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辽东画卷

辽阳有多重要?这位辽事糜烂以来算是第三位辽东经略的袁应泰十分清楚。

失去辽阳,大明朝辽东都司等于只剩下一条腿,在广宁一带悬吊着,等着随时被野兽一口吞掉,这不是努尔哈赤,便是那班摇摇摆摆的蒙古人。当然,蒙古人多半只是聚集起一群牧民,在关口上等着领赏,只要给银子,大多时候还是对土地没什么嗜好。但努尔哈赤不同,不仅要银子,还要土地,人口。

这仅是对大明朝而言,且不过是偏于一隅之地而已。而对于袁应泰自己,辽阳的重要性却是与性命直接关联。

前任辽东经略杨镐,是损兵折将,丢尽大明脸面,下狱。熊廷弼,是坐视大明朝失地不予收复,且徒劳财力、物力,回乡。

袁应泰呢?不仅接连被努尔哈赤击败,且这几个月要的银子更多,调集的人马也不必熊廷弼少,这说起来,除了有一封锐意进取的奏书外,可没见什么比别人不同。并且,抚顺之战还未开始,就丢了沈阳,辽阳。也难怪袁应泰要与辽阳同生死,若是活下来,回到朝廷,随便什么样的罪名,都可以置其于死地。还不如当即死之,博得一份捐躯的说法,那样,脸面,家人,都得以保全。以目前他这个职位,这是最好的结果。而此时面前这位年轻的武将,不仅将袁应泰从辽阳城里救出,且还带给他一份大大的希望,岂不能令其产生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意?不过当苏翎再问时,袁应泰竟然陷入迷思而恍然不觉。

苏翎不得不再次提高声音,叫道:“袁大人......袁大人?”

“嗯?”袁应泰恍然回过神来。“你说的......?”

“回辽阳。”苏翎淡淡地说道。

“哦,当然。”袁应泰说道。

紧接着,袁应泰又向前微微欠身,问道:“可有几成胜算?”

苏翎盯着袁应泰,说道:“那要看袁大人如何打算?”

袁应泰眼皮一跳。忙问:“我地打算?”

“对。”苏翎侧了侧身子。正对着袁应泰。接着说道:“袁大人。这兵事......”

苏翎有意拖长了声音。“我知。这朝廷上地事。你知。不知袁大人以为如何?”

这当然是明指袁应泰不知兵。袁应泰当即在苍白地脸上浮起一些微烫地红云。张了张嘴。最后颓然叹了口气。

这与苏翎率部攻占建奴老巢。火烧赫图阿拉。并一路杀到界凡相比。苏翎地这般说法还是相当留有颜面地。

“对。将军所言极是。”见苏翎一直望着自己。袁应泰不得不说话。

苏翎要的便是这般强弱之势地换位,这不论袁应泰能起多大作用。若是其摆出一副辽东经略的面孔,可什么都不好说了。

“袁大人,”苏翎望着对方。说道,“如今这般局面,兵事上,我来收拾。袁大人你,只管上书朝廷,要粮,要饷,要铠甲器械,要火药火炮。”

这些自然是袁应泰一贯做的。不算难事。

“不要兵么?”袁应泰问了句。

苏翎微微笑了笑,说道:“袁大人还对西兵的底细不了解么?”

袁应泰又是无言。这沈阳、辽阳一战,自西而调集来的人马,除了浑河一战的川兵外,还有几处可看地?

“这兵还是要的,但是......”

“你说。”袁应泰追问道。

“得全由我来调度。”苏翎说的十分清晰。

“这......”袁应泰迟疑着。

大明朝还从未有过一个参将便能执掌整个辽东兵马调动的权利的。

“怎么?”苏翎面色一沉,说道:“袁大人,是辽阳重要,还是大人手里这点兵权重要?”

袁应泰如今等于是死人。还有什么可考虑的?重新收拾辽东的烂摊子,都在眼前这位武官身上。好。就依你!”袁应泰不论怎么想,眼下答应苏翎,是没半点问题。

这话音一落,处于仕途边缘的袁应泰,与出身草莽的苏翎算是达成君子协定,至于如何去做,在双方各自掌管地范围内,都属于专业性质。彼此互不干涉。

“那这辽阳......”袁应泰又再次提起。若是辽阳不再自己手里。袁应泰便理应定罪下狱,这番话岂不是白说。

“袁大人放心。明日便该有消息。”苏翎似乎胸有成竹。

“可是......”袁应泰依旧不放心。

苏翎斜眼看了看袁应泰,看样子不说个明白,这位袁大人自不肯做接下来的事情。便说道:“袁大人,你看这次建奴大军,有多少人马?”

“约十万之数。”袁应泰亲自上过阵,这估计算是不错,但其又改口,说道:“万是有的。”

苏翎便又问:“袁大人可知建奴总计有多少人马?”

