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币与税(二)

秦牧横扫了在坐的大臣一眼问道:“各位大臣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户部右侍郎杨超随即站出来,侃侃而谈道:“自弘治朝之后,明廷每年的银课收入实际上已不足十万两,嘉靖以后,太仓库银一直都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

另一方面,白银作为主要货币后,使人们更多的重视白银价值,从而还出现大量白银被官僚商贾作为私人财富集中并窖藏,减少了流通白银的数量;

同时百姓对白银周转的巨大需求加上明廷的日益腐败和辽饷剧增,造成了白银求大于供的局面,使得市面上出现了严重的银荒。

这表明,光靠国内的银矿开采已无法满足国家和市面对白银的巨大需求,迫于银荒的压力,明廷自隆庆开放海禁,西洋大量白银流入,到隆庆五年银荒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臣以为,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彻底解决货币的问题。

从崇祯初年开始,天下战乱频生,天灾不断,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物资短缺,出现了白银严重贬值的现象,以前一两银子可买一石米,现在很多地方四五两银子才能买到一石米。

另一方面,流民遍地,民生困苦,雇工价格低廉,无法用银计值,只有以铜钱计值,铜钱需求量增加,这也进一步导致了银贱钱贵的情形越发严重。

商人贩卖百货,都是以银计值,收入的是银,要换成钱来雇工,银贱钱贵。则成本变高,这对本就萧条的经济极为不利。

反之,若是银贵钱贱,则官府有利,商贾有钱。而对普通百姓不利。按市场上的规律,大数用银,小数用钱,普通百姓收入多为小数,故多用钱,而商贾富绅多用银。银日贵,钱日贱,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朝廷征取赋税时,以银计数,然后折合成钱数向普通百姓收缴。银贵则折合的钱数增多,对百姓也极为不利。

然而银钱比价,很难调节,因此臣以为,根本的解决之道是统一货币。只有统一了货币,才能真正解决这种混乱的现象,稳定货币。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

听完杨超的论述,在坐的大臣禁不住交头接耳,秦国现在施行的是张居正的一条鞭子法,征税以是计亩征银,往深层次看,要解决赋税存在的问题,就要先解决货币问题;

而货币问题,最要是因为供求不平衡造成的,钱少了会出现钱荒,钱多了会造成通货膨胀。再者就是货币不统一造成内在的混乱。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交易总量日趋庞大,靠金属货币很难维持币值的稳定,特别是这么大的国家,社会一但稳定下来,生产力释放出来后。需要大量的货币来交易,偏偏中国银和铜诸量都不丰富,用单一货币根本没法满足需求,所以只能银铜并用,这又导致了货币的混乱,进而延生出很多问题。

秦牧徐徐说道:“要想统一货币只有发行纸钞。但宋元明三代都发行过纸钞,尤其是在明代,从洪武七年开始,明廷发行大明宝钞,并将其定为唯一合法货币,禁止银钱流通,但大明宝钞很快就贬值,为民众所抵制。各位大臣,对此有何见解?”

许英杰准备充分,当即答道:“启奏秦王,纸钞源于北宋四川出现的交子,为民间首先发行,这说足以明民众对纸抄是有需求的。洪武朝发行的大明宝钞遭到民众抵制,这只能说明是钞法不当,发行不善,而不是纸钞本身的问题。

臣总结了一下,以大明宝抄为例,其主要问题是立法不善。其一,所发行的宝钞无钞本、无限额,宝钞流通发放多、回收少;

朝廷用宝钞支付官俸军饷、收购民间产品,而征税仅搭少量宝钞,又不肯及时回收昏钞,加上印制简陋,伪造方便,因而市场上宝钞数目太多,大大超出市面的实际需求量。

其二,自坏法制。钞法缺少必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例如洪武实行钞法之初,禁止民间买卖金银,第二年便下令税粮可以银代输;

洪武九年规定钞一贯折米一石,十八年又改为一石米合钞二贯五百文;二十七年禁行钱,专用钞,变更钱钞兼行旧法,此后禁钱令未解除,便又一再铸造铜钱。如此出尔反尔,失信于民,于是钞法乃坏。

是以臣以为,我朝只要针对大明宝钞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完善的钞法,就能避免重蹈前明覆辙,颁行我大秦纸钞。”

对大明宝钞,许英杰能分析出这么多问题,这已经难能可贵了。

“许侍郎说得很好。”秦牧对此表示了赞许,然后接着说道:“正所谓知易行难,光是能看出问题还不行,还要有解释问题的办法才行。各位大臣,可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呐?”

首先上表提及货币及税赋问题的黄振林出来答道:“秦王,纸钞首重信誉,解决了信誉问题,其他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许侍郎刚才提到的问题,无不是为针对纸钞信誉的,而其中除了发行限额外,其他问题都好解决,纵观宋元明三代,纸钞贬值的主要原因,也都是因为无节制的发行纸钞所至,因此,臣以为控制发钞量是关键。”

秦牧带着一抹微笑问道:“相信各位大臣都知道,发行少了,会出现钱荒,发行多了,会导致纸钞贬值。本王要问的是,如何确保纸钞发行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呢?”

