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京城兄弟

辽东总兵苏翎与辽东经略袁应泰在经略大人后院的这番笑声,除了侍候袁应泰的那两个女人之外,也仅仅传至后院院门处何丹旭等几人的耳中。不过,辽东都司的首府辽阳城内的气氛,却似就在这细微可闻的笑声中翻了个身,直起腰来。

若是顺着夜里刮着的南风,也能在一路上寻到一些与往年不同的景象。

这不仅是在山海关至广宁再往三岔河一带的路上,成群结队的明军官兵正在连夜赶路,那些赶着牛车、牵着骡马的民夫们也打着火把源源不断地向辽阳行进,而在海上,这夏季盛行的南风给每一艘海运的船只鼓足了风帆,长长的船队在岸边燃起的篝火的指引下,首尾相接地沿着海岸北上。

单是这夜间行船,便是从未有过前例。为了不至于误了期限,不论是属于大明水师的海船,还是那些被临时雇来的民船,都顾不得往日对风浪的畏惧,加入到向辽阳输送军需的船队。这种急迫,一则是朝廷催得异常的紧,二来,这回银子是破天荒的给足了,并言明,若是提早抵达,还另有赏赐,不仅如此,这海中若是出了问题,一概不罪,且民船照价赔补。

尽管海运船队是沿海岸的浅海处航行,为了尽量不损失船只、军需,也为了这船上一众官兵、水手的安全,海运船队的主官还专门寻来沿岸一带地渔民。给予赏银,令其驾船在船队所经途中的暗礁等险要处停泊。并高悬灯火,为整个船队指示方向。这个前所未有地法子,也不知是先前那一队船队想出的办法。总之后续经过的所有船队,都照例给予这些活动地灯塔多少不等的赏银,让这些渔民得以坚守下去。

或许也是因这几年大旱的缘故。天公作美;又或许是这辽东终究到了该顺畅几年地时候,这几个月里。天津至辽东的海上,以及山东登州至旅顺地区域内,不过是些小风小浪,连常年行船的水手们,都觉得有些异常。但这足以保证紧急运往辽东的军需、粮草数月未断。此外,那些紧急调运、新修而成的船只,仍然源源不断地向天津、山东集结。据说江南一带,已经有新建船场开工。

大明朝此次援辽的军需、粮草,除去自积蓄的府库中调取之外,还另发银四处采购。这个举措本由来已久。辽事一起。不过是催得急一些而已。但这些日子,朝廷上不仅列明了准确的期限。且率先将几名一直拖延时间而没有明确定罪的官员下狱。这一来,那些习惯于从中上下其手的官员们。也不得不带着小心将自己的收成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还有不得不自己贴补地。当然,这贴补自会由别处再补回来。

这首先是粮食,不仅山东、天津一带地粮商们被带动起来,远至南京附近的粮商大贾们,也纷纷从中嗅到了银子地味道,开始筹集船只,预备往辽东赚上一笔。要说这往日因官吏盘剥,这商路并不算通畅,尤其是前往辽东的商路,家世稍弱地,根本不敢问津。但此时朝廷一反常态,率先做出一种姿态,这凡是前往辽东运送米粮的,或是贩卖其它商货,一律放行无阻,而有关军需的、类似硝黄等等更是给付及时,概不拖欠。

当然,商人们不会仅仅是贩运一船米粮,便赴海上风浪的风险。辽东的物产,作为商人自然知道其价值几何,尤其是人参。自京城以至南京一带,那些不知名的辽东大贾所创下的人参价格,已经被商人们茶前饭后地流传着。一支上品人参,价值千两,却并非高的离谱,那些达官贵人以及世家大户,纷纷以此作为家财丰厚的象征。且即便寻常的人参,单作葯用依然价值不菲。这若是运一船米粮去辽东,再带回辽东的山货,岂不是做了两趟的生意?

