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

感谢马甲的亲戚朋万金之赏,鞠躬致意。

李定国出生于陕西榆林一贫困的农家,现年28岁。你很难想象,他这一生已经整整征战了18年。

在明末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李定国被张献忠收为义子,从此开始跟张献忠转战南北,那年他才10岁。

张献忠起兵之后并非一帆风顺,常常是朝不保夕,有时被明军剿得只剩下几十个人,一个10岁的孩子,能在那烽火连天的战场上活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他身高八尺,相貌英俊,做事有度,在残暴的大西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出名,他喜读兵法,从十几岁开始,就率领数万的人马征战,作战时则一马当先,英勇无比,人称“小尉迟”、“万人敌”,是大西军中智勇双全的战将。

这样一个难得的将才,将他封冻起来,秦牧觉得十分可惜。

这天秦牧特意把李定国父子召到英华殿,李定国的儿子6岁,跟在李定国身后显得有点不安,又有些好奇。

“臣李定国,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李卿免礼,来人,赐座。”

秦牧含着笑,看着李定国身后的小子中规中矩地跟着他父子参拜,小样挺讨人喜欢的,秦牧和颜悦色地向他招招手。他忐忑地看了看自己的父亲,李定国小声鼓励道:“陛下相召,我儿快去。”

得了乃父的鼓励。这小子挪着小步走到秦牧面前,又跪下磕头道:“拜.....拜见陛下。”

“呵呵,快起来,来,告诉朕你叫什么名字。”

“陛下,我叫李嗣兴。”见秦牧和蔼可亲,他便没有那么怕了。

这大过年的。小孩子来磕头,那是要给压岁钱的。秦牧似乎没有准备,便随手解下身上的一块玉佩,微笑道:“来,这就当是朕给你的压岁钱。愿你快长快大,将来象你父亲一样,做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李定国一看,连忙起身拜道:“陛下,不可,陛下随身配玉,犬子何德何能,岂能受此厚赐。”

秦牧向他摆摆手,对李嗣兴含笑说道:“长者赐。不可辞。来,快收好。”

李定国不好再出言阻止,心知秦牧此举只怕是另有深意。只是一时猜不透。

秦牧亲手把玉佩给李嗣兴挂上,然后问他读过什么书,李嗣兴一一作答,还给秦牧背了一段三字经,等他背完,秦牧又夸了他几句。才轻拍坐在身边的秦业说道:“业儿,你带李家哥哥去逛逛。你是主人,要招待好李家哥哥,知道吗?”

秦业才三岁半,但被杨芷调教得很懂事,加上平时在宫里,也没有什么小孩子陪他玩,见到大自己一点的李嗣兴,显得很高兴,脆生生地答道:“父皇,我想带李家哥哥去看云姨的鹦鹉,可以吗?”

秦牧笑道:“可以,只要不出宫,你们今天想去哪儿玩都可以,等下父皇让人去跟你母后说,今天放你一天假,让你玩个够,哈哈哈。”

“谢谢父皇,谢谢父皇.....”秦业高兴不已,转头跟李嗣兴夸耀起自家云姨养的鹦鹉如何如何好玩,然后拉上李嗣兴跑出殿去,韩赞周连忙带着几个太监宫女跟上去。

秦牧这才回头对李定国笑道:“李卿放心吧,有宫人看着,不会把你这宝贝儿子弄丢的。”

“陛下说笑了,臣只是担心犬子不懂事,冒犯了太子殿下。”

“小孩子,就算打一架也无妨,哈哈哈........太子平时在宫里,也没个伴,朕看你家这小子不错,聪明伶俐,李卿若是舍得,让他来陪太子读书如何?”

“陛下,犬子太过顽劣,臣担心会让太子殿下沾染上他的坏习气。”李定国当然知道,陪太子读书,这意味着什么,只怕所在的大臣都梦寐着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机会。

“李卿不必自谦,这样吧,让他们一起玩耍半天,若是投缘,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陛下......”

秦牧再次摆手道:“今日也无外人,朕就直说了吧,西北军整编之事,确是例行之举,这一点李卿能理解否?”

李定国连忙起身拜道:“陛下,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要整编西北兵马,是为了增强西北兵马的战力,臣岂敢心存异议。”

刚听说兵部大力整编他们的部属时,李定国确实心中不安,但后来秦牧放心让艾能奇出任南征主帅,这已经释放出了很明确的善意,今日又特意召他父子前来,这是进一步表达了善意,李定国岂能不知进退。

“李卿能这么想就好,起来吧,有关准噶尔部入侵叶尔羌汗国之事,李卿如有何看法?”

“陛下,臣以为准噶尔部一但吞并了叶尔羌汗国,必成我西北之大患。”

秦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李卿以为我朝当如何应对方是上策。”

对此事,李定国显然深思熟虑过,他胸有成竹地答道:“陛下,要守住河西,乃至开拓西域,骑兵是关键,如今我朝虽然不乏战马,但训练善战之骑兵非一年半截可成。

因此,想以为,目前当着眼于漠南,尽快整合漠南蒙古,为我所用。另外,漠南若继续如散沙一盘,必定引来准噶尔部窥伺,综合这两点,臣以为整合漠南实乃我朝首要之务。”

李定国的见解,秦牧非常满意,如果真能如他所说,把漠南蒙古整合起来,一方面可防止准噶尔部趁乱大举入侵漠南,二来,可用漠南蒙古为臂助。

原来的历史上,如果没有漠南蒙古支持,康熙根本不可能打败准噶尔丹。此由可见,李定国的思路绝对是正确的。

“除了漠南,李卿还有什么想法?”

