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提案(上)

婚礼结束后的几天,大伙儿并没有就此散去。难得一百三十九个人齐聚一堂,正好趁此机会把一些该办的事情都给办了。

委员会的改选工作是第一件,本来说好管理委员会一年一换,但实际操作起来,因为人员各有职司,平时非常分散,很少有能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再要象以前那样动不动开全体大会可不那么容易了。再加上这一年来事情繁多,明帝国的军事威胁更像一座大山一样沉甸甸压在众人心头,那种时候也不适宜更换指挥机构。

于是第一届委员会的任期就拖延了半年多,不过到现在,既然前事已告一段落,那重新改选一下,履行一下正常手续,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次改选差不多也就是履行手续了——两轮投票下来,第二届管理委员会的人员名单与第一届相差无几。除了贸易公司林峰取代化学组李靖诚外,其他十四名委员全部照旧。说明大家对于整个管理层还是相当满意,委员会同志们的努力得到了大伙儿的认可。

之后,便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趁着大伙儿都在,委员会人也齐全,可以马上作出决定,纷纷把他们的下阶段发展计划拿出来要求批准。

发展到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团体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进入到或是生产,或是管理的各个部门。大家都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有些人没什么野心,只想安安稳稳混口饭吃就行,但还有另外一批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是想要尽力作出点成绩来的。正是这种对荣誉感和成就欲望的追求,使得各个部门间隐隐形成了一种互相竞争的意味。

此外,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所有人都意识到:要想拿出成绩,自身的埋头苦干固然是一个因素,想办法争取到整个团体的资源支持也必不可少。“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他们这个团队的特色,从最初的轮船下水工程,此后修建水电站,建设新基地……到后期开辟琼州府新根据地,以及改装琼海号……他们凭借区区一百多人,在这十七世纪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各部门通力合作,决定要做什么事,就把全部力量都压上去。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此次提交到管理委员会的议案不但很多,而且规模都很大。大家都想让本部门的提案成为管理委员会的下一个“重点计划”,这样可以得到整个大集体的人力和资源倾斜,由此而获得大发展。

短短两天之内,委员会收到了不下二十份提案,内容涉及到军事,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在撇除掉那些异想天开明显不实际,或是时机还不太成熟的想法提案之后,大家筛选出四份内容进行讨论。

其一便是道桥组应荣威和付羽二人提出的那条“西线公路”计划,这两位伙计为此下了很多功夫,除了对解席等人进行私下公关外,在技术和经济上也准备了非常详细的说明:

“这条道路的成本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高——本地人工几乎免费,我们只要承担施工期间的饭钱就行。材料费也很便宜的,粘土和碎石子都可以沿途就地取材,就水泥砼昂贵些,但里面用的都是竹筋——我们计算过,用来承受马车载荷已经绰绰有余。”

在听证会上,应荣威和付羽二人侃侃而谈,看得出是做过一番充分准备的。此后在答疑阶段面对众人的质疑时,他们也表现的相当从容:

“——整条路线大概多长?”

“计划主要利用现有官道,但在有些地方可能需要取直,这就需要架桥。为了便于车行,有些过于陡峭的山梁还可能要炸平……预计总里程在一百公里左右。”

“——造价大约多少?工期多长?需要投入多少人力?”

“用我们的银元计算……普通水泥路面每公里造价大约在八百元左右。但根据勘测路线图,在沿途需要架设十六座桥梁,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设置挡土墙和护坡,这样总成本就会大大增加……估计前后要投入十五到二十万元,也就是十万两白银……”

见那边茱莉,林峰等几位“财神”纷纷皱起眉头,付羽连忙又补充道:

“但这些不必一次性投资的,考虑到只有农闲时候才能招募到足够的劳工,我们打算分时,分批修建,修一段,用一段。总工期大约为四到五年。”

听到不必一次拿出大笔资金,几人的脸色这才好看些。茱莉拿出个精致的红木小算盘噼里啪啦拨打了一会儿,点点头:

“如果每年抽调资金不超过五万元,那么可以接受。”

有了女财神这句话,接下来的讨论才得以继续——无论在什么时代,修路都是非常花钱的项目。西线公路这么大一个工程,如果没有琼海贸易公司的支持,肯定开展不起来。

当然对于贸易公司来说,这也不算亏本买卖。一旦这条公路建成,公司从临高生产基地调运货物就不再受天气和海况影响——现在所有货物都是通过船运,虽然速度快,成本也低,可在台风季节,或是天气情况不好的时候,海路是无法使用的。

不过以茱莉的性格,就算双赢的事情也不会这么轻易答应下来。她和付羽等人讨价还价,表示现阶段公司的主要精力肯定首先要放在白沙口码头的重建工作上,所以要求道桥组去琼州,先修建一条从码头通往府城的水泥路出来,然后根据工程质量和实际使用状况,再决定要不要进一步投资。

本以为对方也会讨价还价一番,却不料道桥二人组对于此项要求没有任何意见,一口就答应下来。

原来这两位早就听说过贸易公司女经理的精明强干,于是在作提案时打了点埋伏——本来这条西线公路琼州方向的起点就是从白沙口码头开始,施工计划原就是用两支队伍从临高和琼州府同时开工,各自相向延伸过去。从白沙口码头开始修路,本是正常的施工内容。但他们却故意不提,果然借此堵住了茱莉的口,从而避免她提出其它更多的要求。

……

第一项提案获得通过,接下来的第二项,却也是和道路有关。

“要修铁路?我的天,火车头还没造出来呢,就要修铁路了?”

