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余光来访

此时外面确实是别有一番热闹景象,因为金叹等一众衙役的到来,乡里需得好好招待一番,酒肉饭菜自是不必说的,还有那些个跑腿费辛苦费等等。

班头金叹人如其名,向来贪得无厌,却很会做表面功夫,他让其他衙役去四处敲锣打鼓,自己则来到莲台的祠堂中,族长何添寿忙毕恭毕敬地把人迎了进去。

“金班头近来可好?”何添寿引座敬茶后客套寒暄起来。

“托何族长的福,过得还算凑合。”金叹径直坐了下来,粗声粗气地说到。

“想必金班头今日奔波,是为征粮收税一事来的。”何添寿不等金叹自己提起,便先挑明了说。

“最是喜欢何族长你这样说话做事爽利的,不错,我今日就是为此事而来。”金叹拍了拍何添寿的肩膀口水四溅到,同时也使了使眼色,有些话不必他说得太过直白想必何添寿自会明白。

何添寿轻轻地皱了皱眉,努力压制住自己的嫌恶之心,笑到:“这次的数额可还是按去年旧例?”

“这东西一时一个价,何况一年这么长的时间,何族长你说不是?”金叹复又靠回到椅背上,笑问到。

“哈哈,金班头这话在理,谁说不是呢。”何添寿尴尬地陪笑到,“金班头这一路想必也饿了,现在已日近中午,刚刚已让人略备薄席,还请赏个脸。”

金叹先是假意推脱了一番,然后便一同入了席。

两个人在饭桌旁有一着没一着地聊着,期间何添寿已经借着空当让人备下情礼等下给酒足饭饱的金班头带走。

过了一会儿,其他衙役也都聚集于此,同样吃过饭后,一众人便在议事堂喝茶。茶过三巡后,金叹站起来搓搓手说到:“不知不觉打扰何族长这么长的时间,也该走了。”

何添寿自然明了金叹搓手的意思,于是递上刚才已经准备好的情礼,笑到:“这是乡里小小的一点心意,还请金班头笑纳。”

“咱们都这么熟了,何族长何必这么客气。”金叹再一次假意推脱到,却是盯着东西不放。

就这样推来推去几次,金叹终于勉为其难地把情礼收下,几个人大摇大摆地出去了。

金叹走后,何添寿问起刚从外边回议事堂的人,今年每户征粮多少,才知道今年比去年多了好几石,胃口还真是不小。那人回话时便是一副苦瓜面孔,何添寿听了也颇为感叹地摇摇头,说到:“看谁家今年收成少的,大家能帮的就帮一点吧。”

一语未了,只见一个人从外边走进议事堂来,那便是余光——县城里茗香阁掌柜。虽然两个人的岁数差了一轮,却已是老相识,或者说,两个人是忘年交。

“余掌柜好大的阵仗,来的这一路上敲锣打鼓的。”何添寿引座后同余光开起了玩笑。

余光一开始还不解何添寿话里的意思,还是旁边的人提醒了才知道其中缘故,笑到:“难怪隐隐然听到有锣鼓声,还以为是迎神赛会,又想着花朝节尚未到,莫不是提前了余某却还不知道。”

短暂的玩笑后两个人便都坐下来,何添寿说到:“金班头不过才走不久,他的位子还是暖和的,余掌柜若来早些,便能见到他了。”

“要见他还不难,县衙离茗香阁并不远,走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余光也开起了玩笑。

“果真?怕是得击鼓鸣冤方才有见面的需要。”何添寿笑到,笑容又渐渐地消失,黯然到:“想来还是余掌柜做生意的好,不用每年都交皇粮。”

“这生意要操的心也不少,何况名声也一般,再者果真都去经营生意没人耕地种田,岂不是都要饿死,不过各人操各人的心。”余光笑到,何添寿对此倒也认同。

“何族长何故发此感叹,可是今年征粮数额又多出许多?”说来这还是余光第一次听何添寿发此感叹。

“可不是,还以为走了一个糊涂官能来一个有能力的,没想到依旧是换汤不换药。”何添寿一脸无奈到。

“听说上一任糊涂官的县衙账面上留下了不少的亏空,这一任还不得补上,听说他知县一职还是用钱捐的。”余光因在县城经营,常年住在县城,不过逢年过节会回老家聚香茶陵,因而对外面的消息特别是县衙的事很是了解。

“他既有钱捐官,怎么没有钱补这个亏空,说不定朝廷还会因此表彰给他升官。”何添寿讽刺到。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他既花了钱捐了官,这些钱还不是得咱们这里挣回来,这些人到底也没多大的仕途野心,不过偏安一隅罢了,反正天高皇帝远,他们也乐得自在。”余光道破玄机。

“咳,不说这个了。”

何添寿哪里不知道这里边的水之深,越说也只会越糟心,难得余光来一趟,没得说这个不讨喜的话题,便一笑置之,又问起今年茗香阁的经营状况。

“还说得过去,咱也不求大富大贵,能够安稳度日便是了。”余光倒不是说的谦虚话,虽然他的茗香阁在当地小有名气,只是他本人却是清心寡欲,过得越来越闲云野鹤。

“刚还说操心,我看余掌柜清闲得很。”何添寿笑到。

“余某还想着仍旧回茶陵去,把茗香阁盘给会经营的人,毕竟是自己大半辈子的心血,终究放心不下,不过再没扩大,也就少操点心。”余光说到。

“哎,你那位侄子如今怎样了?上次听你说起和你大哥闹不和已经许久没回来?”

