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

司马安、路振飞、李源、刘伯全、蒙轲、刘猛等多位文武大臣,一起受召来到华盖殿,原因是刚刚从王贲城传来两个重大消息。

其一,僧格再次击败奥朗则布,奥朗则布退守德里。巴图尔汗大举进军傍遮普,同时在傍遮普推出一项政策,那就是不管你们信仰什么教派,只要宣誓效忠于我,都可以自由的传教,享受公平的待遇。

巴图尔汗这一政策与奥朗则布加强什叶派地位,极力排挤其他教派的政策刚好相反,原来受到奥朗则布打压的那些教派,纷纷倒向巴图尔汗这边。

印度这个地方民族自尊心不强,谁强大谁就可以来统治,上千年来,印度接受的基本都是外来的统治。

巴图尔汗推出的政策,让准噶尔部在印度河流域很快就赢得了很多人的拥护,迅速站稳了脚跟,如果不出意外,准噶部攻下德里恐怕只是迟早的事。

大秦应该如何应该对这件事,得迅速拿出一个对策才行。

其二,萨法维帝国的阿拔二世服软了,不但派出了使者来求和,还准备送公主来和亲。

对此,大秦对萨法维的政策是否要做出调整,如何调整对大秦才是最有利的,这些都需要商榷。

众位大臣入殿施过礼,秦牧赐座之后,路振飞立即说道:“陛下,印度方面,我朝不妨先静观其变,暂且不要插手。关于萨法维,既然阿拔斯二世有意求和,臣以为便不应再与之开战,当以和为贵。”

杨廷麟也是说道:“陛下,臣赞同路阁老的所言,萨法给幅员辽阔,国势强大,如果开战,我朝绝难在短期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战事一拖延,国库消耗巨大。再者,我朝就算能迅速取胜,也难以统治那片地方。目前打下来也是得不偿失。 щшш •TTκan •¢ O

再则,河中地区尚未稳定,苏谨的大军一旦陷入与波斯人的战争之中,现在被压制着的哈萨克、布鲁特、布拉特的残余难免会死灰复燃。苏谨后方起火,顾此失彼。只怕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甚至全军覆没。

另外,李定大军还要西征,钦察大草原急需苏谨的兵马北上驻防,以为李定后援,若是与萨法维开战,苏谨自身难保,何能分身北上?”

中军大都督刘猛想了想说道:“陛下,杨尚书所言虽然有理,但臣以为。若要开战,也并非不能,我大秦可以暂时不派陆军进攻,只要让海军攻取霍尔木兹,威胁波斯湾沿岸,切断萨法维的贸易通道,再利用其内部的矛盾,同样可以瓦解其国。”

杨廷麟立即不客气地反驳道:“陛下无意统治波斯,既然萨法维愿意与我大秦修好,是友非敌。还要费尽心血去瓦解其国,所为何来?

国虽大,好战必亡,与萨维的战争根本没有必要去打。硬要去打,这不是好战是什么?现在的将军们,已然被接连不断的胜利冲晕头脑了吧,如此下去,我大秦堪忧啊!”

秦牧沉吟道:“当初决定封锁波斯湾,是因为萨法维窥伺河中地区与在印度河流域。现在阿拔斯既然愿意修好,那么确实没有必要打这一仗了。”

刘猛有些不甘,继续说道:“陛下,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波斯帝国也曾兴盛无比,后来的阿拉伯帝国甚至击败了唐军,控制了河中地区。

如今萨法维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若让他强大起来,不但河中地区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就是整个印度洋,也会承受巨大的威胁。现在既然有机会瓦解其国,为什么不瓦解掉,以免将来他来受到他的威胁呢?”

“要削弱,甚至瓦解一个国家,并不一定非要通常军事手段。”秦牧统治大秦几年,显得越来越沉稳了,说话不疾不余,强大的威仪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现出来,“纵观国内外历史,每个国家的政治危机背后,总是存在着经济根源,而经济要出现乱象,首先在货币上必然出现征兆。

反过来,只要影响一个国家的货币,就能导致它的经济出现问题,经济一但出现严重的问题,民生就会凋弊,社会就会出现乱象,政治就会出现危机,统治会出现问题,乃至崩溃。”

在后世,放眼看去,整个世界最乱的地方,总是那些最贫困的国家,哪个国家经济一旦萧条、崩溃,国家必定会动乱。

古代也是如此,明未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叛乱?无非也是经济出问题了,朝廷没钱,不断的摊派,物价腾贵,民不聊生,以至反旗四起。

而反旗四起,朝廷就得组织军队去镇压,这就需要更多的钱,钱从哪里来,那只能对老百姓施以更残酷的剥削,这又迫使更多的百姓加入叛乱。

叛乱越多越急需镇压,越镇压叛乱越多,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唯一的办法是搞好经济,让大家都吃得饱,穿得暖,才不会有更多的人去造反。

