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争论

再回到赵幽兰家里时,林青山跟她说今天备一桌饭菜,他要带去给祝英台,赵幽兰跟祝英台之间的仇怨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没有两月前那么深了,可是正常情况下,赵幽兰也不见得会做饭给祝英台吃,但是现在是特殊情况,林青山为什么带着她来书院,林小青和林小倩为什么对她这么好,赵幽兰心里很清楚,如今林小倩擅自来杭州陪林青山过七夕节就说明林小青方面的耐心可能已经快被她磨干净了。林青山这边情况更严重,一开始的时候,林青山在尽力栽培她,可她自己却在当时耍小孩子脾气,错过了那次绝佳的时机之后,林青山就在有意的疏远她了,标志性事件就是上次林青山造飞机的时候,他拉着林小青和林小倩无时无刻在旁边学习,甚至在组装过程中还让林小青她们亲自上手,而赵幽兰完全被林青山当做了外人,最后林青山带着她上天练习驾驶飞机的时候,林青山从未跟她有过感情交流,只是在走一个流程,之后从林家庄寄过来的每一封信中,她都能得知林小青和林小倩在努力的跟着蒋易学习那些被她当做奇淫巧技的机械制造,并且她在信中也能得知林小青和林小倩在这两个月之内进步很大,还从字里行间得知了林青山深为依仗的林家庄机关城,如果这还不算太明显的事情,那么蒋易在林家庄越来越高的地位和威望则成为了这一判断的两条皇封,林青山只是上次回去见过蒋易两天而已,却把林家庄的宝库,工坊全部都交给了蒋易,这是何等的信任,至少赵幽兰现在还没有资格进入宝库和插手工坊的事务,

三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赵幽兰眼见林小青,林小倩,蒋易等人每天都在取得重大进步,而自己只不过多读了几本偏门的书,差距已经拉出来了,至于林青山之前说的,赵幽兰两年之内就能超过自己,现在也逐渐沦为了一句空谈,自己之前也和世人一样以为林青山有多么多么好的气运,短短数年就能把一个从无到有的林家庄建设成晋国上等的门阀,恐怕只有在林青山身边的赵幽兰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林青山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按理来说,林青山一个常年身边美女环绕的人,离开了林家庄难免会外出偷荤,可实际上呢,开始的时候他都会很思念林小青和林小倩,但是时间越久他就越平淡,杭州城那么多有名的勾栏瓦舍他看都没去看过,他为什么要留自己这个不知底细的人在身边?他又为什么不在林家庄雇几个仆人去林府打杂,是他秉性如此还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手段,现在看来多半是后者,可笑她自以为聪慧过人一进林家庄就接近了林青山,可半年时光一晃而过,她回到林家庄还是一个扫地的,照这样下去,两年之后如何,十年之后又如何?现在她大概有点理解林青山之前那句无情无义的话了,十年之后,你若还在原地踏步,失去仅有的姿色之后,放弃你另寻新欢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但是你如果有了别的本领,成为蒋易一类的大师,放眼天下没人会跟这种人过不去,即便他在敌对阵营,除掉他也是最后的选项,相反,一个打扫庭院的仆人到处都能替代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也发现林青山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但他竟然就靠着自己的独断专行走到了今天,这也从侧面证明,林青山走得路是对的,根本就不用接受任何质疑,此事想来太过荒诞,顺着林青山,不问前路,无怨无悔跟随者林青山的人如林小青,林小倩,蒋易,以及林家庄的所有人所有人的情况都在改善,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反对林青山的人标准的后果就如同那个死后被弃之荒野,野兽分尸的钦差一样,上次林青山那句话也在暗示自己,他尽全力,毫无保留的教自己,自己都还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超过他,那么自己跟林青山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时至今日,赵幽兰再也没有理由给林青山添堵了,因为这样即便林青山可以留给自己十年时间,林小青和林小倩不见得会给自己这么宽裕的时间,从之前的事情上看,林青山不会干涉林小青主管的内政,林小青想要换掉自己,如果林青山不提出明显的反对意见,很轻松就能做到,林青山和赵幽兰端着饭菜来来到祝英台门前的时候,里面还依稀传来银心的劝说声,