大明朝因辽事而开的海禁,此时方才掀起一股海上商潮的序曲。

这回的海上商路,可不像是下南洋或是去日本的远洋深海,而仅仅是辽东,路程并不算太远。一般稍稍有些家资的商贾,只要能凑齐一条船以及水手,便算是可以启程了。至于商货,甚至都不需船主操心,除去那些有能力置办货物的商家之外,那些独自不能承担的小商小贩,也都想借着这个机会,一同从海上赚些银子。

再说。辽东所需商货。品类极多。除去粮食。布匹、绸缎。瓷器、铁器等等。无一不是不担心销路地货物。而这些东西。在本地也就勉强能换点小钱而已。银子。是唯一能使人自发汇集地东西。在本地机会不多地背景下。这额外出现地机会。怎能不使人趋之若鹜?至于海船。这近海行船。也不需如远洋深海里地船只。稍大些地船只。便足以行向辽东。这股暗伏地风潮。已经将海上风险降低至无视地程度。

当然。此时这股风潮还未真正成形。那些在四处打听辽东情形以及海路走法地商人。此时却或多或少地发现。原来周围一些不起眼、开着不大地店铺地小商人。却声称能与辽东地商人建立联系。愿意为其从中撮合。关于这一点。将信将疑定是有地。但这些与置备海船一样。都进入即将启程地海上商路地筹划之中。

这些小商人。自然是苏翎当初通过胡德昌放出去地。这数以百计地人带着或多或少地本钱。拿着也不知从何处弄地、但绝对货真价实地通关文书。一路向山海关内散了开去。籍着临行前被交待地一些名单。这些人地大多数都在当地落下脚。办理了相关备册手续。或买货赁。弄上几间店铺做起生意来。不过。也有血本无归地。最后连人都不知去了何处。

这些人中地大多数站稳之后。却因路途遥远。消息传递不畅。很长时间里都无法再与辽东取得联系。倒是与京城地徐熙。还能隔上几个月往来一封书信。那京城地徐熙。倒也没有太多地指示。只吩咐继续做生意而已。若是有什么麻烦。自可前往京城汇集。

京城徐熙本定期往辽东传递消息。但这沈阳失陷之后。溃兵一乱。导致连海上地线路也被暂时封锁。更别说那几日连京城都要戒严。徐熙倒是从兵部刘大人那里知道不少有关苏翎地消息。可苏翎没传来指示之前。徐熙也不敢有什么动作。不过是维持与刘大人之间地联系。以及继续寻找那些散布各地地小商人们。

京城至辽东。何止千里。这耽误几日。往返便是数月。徐熙传递地消息。可算是机密。万一路上被官府查到。可罪名难说是不是安到努尔哈赤地奸细上去。这一点。连兵部地刘大人都不得不暗自派人前来叮嘱一番。是故这徐熙地消息。可有一段日子没有传递出去了。

不过,传递不出去,可不代表不知道消息。徐熙自刘大人处,已经得知自己的大哥苏翎,被升为辽东总兵,且破天荒地还给了个提督辽东军务的征夷大将军职衔。其余一应兄弟们,也都得到封赏。

这苏翎带着兄弟们在千山堡群山之中过着苦日子的时候,徐熙已经在京城的深宅大院里过着富户的锦衣车马生活,这起初还使得徐熙心里极其不舒服,但自见过一次苏翎之后,便逐渐稳了下来,对自己在京城要做的,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为此,徐熙在京城地大宅里,不仅奴仆甚多,且婢女、丫鬟地,也足有几十个之多。而与京城各式人等每日花天酒地、四处交游,也成了每月必有的项目。此时徐老爷地名字,不能说广为人知,却是三教九流中,也都能寻到不少认得的。

当然,当得知苏翎带着弟兄们终于走出千山堡,且有了今日这般荣耀地那一天,徐熙整整一日没有出门,推脱了一切应酬,独自躲在屋内。那些仆从以及来自胡德昌的伙计们,都不知道这位徐老爷在做什么。徐熙在第二日,便通知了所有的属下,众人皆为苏翎所做的一切,暗暗欢呼,这跟着大哥走,总是不错的。

就在徐熙急于将积压已久的消息传递出去,恨不得自己亲自回辽东一次,见见已经今非昔比的兄弟们之时,兵部的刘大人倒是寻了机会。这胡嘉栋被派驻辽东监军,上任之时第一件事便是押运天启皇帝拨给苏翎作为军饷的内帑银子,此外当然还有袁应泰所说的工匠以及各类打制兵器、铠甲、火器等等一应物料。这些东西可足足装了上百艘船,单是押运的官兵便是不少。

徐熙借此机会,又给兵部的刘大人送了两千两银子,央求兵部刘大人寻个由头,安排到这次军需的船队之中,前往辽东。兵部刘大人在朝廷上不过是个小官儿,名不见经传,但却是坐在一个办实事的位置上,这朝堂之上的风刮不到刘大人的头上,而外面的官员,只要需要兵部行文办事的,不论大小也得经刘大人过一道手。是故办起这等事来,不费吹灰之力。

