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里逃生

这下,那巴尔木讨了个大没趣儿,不得不对张玉点头哈腰一番。

张玉对他摆了摆手,他才悻悻地退到一边。

后来,我从张玉口中得知,刚才他对张玉耳语那一阵,是说把思淑、桃儿、杏儿她们三个都让给他张玉。只要张玉答应将我们这七个男的就地正法就行了,而且所有的财物也都归张玉。

就这样,我们十人终于是死里逃生。

张玉为了防止在武清县地盘上,那达鲁花赤和巴尔木再耍什么花样,便让我们十人都上了他们的船,先在他们船上休息。

我们当晚也是折腾了大半夜,累坏了。在他们船上胡乱就都睡着了。

第二天,我和陈叔明留在了张玉的船上。思淑、陈元贵他们则回到了我们自己的船上,两条船一前一后就从武清出发,直向通州驶去。

三日之后,我们便到了通州码头。

这三日,我和陈叔明一直待在张玉船上。我们三人虽然一个才十多岁,一个二十多岁,一个三十多岁,但还算很投缘。在一起谈天说地,几乎算得上是成为了朋友。

对于我们自己的身份,我们也是如实相告。目的是让张玉明白,陈叔明的确是陈国的使臣。我们只不过是因为救了他的命,临时送他来元大都的。

张玉对我们这种仗义相助的精神也表示了敬佩,他这么一说,我和陈叔明倒是对他仗义相救的事情一再表达谢意。

对于我那支短枪,张玉也是十分感兴趣。我索性就教他如何使用,并把这支短枪赠送给了他。

毕竟这是我们的救命恩人,难得看上我们一点儿东西,咱可不能这么小气。

再说了,等这次回了应天,我再去黑石岭一趟就行了,唐家父子说不定又给我造了好几把。

张玉一开始虽然坚持不受,但经不住我再三相赠。另外见我也是一番真心诚意,便说恭敬不如从命,就收下了。

考虑到张玉的父亲也在京中枢密院为官,说不定他们知道偰哲笃家人及偰逊的下落。于是,我便向他打听。

对于偰哲笃大人,张玉表示他知道这个人。但因为那偰哲笃大人去世之时,他年纪尚小,所以他对偰大人没什么印象。

至于他的儿子偰逊,他也不甚清楚。

不过,张玉表示,偰哲笃大人的具体情况,他父亲应该比较清楚。毕竟他们的品级差不多,以前估计打过交道。

等回元大都后,他向他父亲打听一下。

听了张玉这话,我立即表达了谢意。如若那张天佑大人真的知道偰哲笃大人家眷的下落,我们又可以省不少事儿。

这张玉小小年纪,也是个义气之人。我们的一些基本情况都如实向他告知了,他自己的事情,也没瞒着我们。

比如这枢密院去海津镇公干,他怎么会在船上。

原来,此次枢密院去海津镇公干,领队就是那个王院判。

但这王院判与张玉的父亲张天佑的关系可不一般。虽然他们两个现在一个是正二品的枢密院同知,一个只是一个正五品的枢密院院判。但早年间,二人可也是生死兄弟。

后来,二人先后成家。张玉出生后没两年,王院判也生了个女儿。二人便结为亲家,给两个孩子定了娃娃亲。就相当于我的姣儿和刘聚大哥的儿子刘才的情况一样。

再后来,张天佑官越做越大,但他本人与王院判的关系还是很铁。

这次王院判去海津镇公干,张玉便求着父亲,让他也跟着同行。主要是他这个年纪的小子,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天天呆在京城,觉得没什么意思。

那张天佑也有心历练历练自己的儿子,再加上是跟着他未来的岳父、自己的好兄弟王院判一起去,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便同意了。

所以,张玉做为一个并未出仕的少年,竟然出现在了枢密院公干的船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这王院判虽然与张天佑的关系好,这张玉也是自己的未来女婿,但他从来不在张玉面前摆资格,对张玉也是十分地尊重。

那天晚上,我一枪击中了巴尔木的家将。这枪声惊动了停在我们船不远处枢密院船上的张玉,他便想着看热闹。

后来,我们的船在江面上与元军的船只对峙的情况,他都瞧得清清楚楚。

再后来,我们的船受制,我们都被捕了,他便想让王院判出面相救。

王院判本不想惹这些事,因为这事儿的确不该他们枢密院管。但张玉一再坚持,那王院判也没办法。再说了,救我们几个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王院判便对张玉言明,一切事情由他自己出面,他只是在一旁协助。

所以,就出现了最初下船的那一幕,张玉走在前面,王院判倒象个跟班的走在了后面。

在船上一起呆的三天,总体来说,我们是相当谈得来的。但有一点,我与张玉的分歧还是很大的。

我认为,当今天下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元朝的气数已尽。

但张玉则坚持认为,还是应该忠君爱国,不能跟着那些起义军搅在一起。他表示他父亲做的是元朝的官儿,他们就应该为大元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虽然是开了“天眼”的,知道将来是朱元璋的明朝取代了蒙古人的元朝。但这些事儿,我也不能明说,就算是明说,我估计他也不信。

