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八章-林家军参加北伐

三月中旬书院开学,林青山与大军一路同行,赵世安领五百人留守,其余人马全部开赴前线,留下的五百人除了赵世安手下的近两百人,另外三百是丁本昌手下的一个营,这个营原本就在负责林家庄的防务,所有的事情都轻车熟路,没必要换走,这次因为丁本昌手下的人远远多于其他各部,所以这次也只能让丁本昌担任主将,林青山和他们在会稽分了手,林青山继续去书院‘苦读’,他们过江去打仗,这三个月内,前线战局没多大变化,只有给陈庆之一部在输送粮草的时候才会发生十万人规模的混战,其余的时候都是小打小闹,无伤大雅。两次大规模的会战导致双方折损了七八万人,晋军一方及时补充了战损,但是秦军一方却没有补全战损的编制,武器和粮草也差不多,一开始的时候,秦军的一线部队能达到百分百的披甲率,而现在,补充上来的二线部队也没有换上金属铠甲,依旧穿着木片铠甲和皮甲,这说明秦国的国力储备已经被耗空了,而晋国这边还处于完全无压力的状态,如果徐州战役僵持两年以上,秦国必然撤军,这是必然的,如果苻坚不想放弃黄河以北的地盘,必然要寻求新的变化,比如改变战术思路,或者寻求决战。现在看来苻坚选择了后者,

开学第一天,第一堂早课下课以后,祝英台竟然跟林青山打招呼了,虽然这个招呼简短到只有‘林兄,好久不见’六个字,但是瞧她那个忧郁的小眼神,明显装着别的事啊,但是之后林青山一路嬉皮笑脸的把她跟了一路,她却没有再说什么,这有是个什么原理,祝英台刚才是打算向林青山求助什么没有说出口吗?除此之外书院还有一个变化,山长夫妇和两位夫子看起来都是心事重重的,难不成是因为林家庄消息闭塞,错过了什么重大新闻,搞得所有人都神秘兮兮的,而林青山却一无所知?为了搞清事情的真相,林青山去找了马文才,马文才给出的回复同样模糊不清:“从昨年放假至今,杭州境内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没什么大事发生,山长夫妇自从 昨年从前线观战回来之后也没有再离开过尼山,两位夫子依旧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年,然后四处访友,增加见闻”,“各路来的消息也没听说他们遇到过什么稀罕事?”,从马文才的这句回答中可以判断,具体原因马文才是知道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好说出来,林青山估计这个神秘事件多半跟小蕙有关。因为在林家庄的时候他听赵幽兰抱怨过小蕙给她写信的频率越来越低,小慧那档子亲事,想想也是够恼火的,连马文才都看不上的人能是什么好货色?而且小蕙婚礼当天山长有很多朋友都没有来,那天来恭贺婚礼的多半都是出于礼节前来祝贺的,山长早年游走天下近二十年,绝对不可能只有那么几十个朋友,他的独女出阁,稍微有点交情的朋友只要离得近都应该会来看一眼,但是上次来得几十个人都是杭州附近的,再远一点的建康都没人过来,建康离杭州不过一天的路程,山长没请或许是一个原因,但是绝对不至于一个人都没来。

清官难断家务事,况且林青山现在连那人的姓名都差不多忘了,没必要替山长他们瞎操心。不久之后,谢安给林青山写了一封信,说要给冯天佐他们升官,再给他们分配点兵,这封信的含义就是想让冯天佐他们从林家军独立出去,就像张翰那种的,吃朝廷粮饷,领朝廷军备,替朝廷打仗,名义上不归属于任何一个士族门阀,谢安算盘打得响,等于想从林青山手里把冯天佐他们租出去,以后再搞那些恩威并济,联姻拉拢的伎俩,能拉过来就血赚,拉不过来也不亏,反正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最缺冯天佐,钱闻道这种优秀的中层将领,林青山连回信都懒得写,直接略过这件事。

