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

大约半月之后,不一样的战报逐渐从前线流传开来,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连连大胜,歼敌数万,但是这路消息只能听听,不能当真,毕竟当年衣冠南渡也只是‘凯旋迁都’,但是这种消息也有一定的含金量,比如说能从这些消息中听到战役爆发的具体地点,而且可以听得出来双方打得很激烈,又过了几天,经过整整二十多天的鏖战,双方都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秦军包围了城下的五万晋军,晋军主力也成功突破秦军的中央战区,现在双方的后备兵力正在源源不断的投入战场,白热化的战役打了二十多天,秦军伤亡近十万,晋军伤亡近十五万,几乎相当于整个前线的兵力,但是双方的兵力总量并没有下降,反而还增加了不少,如今长江以北的总兵力就超过了三十万,比战役初期还多十万,而秦军仅仅徐州地区的兵力就有二十万,此时的建康城中,百官下了早朝之后,两个身穿华服的人悄悄走到一处僻静的回廊,一人的表情明显有点不好:“王丞相,苻坚又增援了十万大军,而我们的后备兵力赶到战场还需要时间,而且大军远征,前线部队数量急剧增加,后方的那支奇兵还没有解决,若是局面再这样拖下去,前线三十万大军危如累卵,如何了得?”,

王彪之:“谢丞相,稍安勿躁,我们不是还有林青山这张王牌吗?你信不过他人,难道还信不过林青山?你看他现在还在书院鬼混,一点压力都没有,这说明一切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谢安:“在水里淹死的人有九成都是会水的,林青山也未必能稳操胜券,何况,你确定林青山会来打这样一场对他而言完全无意义的仗?”,

王彪之:“这才是事情的关键,林青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只要利益足够大,他绝对会像一条疯狗一样扑上去,我对此十分坚信”,

谢安:“林青山备战已经持续了一年,整年投资超过三十万两白银,若是想要他出兵,起码要有两百万的利润,你们王家拿得出来吗?”,

王彪之:“两百万两白银,数额如此巨大,就算把我王家卖掉一半家产也注定无力支付,但是这点钱对于苻坚来说不过九牛一毛,洒洒水罢了,把苻坚和他的大秦卖了,支付了林青山军费之后,我们也可以分到不少”,王彪之说完不厚道的笑了,

谢安用略微怀疑的语气问道:“你能把苻坚卖了?你确定林青山会收这种空头支票吗?”,

王彪之:“这怎么是空头支票,金山银山摆在他面前了,只是没有交到他手里而已,有什么问题,再说了,那动辄千万斤重的金银我们这些凡人哪里搬得动啊?即便想给他送到手里去也是有心无力啊”,

谢安:“你什么意思?”,

王彪之:“你不要告诉我,到如今这个份上,你还不知道林青山借那批武器的目的,你跟林青山的交情只值那些弓弩,那些铠甲算是他为北伐出的力,那些***才是他放出来的鱼饵,没有九成的把握他敢下这么大的本钱?用你的话说,白花花的三十万两银子啊”,

谢安:“但是林家庄确实已经无兵可调了”,

王彪之:“那你就低估林青山的手段了,走着瞧吧”,

两人分开之后,谢安连忙回府写信给张翰,仅仅大半天的时间,从建康的飞鸽快马传书一路中转传到了张翰的手里,张翰看到信件之后连忙与方魁商议对策:“方先生,谢丞相让我把林将军借给我们的***全部调给赵去病,我们该怎么办?”,方魁皱着眉头说到:“当时林将军借给我们这批***的时候言明只能给我们和赵去病的部队使用,交给赵去病并无不妥,但是赵去病他的部队连日鏖战,部队减员大半,而且在那种数万人混战的场面下,很难保住这批武器,这些武器威力有多大你心里也有数,若是全部被秦军夺了去,那他们的虎豹骑就真的无人能挡了”,

