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

只听得“嗖”的声,张然凭着本能知道有暗箭射来。也来不及辨别方位,只好就地又是一滚,但还是慢了半拍,右肩中了一箭。

阿古达木本是瞄着张然的胸口#射去的,而且阿古达木箭术十分了得,一般人是躲不过他的箭的。

纵使象张然这等武林高手,虽然听得弓箭的破空之声,已做出躲避的动作,但还是没有躲过这一箭,只是躲过了要害之处。若是寻常之人肯定是躲不过阿古达木这一箭,必死无疑。

既然这阿古达木箭术这么厉害,那他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这阿古达木来头确是不小,乃是蒙古帝国大汗阿里不哥之后。

这阿里不哥乃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

拖雷与其正妻唆鲁禾帖尼共育有四子,长子蒙哥、二子忽必烈、三子旭烈兀、四子就是阿里不哥。

按照蒙古旧制,应该是由幼子继承家业。

当年,成吉思汗与正妻孛儿帖生有4个儿子5个女儿: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

早在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决定摒弃蒙古旧制,立三子窝阔台为大汗继承人。

直到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临死前,再次把诸子召到身边,要他们服从窝阔台的领导,兄弟间要精诚团结。

不久,成吉思汗病死,按照封建帝制王驾崩,应立即由他指定继承人登基即位。

可是蒙古的库里勒台制(部落议事会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窝阔台不能因其父的遗命继位,必须等待库里勒台的最后决定。

而当时在蒙古宫廷内就有人恪守旧制,主张立幼子拖雷,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

直到公元1229年,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们举行大会,决定推选新大汗。

大会争议了40天。此时长子术赤已死,次子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势力孤单,只得拥立其兄窝阔台即位。

而在公元1227年至1229年两年时间内,蒙古由拖雷监摄国政。

窝阔台即位之后,原本欲传位于三子窝出,但窝出于窝阔台去世之前就战死,于是窝阔台欲传位于窝出长子失烈门。

但窝阔台还尚未来得及立下遗诏,却于公元1241年突然病逝。

窝阔台去世之后,多方势力都欲争夺汗位。

窝阔台的皇妃乃马真皇后欲立长子贵由,但难以取得各方支持,最后采取了一个缓兵之计,乃马真皇后自己称制。

乃马真皇后称制五年,不断笼络宗室和大臣,并排除异己。

至公元1246年,通过库里勒台大会,让长子贵由继承大汗位。

但贵由却于公元1248年,在行军途中病逝,蒙古暂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临朝称制。

由于贵由与拔都早年不和,贵由病逝后拔都拒绝奔丧。

拔都乃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公元1235年,窝阔台召集库里勒台大会,决定各系宗王居长者统兵远征钦察(今乌拉尔河以西伏尔加河流域)、斡罗思、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等国,拔都为诸王之长,统率全军。

1237-1251年,拔都率军征战以上诸国。因此,当时拔都手握重兵,他支持谁当大汗是相当有话语权的。

为了对抗窝阔台家族,拔都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库里勒台大会,商议推举新大汗。

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们多数拒绝前往,贵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只派大臣八剌为代表到会。

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则命长子蒙哥率诸弟及家臣应召前往。

公元1250年,库里勒台大会在中亚地区拔都的驻地召开。拔都在会上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又有西征大功,应当即位。并指出贵由之立违背了窝阔台遗命(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即位),窝阔台后人无继承汗位的资格。

大会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

窝阔台、察合台两家拒不承认。唆鲁禾帖尼和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库里勒台大会。

拔都派其弟别儿哥率大军随同蒙哥前往斡难河畔,但窝阔台、察合台两家很多宗王仍不肯应召,大会拖延了很长时间。

由于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威望甚高,并且善于笼络宗王贵族,多数宗王大臣最终应召前来。

1251年农历六月在蒙古草原斡难河畔举行库里勒台大会,1251年7月1日,宗王大臣们共同拥戴蒙哥登基,蒙哥成为大蒙古国皇帝。

公元1259年,蒙哥在四川钓鱼城之战中,被张然祖父张珏一箭射中毙命后,忽必烈(元世祖)于中统元年(1260年)抢先即位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阿里不哥因是拖雷幼子,按旧制因由他继承拖雷的家业。阿里不哥则在和林西按坦河召开库里勒台大会,得到诸王的拥戴,即大汗位。

随后两兄弟为争夺皇权发生战争。经过几年征战,阿里不哥战败,支持他的诸王军将大部分离去,辖区又发生大饥荒,无力再支撑下去。

中统五年(1264年)八月,阿里不哥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赦免其罪,后病死。

阿里不哥在拖雷嫡出四子之中,政治、军事才能不是最高的,但武功却是这四兄弟中最高的。

当年,拖雷得到了元初名将哲别的真传,哲别号称成吉思汗的“神箭”。

这个哲别也就是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郭靖与拖雷共同的师傅。

当然,郭靖此人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但哲别与拖雷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