袁应泰一怔,这倒是他上任初始便到处打听地事。“十万稍多。”

“那建奴在萨尔浒一带你估计有多少人马?”

“这个......”袁应泰怎么说也部署过辽东这剩余的数万人马,“数千吧。”

“可我派往界凡的有近三万骑兵。”苏翎紧跟着说道。

袁应泰一怔,随即又是一喜,那建奴在界凡、萨尔浒当然是处境危急。可苏翎哪儿来这三万人马?这么一想,倒将问题偏了方向。

苏翎却没有说明,只是看着袁应泰,让其自己琢磨。

“此地有多少人马?”

“一万。”苏翎道。

“那边是四万。”袁应泰自己嘀咕着。

“不,在镇江一带,我还有一万五千人马。”苏翎随即补充。

“五万五千,”袁应泰依旧在算计,“可建奴仍有十万之数啊。”

“兵不在多,想必袁大人也知道这一句。”苏翎道。

“嗯。”袁应泰只应了一声。

“所以,请袁大人上书朝廷。按十万人马拨付粮草、饷银、火药器械。我担保给袁大人一个收复整个辽东的大功。到那时,袁大人可......名扬天下。”最后四个字,苏翎几乎是咬着牙说的。

这文官,最后那四个字可是要命的份量。袁大人当即忽视掉前面那些近乎骇人的数目,被后面的结果给迷住了。

不过,还是迷糊了没多久。便又拉回正题。“辽阳如何收复?”

“袁大人,你放心,明日消息传来,便知辽阳还有多少建奴留守。何日收复,只等消息一到便能定下日子。”

袁大人听这么一说,只得作罢,再说这两日确实疲惫,也想歇息一下。

可苏翎却没让袁应泰歇下来。

“袁大人,还请再忍耐片刻。写几道文。

“写什么?”袁应泰问道。

“第一,令海州、盖州、复州、金州这南面四卫,即刻将所有人马聚集。发往辽阳,听候我的调遣。另外,令各卫所官员就地征募义勇,也一并前往辽阳。违令者,着传令官兵立斩。”

袁应泰略略思考,旋即答应。“好,我写。另我委你以总兵官职行事。”

“这样更好。”苏翎答道。

“不过,我地大印......”袁应泰脑子还是不笨。

“在这里。”苏翎伸手揭开桌子上的包裹,果然。一应官印、文书以及尚方宝剑都全部都在,甚至连撰写奏书用的纸张,都好好保存着。

这原本是袁应泰自己收拾齐全地,在东城楼上,本想让这些朝廷信物与自己一齐殉国,没想到也跟着自己到了这儿。

看见这些,袁应泰不禁抬头望了望苏翎,为何此人计划得如何周全?

当然,苏翎根本不知此时。这完全是钟维泽私下做的决定,既然能救得何丹旭一命,何不将这位对苏翎及其有用的辽东经略一并带走?至于这个包裹,还是何丹旭的提醒,不然定然被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第二,”苏翎接着说道,“请袁大人上书朝廷,先勿言辽阳之事,只说请发十万人马粮饷。由......”

苏翎想了想。说道:“由镇江游击将军兼管镇江水师冯伯灵,前往天津、山东启运。这不能等海那边运送。我们自己去拿。”

“好。”袁应泰对镇江水师去运没有意见,他对天津、山东两地的粮饷运输也不满意。“不过,真要十万?”

wωw⊕ ttκǎ n⊕ ¢ 〇 看袁应泰的样子,大约是一位苏翎要吃下近五万兵员地空饷,这可是天大的胆子。

“不足之数,我会陆续募集。”苏翎没有详细解释。

“好。”袁应泰答应了。

“第三,”苏翎说道,“请袁大人致书朝鲜国王以及义州的朝鲜都元帅姜弘立,令其在义州一带腾出一块土地,以容纳辽东逃命的百姓居住。”

“这......”袁应泰不解,去朝鲜作甚?

“袁大人,辽阳陷落,逃亡的百姓数以万计,总得给他们找个安身之处。”苏翎说道。“可是去朝鲜......”

“唯有朝鲜暂能安身。”苏翎挥手打断袁应泰的话,说道,“袁大人,这收复整个辽东,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至少也要等我的兵练成十万,方能一举剿灭建奴。这些百姓一日不离开辽东,便可能被建奴掳去,你也不想让建奴再次恢复元气吧?”

这样说,倒是与袁应泰收留蒙古人的想法类似,袁应泰算是接受了这个解释。

“这第四......”苏翎一时未说出,在屋内缓缓踱步,显然在思考。

还有第四,袁应泰不禁抬眼望着苏翎,这些想法无不古怪,至少这位辽东经略是想不出的。

苏翎思考了好一阵子,这才开口问道:“袁大人,你说我俘获费英东,焚毁建奴老寨赫图阿拉,这朝廷该有何赏赐?”

