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为什么危机很少会是机会

“没有杀死我”谬误

我10年前刚认识桑德拉的时候,她是个尽情享受生活的人,迷人、聪明又年轻。和她相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显得黯淡无光。她后来嫁给了一位会计师—当然后来发生的事情跟这一职业本身没有关系。两年之后,桑德拉患上第五类乳腺癌,也就是最严重的那一种。在她化疗期间老公出轨,桑德拉便得了抑郁症,之后她每做一份工作都不会超过6个月。如今的她和之前相比,就是个可怜的影子。前不久我去拜访她—她已经离婚,一个人生活,她说:“我那时徘徊在死亡边缘,但你知道吗,既然它没能打败我,就会使我变得更强大。”我还从未听过如此错误的想法。

马丁是一位企业家。他生产笔记本电脑包。在他的公司成立5年之后,突然出现了一个竞争对手,抢走了他的顾客。他们的产品相似,但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更胜一筹。马丁不得不辞退了几乎所有的员工,银行也撤销了对公司的信用贷款,他只能通过私人负债来支付到期的利息。企业几近破产。现在马丁的企业恢复到了危机之前的状况,他说:“我们学到了很多,现在从危机中走了出来,变得更加强大。”从危机中变得更加强大?

“那些未能杀死我的,将使我更坚强。”这句话是尼采说的,但这个道理是错误的。一次危机不会使公司变强,而是会削弱它:损失了客户,媒体给出负面评价,最优秀的员工离开,库存上升而现金减少,银行信用担保额提高。但我们却打算从这里看到积极的一面。

这一错觉是如何产生的呢?请你试着从概率的角度思考,也就是去思考可能性。人们挺过了一次危机,其实凭的仅仅是运气。假设在一次经济危机发生时,人们列出1000个电脑包供应商,并追踪他们的经营结果。那么统计数据分布会是怎样的呢?大多数都会破产,有一些会保持原有状况,只有很少几个供应商的生意会变得更好。挺过来的人觉得是在危机中变得强大,但这只是表面上的错觉。从整体上来看,危机就是危机,不是什么强化过程。人们只是很容易忘记在危机中还会走向失败(或者说可能走向失败)。

我有一个朋友发生了摩托车事故。这一事故把他变得更强大了吗?他认识到了骑摩托车的危险,并把自己的摩托车卖掉。这么做是对的,但其实看一看统计数据就可以知道骑摩托车的危险,他本来就不必经历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情况。很多人都说:“危机对我是有帮助的,我现在的生活完全改变了。”这能让人理解,但生活的改变(更少压力、更少对金钱的追求、履行责任等等)其实在危机发生前就可以实现。通过一次事故、一场大病或一次崩溃而获得认识是最悲惨—恕我直言—最愚蠢的方式。如果新的生活方式在今天显得有意义,那么在之前也应该是有意义的,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那只能说是之前懒于思考或者意志不坚定。

认为糟糕的事情可以带给我们益处是种错觉。一场大病,也许是种经历,会给身体留下痕迹,但身体不会比生病之前更健康;一次事故或一次崩溃也是同样的道理。有多少士兵在战争结束后变得比之前更强大?如果经历了福岛海啸或卡特里娜飓风,人们会在未来变得更强?人们有了这种经历之后,与其安慰自己这可以带来益处,还不如让自己搬离危险区。

结论:如果一位总裁宣布,其公司从危机中变得更强大,那这意味着要更谨慎地看待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实际情况可能和他说的正相反。至于桑德拉,我让她继续沉浸在她自己的错觉中,这种错觉会让她觉得她的生活比实际看来的美好很多。

