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万事俱备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天命六年)二月中,千山堡辖内各处作坊以及各村落分派的最后一批军需器械打造完毕,在各营派出的军需官检验之后,源源不断地运往各营,随即被各营将士融入军阵,并日夜加紧操练。

苏翎这一月来几乎日夜与宽甸堡外的黑甲骑兵们住在一起,操练各种战阵。堡外大片平坦的地面上,因整整一个冬季被数千骑兵踩踏,早已见不到积雪堆积的场景,仅剩下薄薄的一层冰,这也仅仅是骑兵们休息时才能见得到,只等天明,这些薄冰也将被铁蹄踏碎。

即便是住在宽甸堡侧,这骑兵营的一切也是按野战环境予以操练。每隔十日,骑兵营便往山中行上数日,不断将骑兵的速度融入任何有可能拖慢行进速度的事宜之中。

这日午时,苏翎正令骑兵们暂时停止训练,生火造饭,却见宽甸堡内奔出一名哨探,一直来到苏翎马前。

“禀报将军,辽阳传来紧急军情,请将军速回宽甸堡。”

苏翎一听,立即拨转马头,狠抽一鞭,想宽甸堡驰去,身后祝浩等人护卫紧随其后。

一进到前厅,见到迎上来的赵毅成,苏翎劈头便问:

“可是努尔哈赤发兵了?”

“是,但第二日便又退了。”赵毅成答道。

“败了?”苏翎继续问道。

“小败。”

说着,二人便在椅子上坐下。苏翎将因急迫而还未放下的马鞭扔到桌上,说道:“说说详情。未必这辽东真的能守住了?”

赵毅成便将辽阳传来的消息略加详述。

“二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统兵数万,攻打奉集堡。”

刚说道这儿,苏翎打断问道:“到底几万?”

赵毅成摇摇头,说:“消息不确切,估计在三四万左右。”

苏翎不再问,接着听赵毅成的叙述。这努尔哈赤到底能出多少八旗兵攻打大明,可是今后千山堡行动的关键。

只听赵毅成接着说道:“奉集堡驻有七千人马,由监军副使高出、参将张明贤驻守。最初努尔哈赤仅派出数百骑逼近奉集堡,见城上未发一矢一炮,八旗大军便蜂拥而上,将奉集堡围住。据说,袁应泰袁大人得知奉集堡被围,重金募死士突围而入,授监军高出守城方略。”

赵毅成满脸疑惑,似乎对这个消息也不太相信。

苏翎对此不置一词,问道:“可有援兵?”

“总兵朱万良率队赴援,但努尔哈赤的八旗兵未与之接战便退了,另外,开原道的崔如秀也率队驰援。奉集堡的高出坚守不出,努尔哈赤便引兵退去。”

苏翎心内一阵琢磨,又问:“有没有八旗兵伤亡的消息?”

“据说近千。”赵毅成说道,“攻城时,奉集堡火炮、箭矢密集如雨,八旗兵死伤不少。”

苏翎问道:“有没有重甲八旗兵?”

赵毅成摇摇头,说:“这没有听闻。”

据哨探得到的消息,努尔哈赤最近在八旗兵的每一部人马中都设置“百长甲,百短甲,百两重甲。百别抄者着水银甲,万军之中,表表易认。行则居后,阵则居内,专用于决战。两重甲则用于攻城填壕。”如此装备,可谓箭矢不透。若是用到此兵,则必然大胜。

“这回努尔哈赤算是试探,不然不会这么轻易退兵。”苏翎说道。

“随后几日,在虎皮驿,在王大人屯,努尔哈赤也有小股兵马逼近。但都是一见袁大人派出援兵,便就退去。”

苏翎站起身来,问道:“镇江堡有袁应泰的行文么?”

“没有。”

“这便是说,袁应泰还没有定下出兵时日。”

苏翎走了两步,猛地转身,说道:“不等他了,我们先行一步。传令下去,全军备战。”

“是。”赵毅成也猛然站起,响亮地答道。

午后,一批批的传令骑兵蜂拥着奔出宽甸堡,向四面散去。

不出几日,郝老六的太平哨营,曹正雄所部,胡显成的千山堡营以及火器四营,镇江堡余彦泽的振武营,再加上宽甸堡的宽甸营以及黑甲骑兵营先后动了起来。收拾粮草,检视器械,随军急用的干粮也开始日夜储备。武库中的火yao、箭支等等也都开始按大战所需开始分发到每一个士兵手中。