“这个......”袁应泰没有料到这个时候,苏翎会问这个问题。“按说升任总兵官是没有异议地。”

大明朝做到总兵官这个位置,对与武将来说便是到头了。这会儿不必大明朝开国那时,文官主政,武将只能听命而已。

“总兵便总兵。”苏翎旋即做了决定,“袁大人,你再上一了,这个不管。就将赫图阿拉大捷上报朝廷,就说焚毁建奴老寨,归附人口十万。”

“十万?”这下袁应泰可吃惊了。这造假太过,未免有损其声誉。

“袁大人,我还没对你说这个。这十万之数是真,少说有半数女真人。”苏翎正色说道。

袁应泰将信将疑,但苏翎地神色又不由得他不信,想了半天,终于对苏翎产生某种近似折服的心理。真要如此,可当真不是一个总兵官便能赏赐地了,封爵是也未尝不可。

“这些俘获人口都在何处?”袁应泰也想出了这个报上朝廷和会被质询的问题。

“两万在宽甸,其余的都前往海西、东海之地。”苏翎说道。“如今还在路上,努尔哈赤是追不上了。”

“海西、东海女真?”袁应泰干脆都站了起来,这位年轻武官到底还有多少令人吃惊的东西抖出来?

“嗯,”苏翎并不意外,只正色说道,“海西、东海已被我收复,不再隶属建奴一部。”

袁应泰已经无言以对。他可以断定,若是这一切是真,这位苏翎将来的职位会远在自己之上,再一回想目前的处境,这全部的心思,可都放在苏翎身上了。

“好,我写。”

“我一会儿给你开具一个名册,都是我的属下,其一应官职,都请袁大人上书朝廷,请于封赏。”

“好。”袁应泰已经开始过于爽快了。

接下来,苏翎提笔写下一长串的名单,让袁应泰附在奏书之后,向大明朝廷请赏。此时,袁应泰已经完全不顾自己刚从辽阳失陷中逃命出来。因为苏翎,已经给其展示出一幅,比辽东更大地画卷。

自然,苏翎是以总兵官职写上的,其余郝老六、胡显成、赵毅成、汤南凯、余彦泽、术虎为参将职衔,曹正雄以及术虎的弟弟乌林答以及那些跟随苏翎一起出来的兄弟,都以游击将军请封。剩下的,不能全数具名,只写上暂时委任各级职事,随时上报,为以后埋下伏笔。

这一夜,袁应泰彻夜未眠,赶在辽阳失陷的消息传出更远之前,将这些文书写好,并将日期按苏翎的建议,提前到辽阳陷落之前。

随着二十二日黎明的到来,辽东经略袁应泰的一生,开始展现出新地篇章。

第4章 雷厉风行第51章 异域奇事第82章 震慑之战第59章 乱上加乱第2章 赠书助力第30章 来去由心第37章 欲赴蒙古第84章 以火剥皮第17章 山东总督(一)第34章 临时整军第59章 将军赐名第12章 将军手段第33章 乡镇攻略第14章 将军视角第25章 进退之间第23章 商人心思第11章 故人相见第22章 登州城下第83章 一劳永逸第29章 商务二局第24章 布场作坊第27章 新世界第35章 辽阳移民第25章 进退之间第5章 商人心思第30章 风渐起第30章 来去由心第47章 大兴土木第35章 漫天烟云第22章 火器四营第20章 阿哈诸申第29章 新学堂第21章 抚军心第43章 七虎猎熊第6章 三江连号第12章 将军手段第19章 山东总督(三)第7章 蒙古饥民第2章 兵部题稿第1章 夜不收第26章 再选官兵第21章 穷途末路第20章 弃婚约第16章 严寒将至第30章 事在人为第50章 逃亡官兵第30章 事在人为第28章 草场新城第49章 顺势而为第14章 辽东经略第26章 整军威第12章 扎营登州第26章 整军威第9章 李氏农庄第29章 风云隐现第28章 死而复生第69章 大展宏第6章 三江连号第85章 用心险恶第80章 战事前移第29章 新学堂第8章 峰回路转第19章 峡谷藏兵第16章 严寒将至第23章 经略牵线第42章 固定航线第4章 军政之分第18章 群山缺口第3章 以河为界第7章 蒙古饥民第2章 一家人第52章 旁敲侧击第40章 虚张声势第21章 遥相呼应第33章 乡镇攻略第11章 天朝小国第18章 山东总督(二)第7章 全心备战第20章 渐变旧俗第42章 谋造火器第10章 此长彼消第10章 转念余韵第6章 山中人第35章 后续手段第17章 嗜血之兵第24章 断酋根本第16章 太平哨第21章 余波未止第24章 布场作坊第51章 异域奇事第19章 峡谷藏兵第29章 商务二局第20章 弃婚约第8章 烟花柳巷第11章 遮掩形迹第53章 将军幕僚第38章 部族分立第38章 营口小镇第15章 十字路口第83章 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