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九 新的合作(七)

一番内部讨论之后,大伙儿便各自开始行动。郭逸负责写报告发回海南,而林汉龙则很荣幸的得到了邀请钱谦益,周延儒两位大佬共饮下午茶,并“顺便”谈一谈新合作事宜的荣誉。

……滚烫的沸水在小火炉上“咕嘟嘟”的响着,新泡的茶汤也是香气浓郁,不过对于那两位大明朝中首屈一指的高官来说,这些东西显然都有些粗陋了。但他们倒是保持了极好的风度,很有耐性的看着林汉龙用一把铁钳,将粘土炉膛最下层已经烧完的煤饼捅碎拨出,转而从最上面又放了一块进去。

“这就是你们打算推广的东西?看起来倒是挺实用,但也只有小门小户才用得上。大户人家,这一眼炉膛哪儿够。要一次烧起五六个炉子,可也未必比薪柴省多少。”

钱谦益的养气功夫毕竟比周延儒稍逊一些,跟琼镇诸人关系也更近,说话便更少顾忌。心里怎么想的便直说出来这一回林汉龙一封帖子,便将两位朝廷大佬请来会面,这么大面子,若仅仅只是为了推广这种小煤炉,那可太没意思了。

对此林汉龙只是微微一笑,尚未回应,旁边周延儒却先开口笑道:

“炉子倒也罢了,这煤饼却是有些意思的加上二成黄泥,却反要比块煤更加耐烧,若能推行开去,岂不是说天下石炭凭空增添了两成?此功可不算小。”

当朝首辅开口肯定,钱谦益也只好闭嘴,只是斜了对方一眼,心头暗道一声狡诈这两位自从先后踏上了琼州短毛这条船后,在外人眼中是好到了能合穿一条裤子,就好像当年的周温组合一样。但他们内心中是怎么想,只有自己知道。

而林汉龙那边也仿佛完全不在意周首辅的赞誉,只是哈哈一笑:

“这个毕竟只是生活用具,而且构造简单,看过的人自己就会做,难以保密。只能算是很有益处的小发明小创造,私人搞个小摊子还行,作为咱们与朝廷合作的内容就不太合适了我们打算与朝廷合作的,还是在其本身……”

他指了指地上那些黑煤渣子,向周钱二人笑道:

“北京城西郊的煤矿资源很丰富,我们可以在发展煤炭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套初步的工业体系。而第一步,便是要确保能源的供应。”

“目前民间采用的传统采煤技术,是在地表挖掘很长的斜向坑道,完全依靠人力从煤层中敲凿矿石,并拖运上来。效率极低,一个工人每天最多也就几百斤的产量。另外,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坑道一旦挖深下去,底部必然会积水,以传统的技术很难解决,往往只能放弃掉,转而另开新坑。除此之外还有个通风问题,传统上也是以自然通风为主,最多设一些竹筒通气管用于排除瓦斯……总体而言,由于工作条件太恶劣,危险性极大,只有那些实在走投无路的人或者囚犯才会下去挖煤,导致这一产业很难做大。以至于煤矿近在咫尺,却居然连北京城内的居民生活用煤都难以满足。”

“所以你们就盘下了京师里全部的石炭买卖,是打算自己来做这一行了?”

周延儒虽然贵为当朝首辅,对于京城市井之间的消息倒很灵通陈大雷这几天的行动成果斐然,差不多可以说是把京师里干这一行的都吞并了。当然短短几天之内还不可能把手续都办完,但基本意向都已经确定下来。以短毛的威慑力,估计也没什么人敢戏耍他们。

对此林汉龙却摇了摇头:

“不是我们自己单独做,而是和大明朝廷一起做周大人,钱大人,这便是我们与大明朝下一阶段的合作项目。”

一边说着,林汉龙拿出几张图纸,将其展示在两位阁老面前:

“我们将采用新式的机械动力进入矿井,全面取代传统的辘轳提升、水斗戽水和自然通风方式,井下开采也将以炸药爆破为主,这将大大节约人力,并提升工作效率。”

见那两位只听得云里雾里,林汉龙也知道跟这些明朝官僚谈技术属于纯粹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当下也不再多啰嗦,直接给了他们一个最终结论:

“在采用了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后,我们新建立的这家煤炭企业,其产量预计会比现阶段增加一百到两百倍左右我是指当前京城里所有炭行产量加起来的总和。”

“哦……这么多啊。”

如此巨大的数字对比,终于让两位阁老大人脸上显出几分惊讶之色。不过周延儒在略略思考了一下之后却又道:

“挖出这许多煤来……京师里能用得了么?”