另外,那些打造出来的独轮车、大车,除却一部分送到各营,大部分都留在村子里。千山堡所有的管事都在苏翎的一声令下,开始按事先计划的,将村子里的精壮编整成队。这些按村子组成的队伍,都大多自带兵器弓箭,实在不足的,也都有千山堡提供腰刀等兵器,除了没有铠甲,这几乎又是一部未经训练的人马。同时,各村的骡马也都征集备用。这些队伍将为各营提供粮草给养的运输,同时,将战胜之后的缴获物运回千山堡境内。所有人都被明确告知,每一个村子里集中的队伍,将得到所运回财务十成中的一成,以此作为酬劳。

这算不是重赏中的赏赐。无论是否害怕战火,这既然是运输缴获物,那自然是在战胜之后才会出现的,这安全也就不成问题。在这种言论下,管事们将此事办得很快,同时,按苏翎的交待,在暗中召集一部分较为彪悍的人,充作护卫,给予饷银,采用交错的办法分别安置在别村的队伍中。

另外,由千山堡胡显成派出两队骑兵,快马向海西方向驰去。一队沿途检视所有已经修筑好的烽燧设施,叮嘱守卫人员。另一队,则直接赶往海西的术虎处,传达苏翎的最后命令。

胡秋青的一千多蒙古骑兵,除留下接受重赏的二百多人前往辽阳,沈阳潜伏外,接受钟维泽的管辖。其余的则被调往太平哨,归郝老六调遣。

余彦泽的七千振武营士兵,新近接到由千山堡提供的骡马,正式成为有马步兵,并开始以镇江堡为中心,在百里范围内进行实战预演。冯伯灵的水师则检修战船,以备接应。

江东义州的姜弘立,以帮助镇江参将苏翎募兵的名义,以重金募集到四百鸟铳手,携带火器补充到振武营中。这已奏与朝鲜国王,并言明厉害。同时,苏翎行文给朝鲜国王,正式声明位于集安的木寨属于镇江参将麾下的粮草仓储地,请朝鲜国下令满浦镇的官员予以大力协助。

赵毅成的陶安峰一部,也受命开始在南四卫一带放出风声,声言努尔哈赤将派人潜入辽东腹地,屠尽所有拥有百亩以上土地的人户,劫掠家财;并配合千山书坊印制的传单,大肆营造恐慌之风。与此同时,“千山堡”开始展露身形,有传言说将庇护所有投奔之人。当然要配合的是,陶安峰又斩杀了几处位于偏僻之地的大户,为此造势。

当初收归囊中的几十个农庄,则在赵毅成的授意下,开始隐匿粮草、器具,并大肆招收精壮之人充任护卫,很快,每一处农庄都聚集了数百之众,让那些为传言而恐慌,而又无力自保的大户们纷纷派人前来接洽,重金寻求保护。

在辽阳的哨探头目钟维泽,在接收那些蒙古人潜入辽阳、沈阳之后,也开始按事先的计划一步步的施行。不过,此时还称不上潜伏,以振武营的腰牌旗号,进入辽沈是不难的。钟维泽在胡德昌设在两城的商号、店铺内,暗中挖掘地窖,存储食物、饮水,并在出口处精心设置伪装。这是为预备着万一城破,城内的哨探以及那些蒙古人,可以暂时有个藏身之所。这事倒因蒙古人的到来而显得紧急,只得连夜再掘。

到三月初,一切都步入有序,所有的人手、军需都处于待命状态。只等苏翎发布军令,大军随即会向预定目标进发。而各营的游骑、哨探已经开始向目标附近潜进。

赵毅成在等待消息之余,向苏翎提了两个问题。

这一是是否将陈家大小姐以及胡显成的老婆、儿子送走。如今天津、山东的粮船不断,只要赶到金州旅顺,不出几日,便可抵达京城,那里的徐熙置备下的宅子、粮庄,足够容纳数百人居住,且京城留下的银子,也足以让几人安适地过几辈子。对此苏翎略有犹豫,但随即否决了陈家大小姐的去向。而对于胡显成,则派人前往千山堡,询问胡显成的意思。胡显成在得知苏翎的决定后,也将自己的老婆孩子留在千山堡。

对于这种决定,赵毅成、胡显成都深知其意。大战在即,这军心可是丝毫不能摇动。不仅如此,赵毅成建议让陈芷云留在千山堡,也被苏翎摇头拒绝,只是令陈芷云将宽甸堡内千山学院的人都召集起来,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另一个问题,则不好判断。

鉴于钟维泽在辽阳已经做好藏身的准备,这一旦辽阳有失,那个何丹旭自是要带上的。只要城破后的混乱结束,便可找机会混出城去。但这个对苏翎帮助极大的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倘若到时也在城内,这到底是救还是不救?

