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内阁

秦牧极力推动的长沙到昆明的沥青路建设,与海军将欧洲列强赶出南洋,进而控制南洋的战略是相辅相成的。

整个中南半岛,海军能控制的只是沿海的一些战略要地,尤其是缅甸内陆,如果没有陆上的通道与国内相通,将很难完全控制。

秦牧要的,不只是殖民地,他是要趁这个时代,中南半岛上的土著还不太开化的机会,将整个中南半岛乃至整个南洋,纳入大秦的版图。

这些地方,其实上要比西域来得有价值得多,连西域秦牧都不愿放过,何况中南半岛?

所以说,长沙到昆明的柏油路,是大秦一个重大的战略,它将影响着大秦将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绝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路。

秦牧对此非常重视,皇家海军刚刚弄回的170万两,被划为这条贯穿西南的柏油路的启动资金,同时给四川调去了五千俘虏,用来开采沥青矿。

秦牧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自然最终还得大臣们去实施,本来内阁是要扮演重要角色的。

但这次决策,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秦牧实际上却是越过了内阁,直接让户部拨下启动资金,让工部开始勘测线路。

甚至连四川的沥青矿开采,都是直接下中旨让四川布政使欧万春负责组织人手开采。

整件事,内阁在其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大秦的内阁位于宫城的东西角。是为数不多的在宫城内办理公务的部门,对面是文华殿。

内阁的门面远没有午门外御街步廊东侧的六部衙门那样恢弘,两进的院落。掩映在花木间,看上去不太起眼。

但它却是整个帝国权力最重的核心部门,每天从大秦各地送上来的奏章,先汇总到这里,由三位内阁大臣先行阅览,然后票拟出处理方案,才递交到御前。供皇帝选择。

明朝中后期,内阁的权力非常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皇帝抗衡。

但内阁权力的来源,说来有些复杂,它本来只有票拟权,等于是皇帝的私人幕僚。所有的决断权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明朝中后期,内阁票拟逐渐形成制度,它的权力越来越大,是因为它得到了六部大臣的认同,没有内阁的票拟,六部官员就认为皇帝下达的命令不合程序,常常加以抵制。

这实际上几乎是架空了皇帝的决断权,皇帝能做的只是按内阁票拟的处理方案,盖上玺印。然后发回六部施行。

纵观明孝宗之后的明朝君臣,几乎没有君臣相得、和谐共处的,皇帝不是游戏人间。就是干脆玩消失,几十年不上朝。

这其中内阁对君权的制约绝对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大秦的内阁里,三位辅臣没有自己单独的签押房,三人是在一间大厅内办公的。

而内阁并非只的三位大臣,整个内大院里,还有内阁直辖的吏、兵、礼、户、刑、工、外交七司。对应朝中的七部。各有一名主事,数名员外郎。及相应的吏员。

司马安票拟完山西布政使请急调五万斤玉米种子的奏章,停下笔来,有些走神。

这阵子,皇帝的一系列决策,事前都没有和他这个首辅商议。

儒、道、法、兵、墨、纵横六家治国思想,是通过儿子的口传达的;海军出击吕宋,也没有经他们几个内阁大臣同意,而是借护送陆军进攻两广的名义出兵;这次修长沙到昆明的官道,如此重大的决策,更是直接越过内阁,让户部和工部负责。

如果只是一件事,司马安还能理解,但几件事加在一起,足以说明问题了。

是皇帝对自己失去了信任吗?司马安曾多次自问。

从某些迹象来说,不太象,比如儿子司马凯,现在以钦差大臣的名义,前往北七省筹办皇家出资的蒙学,这件事若按常理,皇帝肯定是要派内臣去办的。

因为此事看似不在体制之内,但却非同小可,此举是为皇家收拢北七省的人心,儿子去主持,总能沾上不少的光,北七省感激皇家的同时,自然也会对儿子有所感激,这对儿子积累声望有非常大的帮助。

以今上的精明,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想到了他还派自己儿子去,说明今上对司马家并没有失去信任。

那皇帝有意疏远自己,是出于何意?

这些天,司马安本就时常在琢磨这件事,皇帝越过内部,实施修路的重大决策后,他终于顿悟。

在他前面,分别是路振飞和李源的桌案,案上都堆满了奏章和各类文牍,俩人还埋着头在抓紧处理这些公务。

司马安可以确定皇帝这么做,是在宣示自己的权力,也是在集权。

他是要七部大臣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可以越过内阁,直接指挥朝中七部,乃至全国各个省司;

军方那就更不用说了,五军都督府及以海军,眼里一向只有皇帝,而无其他。顾容前两天在朝堂上那番话,看似粗鲁,却把这个事实表露无遗。

司马安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作为开国功臣,最忌讳的是什么?

