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三 赌

永通桥上,庞雨正督促三团士兵在桥面上布设铁丝网,解席走过来看了一阵,却皱眉道:

“有点单薄了吧?再多拉个几层不好吗?”

庞雨笑笑:

“总的给人留下一线希望不是,否则他们怎么肯舍生忘死冲过来呢。”

解席撇撇嘴,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他却抬头看向前方正面战场上,那一群一群在炮火中挣扎着依旧向前的满蒙联军,忽然问道:

“庞雨,你还记得我们来到这个时代后,打得第一战吗?”

“你是指抢夺临高县城还是后来的县城保卫战?”

“夺城吧,那会儿我们还带着某种不真实的心态呢……想想也是胆大,一群游客刚来到这个时代,居然直接就跑去攻城了。也亏得对手更弱鸡,我记得那县城里能称得上武装力量的只有区区几个人。”

庞雨回头看了看老解:

“怎么突然想起说这个?”

“因为那种不真实的感觉又来了…………真的好像一场梦啊。”

见老解莫名其妙的感慨起来,庞雨无奈摇摇头:

“还没打赢呢。”

不过片刻之后,却又补充道:

“但你说的也不错,这一战打下来,就算皇太极本人没死,还能逃回辽东,后金这一代人的力量也差不多消耗殆尽了。接下来十几年内,他们将恢复为一支四处流窜的强盗集团,而不再是能争夺国祚的军政集团了。”

“哦?”

这回反而是解席面带疑惑了:

“我是偶尔文艺一下,你为啥也这么肯定?”

庞雨笑笑,抬头示意前方:

“皇太极把自家本钱都投下来了,他现在已经不可能反悔收手。”

——前方,正面战场,满蒙联军的步兵大队已经越过马千山设置的那块白石标记,完全进入到预设的火力场中。而马千山自然不会客气,在分发完一轮最新的射击诸元后,立即下达了全速炮击的指令。

那一刻,战场上的炮声却忽然停止下来——所有火炮都在调整节奏,准备接下来的爆发。这种诡异的寂静显然不会被敌方将领认为是好事,一时间,所有满蒙将领,包括隐藏在后方人群中的皇太极,都一起将目光投向前方,那片短毛据守着的平坡阵地。

寂静……然后爆发!随着第一道红光闪耀,紧接着,便是更多光芒次第亮起——炮群发射时并不追求齐射,而是刻意分散射击,以免产生共振等意外。不过炮口火光可以看见差别,后面传过来的声音却是连成一片,“轰隆隆”的声音犹如滚雷般持续不绝。

许多满蒙将兵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准备,却还是被那骤然爆发出的威势所惊到,不少人甚至是一屁股坐到地上——腿软得支撑不住了。

但琼海军的炮击可不是单靠声光响动来唬人——半空中大量飞行炮弹所拉出的白烟瞬间将整片天空铺满,很快又随着各自飞行方向的不同而分散开来,看起来倒是挺好看,犹如天女散花一般,但那些“花束”的末端,根植于大地之上的,却是烈火,爆炸,与无数钢铁的碎片。

“轰轰轰轰轰轰……”

这一轮炮弹落地的爆炸声势远比刚才发射更大,但除了少数在后方还未进入战场的幸运儿,已经很少有人在意了——绝大多数人都在忙着抱头鼠窜呢。

当然这只是下意识的动作,他们的移动速度对于从空中飞来的炮弹来说无足轻重。反正是整片区覆盖,绝大部分人再怎么跑也就四五步,根本逃不出火力覆盖圈。也就外围的一些人可能幸存,但这对他们未必是好事——因为后续的第二波,第三波打击已然紧跟着到来。

皇太极倒是不用跑,他把自己隐藏得不错,混在一堆零散不显眼的蒙古杂兵群中。在前方主力步兵集群被击溃以前,琼海军肯定不会浪费炮弹来炸散兵。

但皇太极此时的状态并不比前线步兵好多少——他死死盯着对面短毛阵地,口唇微微翕动,胸口却剧烈起伏,仿佛有一口气憋在那里始终吐不出来的样子。以至于旁边侍卫都很紧张,担心自家大汗会不会一口气噎不上来就此背过去。

看着前方战场中那延绵不绝的爆发火光,皇太极不由得想起从前在家乡白山黑水间看到过的夏季山火,好几座山头也是如此喷发着红色光芒,且昼夜不熄。但山火可不会追着人跑,更不会专门挑选人员密集的地方爆发——而短毛的炮火全能做到。