见周延儒居然能马上想到产品销路的问题,林汉龙倒也颇为佩服不愧是曾经的状元老爷,这头脑就是灵活,一旦接触到他们的思考方式,这么快便能举一反三了。

当然,对于这类问题他早有考虑,就算周延儒不说他也会主动提起,因为这正好引出他的下一步计划。

“光保障城市居民用煤,肯定是用不了这么多的。但按照我们的计划,需要用煤的地方可远远不只是在供应居民上……实际上,到时候绝大多数煤产量肯定是我们自己吃下去了,因为我们下一步的打算是建立水泥厂,那才是消耗煤炭的大户。”

他踩了踩脚下用素水泥铺设,再让工人细细用斧头一道道斩出纹路的斩假石地面,这种设计若放在后世绝对会被施工队骂到死斩假石材料便宜,可极耗人工,让几个熟练技术工一天啥事不干,就拿把斧头在素水泥粉刷表面慢慢砍出类似石材的纹路?花的钱绝对比直接铺大理石还贵。

可在此时此地,能用水泥铺地绝对是一种豪奢行为这边所用的每一袋水泥都是千里迢迢从海上运过来的。相比之下花费的人工反倒不算什么。而周延儒果然也立即眯起眼睛,显出极感兴趣的表情。

“开设水泥厂?也是要与朝廷合作么?”

关于水泥的用途和特性他现在已不陌生,短毛在天津那里建设新港口时大量使用了这种极其方便快捷的建筑材料。无论是作为粘合剂还是拌合上石子骨料,用模板和铁筋加工异型构件,都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大明朝本身虽然也有伴桐油糯米灰浆之类相似的传统材料,但在成本和耐用性上与之相差太远。

原本只是到那里考察“大将军号”新船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却在那里滞留到现在都没回来,其最大缘故便是与这水泥有关他发现这东西对于修筑砖石建筑用处太大了。而当前大明朝军事体系的一个最主要组成部分,便是筑墙筑堡垒!

张凤翼已经几次写信回来要求朝廷大量采购这种优质材料,好加强北方防线。只是这玩意儿和其它许多好货一样,在当前只有短毛才能生产。天津所用的水泥都是出自山东,琼海军在修建威海卫基地时配套建立的水泥厂,产量还算是比较大的。所以才能在基本满足威海卫本身的需求外额外供应天津港,但要说再提供给大明朝作为军事用途,那真满足不了。

如果不是因为天津新港已经被王璞外包给了琼海贸易公司,修建工程全部是短毛负责的。张凤翼都想叫停那边的港口建设,把水泥全扣下来只供兵部使用。现在虽然做不到这一点,但弄些样品,搞清楚用法和特性还是不难的。

所以周延儒也知道这东西对于大明朝廷的重要性。此时听见短毛居然肯在京城这里开厂子,还有可能与朝廷合作,那还不赶紧问个清楚!

而林汉龙果然也给了他一个满意的回答:

“可以啊,水泥制作并不复杂,只是需要大量的石灰石,粘土,以及燃料。前两者到处都有,就是燃料问题不太好解决。一般来说在煤矿附近联动建设水泥厂,是比较经济而且常见的做法。”

“那到时候这厂子里造出的水泥,朝廷也可以用吧?”