这几年刘大人在徐熙手里,也拿过不少银子了。按说也算是家财万贯的官儿,不过,这钱财除去一部分按老规矩带回家乡买田置地之外,也就是在京城换了所大宅子,买了几个姿色不错的女子,其余多半的银子,都用在官员之间的应酬上了。算起来,刘大人倒是入少出多,若没有徐熙的接济,怕也要弄些亏空。

当然,刘大人也不是狮子大张口,凭白索要,这分寸还是能把握住的。说起来,还是在辽东的时候,这心贪了些,但那时苏翎不过是个逃军,办事难说是不是一次性的买卖,情有可原。到了京城,刘大人与徐熙之间,便有了默契。刘大人给徐熙提供一切所需的消息,那些邸报、揭贴之类的,徐熙可任意查看。为此,刘大人还专门留有一处密室。供徐熙使用,这些东西自然不能交给徐熙带出去。而徐熙,也不必要刘大人开口。这逢年过节地,或是生日,或是天气不错等等寻个缘故。送个百两左右。

这些银子,已足够刘大人那所宅子的所有花销了。若是刘大人地手头紧了。自然有仆从与徐熙暗示一番,徐熙便立即为刘大人解决窘境,这种情形,实在也不多见。刘大人能有今日,这左右逢源、见风使舵的功夫,定是出神入化,否则怎能在朝廷上坐稳这个位置?这对徐熙的态度,已然超出了最初地那段情绪,若是环境隐秘,刘大人也不妨加入到徐熙的那些花酒风流的队伍之中。

当然。苏翎擢升总兵官。征夷大将军地消息,刘大人自然是最先知道的。这对徐熙。态度又是一变。对于刘大人这样对苏翎多少算是知根知底地人来说,苏翎的崛起辽东。带来的好处可不是银子上面的。刘大人这眼光,也能看前几年,其敏锐地感觉到,这苏翎必然会成为大明朝一个新贵。

即便苏翎仍然是一名武官,可眼下朝廷所做的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更别说这天启皇帝拿出的一百万两饷银,指明是给苏翎军用。大明朝开过数百年,何尝有过这等事情?这难道还不够么?在看到公文的那一刻,刘大人这心,立即便定了主意。这朝廷上凡是交待兵部涉及到苏翎的诸般事宜,刘大人一概是优先办理,且在职权之内的,也加派人手多方督促。这些努力,终有一日会得到苏翎地回报。

刘大人并未将徐熙所送地两千两银子收下,当然,也不是全数拒绝,只留下一百两算是人情往来,其余的都退了回去。这番做法,已有点同僚之间往来地意思。

说起同僚,此时徐熙仍然是个白丁,身上除了有个军籍,可什么功名都没有。这刘大人听徐熙央求要去辽东,心思一动,便一番行文往来,给徐熙办了个千总武职。那朝廷给苏翎擢升总兵的同时,那数十份空扎可是经刘大人之手发下去地,办这件事可是小事一桩,想来徐熙是苏翎的属下,这不过是事后补上一笔便可,反正到时候苏翎报上来的名册,也还得经刘大人之手才算是正式手续。

往常这份千总的武职任命,也得要个几百两银子,这回刘大人算是白送,连一些必要打点给那些书吏的散碎银子,刘大人也代劳了,却没要徐熙一钱银子。在此时的大明朝,花银子买官,可不算稀奇,单说在辽东,这若是捐上十几两银子,便可做上三年的小吏,而若是捐得更多,这职位也就越高。当然,这级别有限,大明朝还没到那一个高官直接卖银子的地步,至少明面上不会。至于私下里的交易,则另当别论。

是故刘大人的这一手,论公论私,也不算做得错了。这也是徐熙本身的基础太差,若是学苏翎也有个百户的出身,刘大人自可给徐熙办个“指挥”的署职。如今大明朝的卫、所官职可是犹如漫天繁星,连都司一职都随处可见,更别说指挥了。这中间加个徐熙,怕是谁也不会在意,更不会怀疑有什么问题。

