发达,而且有不少事情孙承宗和高起潜必须报经崇祯同意方能落实,而这又会耗去不少时间。

但不管如何,谈判最终还是达成了,而墨离也达到了自己的意愿,不用再顶着一个匪寇的名头,而且重新回归正规军行列,以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变得师出有名了。最重要的是,不必再与官兵徒耗元气了。

而在这两个多月里,复兴军也迅速发展壮大,前来投奔复兴军的青壮不计其数,到谈判完成之时,复兴军兵力已经达到了四万三千人。由于朝廷只给了墨离三万五千人的编制,这就意味着,将有八千人需要裁撤掉。

但如果裁撤掉这些人的话,对军心士气必然是一个打击。而如果不裁撤,则未免就有拥兵自重之嫌,何况自己刚刚接受招安,就如此阳奉阴违的话,难免授人以柄,对接下来的路大大不利。

不过,这点小事怎么难得倒墨离呢。墨离以维持治安的名义,将这些裁撤下来的老弱组成城防警察部队,平时专门负责治安巡逻,若有战事则可立即拉上战场,算是二线后备部队。

由于陵川城属于高度自治政府,除了县令县丞主簿等有限几个官吏由朝廷发放薪俸外,其他的衙役,包括警察部队都由复兴军自备粮饷。

华夏复兴军,啊不,平阳剿匪总兵队接受招安后,不久就接到了第一个作战命令——开赴河曲镇压王嘉胤匪乱。

本来,墨离是打算请求前往锦州一线镇守辽东的,这些部下大将,多赞成与鞑子血战,而墨离也想让新招募的新兵们上战场接受血与火的淬炼考验,只有在与鞑子的血战中才能锤炼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而且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墨离大约记得,历史上在今年的七八月间,后金皇太极将会亲率大军前来包围大凌河城,如果没有什么变数的话,大凌河将会失守,祖大寿降了皇太极,杀了何可纲。

墨离敬重何可纲的为人,自然不希望看到他死,如果自己能够率部赶往辽东一线驻守,以自己的科技能力生产出水泥来,定能加快修筑大凌河城的进程,使得辽东的城防设施更加完善。

再加上自己所部精良的武器和先进的操练,带着这支强大的力量加入辽东防守阵线的话,那样一来鞑子便未必有机会能围得了大凌河城,历史也许便能改写。

但由于辽东目前暂时并无战事,何况有祖大寿、何可纲等人镇守,一时半会并无紧急军情。而河曲的王嘉胤匪乱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崇祯与群臣商议之后,决定派平阳剿匪总兵墨离所部出征河曲。

这天晚上,墨离与众将商议即将出征河曲的各项事情细节,散会后便来到卧房,林果和梁佩君正在房里说悄悄话,见到墨离进来,两人都有些脸红,忙站了起来,敛衽一礼道:“夫君。”

墨离笑道:“二位娘子怎么还没睡啊?天不早了。”

梁佩君撇撇嘴说道:“夫君,果儿妹妹有好消息告诉你。”

“是吗?什么好消息啊?”墨离精神一振。

第70章 有事也是好事第181章 娘子,我护着你!第167章 每多书生空误国第247章 长沙之战第234章 你恐怖,我比你更恐怖!第202章 皇太极的懊恼第26章 黄昏遇袭第104章 洞房花烛夜第146章 进驻大凌河第125章 出兵辽东第118章 进攻河曲第207章 兵进登州,跟你借一样东西第147章 风波再起第156章 柿子要挑软的捏第158章 自求多福第47章 生产训练两不误第227章 失血与输血第54章 巴老刀来寻仇第35章 果儿表心迹第241章 武昌失陷第157章 传国玉玺第15章 美女战地记者的采访第200章 毛承禄兵围莱阳城第98章 龌龊事儿第148章 整军备战第153章 杀了总兵官?第1章 离奇穿越,鞑子来袭第271章 新皇即位第1章 离奇穿越,鞑子来袭第262章 洞庭湖水师第156章 柿子要挑软的捏第237章 杨家沟大战第253章 美人,本官惧内第97章 曹文诏的感触第243章 你是军人,不是土匪第261章 湖广新局第134章 全军覆没第223章 计中计第181章 娘子,我护着你!第192章 李九成跑了第86章 山雨欲来第149章 吓人的京观,趟雷的降兵第217章 满天星第245章 招兵买马第225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279章 隆武继位第247章 鏖战刘文秀第281章 水师出战第130章 再遇苏苏第77章 科技才能救国第238章 白水河,红水河第60章 竹林幽会第227章 李养纯反攻新辽军第82章 分歧第130章 再遇苏苏第163章 曹变蛟的态度第164章 天子亦苦第194章 进军诸城第79章 朝堂上的争斗第282章 多尔衮之死第140章 哭泣的大凌河城第214章 受挫第22章 大事不好了第207章 兵进登州,跟你借一样东西第217章 满天星第273章 血战大凌河第229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159章 丘禾嘉的兵报第178章 平度逆袭第25章 坏蛋大人第27章 斩草除根第241章 武昌失陷第57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260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257章 国家的兴盛在于人才第167章 每多书生空误国第83章 夜袭陵川城第251章 拯救张献忠妻妾第91章 第一良将第18章 途中遇险第148章 整军备战第262章 洞庭湖水师第245章 招兵买马第235章 鸡犬不留第142章 混战鳌拜第127章 周遇吉阵前请命第41章 振臂一呼第245章 招兵买马第74章 交锋第250章 湘云郡主第72章 曹变蛟来了第190章 借题发挥?一路向西第125章 出兵辽东第169章 浦台之战第195章 里应外合第63章 马进忠第47章 生产训练两不误第156章 柿子要挑软的捏第71章 第一次大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