“陛下,要谨防青藏的和硕特部和准噶尔部联成一体,陛下高瞻远瞩,这一点在西京时就已派出使者。但臣这些天细思此事,觉得光是派使示好,稍嫌不足。这些部族向来唯利是图,难保固始汗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准噶尔部联合。”

“李卿有何良策?”

“陛下,必须挑起和硕特部与准噶尔部之间的纷争,才可能防止他们联合起来,陛下,臣建议封固始汗为西域王,或许可行。”

“如此是不是太明显了?”秦牧若有所思地问道,李定国的意思,无非是以西域以饵,让和硕特部一准噶尔部两虎相残。

“陛下,关键要看固始汗愿不愿意接受大秦的册封,若其肯接受,一切便好办;若不接受,对我大秦而言,事情也不会变得更糟。”

秦牧轻轻颔了颔首,说道:“李卿,如今西北局势瞬息万变,虽得有大将坐镇才行。李卿就再辛苦几年,尽快前往兰州坐镇吧。西京方面,朕也会派一能臣,协助李卿。”

秦牧一说完,李定国立即又起身拜道:“陛下,西北局势变化莫测,臣愚鲁,实不足以担此大任,还望陛下能另选良将前往河西。”

秦牧静静地看了他几秒钟,一言不发。

李定国伏身在地,不敢稍动,于无声处听惊雷,心跳迅速加快。所谓帝王心术,谁也猜不透,他也不知道秦牧是不是有意试探他,一个不好,将有可能是掉脑袋的事。

好一会儿,秦牧才反着说道:“李卿信不过朕?”

这让李定国更加不安,背上微微渗出细汗来:“陛下,臣不敢,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臣此生唯在粉身碎骨以报,岂敢不信陛下,只是...”

“不必只是了,朕,信得过你,就看李卿信不信得过朕了。”

“臣,万死!”

在秦军五大都督中,李定国与李过都是陕西人,且曾长期在西北征战,论对西北的熟悉程度,马永贞、蒙轲、刘猛都难以企及。

对于李过,秦牧内心尚有疑虑,是不可能放他回西北统率大军的,眼下最好的选择,只有李定国。

“李卿请起吧,西北局势不容乐观,元宵过后,你就回西北吧,西北之安危,朕就交给李卿了。”秦牧的声音变得缓和,眼中带着期待。

李定国心中百味杂陈,若是别的的帝王,这种时候是绝对不会让他回西北的,秦牧这个时候能让他回去,这份信任,确实是非同一般,他含着热泪,郑重地三拜九叩:“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ps:月底了,看着别人的月票不断飙升,俺心急如焚啊,兄弟姐妹们,

.()

第332章 贤良淑德第292章 血浓于水第560章 商丘战云掠地飞第1069章 烟雨第385章 胜似东吴大小乔第269章 秦王即位诏第444章 美女使者第956章 亮了第129章 大混战(二)第1168章 尽收各部第757章 夜战黄岩礁第552章 亲清的洛党第565章 擒龙搏虎各出招第1012章 英勇的阿三第1138章 决战罗姆套第535章 简在帝心第69章 龙归沧海第738章 苏禄苏丹国王子第1130章 形势大变第137章 我要你.....第703章 西苑经筵第133章 战略转移第216章 五雷轰顶第229章 兵临城下第921章 经典的口袋战术第970章 南下锡兰第389章 出兵云贵第178章 云巧儿的身世第204章 一致向我开炮第1055章 获奖后第837章 一缕浓香一股温暖第867章 不会忘记第312章 黄石矶之战第340章 暴风骤雨第269章 秦王即位诏第971章 驱狼吞虎第833章 合作模式第318章 三天两夜第888章 灭国功臣第1057章 证券交易第503章 含烟画绣坊第17章 怎样当好一个知县第890章 给子孙留个后花园第902章 夜雨滂沱第779章 巴音淖尔湖第583章 苍天笑,清月遥第513章 天一阁第882章 沙皇的扩张第38章 大混战第961章 我有一个要求第53章 瓮底游鱼第421章 红颜之舞第913章 倒戈第424章 血战与论战第747章 梅子黄时雨(三)第1152章 步步为营第919章 舒心的日子第356章 杀人的理由第594章 我泽如春第502章 惊心动魄第299章 开科取士第224章 翩跹佳人逐波来第655章 大秦回来了第312章 黄石矶之战第524章 东海大战.(五)第599章 条件第577章 阎应元的军令状第377章 币和税(一)第675章 扬帆启航第652章 入陕祭陵第352章 烈火焚城第413章 牡丹花下死第851章 长安城里的新鲜事第976章 高朗步港第274章 血战中的小人物第87章 事有反常必为妖第648章 太仆寺卿第176章 隔壁的歌声第70章 李香君的锦囊妙计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789章 满城皆兵第633章 救人心切第1056章 股票第1043章 年终茶话会(上)第269章 背水一战第620章 乾清宫夜话(上)第294章 风起云涌第51章 巨阙无锋自浩然第1117章 太子遇刺第1075章 夜渡塞纳河第562章 万骑奔袭走雷霆第559章 砀山烽火蹄声乱第437章 滁水大捷第989章 刘佬佬进大观园第1162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732章 老虎发威第663章 收回澳门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个省第951章 玛丽卡·莎曼纱第924章 李白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