何添寿所说余光的这位侄子,便是余光大哥余亮的儿子余良玉,前年上京赶考却没有参加科举反而留在京城茶楼当起了茶博士,余亮听说后暴跳如雷,说没有余良玉这个儿子。从那以后父子两个人的关系就一直僵着,余光那段时间没少做他大哥和侄子的和事佬。

“要不说孩子大不由娘,我大哥终于还是放下了成见,也终于接受了侄子的这个转变,只是他也是个极爱面子的,前阵子余某写了信给侄子,他也回了信,信中说了要回来,算一算日子应该也快到了,僵持了两年的父子俩总算是要团圆。”余光欣慰地笑到,又问到:“何族长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

“刚刚你不是提到要把茗香阁盘出,我便想着,既然你那侄儿对经营这么有兴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何不就交给你那侄儿打理,也可借此改善他与你大哥的关系,所以才问起他来。”何添寿说到。

“难为何族长一直惦记这事,不过何族长所说的倒是挺有道理,余某怎么就没想到。”余光听了何族长的话突然动了心,思忖着何添寿的建议未必不能一试,虽则大哥与侄儿如今已经重归于好。

“既觉得此事有想头,余掌柜何不等你侄儿回来便找他好好聊聊。”何添寿最喜成就别人的好事,无得无失,却是功德一件,今见余光对自己所说的颇感兴趣,倒是意外的收获。

“嗯,何族长的建议余某会好好考虑的,等余某那侄儿回来便同他说起,果真他愿意,一定备下礼来好好答谢何族长。”余光笑到。

“我不过随口这么一说,什么道谢不道谢的,见外了。”何添寿笑到。

第七十九章:亏欠第八十章:商议第二十一章:久别重逢第三十八章:重回茶陵第十九章:问政第二章:何其多的用意第四章:神明的庇佑第九十八章:三顾茅庐第二十二章:京中邸报第二十章:余光来访第三十四章: 话中有话第七十章:真相第三十八章:重回茶陵第二十章:余光来访第三十九章:重回书院第四十九章:探口风第六十九章:指路第五十四章:交换信息第四十七章:前往探究第二十一章:久别重逢第五十七章:何珍珠的关切第二十八章:和事佬第二十五章:生出嫌隙第七章:入住师府第五十七章:何珍珠的关切第十六章:何珍珠的火眼金睛第六章:离间不成反泼脏水第三十八章:重回茶陵第十六章:何珍珠的火眼金睛第二十三章:两副面孔第三十章:庙会第五十章:白欢喜第八十五章:说退第五十五章:朱顺的情报第二十六章:堂亲碰面第六十五章:顺水人情第五章:试探儿女心思第三章:书院风波第三十章:庙会第十五章:及时雨第二十四章:反将一军第四十五章:门房的线索第八十八章:天上掉馅饼第七十七章:反讽第五十五章:朱顺的情报第十四章:何继学监堂第五十四章:交换信息第三十七章:花朝节写芙蓉词第七章:入住师府第七十六章:拜访梅级第五十三章:相互试探第八十章:商议第五十三章:相互试探第六十三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四十一章:察觉异样第八十章:商议第九十七章:大禹治水第二十章:余光来访第十八章:暗示第四十九章:探口风第四十四章:奔走询问第七十八章:变化第三十八章:重回茶陵第三十七章:花朝节写芙蓉词第三十三章:重回师府第五章:试探儿女心思第二十五章:生出嫌隙第十七章:姚夏花的关注第五十七章:何珍珠的关切第三十五章:叔侄同行第六十五章:顺水人情第八十七章:赵厚谊与苏正居第九章:何珍珠借书第七十九章:亏欠第二十章:余光来访第二十五章:生出嫌隙第二十四章:反将一军第六十七章:冤家路窄第六十二章:兵分两路第四十章:意见分歧第六十五章:顺水人情第七十四章:同说往事第五十八章:清涟书斋和解第七十六章:拜访梅级第九十八章:三顾茅庐第七十章:真相第四十八章:角斗第四十三章:写信与送信第二十章:余光来访第六十五章:顺水人情第五十二章:余良玉献策第七十二章:钱泰多第九十四章:示好第九十八章:三顾茅庐第六十四章:终得肯定第十四章:何继学监堂第八十六章:息事宁人第三十二章:归家第五十四章:交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