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暗流汹涌

桃叶渡旁边的会馆分为两进,外头是画绣展出的地方,男女皆可进入参观。

里面一进男人则要止步了,那是宫中的顾美人用来接待女宾的地方。

前来参观的女子看完了画绣,可进入里院,向顾美人求教。

顾含烟一身宫装,温柔如水,闲雅如诗,但凡进入里院请教的女子,她都温言以待,耐心讲解。

这是画绣展出的第一天,进来参观的,基本都是些名媛贵妇和千金小姐,繁花斗色,众芳成阵,这样的场合,自然缺不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湘妃娘娘。

纤云弄巧,星眸流盼,云巧儿同样是一身宫装,婉婉婷婷十三四,约略女儿腰如初春杨柳弱袅袅;

她绣工一般,但嘴巴会说,在一旁帮着解说,让温柔腼腆的的顾含烟轻松了不少。

徐若诗看完画绣之后,深深为这项高雅的技艺所着迷,也进到里院来;

但她很快就发现,院里显然成了一个贵妇千金们攀附讨好顾、云二人的场所,赞叹奉迎之词不绝于耳,真正静下心来求教画绣技艺的反而没有几人,这让她暗暗皱眉,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挤上去。

外头的徐永顺与韩赞周是老熟人。前段时间,被秦牧敲打一番后,韩赞周虽然刻意拉远了与徐永顺等前朝权贵的距离,但总的来说,现在他混得也不算如意,根本没有前朝司礼太监的风光大权。

无形之中,与徐永顺等人不免有些同病相怜之感,加上这画展之事,也不是什么机密。韩赞周便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知徐永顺。

本来这样的画绣展,是应该大受读书人追捧的才对,但今天前来参观的读书人却是不多。

徐永顺一听这情况就上心了,嘿嘿,你们抵制的。就是我追求的、力挺的!这叫什么来着,节穷节乃现.......更准备地说,这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韩公公放心,这事情既然是您老在主持,晚辈自然少不得全力支持公公。好教公公把画绣展办得体体面面的。”

徐永顺年纪轻轻,在这天下动荡的年头,能支撑起若大的徐家,自不是等闲之辈。

他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对于韩赞周来说。眼下紧要的自然是办好秦王交待下来的绣画展;

他有幸参予秦王与司马安几人的讨论,自然明白,这件事对秦王来说有多看重,徐永顺全力支持他办好这次画绣展,自然会让他感激在心。

“成章啊,你有什么主意?”

成章是徐永顺的字,韩赞周叫得十分亲切。徐永顺微笑道:“公公,秦王让您来主持这次画绣展,足见秦王对这次画绣展的重视,秦王大概是想通过此举,增强影响力,为后面的事情作铺陈。”

“不瞒成章,确是如此。”

“公公,不就是要是增强影响力嘛,那些腐儒酸丁不来,就没办法增强影响力了吗?诚然。他们来做几首诗,传扬出去,这影响力肯定不小,但没有他们,咱们照样可以通过其他办法达到这个目的。”

“有何办法。成章快快道来。”

乌衣巷。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高官显贵云集之地。

内阁次辅诸葛敏的府第就座落在乌衣巷,这豪华的宅院,原是弘光朝内阁辅臣王铎的府第,王铎与钱谦益等人降清后,被一同抄家,这栋豪宅使被秦牧赐给了诸葛敏。

整栋宅子红墙绿瓦精雕细刻,园中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满带江南水乡的特色。

园中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风亭边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虽只是初春时节,但园中却不缺景致。

作为炙手可热的内阁次辅,平日里怀着各种目的前来拜谒之人自然是不胜枚举,诸葛敏行事,一向还算比较低调,但身居高位,总难免要作些应酬。

亭台之上,诸葛敏与前来拜访的御吏马唯中、礼科给事中沈青阳对坐而饮,春寒尚在,三人兴致却不减,旁边几个侍女频频斟酒。

“阁老,这回秦王怕是要动真阁的了。”马唯中微露忧态说道。

礼科给事中沈青阳随即道:“重农抑商是历朝历代之根本国策,如今秦王要把民间资本转到工商上来,这是动摇国本之举啊。商贾不事生产,重利轻义,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每每灾祸之时,商贾便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损国害民,谋取私利,这样的事层出不穷,秦王竟视而不见,如此下去,是取祸之道啊。”

诸葛敏一手抚须,波澜不惊地说道:“二位不要激动,秦王现要只是有此想法,并没有付诸实施,事情尚有转寰的余地。”

“哎呀阁老,民以食为天,农为国之本,重视国本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这等关乎国本之大事,岂能等闲视之。

秦王心存此意,本就是危险之事,如今更是让宫中美人出来办什么绣画绣,这端倪已现,阁老是国之柱石,匡正君主之过失。”

“不错,自古以来,女子有三从四德,秦王要招女子为医、还要办什么女学,这岂不是坏了纲理伦常?将来这天下还有安宁吗?”