眼睁睁看着一队队精兵强将还没接触到对手,便已经在火光中崩溃消散,皇太极的面色愈发苍白——他之前曾在辽东金州附近领略过短毛的大规模炮击,但那时候对方的火炮全是用巨船装载,顺水而来,在皇太极看来也就是相当于大明朝廷安置在宁远,大凌河等城堡要塞的红衣巨炮,威力巨大不稀奇,但很明显是无法用于野战的。

尽管孔有德曾向他禀报,说对手的陆地火炮同样威力巨大,犀利无比。但当时孔有德的描述重点还是放在了那传说中的“火龙炮”上,将那火龙炮吹得恐怖之极,于是皇太极也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了那一方面。

而不久之前,他通过某条秘密渠道得到消息——短毛这次出征,把火龙炮留在天津卫了!于是他又不惜伤亡,反复派出探马哨骑远远观察,也确实没发现短毛的行军阵列中有那种大铁架子,这也是促使他决意与对手展开主力会战的原因之一。

对方火炮确实厉害,但己方人数更多,足足数万大军呢,更不用说还有大量蒙古轻骑相助,总有人能冲到敌军阵前的。炮手一旦被逼近必然慌乱,到时候杀人夺炮,一举两得!

——这是皇太极基于之前十多年与大明帝国交战,对付红衣大炮所得来的经验。实际上他始终认为明军习惯于将火炮置于高大城垣上,除了利用城墙高度外增加射程外,另一项主要因素就是惟恐被人冲到近前夺了去。

“若非有城墙隔绝,以我八旗健儿的勇勐剽悍,纵是红衣大炮,又有何惧!”

这是当年在宁远关城之下,皇太极对那些红衣大炮所做出的判断。在他看来,那些声势浩大,但发射缓慢的大家伙并不足畏。短毛的火炮纵然更好些,但既然他们胆敢将火炮布设于平地,那八旗勇士就一定能冲得上去!

之前短毛那缓慢的火炮释放速度也确实让皇太极放松了心情,觉得自己的想法被验证了——比起大明红衣炮,短毛的火炮射程超远,炮子儿落地还会爆炸,但射速总算还是正常的。按照这样的速度,他那几万兵纵然伤亡过半,也应该能冲上去一大批。加上骑兵……这一战能赢!

皇太极对此很有信心,直到此时此刻……看到前方战场化作冲天火场为止。

那帮天杀的短毛竟然是在演戏!在这你死我活,有十万大军汇聚,决定大明帝国生死存亡的战场上,他们竟然还敢玩这种控制火炮射速的小把戏。

而他们的小把戏也确实成功了——当皇太极看到自家军队成批成批在那连环爆炸中奔溃时,第一反应是立刻退兵,自家步兵是无论如何冲不到对方近前的,这一战打不下去了。

但在稍稍思量以后,他却硬生生止住了下令撤退的念头,转而将目光投向旁边的几位蒙古首领身上:包括科尔沁部的首领巴答礼,台吉吴克善,满珠习礼,洪果尔等数人,都是和后金关系最亲近,联络最紧密的蒙古部落首脑,也是这里大部分蒙古骑兵的主人。

“哈哈哈,安达们,看到了吗,那些绿皮被我们逼出最后的手段了。他们的火炮全用来对付我们的步卒了!机不可失啊安达们,趁这时候全军压上去!冲过去!杀光他们!”

皇太极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头其实在滴着血——满蒙联军,步卒是以八旗兵为主,骑兵主要是蒙古人。如今他的步兵大部分已经投入战场,主力都走到战场中央了,这时候下令撤军,军队同样要在炮击中挣扎许久才能逃回,这回难道还指望短毛会象刚才一样慢悠悠的打吗?

所以步卒是撤不下来了,强行下令只会导致全军总崩溃。他们大金的本钱已经投下,抽不出来。但手头还有一些并不属于他,却能临时动用的蒙古筹码,那还有什么好多想的呢——索性全部推上桌罢。恰如先前所言:“要崩大家一起崩。”

那几位蒙古台吉自然也看到了战场中的不利态势,但被炸的大都是步兵,分散且靠后的蒙古骑兵受损并不严重。而且皇太极在开战之前安排战术的时候,就曾经多次康慨激昂的表示:这一战由步兵集团先冲,我大金勇士将不惜鲜血,为蒙古健儿制造出以骑兵突击,一锤定音的机会!

眼下的局面恰是如此,很明显:对方的火炮齐射过后必然会有一段空窗期,若不能抓住这段时间冲过去,后面又要挨上一轮炸。到时候可没步兵帮他们吸引火力了。

蒙古人么,还是比较实诚的,既然你天聪汗说话算话,那草原汉子当然也不会退缩。哪怕前面刀山火海——这回真的是火海了,但也照样敢冲!