秦牧这个问题,让在坐的大臣一时都沉默了,象刘猛这些武将,更是两眼半眯,作神游太虚状。

最后还是工部员外郎黄振林出来答道:“回秦王,货币需求量是由市场交易的商品总价值来决定的,因此,要确定货币的发行量,就要先计算市场交易的商品总价值。”

“那么如何计算呢?国家这么大,黄卿能一一去统计市场上有交易了多少东西吗?”

在秦牧再三追问之下,大家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秦牧淡淡地说道:“大家先把这个问题想透彻了再说吧。”

黄振林想了一下说道:“启奏秦王,具体可由各地的税监分别统计商品总量,由县到州,由州到府,层层叠加,汇总上来,应该就能得到一个大致的数据;

再以这个数据发行纸钞,即便不十分准确,但也不至于造成严重的钱荒或是贬值,而且朝廷发行纸钞,总有一个逐渐流通的过程,先发行少量,等信誉建立起来后,再慢慢以纸钞取代银钱;

这个过程少则需要几年,多则十年,这期间各地税监年年统计,到时市场上的商品总量以及每年增减率,都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数额了,再以这个数额计算纸钞发行数额,当不至于有太大的出入。”

“如此倒也不失为可行之道。”秦牧点了点头,向司马安等人询问,“各位大臣以为如何?”

按惯例,每一个皇帝登基,除了要有自己的年号外,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要有自己的钱币,通常在确定自己年号后的元年,就发铸造自己的“通宝”。

秦牧现在只是称王,还没有称帝,所以年号用的是秦元年,和朱元璋称吴王时用吴元年是一样的。因此,铸币本来不用着急的。

但现在币制的确定,关系到了规范市贸及民生恢复,很有必要提前议定。

从秦牧的态度看来,他偏向于发行纸钞,司马安想了想说道:“臣以为发行纸钞,应慎之又慎,朝廷可先成立纸钞提举司,会同三法司先制定钞法,然后再少量发行,看看民众的反应再说。等纸钞信誉建立起来后,再作进一步打算不迟。”

PS:30号了,今天还没开张,又被暴了几回菊,名次一直在跌,一直在跌,呜呼!求护菊!

.

第544章 王于兴师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1006章 公主和女皇第700章 马尼拉海战(二)第1100章 西苑里的女天皇第1034章 两个故事第976章 高朗步港第463章 昨日黄花东林晚第474章 颖上行第850章 水土治理第97章 反,还是不反?第760章 幕后财团第1088章 快刀斩乱麻第1019章 最长一夜(一)第612章 蒙古攻略第1160章 莫斯科没有眼泪第604章 多尔衮之死第557章 惊天阴谋第974章 发现之旅第503章 含烟画绣坊第931章 顽强的哈萨克骑兵第1122章 惊变第319章 形势逼人第811章 夜袭积石关第1022章 最长一夜(四)第669章 午门外的悲喜剧第1138章 决战罗姆套第575章 血色浮空云飞扬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950章 战争艺术第1150章 剑指苏伊士第1048章 里斯本第511章 让领导先走第656章 大祀黄陵第370章 美人幽径第447章 又值烽烟四起第617章 文化价值观输出第293章 云巧儿值六千万两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第540章 标点符号第458章 宿命的轮回第621章 乾清宫夜话(下)第866章 洪保的小报告第882章 沙皇的扩张第170章 除奸计划第1076章 乱第122章 检举大会第544章 王于兴师第180章 学院起风波第5章 我要上青楼第327章 安庆告破第1159章 政变第66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三)第59章 往死里练第1133章 远方的消息第535章 简在帝心第297章 上国衣冠第620章 乾清宫夜话(上)第1041章 白龟池第455章 西南策第1102章 深远的影响第1026章 柳如是的建议第1020章 最长一夜(二)第632章 西京的政治考量第509章 宁波印象第826章 诗联(下)第904章 盛宴开始了第715章 核心利益第110章 剩余价值第770章 浮尸塞海战未休第1033章 底线第980章 日本生变第779章 巴音淖尔湖第225章 从善如流第695章 西班牙之野望第488章 诡异之事第936章 航行第403章 进士及第第174章 可怜的宋应星第175章 科学实验第1149章 贸易通道第262章 死神的盛宴第423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第984章 介入的理由第998章 浆声灯影第179章 金风细细动秦淮第944章 天花预防第701章 马尼拉海战(三)第338章 洛阳大撤退第935章 这是危机吗第560章 商丘战云掠地飞第315章 脉脉双含水蜜桃第206章 除夕佳节第559章 砀山烽火蹄声乱第1036章 舆论导向第1132章 酬劳第555章 第一个小弟第392章 逆游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