诸葛敏轻叹道:“不瞒二位,老夫已经劝过秦王了,奈何......唉。”

朝廷设立御吏和给事中,本来就是为承担匡君过失,封驳施政阁臣不当之责的。马唯中与沈青阳二人越说越激动,大有以天下为己任之态。

马唯中慷慨地说道:“下官这就去联络同僚,一起上书进谏。”

“好,下官也去。”沈青阳跟着表态道。

诸葛敏似乎什么也没说,却无形中把马唯中和沈青阳套了进来,酒到微醉之时,二人慷慨激昂,一齐表示回去之后立即联络同僚,联名上表谏君之非。

元宵佳节,王府里也少不得设了些花灯,与民同乐。

秦牧在御书房处理完一天的政务,正准备回后院与杨芷她们同渡佳节,燕高飞匆匆进来,向他耳语了几句:“秦王,御史们在串联,国子监的监生也议论纷纷.........”

秦牧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对燕高飞耳语几句后,说道:“去吧,这阵子我时刻注意京中以及整个江南的动静,万不可大意。”

“是,秦王。”

燕高飞告退下,秦牧独自站在檐下沉思起来。

重农抑商,这在中国古代,确实是必须的,以前生产力低下,过多的人从事工商业,会使得耕作的劳力不足,粮食产出少,进而危及国家稳定。

重农抑商这项政策,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中出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不可否认,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例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特别是随着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大秦的推广,粮食产出有了极大的提高,商品经济越发活跃;

到了这个时候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显然是不对的。

如果继续在重农抑商的政策思想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壮大的措施,无疑是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

在想资本壮大,科技需要提高、劳动力要充足。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除非把女人的作用释放出来,短期内很难保证劳动力充足,秦牧可不想到非洲去贩些黑人到中国来。

但是,固有的思想已经延续了近两千年,一朝要改变,谈何容易啊!

现在只是对几个大臣吹吹风,没想到竟是引来暗流汹涌........

秦牧冷冷地哼了一声,然后深呼吸几下,让面部的表情变得轻松起来后,才向后院走去。

ps:最后一个星期,能不能坚持住,全看各位兄弟的了,昊子害怕倒在最后一里路上,求兄弟们支持!

.

第16章 踏上官途第514章 挖坑第261章 杀声透汉阳第1016章 鸟兽散第448章 滁州西涧第319章 渡淮奔袭第756章 猫鼠游戏第896章 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第574章 兵临盛京第188章 抢银子喽第569章 上山容易下山难第403章 进士及第第12章 东厂拿人第51章 巨阙无锋自浩然第499章 必然出现的裂痕第887章 王归晨在行动第341章 回金陵吃煎饼第624章 吴克善上表内附第1070章 抢先发难第1007章 诡异事件第531章 仙霞关第310章 蒙轲借东风第336章 税率.军功授爵第328章 恭喜秦王第996章 趣事第957章 通讯第652章 入陕祭陵第960章 疲惫不堪第446章 犁庭扫穴第1091章 合纵连横第826章 诗联(下)第219章 未雨绸缪第983章 分歧第327章 安庆告破第767章 没有退路第888章 灭国功臣第624章 吴克善上表内附第739章 风暴在酝酿(一)第225章 从善如流第171章 模拟实战练兵第636章 逢林莫入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798章 一封信第601章 末日将临第817章 军与商第203章 请将不如激将第743章 风暴在酝酿(五)第471章 皇家海军第894章 会叫的木狗第22章 人质事件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292章 血浓于水第176章 隔壁的歌声第918章 小心通货膨胀第17章 怎样当好一个知县第811章 夜袭积石关第120章 要挟第326章 八股之争第403章 进士及第第1140章 军歌飞扬第97章 反,还是不反?第230章 火箭溜第710章 润物细无声第271章 人肉盾牌第542章 吕宋排华事件第83章 痛脚被抓第220章 权贵势力第1156章 战争与平和第132章 红娘子第630章 帝都风水第1041章 白龟池第1139章 伏兵四起第562章 万骑奔袭走雷霆第434章 巨螯未斩涛千丈第755章 红毛鬼子来了第47章 云巧儿的菜第81章 缱绻月光下第448章 滁州西涧第721章 银圆第1079章 巴黎之心第1039章 趁热打铁第831章 蔬菜大棚第92章 婚礼之变(3)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356章 杀人的理由第579章 一只死老鼠第1036章 舆论导向第449章 风雨飘摇凤阳城第491章 软玉温香第886章 北海到南海第720章 淘金之路第1053章 没有筹码的谈判第918章 小心通货膨胀第472章 明亡带给知识分子的反思第1115章 阴霾笼罩第1024章 雷霆雨露第972章 心态第512章 东海舰队第1103章 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