张翰:“可谢丞相有令,我们怎么应对?”,

方魁:“咱们带五百精兵过去支援,无论胜败,只打三次,打完就回来,相信谢玄也会配合我们的行动”,

张翰:“那我们这儿怎么办?”,

方魁:“那帮人虽然不入流,但是手下的府兵战斗力还可以,又有险关据守,二十天应该不成问题,我们十五天就回来”,

张翰:“好,晚上我们跟赵世安商量一下”,

方魁:“你想把他们也带过去,想多了吧!”,

张翰:“不是,我想请他们在我们这边帮忙看看场子”,

方魁:“这个,赵世安他说带来三十六个人过来,但是从头到尾我们都只看到了不到六个人,剩下的三十几人你认为在哪?”,

张翰:“赵世安他来我们这里只是借我们的地方汇总前线的军情,而且他几乎没有关心过北方的事,说明剩下的人还在后面!他们在监视后面那支虎豹骑!”,

方魁:“但是你认为监视一支高机动性的骑兵部队需要这么多人吗?那支部队又不会分兵!也不会来进攻北伐大军!”,

张翰:“这个,方先生有何高见?”,

方魁:“我认为赵世安准备消灭后面这支奇兵”,

张翰大惊:“这不可能吧,那支部队的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林家军,论单兵战力甚至还要胜过林家军许多,林家军有武器的优势,敌军现在还有四千多人,除非冯天佐带来他手下的三部中军或者丁本昌麾下的精锐部队来援,不然凭赵世安手下这几十号人能干什么?”,

方魁:“你有没有发现赵世安他们这次带的全部都是石芯穿甲箭?”,

张翰:“这不大可能吧!”,

方魁:“未必”,

赵世安手下的部队装备的一般都是更细,更短的特种箭矢,这种箭矢几乎是为游击部队量身打造的,赵世安这次出门选择了足以射穿一层重甲的穿甲箭,而且只有这一种,这就说明他们这次出击的目的绝不只是侦查这么简单,傍晚时分,赵世安外出归来,刚进寨门就被告知张翰在大帐等他,赵世安先把手里的东西放回自己的军帐之后才去见张翰,张翰和方魁明显很早就等在这里了,赵世安一进大帐,张翰便起身来到他身边:“你终于回来了,来,你来看看这个”,张翰拉着赵去病来到军事地图前,张翰指着地图道:“最新战报,秦军派出的援军赶到战场应该还需要五天才对,但是昨天凌晨时分,我们的哨兵看见有一支部队已经到达了梅庄河,规模足有两万人,而且全是骑兵,这说明敌军正在急速奔袭我军西北战线,那里的防御工事才动工三天,根本就不可能挡住敌军两万铁骑的冲锋,谢元帅命我率精兵赶去支援,而且要把那批***带去,我想请你在我们离开之后,帮我严密注视对面敌军的动静,若是敌军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马上告诉我,我好赶回来指挥大局”,

赵世安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我们在对面没有观察哨,这个忙我帮不了”,

张翰方魁对视一眼:“这?那能不能用你们的望远镜架在高出帮我们侦查一下对面”,

赵世安:“这样意义不大,望远镜看不了那么远”,

张翰:“早一点算一点吧!哪怕能早一刻钟也好啊”,

赵世安:“现在战况很紧急吗?”,

张翰指着徐州成为的一处说道:“现在陈将军的部队已经被围困在了徐州城下,他们的粮草具体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应该能支撑到十月底,围困他们的秦军腹背受敌,陈将军他们稳住战线问题应该不大,但是谢元帅他们的部队也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而且他们的防区比陈将军和秦军大太多了,中军有十五万大军,他们的粮草最多只能维持到九月底,我们后方还有一支敌军,他们已经劫夺了我们两批军粮,而且接下来他们肯定也不会闲着,会更加疯狂的阻断粮道,过去的一个月,敌军一直在派精锐部队增援敌军这支孤军,恐怕他们就是想彻底断了我们的粮道,这支孤军短时间内肯定解决不了,所以必须要在主战场打出优势,起码要争取一个月的休整时间,这次才能派出大军围剿这支部队,可是现在我们在主战场上也吃了亏,敌军只要保持住现有的局势,一个月后,我们就只能放弃整个前线,转身对付这支孤军,这样的话,在退军的途中,损失恐怕会非常惨重,即便北伐根基仍在,想要再次进攻,恐怕都要等到后年开春了”,赵世安沉思了很久:“好吧,我会把这个情况给林将军汇报回去,你们带兵去支援中军,我去把后面的麻烦处理了”,

