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地球上空20英里之内,地球的重力作用和磁场引力仍然有效。但是,到了地球上空20英里之外,这些作用将渐渐消失。如果运用某些动力,使得人类可以越过这20英里的地球引力作用,进行登月旅行的计划就可以进行。所以我设想用时钟机构、弹簧、一对装有羽毛的扑翼翅膀和一些装有黑色火药的驱动器作为动力能源,制造一艘可以用于探索太空的飞行战车。只要能够脱离地球重力作用和磁场引力,飞行战车就能漂浮进入太空。到时候别说是登陆月球了,我们甚至还能同其他星球的生物交流呢。”
伦敦郊外一处庄园的书房中,一个头顶微秃,长着酒糟鼻子的中年男子正手舞足蹈着发表自己的高见。他的言论乍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在白日做梦,但在四周坐着的几个男子却丝毫没有嘲笑的意思。相反他们端坐在哪儿十分认真地倾听着对方发表的言论。不过饶是如此惊讶与疑惑的表情还是浮显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
事实上,这样的情景几乎每一月都会在这间书房里上演。此地乃是玻意耳在斯泰布里奇的庄园,来自牛津、伦敦两地的学者经常来此交流。其中又以来自牛津的学者居多,因此人们总是戏称这样的聚会为“牛津圈”。在聚会中,学者们可以尽情的发表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无论多么激进、怪诞的言论在这里都不会受到嘲笑或忌讳。相反却会成为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过今日的聚会似乎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来得特殊。因为玻意耳教授冒着极大的风险将来自东方的神奇学者从荷兰邀请到了斯泰布里奇。有如此尊贵的客人做嘉宾,与会的英国学者们自然是各个卯足了精神,搜肠挂肚着向东方友人显起宝来。其中最为匪夷所思的,莫过于眼前英国沃德姆学院学监约翰.威尔金斯神甫发表的有关“太空飞行战车”的设想了。因此当这位牧师发表完他的长篇大论之后,惠更斯便忍不住头一个举手发问道:“威尔金斯神甫,您的推论应该是源自于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吧。那请问您如何能证实您的飞行战车在飞至地球上空20英里之外时,就一定能脱离磁场拉力作用?毕竟至今还没有学者能准确地计算出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具体数值。”
“是啊,您刚才只是提及了磁场引力,并没有提到地球引力啊。”博雷利紧接着附和道。连续数个月的旅行,已经让这俩个兴趣相投的学者达成了一定的默契。
“地球引力不就是磁场引力吗。博雷利教授,难道你们发现了其他引力?”威尔金斯神甫撇了撇嘴问道。原来早在16世纪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就认识到,要维持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必定有一种力在起作用,他认为这种力类似磁力,就像磁石吸铁一样。半个世纪来,他的这一理论一直都深刻影响着欧洲学术界。
“威尔金斯神甫,对行星起作用的不仅只有磁场引力。行星的椭圆轨道是两种相反力量的合成,一是行星被吸向太阳的引力,一是使行星离开太阳的离心力。就像一个小球用线系住旋转起来做圆周运动一样。在这方面,东方中华帝国学术界还提出了万有引力的假设。虽然目前还没有推导出具体的数学公式。但仅理论上来说,他们的这项推论是十分严谨的。”博雷利表情严肃的说道。其实他本人之前亦已得出了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与离心力平衡的观点。因此,他才会在第一时刻被杨绍清所提出的万有引力推论给深深吸引住。