林青山笑着喊道:“英台,我给你带饭来了”,

祝英台:“我不想看见你,你走!”,

林青山:“赵老师也来了哟”,随后房间雅雀无声,只听见房间里想起杂乱无章的脚步声和桌椅搬动的声音,大约半分钟之后,祝英台毕恭毕敬的打开了大忙,并向赵幽兰行了一个礼:“赵老师好”,赵幽兰还是没有搭理他,林青山和赵幽兰端着饭菜到屋里摆好之后,几人分四方落座,祝英台显然没想到赵幽兰会来他这里,他记得上次赵幽兰来他的房间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即便有赵幽兰在场,祝英台继续谈起今天的话题也丝毫不肯让步:“如果谢道韫选了一个平常的世家公子,我当然不会为她开脱,但她选的是王家的王凝之,王家的王凝之虽说是右军先生的直系儿子,但他并不见得就有多高的才华,之前也没有听到过他有何名篇佳句传世,王谢两家同为当朝顶级门阀,若不是当世男尊女卑,谢道韫岂会委身于一个碌碌无为的王凝之?所以这门亲事绝对是王谢两家甚至谢安胁迫谢道韫定下的”,

林青山大惊:“哟,英台还能想到这一层,了不起,了不起,我说今天马文才为什么花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把你说服,原来是这样”,

祝英台:“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林青山:“对对对,你说的很对,但是你觉得现在的天下第一才女谢道韫与二十年前的天下第一才子谢安比起来如何”,

祝英台:“这。。。若谢道韫生为男儿,不会弱于谢丞相”,

林青山:“呵呵,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谢丞相这种兼具千里马和伯乐两者才能于一身的人杰古今罕见,你在书上读的孔孟都不见得能比谢丞相高半头,更别说一个小小的谢道韫了”,

祝英台:“哼,你说什么我都不会信的”,

林青山:“你信不信不重要,不过我在这个晋国,没看得起过几个人,谢丞相他算一个”,

祝英台:“额,你还有看得起的人啊,我还以为你们林家庄的人都无法无天要举旗称王呢!”,

林青山:“称王这事我不是没想过,只是谢丞相在朝廷上,我还是要给他一些尊重的”,

祝英台:“哼,你就帮着你们男人说话”,

林青山:“什么叫你们男人,你不是男人吗?”,

祝英台:“我,,要是投胎时有得选,我才不想当男人呢。”,

林青山:“也是,瞧瞧这脸蛋,这身材,肤白貌美,唇红齿白,身材匀称,前。。。虽然不突,但是后面还是翘得可以,若生为女人,也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啊”,

祝英台:“你。。。”,

祝英台被林青山气的脸色有杀机浮现,若不是赵幽兰在场,她又要掀桌子耍小性子,林青山接着说道:“英台,读书只是增加阅历知识的一种方式而已,论效果,远不及目视耳闻来的快,放下书本多看看当今世界未尝不是一种好事,上次听方魁讲起谢丞相生平的时候,我真的对谢丞相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四十年前,谢家还仅仅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普通门阀,比起你们祝家庄都差远了,可二十年多前谢丞相跟着恒温或斡旋与朝廷,或征战于四方,起码恒温四次北伐败北而归跟谢丞相关系都不大,谢丞相与恒温在一起的时候,大军都是势如破竹,可每一次等局面打开之后,恒温都把谢丞相派回朝廷,若是四次出征,谢丞相都在身边,胜负尤未可知,之后谢丞相与当时的第一门阀恒家分道扬镳,你要知道,即便四次北伐失利,恒家折了大半的精兵良将,可总体上依旧大于其他世家的总和,当时恒温虽然老迈,但身体依旧健硕,与恒家决裂你可知道需要多大的勇气,之后不知怎么着,身体一向很好的恒温说死就死了,可见谢丞相还是恒温的贵人,十五年前,东晋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北伐,祖狄和刘琨的北伐就是谢丞相主持的,可惜后面受到恒玄与王彪之的掣肘,谢丞相被夺了主帅的职位,之后晋国的大军又打开了局面,但恒家和王家竟然在后面使阴招断了大军的粮草,之后的一年几乎是谢家一家撑着十三万大军的粮草和军械供应,那段时间里,谢家所有人包括谢丞相每天只吃两顿饭,那段时间,谢家不单单发展陷入停滞,积蓄也被掏得一干二净,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后来谢家实在撑不住了,上书皇上请求退兵,可这时恒玄又出来捅刀子,坚决反对撤军,最后祖狄和刘琨无奈,不愿把谢丞相拖下水,只得领数千残军去送死,大军没了主副帅,这才班师还朝,大军在路上受到三千羌胡兵截杀,没了主帅和粮草的大军险些被耗死在长江东岸,这时,王彪之不经朝廷同意,擅自率五千府兵和谢家的两千府兵带着万石军粮去解围,这才保住了朝廷仅有的五万正规军,若不是王彪之最后时刻良心发现,上次苻坚率七十万大军来犯之时,就算能赢也不会那么轻松”,

祝英台:“你,你说的这些我怎么没听说过?”,

林青山:“哎,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难道我要偷偷告诉你上次你去过得西南战场死了近两百万人,其中一百八十万以上都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么”,