皇帝一面有意疏他,一面重用他的儿子,这已经是在向他表明心意,如果他再不知进退,后果将很严重。

前面的路振飞一边看文牍,一边抻手去拿茶杯,结果把茶杯碰倒了,一个小吏连忙奔过来,帮他移开案上的文牍,抹去茶水。

路振飞双手用力搓了搓脸,长长吁了一口气,干脆停下来,转身过来对司马安说道:“阁老,陛下已着工部派人去勘察长沙到昆明的线路,不知司马大人对此事有何见解?”

路振飞前面的李源闻声,也停下手头的工作,回过头来说道:“正是,司马阁老一向得陛下倚重,想必陛下事前一定与司马阁老商议过。”

司马安也不承认,也不否认,端起茶来呷了一口说道:“陛下胸中韬略,我等万万不及,议建长沙到昆明的道路,确实是高瞻远瞩,利国利民的好事。

想必二位阁老也看出了其中的大利,陛下虽然不走常规,但这也正是陛下的英明睿智之处,我等作为内阁辅臣,理应尽量配合陛下,完成此伟业。”

李源听了频频点头,路振飞却是似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司马安,默然不语,将心比比,他知道司马安忌讳些什么。

在内心里,路振飞是不支持一味向外扩张的,这条路其实上就是为向外扩张做铺垫。

但现在他也提不出太多的反对理由,海军不但没有让国库负担加重,反而为朝廷分担了很大的财政支出。

大秦现在百废待兴,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民生上去,作为内阁大臣,他无法拒绝海军给朝廷带回的资财。

与外夷相比,国内百姓的饥寒饱暖才是最重要的。

何况海军这次打的是西夷,而非华夏传统上的附属国,在这一点上,不光是他,包括御史言官,都说不出什么不对来。

但皇帝现在对内对外,都不走常规,这让他很不适应,也隐隐感觉到不安。

他回过头问李源道:“李阁老怎么看?”

李源很干脆地说道:“本官自然也是认为此乃利国利民之举,理应尽力配合陛下。”

路振飞暗暗一叹,司马安或许还能影响一下皇帝,李源大概是因上次诸葛敏被贬之事,吓得不轻,凡事不再与皇帝硬顶,颇有些“三旨相公”的味道。

路振飞见司马安与李源都这么说,便也不再说什么,他决定下朝后再去拜访吏部尚书杨廷麟。

向司马安和李源拱拱手后,他又埋头处理起公务来。

.()

第55章 大姑娘上花轿第957章 通讯第281章 烽烟岁月红娘子第10章 一箭四雕第774章 塞上秋来第1071章 路易·德·波旁第538章 地球仪第1125章 乱局第1034章 两个故事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927章 文明的冲突第868章 灞桥春第294章 风起云涌第644章 盛大的秋猎第660章 登基大典第56章 乱世用重典第332章 贤良淑德第490章 元宵佳节第964章 羞辱第145章 纵观九万里河山第769章 又见金龙旗第1156章 战争与平和第786章 双管齐下第231章 绝色双娇第957章 通讯第1101章 焦味第782章 苏禄海上的狼第261章 杀声透汉阳第242章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第977章 空港第372章 坐而论道第556章 汉官缩影第729章 飞剪式帆船第948章 二手武器第178章 云巧儿的身世第752章 被迫撤离第1075章 夜渡塞纳河第930章 秋天的麦子第77章 后勤武器第298章 政治讹诈第908章 大破鬼见愁关第1038章 沟通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854章 修路计划第115章 坐山观虎斗第930章 秋天的麦子第1156章 战争与平和第909章 逃离升龙府第628章 玄机子第320章 布局江南第613章 科尔沁之秋第905章 猴急第236章 襄阳之变第933章 盛世华章第1037章 过犹不及第23章 赣州危局第376章 美人相求第656章 大祀黄陵第659章 金碧辉煌第665章 刘猛献策第601章 末日将临第529章 姚江春正好第108章 意气飞扬擒敌首第303章 以史为鉴第818章 寻找平衡点第157章 韩赞周的礼物第485章 必须坚持的第18章 乱世匪踪第83章 痛脚被抓第1156章 察里津要塞第476章 谁敢不服第605章 满清最后一位亲王第43章 变相土改第741章 风暴在酝酿(三)第476章 谁敢不服第218章 居庸关.鬼门关第445章 试探第1039章 趁热打铁第92章 婚礼之变(3)第525章 东海大战(六)第900章 杀鸡给猴看第337章 四川攻略第1149章 贸易通道第897章 前尘第377章 币和税(一)第37章 拼命.追杀第737章 你们也是金子第187章 挤兑风波第340章 暴风骤雨第870章 护驾第312章 黄石矶之战第1062章 配套第873章 底线第244章 国之不亡,党争不断第1144章 伊斯法罕第782章 苏禄海上的狼第144章 有刺客第1028章 专业性第918章 小心通货膨胀第346章 又见金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