我只好说,君子和而不同,我很敬重张老弟的人品。

但我还是再三告诫他,将来若有一天,蒙古人的江山不保,一定不要义气用事,去学文天祥。

文天祥是为了汉人的江山殉国,死了还能留下千古美名;可元朝是蒙古人的江山,如果他学文天祥,定会让汉人唾弃。

张玉盯着我,若有的思地点了点头。

我还告诫张玉,将来千万不要与姓朱的人作对。从他的生庚八字推算,“朱”字旺他的命。

在那个年代,由于科学不发达,这些玄乎的东西,反而能让人接受。

谁知张玉一笑道:“如果有两个姓朱的人打架,我又应该帮谁呢?”

我心中猛然一怔,两个姓朱的人打架。

这事儿说不定还真能让他赶上,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

后来,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与朱允炆开战。结果当然我是知道的,朱棣赢了。

张玉将来还真说不定能赶上这场靖难之役。以他忠君爱国的思想,肯定是帮着朱允炆啊。如果真是那样,那他就是押错了宝。

咱现在就得提醒他,以后得帮着朱棣打朱允炆啊。

于是,我又扯了点玄乎的。说他是金命,火克金,以后一定要远离火。如果哪个人的名字中带“火”旁,一定要远离。

张玉笑着道:“那土生金,我以后是不是应该与名字中带‘土’旁的人多交往呢?”

我笑了笑道:

“那倒无妨。

但是如果你将来的领导,名字中带‘木’字,你一定要紧紧追随他。

因为虽然从五行来讲,金克木。

但因为他是领导在上,你在下。木生于土上,也就是木的下面是土,所以就更加能够旺你。”

张玉虽然对我这番言论是将信将疑,但古人对玄学的态度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还是对我表达了一番谢意,感谢我的指点。

在通州上了岸,我们继续同行。直到入了元大都,张玉留下一名家人与我们同行,说是帮我们找间客栈,另外也算是知道我们入住的地方。

他说会尽快安排陈叔明去礼部,对于偰哲笃大人家眷的下落,他回去向其父亲打听后,会来告知我们结果的。让我们就在客栈安心地休息几天就可以了。

既然有了张玉如此好的安排,那是再好不过了。也省得我们象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三月三初一早,张玉就带着人亲自来客栈了。

他说他已将我们的情况跟他父亲大致讲过了,他父亲也派人跟礼部的人做好了沟通,让陈叔明现在就带上贡表,去礼部侍仪司。

陈叔明一听,赶紧是收拾了一番。又将贡表从怀中掏出来,看了一番,再塞进怀中收好,然后与我们道别。

我则反复叮嘱他,如果我们去寻找偰家人的下落,一定会在这个客栈留下一个人的。如果他办完差事,出了宫之后,一定要在这客栈等我们,千万不要擅自行动。

陈叔明当然是满口答应了。

陈叔明跟着张玉带来的两个家人走后,张玉就跟我们说起了偰哲笃大人的情况。

当年,偰哲笃大人因与丞相哈麻不和,时常受到排挤,最后郁郁而终。

外放单州的偰逊接到父亲病亡的消息后,立即赶回大都。在大都稍作停留,处理了大都的一些事务,连父亲的宅子也草草贱卖之后,偰逊带着父亲的骨灰及家人去了大都东北方向的大宁府(今热河平原承德一带)。

但他们现在具体居住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因为偰逊离开大都后,再未有任何消息传回过大都,也未派人回过大都。

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帮遭人挑堂口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记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东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二百六十五章 久别重逢第588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二百七十七章 调配人员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贵惨死第五百七十四章 论跑路的重要性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军首胜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万三的小姨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胆寒的红色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五百七十九章 杀人灭口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三十六章 乘胜追击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枪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爱相杀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三十二章 蓝家入伙入妖风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顿吏治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归山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顿吏治第六百六十九章 强渡洛水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万三的深谋远虑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三百七十五章 再闯高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紧急撤退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实力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容道再现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论跑路的重要性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贵惨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一百一十三章 抵达石门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帮遭人挑堂口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会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妾也有“编制”第六百七十七章 归隐之约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杀出程咬金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六百二十二章 关中乱战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来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六十四章 分组编队第七百二十六章 杨日礼的昏招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获夷首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三百六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六章 乐极生悲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山密谋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摇篮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妙计第七百一十五章 杨宪下狱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胆寒的红色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户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丧于此?第四百零六章 相约在应天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过扬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欧普祥装病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三百五十章 三线作战第六百二十八章 颠覆三观第二百三十七章 谋取采石矶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采石矶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妾也有“编制”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七十章 抢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