而威尔金斯神甫一听这是来自东方的学说也立刻就来了精神。却见他立马就将自己“登月计划”抛到了脑后,兴致昂然地向一旁端坐着的杨绍清追问道:“原来东方也有人在研究引力啊。特使先生,那你们中国学者得出的推论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当然此推论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我们此次来欧洲也是希望能与欧洲的学者们进行近一步探讨的。”杨绍清低调的回答道。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口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中国学者研究出来的。而是孙露从三百年后带来知识。万有引力定律的真正发现者是牛顿。可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欧洲学者孜孜不倦的努力。没有从最初的磁场引力到离心力平衡观,再到向心力定律的一步步深入研究,就算拿一万个苹果砸牛顿脑袋,他也不可能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不可否认,与欧洲学者接触得越多杨绍清便越深刻感受到欧洲在科学上的博大精深。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人文感性文明的科学理性文明。早在数千年前的古希腊时代欧洲的哲学们为此打下了扎实的逻辑理论基础。而中国历史上虽然拥有祖冲之、张衡这样的科学大家。但他们的成就却像是流星一般闪耀而又短暂。终究不能像欧洲的科学理论这般形成壮观的星云,绵延千年,自成体系。此刻,面对着欧洲科学界这片炙热燃烧着星云,饶是杨绍清怀揣着超前百年的知识,亦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因为他终于明白自己手中掌握的科学定理对于欧洲来说是甘泉玉露,只要稍加点拨,便能开花结果。可对中国来说却是无根之木,想要让其发芽生根,就必须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行。想到这些,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情,让杨绍清的心中燃起了高昂的斗志。就算是难如凳天,他也要将散落在中华历史中的那点点科学星火重拾成耀眼的灯塔,指引后来者步步攀登。
在场的威尔金斯神甫等人当然是不会明白杨绍清此刻沉重心情的。在这些欧洲学者看来他的低调只是东方人特有的腼腆罢了。于是为人直爽的威尔金斯神甫当下便欣然开口道:“那好啊。我们也十分荣幸能与来自东方的学者交流呢。如果行程时间充裕的话,特使阁下您真该来沃德姆学院参观一下。瞧瞧我亲手制作的那些飞行器。”
“噢,得了吧,约翰。我们可不想像炮弹那样被黑火药给发射出去。”一旁的威斯特敏斯特学校校长理查德.巴斯比博士挥着手打趣道。
“查理,你的那些飞行器才真的叫人不敢恭维呢。上次是谁说要发明人造‘肌肉’,模仿蜻蜓那样飞行的。”威尔金斯神甫哼哼着反驳道。
“可不管怎样,我的气球终究是飞上去了。”巴斯比博士得意的说道。
“那有什么。如果我和你一样有个像罗伯特那样棒的助手,我的飞行器也早就上天了。”威尔金斯神甫不服气地说道。
早已习惯于两人无休止抬杠的众人,见此情景都不由从心底里发出了会心一笑。而杨绍清更是被这样的情景给深深感染了。在国内时他也经常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学子士人聚会讨论格物地理等学说。但气氛却从未像现在这般轻松自由过。由于受佛、道等宗教学说的影响,中国的士人在谈及这些科学内容时,总会不自觉地牵扯上鬼神方术等一些迷信荒诞的内容。岭南学子在这方面虽更为理性严谨。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钻研发明更感兴趣。对理论研究却兴趣乏乏。更不用说像威尔金斯神甫等人那般异想天开的说要发明宇宙飞船去太空或是制造人造肌肉了。难道说中国人的想像力不如欧洲人吗?