互相看了一眼,那几位蒙古台吉转过头去,向部下发出了指令。片刻之后,苍凉而悠长的号角声从附近传出,即使隆隆炮火也难以遮掩。而在听到这声音后,那些原本以群狼逐猎姿态分散开来,只用中等速度悠闲移动的蒙古骑兵们便开始逐渐增加速度,开始了冲锋的步伐。

“大汗,我们也过去了。”

随着蒙古骑兵的全面出击,几位台吉本人也朝着皇太极弯下腰,屈臂于胸前,行了个草原礼节,随即便各自分散离去。

他们将回到自己的近卫侍从中间,以备随时作出最后的决断——如果胜利在望,或者局势焦灼到加一把劲就可能赢,那便亲自带人冲杀上去,一把定胜负。而若是情况不好,那在一群忠心护卫的簇拥下逃跑也是最便捷,最安全的方式。

看着蒙古人四散而去,皇太极长长吁了一口气——虽然是抱着“要崩大家一起崩”的心思让蒙古人出击,但在皇太极心中,却是真心希望那些蒙古军队能够取得胜利的。哪怕事后将这一战的所有战利品都分给他们,他也心甘情愿。

“长生天保佑……”

皇太极其实一向不信这个的,但此时却也忍不住期望真能有一位长生天保佑他。桌面上形势不太好,但赌注已经全部投下,不可能再反悔了。只能指望手上这副骰子接下来掷出几个好点数,把局面翻转过来……嗯,手头还有另一张王牌,希望能在关键时刻赶到,并发挥出关键作用。

“老十四,全靠你啦,别让哥哥失望啊。”

抬头眺望着通惠河对岸,短毛阵地的背后方向,皇太极默默自语道,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与多尔衮的关系无比亲密。

第七百一十三章 移交与撤离(下)第二百零九章 短毛的报复(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商业谈判?碰上一个厉害的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海局势(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周晟的再次提议第一百二十五章 作为占领军的觉悟和计划(上)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凉”第七十九章 住宿安排,以及两位船长的初次会面第一百六十八章 玫瑰盛开(下)七八七 塔防第五百六十五章 河口之战(下)第八十一章 真正的有钱人!第九十三章 我们的军队我们的连!第二百二十五章 善后之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邻里之间七七八 当年故智第六百五十一章 一步到位(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惊喜第五百八十一章 贵客临门(中)第九十七章 革命与请客吃饭第五百二十章 咱们要自力更生!第五百一十九章 尚未结束的战争七八二 小插曲第六百一十章 旅顺口(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旅顺口(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军的新要求第二百七十章 说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十七世纪的防暴警第二百九十章 补充第一百零八章 中秋夜话七五四 犹豫第十九章 第一次经济危机及其解决之道第九十五章 武器与战术——适应的才是最好的七二七 向南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斥侯对斥侯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交与撤离(上)七三零 新琼州(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郑氏(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临高女校(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玫瑰盛开(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马的绝技第一百八十二章 通报会第五十八章 前进!坦克第八十七章 管理体系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凉”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与麻烦第六百八十章 确定七三五 新规矩与舆论战第五百七十六章 乐不思蜀第四百一十章 反叛的终结七七三 刺杀第一百零四章 矛盾的爆发第三百七十六章 纳降七七五 敌人的装备第二百四十三章 开火!开火!第六十四章 来打酱油的荷兰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走马取登州(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阿德的实在话第三十二章 春晚的效果第一百零四章 矛盾的爆发第五百四十九章 吃亏与占便宜(上)第五百五十章 吃亏与占便宜(中)第六百六十章 女婿们(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集体上访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七百一十章 解席的复仇之战(五)第六百二十章 骑兵(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第四百九十八章 学徒第四百七十六章 关于短毛“年贡”的说法七二七 向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多花了三五吊……第二百五十一章 合流第九十五章 武器与战术——适应的才是最好的第五百一十四章 这一夜(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这里的船队慢吞吞第一百零六章 底线,原则,以及行动计划第二百七十四章 缘由第一百七十章 听证会(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间谍第一百五十五章 信仰和路线第六百六十章 女婿们(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飞来的情报?第七十四章 战俘问题第六百七十三章 君前奏对(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北京(上)第七十章 同样的白旗,不一样的下场七三零 新琼州(三)第二百零三章 猎物?七五一 大优惠七四零 扶墙而出第六百二十三章 这里的船队慢吞吞第七十四章 战俘问题第六百九十七章 进击的毕老头(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瓮中捉鳖第一百四十六章 张申岳的决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郑大将军与心灵鸡汤(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路线方针(上)第六百三十五章 京城四方(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儿童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