第20章 为什么我们要用好的换取新的第28章 为什么我们的知识不能延伸第3章 为什么作的决定越少,效果会越好第4章 为什么你不会穿希特勒穿过的羊毛衫第28章 为什么我们的知识不能延伸第30章 为什么你总是有道理的第15章 如何揭穿江湖骗子?第32章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天马行空第12章 为什么小型公司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第4章 为什么你不会穿希特勒穿过的羊毛衫第52章 为什么开快车的人会开得更安全第42章 为什么你偶尔应关注焦点之外的内容第17章 为什么你是情感的傀儡第11章 我们为什么要爱经历痛苦才得到的事物第23章 为什么我们会说后起之秀的坏话第40章 为什么你宁愿读小说也不想看统计数据第39章 为什么你需要自己的王国第10章 为什么在满月时会看到人脸第45章 为什么你打算做的事情过多第51章 石器时代对替罪羊的猎捕第40章 为什么你宁愿读小说也不想看统计数据第20章 为什么我们要用好的换取新的第11章 我们为什么要爱经历痛苦才得到的事物第43章 为什么大话也有说服力第29章 为什么你会认为其他人和你想的一样第12章 为什么小型公司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第30章 为什么你总是有道理的第27章 你如何利用不可想象的事情第12章 为什么小型公司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第30章 为什么你总是有道理的第28章 为什么我们的知识不能延伸第15章 如何揭穿江湖骗子?第24章 为什么第一印象有欺骗性第10章 为什么在满月时会看到人脸第1章 前言第10章 为什么在满月时会看到人脸第22章 为什么你对于哪个是最好的选择很盲目第50章 为什么会绕着箭画箭靶子第49章 为什么检验清单使人盲目第7章 如果没有什么可说的,就什么都别说第1章 前言第42章 为什么你偶尔应关注焦点之外的内容第45章 为什么你打算做的事情过多第20章 为什么我们要用好的换取新的第48章 你坐哪条船比你划桨的艺术更重要第38章 为什么新年时下的决心很难实现第2章 为什么很差的理由往往也能用第9章 如果你有敌人,那就给他提供大量信息第16章 为什么志愿工作只对明星适用第46章 为什么拿锤子的人会把一切看成钉子第23章 为什么我们会说后起之秀的坏话第37章 为什么钱不是赤裸裸的第51章 石器时代对替罪羊的猎捕第15章 如何揭穿江湖骗子?第12章 为什么小型公司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第52章 为什么开快车的人会开得更安全第42章 为什么你偶尔应关注焦点之外的内容第34章 你为什么会喜欢“最后的机会”第34章 你为什么会喜欢“最后的机会”第19章 为什么你要断了自己的后路第37章 为什么钱不是赤裸裸的第49章 为什么检验清单使人盲目第25章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未知的事物第25章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未知的事物第31章 为什么你要和你的团队保持一致第37章 为什么钱不是赤裸裸的第6章 你如何被钱毁掉了动力第37章 为什么钱不是赤裸裸的第6章 你如何被钱毁掉了动力第9章 如果你有敌人,那就给他提供大量信息第39章 为什么你需要自己的王国第6章 你如何被钱毁掉了动力第49章 为什么检验清单使人盲目第37章 为什么钱不是赤裸裸的第8章 作为经理你如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使数值看上去更好第40章 为什么你宁愿读小说也不想看统计数据第11章 我们为什么要爱经历痛苦才得到的事物第47章 为什么计划使人感到安心第46章 为什么拿锤子的人会把一切看成钉子第38章 为什么新年时下的决心很难实现第11章 我们为什么要爱经历痛苦才得到的事物第5章 为什么没有战争的平均规模第21章 为什么煽动宣传会有效果第3章 为什么作的决定越少,效果会越好第26章 为什么自己做的菜吃起来更香第31章 为什么你要和你的团队保持一致第46章 为什么拿锤子的人会把一切看成钉子第12章 为什么小型公司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第43章 为什么大话也有说服力第25章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未知的事物第37章 为什么钱不是赤裸裸的第36章 为什么实践高于研究第36章 为什么实践高于研究第22章 为什么你对于哪个是最好的选择很盲目第8章 作为经理你如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使数值看上去更好第47章 为什么计划使人感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