兴奋之下,周延儒居然说出了这么一句颇为多余的话,而林汉龙依然只是微笑:

“当然,商品生产出来就是为了销售的。我们相信以北京城的人口和消费能力,水泥厂将会有非常好的盈利空间。”

周延儒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他估计以大明朝廷的需求,即使建成了水泥厂,京师老百姓恐怕也还用不上。当然这些话就没必要说出口了,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既然建立起煤矿产业乃是在本地建立水泥厂的前提条件,那朝廷对此肯定是要大力支持的。更何况短毛还主动表示打算与朝廷共建,那就更没什么好挑剔的了。

有了这种想法打底,周延儒很快便与林汉龙敲定了下一步合作的大致框架只是些大的原则,细节肯定是跟要具体办事的人的详谈,堂堂首辅老爷才不管那些鸡毛蒜皮小事呢。

而林汉龙也趁机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私货比如关于想要在城南再弄一块地皮的打算。涉及到大明朝廷的地产,一般人还真不敢胡乱打主意。不过短毛的面子毕竟够大,尤其在当前气氛下,就是周延儒也不想驳了他们的兴头。为区区一块地皮影响到朝廷办厂的大计。

于是,在和周延儒,钱谦益细细探讨了一番之后,他们基本确定了该怎么办这件事情,才能不至于引起京师官方和民间的反对。

等一切商议停当,会面差不多结束时,钱谦益却忽然多问了一句话:

“说起来,最近好像没怎么见到小陈先生,可是有什么事情么?”

“陈涛啊?”林汉龙咧嘴一笑,“他最近确实很忙他快要成亲了,正忙着筹办婚事呢。”

第二百一十五章 周千户的建议第二百零三章 猎物?第二百二十四章 枪声第二百二十章 马尼拉(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解的新观点第三百六十九章 走马取登州(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冲击(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严老头儿的决意第五百一十八章 受降仪式第五百零九章 马尼拉防御战(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分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杰克的建议(下)七一七 新的合作(五)七三六 房地产业的兴起(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胡大傻结婚记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场开到北京去!第四百八十一章 广州模式第二百九十二章 东路军第三百一十九章 唇枪舌剑(五)第三百九十章 老大,有人抢怪!七四零 扶墙而出第二十九章 现代化的谈判手段!第二百一十五章 周千户的建议第四百五十八章 选举(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决断(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疑惑(下)七六四 主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全体大会(三)第四十二章 一个明朝小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们的来历(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郑氏(下)第二十九章 现代化的谈判手段!第三百二十章 劳逸结合第四十一章 决策与领导?这年头谁都不傻!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议第二百零六章 强力党第三百六十九章 走马取登州(五)第一百七十章 听证会(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球场闲话(下)第十八章 发哥周董的王八气第三百六十五章 走马取登州(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吃亏与占便宜(下)第八十一章 真正的有钱人!第五十一章 挖坑的技巧第一百一十五章 漫长的一日(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路线方针(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近战操典第一百九十七章 差别待遇第二百零五章 看来是太闲了……第十一章 关于俘虏的问题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北京(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们的来历(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临高女校(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敲大户(下)第三百五十章 招安(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北纬的经历(上)第四十七章 战术计划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军!海军!第四百四十五章 妹子来了(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运的缘由第六百九十八章 铁杆(上)第三章 造反!攻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碰头会与后援团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长的一日(中)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中)第四百四十一章 临别赠礼第九十七章 革命与请客吃饭第二百九十三章 收获第五十二章 D日来临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杰克的建议(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海上精灵第八十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大杀器第四百四十四章 妹子来了(中)第四十一章 决策与领导?这年头谁都不傻!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标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突袭(下)第九十七章 革命与请客吃饭第七百零一章 大开眼界(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让子弹飞(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走马取登州(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上龙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受降仪式第三百六十章 福威(下)第六百零七章 在广州(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意外的要求(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走马取登州(一)第一百零六章 底线,原则,以及行动计划第四百七十三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儿?(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漫长的一日(下)第四十二章 一个明朝小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第二百二十章 马尼拉(上)七二九 新琼州(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突袭(下)七七六 纸上谈兵第一百六十章 一些“小”问题第三百五十八章 军议(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规矩”第二百九十一章 内幕消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