这仅仅是一种预设的处置手段。一旦辽阳沈阳有失,钟维泽势必不可能再接到任何指示。作为哨探,潜伏城内都各自有一番掩饰的角色,所行之事都经过精心考虑。这与各营的哨探不同,甚至可以算是两种职责。既然能与何丹旭联络,这与袁大人的距离便不会远。万一城破,虽不能保证所有的哨探都能活着走出辽阳城,但一时之安,还是有所保证的。

袁大人与苏翎的关系,只要一开战,便相互联系的更为紧密。单对苏翎所部来说,没有袁大人的明军云集,苏翎再做任何努力,也无法凭一己之力重创努尔哈赤。况且,正因有袁大人的举荐,苏翎才能得到镇江参将一职,且还获得了价值不菲的粮饷、器械,更别说这名义上的正名,对朝鲜那一步棋的意义。一旦苏翎的计划成为现实,借助袁大人的地方还会更多。若是袁大人不保,朝廷势必再派一个辽东经略收拾烂摊子,到那时,这是否还能如袁大人这般对待,毫无猜测的可能,要不然,便只得凭镇江参将的名义与朝廷周旋。可一个参将,多大的品级?位卑言轻,这做事的难度可想而知。

此时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向袁应泰发出警告,提醒其作出最正确的行动。可这未必能被采纳,再说,若是辽沈坚不可摧,努尔哈赤无功而返,这八旗的兵锋,便将由苏翎所部一力独当,这可不是最初计划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切部署以及预计,都是以明军必然再败作为前提。赵毅成等人,包括冯伯灵在内,没有一人对此抱有幻想。这是以明军一贯的作战方式以及兵丁战力作为前提,尤其是,千山堡所部的军丁更是明显的对比。这自身的胜利之算,远远大于明军,何况,各营的战斗目标,又是早已经过多次核实,而战斗的过程,更是从未停止模拟演练。

苏翎犹豫良久,始终没有得出结论,这到底是救不救呢?

【收藏、推荐,谢谢鼓励】

第21章 穷途末路第9章 整编军第2章 兵部题稿第76章 再组商行第13章 军心争功第53章 将军幕僚第2章 新旧交替第34章 临时整军第92章 开疆拓土第7章 女人问题第10章 联手剿贼第3章 经略奇功第53章 疑虑重重第59章 将军赐名第26章 整军威第8章 征服日第26章 辽阳血战第51章 提督辽东第27章 蒙古一部第6章 山中人第33章 乡镇攻略第17章 嗜血之兵第77章 外围杀戮第12章 将星陨落第66章 周全安置第34章 游击将军第5章 商人心思第15章 小胜暗袭第3章 西洋之欲第38章 部族分立第17章 战马悲鸣第26章 再选官兵第10章 转念余韵第13章 定移营第5章 商人心思第71章 火炮长枪第15章 兵事之初第21章 遥相呼应第15章 小胜暗袭第17章 山东总督(一)第20章 弃婚约第20章 阿哈诸申第60章 豪酋颓途第4章 雷厉风行第53章 将军幕僚第25章 进退之间第93章 迁居移民第48章 建奴内乱第83章 一劳永逸第13章 以牙还牙第90章 借力蒙古第82章 震慑之战第26章 商务总办第92章 开疆拓土第13章 以牙还牙第22章 京韵边声第14章 万事俱备第21章 遥相呼应第9章 以血授职第47章 重振陈家第55章 为奴之选第89章 杀光庆功第58章 各算各的第16章 将值几何第2章 新旧交替第6章 三江连号第22章 登州城下第79章 枭雄鼠辈第3章 经略奇功第36章 各有所为第7章 全心备战第1章 夜不收第13章 强行监军第9章 莽撞之余第42章 固定航线第8章 暗流涌动第30章 蒙古骑兵第44章 镇江新城第83章 一劳永逸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1章 穷途末路第6章 破金大阵第1章 辽事再变第20章 洗劫建奴第42章 固定航线第71章 京城兄弟第57章 女真国策第49章 顺势而为第32章 山东水师第14章 战线前哨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8章 越河演练第8章 征服日第1章 夜不收第9章 李氏农庄第21章 且变且行第69章 经略媒人第32章 山东水师第37章 酒肆客栈第2章 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