后来拖雷把自己的这身功夫传授给诸子。但因幼子阿里不哥在武学方面相当有天赋,因此拖雷对阿里不哥指点就更多,阿里不哥也顺理成章的成为诸子之中武学成就最高的。

而眼前这位千户阿古达木乃阿里不哥的嫡系后人,其武功特别是箭术,那肯定是一流的。

也是该张然今天得在此丧命,偏偏碰上了“神箭”哲别的传人。

当阿古达木一箭射中张然右肩之时,这一箭力道甚大,张然吃痛,手中的短刀“噹”地一声掉在了地上。

后面那队蒙古兵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迅速举着长矛向张然刺来。

张然见这阵势,想去捡地上的短刀已是来不及了,随即纵身向后一跳。

但他脚刚落地,那队蒙古兵挺着长矛又刺过来了。

这次张然有了准备,先是向右一个闪身,然后向左一个侧身,躲过了前面长矛的矛尖。随即右手一个海底捞月,把这五、六个蒙古兵手中的兵器都夹在了自己的右腋之下。

张然立即又是夹着这把兵器,向左后方一个转身,那几个蒙古兵手中的兵器就又脱手了。

张然借着这股力道的惯性,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身,又面向那队蒙古兵。看准了这队蒙古兵,腋下的兵器就朝他们撒去。

登时,就有两个蒙古兵被张然掷过来的兵器插中了胸口毙命了。

这下,这队蒙古兵都看得呆了。这不光是“空手入白刃”啊,而且这“入了白刃”之后,又用这“白刃”当暗器杀了人啊。

也就是刚才张然这一夺一转身一甩兵器之间,阿古达木的箭又已拉在了弦上。

在那两个被兵器插中胸口的蒙古兵倒地之际,阿古达木的箭又射过来了。

这次张然有了防备,知道这人射箭力道甚大、准度也很高,随即就是一个后空翻,准备避过这一箭。

但后空翻之后,这夺命之箭是避过了,但后面的蒙古兵又拥上来了。

张然也是艺高人胆大,不向后退,也不向旁边躲闪,而是一个前空翻,避过了矛尖。

在空中,张然的右手从后背腰带上拔出最后一把短刀。双脚还未落地,人在空中就对着最前面这排蒙古兵的咽喉部位,从左向右一刀划过去。

眼前这一排蒙古兵,又是重复着最先毙命的那队蒙古兵的动作,双手扔掉兵器,捂住了咽喉。同样,也是在瞪大着双眼中毙命了。

也就是在这排蒙古兵倒下之际,张然也双脚着地,但同时,阿古达木的第三箭又射到了。

这次张然是旧力用尽、新力未生之际,想要跳跃躲避已是来不及了。

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再三”,何况是“神箭”哲别的传人连射三箭,这第三箭张然是横竖都躲不过了。

既然是躲不过了,张然索性也就不躲了,右手挥起短刀,准备去拨开来箭。

但阿古达木的箭岂是这么容易就能拨得开的?张然一刀只是削到了箭杆,并没有削到箭头的金属部分。

而且张然这一刀所用力度也是够大的,竟然把箭杆削为两段,但并没有改变前面这段箭头前进的方向,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这截断箭射入自己的腹部。

阿古达木这一箭力道确是够大,这截断箭已全部没入张然的身体。

这下,张然受伤就是不轻了。先是断了左臂,接着是右肩中了一箭,现在是腹部又中了一箭,基本上已丧失了战斗力。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热脸贴了冷屁股第三十三章 阿古达木受奖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窗事发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许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422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变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摇篮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征“寨粮”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东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逊病逝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锅大侠”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二百六十四章 现场规划第一百零六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第六百零九章 沈万三讲故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丧于此?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四百一十章 批评与表扬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殒命第二百五十七章 买房置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献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四百七十九章 龙湾大捷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况激烈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严”?第二十章 舍命相搏第三百零一章 结亲刘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一百九十章 金镶珠宝蝴蝶簪第六百零九章 沈万三讲故事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一百三十五章 贪污腐败 无处不在?第九十三章 抵达江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话别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怀镜的方案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二百五十七章 买房置地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谋反?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五百九十三章 陈理继位第三百四十二章 与陈叔明摊牌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实力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论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战小分队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二百二十三章 沈万三献宝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术第二百七十八章 议定改革方案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乡遇故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五十四章 勇攀悬崖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称吴王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杀蔡彦文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二百三十章 研制火枪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六十四章 分组编队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诈降吗?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七百二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三百二十五章 远行前的准备第三百五十五章 潜入狮子山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称帝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长的关系户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盐生意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二十章 舍命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