这下,京城的徐熙,便从徐老爷变成了徐千总。不过,徐千总可没什么兵,除了刘大人专门给徐熙送来一套武官服饰之外,这千总可当真是个虚职。有了千总武职,这跟随军需船队的事,便顺理成章地办了。徐熙手执一道兵部的公文,奉令前往辽东公干,随船队前往辽东。

作为千总,徐熙总不能是独自一人吧,这大小也是个官儿,按说这家丁也得有十来个才算正常。这大明朝有那么多人愿意花钱捐官的,可不是白白送钱给朝廷,这自然是油水够足,至少要比给朝廷的多才合算。千总官儿即便多,且在兵部名册中数之不尽,可在百姓面前,也是有一定的地位的。这家丁、宅院自是少不了。徐熙这些可都不缺,是故徐熙出发时,带着三个属下,算是徐千总的部属,这才真正像个千总了。

兵部刘大人给徐千总的公干,不过是去函询问苏总兵一些例行之事,这名义上便够了。所以徐熙这一趟纯属是搭船而已,不需做事,当然那奉命押送军需的监军胡嘉栋,也管不了徐熙。

在天津码头处,徐熙将公文交给胡嘉栋验实时候,那胡嘉栋也未多加理睬,只随便指了艘船,算是搭上了徐熙,便自顾去巡视其余的船只。徐熙等四人,便上船,那船是征用的一艘民船,船主看上去也是一位久在海上行走的人。此时船主见上来一位千总官儿,连忙让进船舱,给四人安排地方。这船运的是粮食,也有数百石的样子,将船舱装得满满的,剩余的地方,也刚好够徐熙等四人躺下,若是再加上水手们,便再也容不下了。看来,那胡嘉栋倒是知道这船的细节。

船队顺风北上,一路上徐熙站在船头,透过大海上空的水汽,一直遥望着北方,心里想着苏翎及十几个兄弟们,如今,可都还安好?当然,路上的情景,也令徐熙为之惊奇,随即想到,这一切,可都是因为大哥,因为苏翎而起。这辽东,终究应了苏翎的那些话,这天下,也终究会被苏翎与那些兄弟们所改变。

第62章 事本寻常第10章 此长彼消第58章 各算各的第16章 太平哨第40章 虚张声势第69章 经略媒人第12章 将星陨落第6章 海滨遇匪第90章 借力蒙古第59章 将军赐名第57章 脸面交情第23章 战雷隐隐第37章 酒肆客栈第43章 擢升总兵第30章 风渐起第11章 天朝小国第10章 计夺寨第20章 阿哈诸申第69章 大展宏第1章 夜不收第1章 牛录商人第23章 兴京易主第6章 狮子张口第37章 酒肆客栈第5章 上行下效第11章 暗磨刀第2章 赠书助力第16章 烽火连绵第68章 瓜熟蒂落第46章 筹办喜事第78章 利刃穿心第28章 雪夜湮灭第20章 阿哈诸申第37章 欲赴蒙古第1章 旗军戍边第3章 七恨起兵第2章 兵部题稿第20章 渐变旧俗第27章 新世界第67章 苏府新家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10章 此长彼消第32章 何去何从第45章 镇江新城第50章 夜话姻缘第19章 铁甲断金第21章 水师一部第20章 阿哈诸申第59章 将军赐名第54章 越来越近第68章 燧发短铳第1章 辽东监军第8章 暗流涌动第18章 山东总督(二)第25章 进退之间第2章 新旧交替第45章 镇江新城第4章 东西教派第1章 夜不收第24章 驱虎吞狼第2章 百户屯田第58章 变通之道第23章 经略牵线第74章 双喜临门第68章 瓜熟蒂落第31章 攻守同进第43章 七虎猎熊第54章 越来越近第24章 海上将军第2章 一家人第1章 牛录商人第32章 城下收兵第80章 战事前移第35章 辽阳移民第5章 上行下效第46章 筹办喜事第5章 镇江参将第16章 将值几何第65章 筛选精兵(二)第8章 峰回路转第75章 跃跃欲试第71章 京城兄弟第25章 进退之间第29章 辽东画卷第36章 空城以待第92章 开疆拓土第51章 异域奇事第8章 征服日第46章 心存高远第69章 大展宏第21章 余波未止第90章 借力蒙古第87章 一败涂地第28章 草场新城第26章 背影如烟第35章 太平新城第11章 暗磨刀第9章 莽撞之余第13章 铁壁消融第4章 雷厉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