шшш¸ тTk ān¸ ¢O

祝英台:“你,你说什么?”,

林青山:“那里你亲自去过,你看山间河边也有很多大路小桥,你真的以为那些路是靠我们这些不到一万人的军队踩出来的?那么大的嘉陵关和凤凰城,城内房屋加起来超过十万间,你看见过几个人?”,

祝英台:“那他们都去哪了?”,祝英台的痴呆症又犯了,

林青山这次不同于往常的白了她一眼:“你说呢?其实也有不少难民,我不想让你看见而已”,

祝英台:“为什么?”,

林青山:“因为她们绝大多数都是全是一丝不挂或者蒙着几块破布的年轻少女,其中有些小的年龄只有你的零头”,

听了林青山的话,三女都楞在了原地,林青山经常吹牛,但是半年的相处也让她们明白了林青山有些时候是不会说半句假话的,很明显现在属于后者,林青山继续苦口婆心的说道:“英台啊,我说了这么多,第一是因为你在后面说谢丞相的坏话我听不过去要帮谢丞相说几句,第二也是希望你能把谢丞相当成人生的楷模,做人无论男女,就要像谢丞相一样顶天立地,不要去学那些谢道韫,赵飞燕之流”,

祝英台:“谢道韫才不是赵飞燕呢,祝英台说完就气冲冲的向屏风后面的卧室走去”

第一百四十章-赵幽兰的思维第两百零五章-前线的实际态势第两百七十四章-剧变开始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荐第七十八章-游西湖第一百三十八章-杭州大战将起第七章-第一包狗粮第一百一十八章-蒋易的本领第三百零七章-天道-推荐第二十九章-穿甲流的威力第七十三章-寝室风波又起第一百六十章-建康的情况第十四章-进攻双沟山第两百五十章-神剑第六十四章-挑水的问题第七十一章-给祝英台安装水管第两百四十四章-王彪之的视角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三十九章-祝英台的消息以及变招第六十一章-赵幽兰拖堂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荐第两百三十六章-踢足球第八十四章-面包与爱情第一百九十六章-小欢又回来了第六十四章-挑水的问题第四十一章-虎牢关战役结束第一百四十二章-孙恩进攻杭州第八十章-祝英台的尖叫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架飞机第两百五十五章-谢安与王彪之访问林家庄第四十一章-虎牢关战役结束第一百六十五章-马文才的帮助第五十七章-书院的第一个福利第两百四十七章-书院生涯正式结束第四十一章-虎牢关战役结束第一百六十六章-两位丞相组团考察杭州第一百零六章-南宁战争胜利第十五章-敲诈第一百三十章-孙恩来访第两百二十二章-吕梁山之战第一百三十七章-秘籍第一百四十三章-赵幽兰对杭州战役的想法第两百二十一章-吕梁山危局第八十章-祝英台的尖叫第两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两百三十一章-轻松取胜第四十八章-路遇祝英台第六十一章-赵幽兰拖堂第一百一十七章-世界的一部分真相第九十三章-前线的局势第两百五十九章-为官之道-推荐第两百零六章-宝石第两百二十三章-疾风岭的现状第两百九十七章-乱战结束第一百八十八章-谢安再访林家庄第五十三章-祝英台的心性第两百四十二章-驻军神头岭第十五章-敲诈第一百零六章-南宁战争胜利第两百一十六章-张翰的实际情况第三百零七章-天道-推荐第两百九十二章-谢安的细节操作第两百五十九章-为官之道-推荐第三十五章-东礁镇拉锯战第一百六十章-建康的情况第一百零七章-南宁战争收尾第二十九章-穿甲流的威力第三十八章-谢安的大局第两百一十五章-万玄风第一百四十二章-孙恩进攻杭州第两百五十四章-顾抒同的高论-推荐第一百四十章-赵幽兰的思维第六十六章-寻找水源第两百六十一章-新政第两百三十二章-万玄风的天真想法第两百六十四章-新政的效果第四十七章-河边幽兰与往事第两百四十四章-王彪之的视角第一百七十六章-林家军的武器第一百零六章-南宁战争胜利第一百零九章-邀功第两百八十八章-新的局势第一百零七章-南宁战争收尾第五十五章-向赵幽兰道歉第一百零四章-大战开始第两百六十一章-新政第一百二十章-吹牛第一百三十六章-王家与谢家的联姻第两百七十九章-歼灭钦差卫队第五十二章-初识马文才第一百四十四章-林青山和赵幽兰的赌约第三百零五章-祝英台行刺第两百七十二章-小欢的心事-推荐第三十一章-第二次战役第两百八十六章-又一部分真相-推荐第一百零四章-大战开始第三十九章-祝英台的消息以及变招第一百四十七章-官军收复杭州第两百二十二章-吕梁山之战第两百零四章-前线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