张翰和方魁都大吃一惊,刚才他们只是想想,没想到赵世安他还真的在这样计划,“就你们这点人?你到底带了多少人来?”,

赵世安:“三十六个?”,

张翰:“四千精兵对三十六,你们这仗怎么打?”,

赵世安:“先试试吧,不行的话我再向林将军请求支援”,

张翰:“我再给你两百精兵”,

赵世安想了想:“不用,你一共才八百精兵,我再带走两百你们军营就空了,给我三百个老兵,有机会的话,打一场伏击”,

张翰:“好的,你们千万不要逞强啊”,

赵世安:“知道!你们也小心一点,明天就开始行动,我回去睡觉了”,

张翰:“好,我马上去给你挑人”,

赵世安离开后,张翰与方魁对视一眼:“你所料不错,他确实在打那支孤军的主意!”,

方魁:“我原本只是这么一猜,没想到!这可能吗?”,

张翰:“赵世安为人沉稳,不会冒险,若是吃掉这支孤军是林大人的意思,未必不能成功”,

方魁:“听说林青山跟苻坚秘密签订了和平条约,这样看来,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战局相持林青山才有利可图,若是非要分出胜负,起码也要等到他腾出手来才行”,

张翰:“方先生,你估计林大人什么时候会来参加北伐”,

方魁:“大概后年年初吧,哎,现在的林家庄再也不是一个小山村了,惦记林家庄的人不在少数,林青山小心一点也没什么问题。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谁让他把林家庄搞得这么好呢?”,

第五十七章-书院的第一个福利第一百四十六章-螳螂与黄雀第九十五章-二杀监军-推荐第三百零二章-科技压制第一百零三章-闪击战第两百七十六章-大战将起第八十三章-热气球第两百零六章-宝石第两百零七章-其他人对赵幽兰的看法第六十九章-一个美好的计划第两百三十章-林青山带兵过长江第八章-武器制作完毕第六十八章-林青山下厨炸螃蟹第一百五十七章-书院演武第一百一十八章-蒋易的本领第两百一十三章,两线的战局第一百零一章-准备进攻第四十七章-河边幽兰与往事第五十二章-初识马文才第一百七十九章-赵世安的到来第一百二十七章-劝说祝英台吃饭第三百零三章-关中大战第八十章-祝英台的尖叫第一百二十二章-林小倩发福利了第两百七十二章-小欢的心事-推荐第两百七十章-朝廷的计划第八十章-祝英台的尖叫第三百一十一章-平定东北第三百一十章-林青山的大局-推荐第两百零四章-前线战况第一百八十一章-王彪之的交代第两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两百六十三章-暴风雨第三十三章-东礁镇第一百五十四章-官匪交换俘虏的尴尬第一百六十一章-真正的高手第三十三章-东礁镇第四十一章-虎牢关战役结束第三百章-尘封的死局第一百七十四章-上古世家第五十六章-分配寝室又起风波第四十九章-小幽幽的一些想法第一百七十四章-上古世家第两百七十七章-大战开始第两百六十三章-暴风雨第三百章-尘封的死局第二十九章-穿甲流的威力第九十八章-月黑风高杀人夜-推荐第三十一章-第二次战役第四十章-虎牢关战役开始第三百一十章-林青山的大局-推荐第五十五章-向赵幽兰道歉第一百六十八章-准备挑衅第三十二章-第二次战役的影响第两百六十一章-新政第九章-离开二姑镇第一百零七章-南宁战争收尾第两百零九章-林家军暗中参加北伐第两百八十五章-谢家遇险第四十三章-林小青和林小倩晋升为夫人第三百零五章-祝英台行刺第一百五十六章-谢府内对战局的分析第一百九十四章-林小青对赵幽兰的告诫第十八章-又生波折第五十六章-分配寝室又起风波第两百二十九章-南宁局势的处理办法第两百四十二章-驻军神头岭第一百二十九章-七夕假期第三十章-第二次战机第两百九十一章-乱世-推荐第四十四章-卫国战争结束第一百三十三章-道义第一百六十四章-滕王阁序第两百八十三章-阴谋第一百七十九章-赵世安的到来第一百三十六章-王家与谢家的联姻第二十三章-大战来临第六十一章-赵幽兰拖堂第两百零一章-大鱼开始上浮第十七章-林小青和林小倩第七十五章-制造冰箱第七十一章-给祝英台安装水管第一百一十七章-世界的一部分真相第两百五十二章-顾抒同加入林家庄第三十九章-祝英台的消息以及变招第两百九十五章-丞相组团访问林家庄-推荐第二十八章-胜利后续的考量第九十二章-一杀监军-推荐第一百八十四章-杭州之战正式收尾第一百三十三章-道义第三百章-尘封的死局第十四章-进攻双沟山第三十一章-第二次战役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年结课与参观祝家庄第一百六十一章-真正的高手第九十章-西南战事进入优势期第一百四十章-赵幽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