当凌宁代表钢铁组把他们的筑路计划递交上来时,着实让所有在场成员们吃了一惊。不过凌宁马上摆手解释:

“不,不是供火车使用的铁路,只是专用的载重轨道线路而已,使用特制的马车拖运,用来运输矿石的……”

钢铁组递交上来的这份计划全名为“综合开发石碌铁矿计划书”,其核心内容是矿石运输——石碌铁矿这个名字早在两年前,穿越众刚刚登陆海南岛的时候就已经多次被人提起过。这座矿山被称为“亚洲第一富铁矿”,所产的高品位矿石含铁量最高可达到百分之七十多,平均也有百分之五十左右,此外还有伴生铜,钴等矿,可以说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宝山。

穿越众打它主意已经很久了,不过这处矿藏的位置有点偏——它位于海南岛内陆地区的昌江地区,道路很不通畅。而且那时候整个昌化县还掌握在忠于大明的官员手中,公开采掘比较困难。

之前钢铁组一直是用的临高,儋州,昌化等周边地区小矿脉,主要是用收购方法从当地居民手中获得矿石原料。老百姓们如何开矿,如何运输,这边一律不用操心,只管花钱买就行。只不过随着钢铁组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对原料要求越来越多,以及周边地区铁矿脉的逐渐枯竭,他们的铁矿石供应日趋紧张,大规模开发石碌铁矿的计划就不得不被提上日程了。

正好前些日子打退了大明讨伐军,昌化县令主动前来投诚,这边就和他谈起了开发亚玉山(石碌岭)铜矿的事宜。那位张三光县令还是个很有矿权意识的官员,他自从崇祯二年上任之后,就调集人手赶走了盘踞当地多年的矿盗,严禁个人私采。不过,面对短毛的要求,当然不敢拒绝。

这样剩下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把那些矿石从深山老林子里头运出来。好在现代人手中的地图非常完备,再结合历史上石碌铁矿的开采经验,他们很快拟定出一条矿石运输线路:

首先是建立一条轨道线路,从矿区延伸到大约数公里外的石碌河,在那里建立一处专用码头,用骡马拉载重型轨道车,把矿石送上船。

之后运矿船通过弯弯绕绕的石碌河,进入昌化江,一直顺流而下,最后抵达海南岛西侧的昌化港,再从港口经海路前往临高,进入钢铁场。

整条运输路线以水路为主——因此才是由凌宁出面打报告。不过在矿区那边需要修建一条铁轨路通到码头,此外临高这边从博浦港到钢铁厂也打算修建一条大载重的轨道路,整条路线贯通后,从石碌出来的高品质铁矿石就可以源源不绝进入钢铁厂。根据穿越众手头的资料记载,石碌铁矿储量约为三亿吨,足够他们使用很长时间了。

第七百零八章 解席的复仇之战(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飞来的情报?第七百零九章 解席的复仇之战(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飞来的桃花运?第五十章 战前准备(下)可俺们有机械化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醒七四九 新的麻烦第三百二十二章 意外的要求(一)七五四 犹豫第二百九十三章 收获第二百六十六章 打劫第三百四十一章 北纬的经历(上)第五百零六章 琼海出击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可理喻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猬第五百一十五章 这一夜(下)第六百零一章 震撼第九十一章 蒸汽机与柴油第三十一章 扶贫支教,以及侦察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开业大吉(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实质性问题(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婚姻大事(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婚姻大事(下)第九十二章 战略规划第一百零八章 中秋夜话第五百三十一章 吴南海的心事(上)第三百零七章 露一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代言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特殊战线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较量:步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女王的牌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旗飘扬第六十七章 接舷战,谁说女子不如男!第二百七十三章 战后事宜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的使者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头”银元第三百八十二章 关于找死和等死的小小差别第二百四十三章 开火!开火!第五百一十四章 这一夜(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决第一百四十三章 终于打开了局面啊!七八六 张世泽七七一 见面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谓政权第九十三章 我们的军队我们的连!七四九 新的麻烦第二百七十八章 舒中的婚事(下)第一百八十章 战与和七一三 新的合作(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码头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捷”(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相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决第五百八十六章 婚姻大事(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乐不思蜀第五百四十八章 情理之间第六百二十三章 这里的船队慢吞吞第三百四十一章 北纬的经历(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终于打开了局面啊!第二百九十七章 时间点第二百二十八章 六个人的攻城战(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唇枪舌剑(二)七七七 曹督公的忌讳七七九 八里桥第三十八章 没有钢筋?照做混凝土!第一百八十二章 通报会第四百五十章 全体大会(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上途中(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来来回回七五六 应对策略第三百一十五章 唇枪舌剑(一)第三百一十章 四大寇?第二百零一章 梦幻级武器第三百五十五章 军议(一)第一百八十章 战与和第三百四十二章 北纬的经历(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这一夜(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婚姻大事(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路线方针(下)第四十一章 决策与领导?这年头谁都不傻!第五百零五章 白燕滩的慌乱(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钱谦益的策略(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纳降第一百八十章 战与和第四十章 分歧第五百五十七章 回家吃饭!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服(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合流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第六百零四章 肖朗的谋划(下)第二百零八章 意外状况第十六章 建设展开第六百四十五章 新老朋友见个面第四百三十六章 陈涛的日记(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第四百三十九章 关于交还登州府的谈判第三百四十四章 来自北京城的消息第五十三章 绑架了两位观察员第五百六十六章 待遇变更(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