很少有一个国家非常富裕,百姓生活很富足,而出现从内部崩溃的现象。

总之,政治危机的背后,总是先有经济危机。而货币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支柱,只要货币出问题,经常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户部侍郎许英杰想了想说道:“陛下,波斯人主要是以银币作为流通货币,而波斯产银不丰,主要是通过与外部贸易获得到银子,支撑国内的货币流通,这一点和整个中东地区都比较相似。

波斯人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棉毛织品、铜器、陶器、地毯等,其中棉毛织品、地毯、铜器是波斯人的三大拳头产品。

如果我国与波斯建交,我国除了丝绸、瓷器、茶叶这传统的三大拳头产品外,现在还增加了靖海省的香料、橡胶,以及棉布、香皂、水泥、钢材、甚至是电器等大量的工业产品。

所以我们与波斯人的贸易,必定是呈贸易顺差状态,换而言之,波斯人的银子会大量的流向大秦。

波斯人的棉毛织品、铜器、地毯很受印度人和西方人的欢迎,凭借这三大拳头产品,波斯与印度、欧洲各国的贸易基本呈顺差状态。这也是为什么阿拔斯一世与西方开展贸易之后,国力能够迅速强大起来的原因所在。

陛下,各位大臣,我国的棉布大部分工序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不用我国刻意去打压,我国的棉织品也必然会对波斯的同类产品造成巨大的冲击。

再说波斯人的另一个支柱产品,地毯。我辽东、漠南、漠北、河套、河西、陇右,都出产优质的原料,以前河套地区的党项人的地毯纺织技艺也非常精湛,可惜多以失传,目前这些地区的纺织技术落后,织不出波斯人那么精美的地毯来。

但我们只要从波斯引进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在上述地区发展地毯纺织产业,一来,可以拉动上述地区的经济,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述上区经济自古就落后,往往是是动乱之源,多一样产业,当地百姓就多一份收入,这对上述地区的长治久安非常有利。

二来,这个产业一旦发展起来,也自然会对波斯人造成巨大的冲击。波斯拳头产品三去其二,剩下一个铜器,也可以对付。

现在漠北已经探出燕然山大铜矿,南华洲也发现了巨大的铜矿,我大秦的铸造技术本就不比波斯人差,再引进一些波斯技术,进一步提高我大秦的铸造技艺,要对波斯的铜器形成重大的冲击也并非不可能。”

PS:第一更先送上,今天会有两更,诚求订阅,

.。118

第766章 攻守异位第254章 南明纪事第1159章 政变第490章 元宵佳节第544章 王于兴师第1136章 黄尘漫漫第96章 悬崖边上第144章 有刺客第698章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120章 要挟第1009章 两难境地第275章 气壮山河第1106章 培训考核机制第563章 杀声直透九重天第371章 月下灯前人如玉第985章 责任第445章 试探第229章 兵临城下第597章 王大当家的投名状第504章 莺啼犹着雨第853章 审计司第815章 乘势取青藏第720章 淘金之路第194章 洗劫江南第695章 西班牙之野望第1001章 拿下横须贺第207章 姐妹俩差别在哪里呢第787章 马永贞的计策第29章 第五纵队第170章 除奸计划第694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第942章 皇家足球队第897章 前尘第269章 秦王即位诏第272章 红娘子求援第826章 诗联(下)第8章 我是袁粉第472章 明亡带给知识分子的反思第1052章 葡萄牙的内部榷商第950章 战争艺术第109章 接着下套第930章 秋天的麦子第1115章 阴霾笼罩第522章 东海大战(三)第619章 本宫就是皇后第59章 往死里练第28章 雨夜奔袭第122章 检举大会第552章 亲清的洛党第250章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第455章 西南策第450章 挺进徐州第125章 吕督师也想归附大西王第243章 战略调整第747章 梅子黄时雨(三)第131章 大混战(四)第320章 玩大的第616章 汉奸的下场第759章 朕不是背水一战第437章 滁水大捷第604章 多尔衮之死第294章 风起云涌第105章 步步惊心(二)第820章 将计就计第300章 四川大乱第733章 准备收网第502章 惊心动魄第71章 秦知县砸缸第576章 崩坍的大清门第246章 胜似闲庭信步第190章 世上如侬有几人?第126章 满天杀声出虎口第183章 洞庭烟雨醉莺歌第280章 兵者,诡道也第783章 进军巴达维亚第1095章 莫卧儿宫变第1036章 舆论导向第378章 币与税(二)第347章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第208章 李自成VS崇祯帝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308章 兵围安庆第357章 一饭之恩第292章 血浓于水第1133章 远方的消息第798章 一封信第346章 又见金秀才第909章 逃离升龙府第514章 挖坑第180章 学院起风波第1031章 湘妃上殿第65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二)第189章 咱们吃煎饼,一直吃第402章 殿试第319章 渡淮奔袭第426章 鹊桥难搭第1000章 江户风云第81章 缱绻月光下第1046章 莫愁湖上第792章 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