杨绍清立即就否定了这个设想。想要上九天拦月的可不只有欧洲人。中国亦有不少异士在民间不断地尝试发明飞行器。在心中思略了一番之后,他中、西方在这方面的差距归咎在了中华朝目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上。发明个阀门、编写个《地理志》,便能从官府或商业协会那里换取相应的酬劳。而今的中华朝“科学”已然同“金钱”划上了等号。人们研究自然科学似乎只是为了赚钱。全然没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不变真理的追求。于是,觉得有必要给浮躁的中国科学界引入一股清泉的杨绍清,不禁开始在心中盘算起回国后也要效仿玻意耳这般,在帝国的上流社会举办一个类似“牛津圈”这样的学术交流会。通过学术交流研究,让帝国的学者们明白,科学并不是赚钱的手段。科学研究是一种高尚而又神圣的事。
正当杨绍清在心中盘算回去如何组建“交流会”之时,门外忽然响起了一阵恭敬的敲门声。却见一个棕色头发的蓝眼睛年轻人,给客人们送来了青花瓷杯组,不久,来自东方的特殊茶香便溢满了整个房间。那青年人对在场的科学家们投以了憧憬的眼光,继而又对一旁坐着的若有所思的东方访客投以了好奇的视线。
“哎呀,罗伯特你怎么会在这儿。”来不及品茶的威尔金斯神甫惊讶的叫道。
“威尔金斯神甫,牛津基督教会学院录取了我。我现在是玻意耳教授的助手了。”年轻人自豪的说道。
这个叫罗伯特的年轻人,全名罗伯特.胡克,刚满十八岁的他出生于英国威特岛的谈水镇,13岁时父亲去世,他被送去画师彼得.莱利(后来成为爵士)那里学习绘画。掌握绘画技巧后他又半工半读着进入威斯特敏斯特学校求学。期间做过仆从、金匠、木工等多种临时工作。因此他在被牛津基督教会学院录取同时,还需要给玻意耳等学者做助手,赚取生活费和学费。不过在场的学者们却丝毫没有因为他“仆从”的身份而对他有任何歧视。相反众人对这个勤奋的年轻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却见威尔金斯神甫欣喜地向他道贺道:“祝贺你罗伯特,你终于进入牛津了。玻意耳教授,也祝贺您。您可得到了一个极有天赋的助手啊。”
“那还用说,罗伯特可是我们威斯特敏斯特学校最优秀的学生。要知道他当年只花了一星期就掌握了欧几里得《几何学原理》前六卷哦。”巴斯比博士得意的说道。正是他发现了罗伯特.胡克在数理方面的惊人天赋,并帮助这个出身贫寒的年轻人踏入科学殿堂的。而他本人亦同自己的学生结成了忘年之交。他知道以罗伯特.胡克目前的水平,早已超出了学院安排的课程。要想有更深一步的提高,就必须跟随一些著名的学者做“科学学徒”。眼见自己最心爱的弟子逐渐在“牛津圈”内小有了名气,巴斯比博士不由关切地嘱咐道:“罗伯特,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给玻意耳教授做助手的。你可不能辜负了这次机会啊。”
“是,老师。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会辜负老师和玻意耳教授的厚望。”罗伯特.胡克腼腆的说道。
“嗯,罗伯特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助手。他在机械方面的特长对我的研究很有帮助。不过,在这里我有一件事想要向大家宣布。”玻意耳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圈众人后,起身宣布道:“我打算虽杨一起去中国。”
“什么!玻意耳教授您说您要去中国!去东方?”巴斯比博士惊愕地嚷道。
“是的,我已经同杨商量过了。杨从中国带来的学说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我想亲自去东方看看。”玻意耳说着又回头向罗伯特.胡克歉然的说道:“罗伯特,对不起,看来我不能再做你的导师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年轻的罗伯特.胡克显然有些木然。但他很快便回过了神,几乎连想都没想,便斩钉截铁的说道:“教授,我可以随您一起去中国。我们的真空试验才刚开了个头呢。”
罗伯特.胡克的选择让玻意耳喜出望外。胡克的那双巧手早在他进入牛津之前,便已经名声在外了。巴斯比博士的诸多试验器材均出自这位年轻人之手。而他制作的抽气机更是玻意耳的真空试验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虽舍不得放弃如此优秀的助手,但也不能勉强别人和自己一起远渡重洋去中国。却没想到罗伯特.胡克自己竟然提出了要去中国。于是他当下便兴奋的点头到:“好,好,真是太好。感谢上帝,有罗伯特你在,我能在东方再建一个斯泰布里奇实验室来。啊,杨,让罗伯特随我们一起去中国行吗?你别看他年纪轻。他可是一个机械方面的天才啊。”
“那是当然,我很荣幸能邀请到胡克先生这样的青年才俊去中国。”杨绍清意味深长的微笑道。
【……56 贤亲王赞慕牛津圈 玻意耳执意赴中华 文字更新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