五月,围绕着给被围部队送粮一事又展开了激战,战役模式跟以往没有任何不同,但是秦军这次集中了精锐重骑兵,各个部队的重骑兵全部集中在一起,整整七千人,还有一万重步兵,强大的攻击力只用了不到以往一半的时间就封住了突破口,并在陈庆之一部没有来得及关闭防线的时候冲了进去,晋军阵脚大乱,被送进去的少许粮草也被掠夺,陈庆之一部危在旦夕,秦军此次行动高度保密,作战计划只有少数的高级将领知道,被调动的部队事先没有接到任何命令,第一天夜里秦军大规模军事调动,第二天秦军的精锐部队就投入了战斗,晋军即便也在尽全力向突破口调兵,但是秦军仍然具有先发优势,而且调兵距离比晋军短一倍以上。由此造成了这一严重后果,秦军将精锐部队集中到一起无疑是冒险的举动,在大军团作战中精锐部队集中使用具有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在武器处于劣势的时候,晋军一旦集中重武器强突这一个精锐军团,战损比应该不会超过一比三,如果付出六万人的代价就能完吃秦军的这一只精锐部队,那这场战争就等于宣告晋国获胜了,没有精锐部队支撑,那些连金属铠甲都没有的杂牌军就不再具备任何进攻性,只能一昧的防守,直至战败。既然秦军做出了决战的选择,晋军自然求之不得,但是要赶在这只精锐部队撤走以前,时间只有两天,由此,晋军不再向突破口增兵,战术思路改为全线进攻,陈庆之一部也加入了反攻,给敌军造成两面作战的压力,精锐部队被抽调的秦军果然采取了坚守策略,但是之前几个月修筑的防御工事也不是吃素了,一开始,晋军付出了两倍以上的伤亡,第一天就阵亡了五万多人,第二天,随着秦军防线被突破,秦军的战损也逐渐被抬了上来,第三天,秦军的战术思路再度改变,既然其他方向已经失利,再回去救援也来不及了,于是敌军就用这只精锐部队与五万大军构筑防线彻底切断陈庆之一部与晋军的联系,陈庆之一部的粮草肯定坚持不了多久了,虽然在别的方向秦军会付出惨重伤亡,但是能在陈庆之这里找回损失,晋军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强攻,又过了三天时间,晋军一边阵亡七万人,秦军一边阵亡五万人,高额的战损导致财大气粗的晋国也吃不消了,晋军大本营开始从各个地方抽调部队加入徐州会战,西部战区的张翰带两万大军驰援徐州,合肥的后备兵员也被全部抽调,林家军也被调往一线负责防守任务,林青山不在的时候指望林家军展现出攻击性是不可能的,但是林家军的战绩也没话说,自从参加徐州会战以来,也打了好几次击溃战,其中其中有三次面对的都是秦军的精锐部队,秦军伤亡近六千,而林家军的阵亡书还没有超过三十,谢玄他们也看出来了,反正林家军就是走到哪打到哪,遇见谁就打谁,林家军的攻城战也简单,三十几台各个类型的投石器往死里砸,敌军不走就继续砸,交战距离始终保持在重弩的射程外,直到敌军的所有防御工事全部崩溃,林家庄才会用重步兵慢慢往前推进,丁本昌也明白,林青山让他们来前线主要是带着新兵练兵的,

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台的身份被拆穿第十四章-进攻双沟山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架飞机第两百八十一章-泊县之战第六十二章-原则第一百七十八章-钦犯被劫第一百五十一章-官匪大战正式落幕第两百八十九章-对祝家庄的安排第九十九章-许义的谋略第两百九十五章-丞相组团访问林家庄-推荐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年结课与参观祝家庄第一百八十四章-杭州之战正式收尾第两百七十六章-大战将起第一百八十八章-谢安再访林家庄第一百零九章-邀功第一百四十三章-赵幽兰对杭州战役的想法第一百九十章-年关第两百二十章-疾风岭的危局-推荐第三十一章-第二次战役第三十七章-后续的考量-巩固林家庄第四十五章-赵幽兰初到林家庄第三百一十三章-主政职位的变动第三百零九章-对刺杀事件的处理第一百一十五章-蒋易第两百七十八章-伤心的笑容第两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八十五章-西南战事又起第两百四十三章-再次大胜第六十四章-挑水的问题第九章-离开二姑镇第三百一十一章-平定东北第九十八章-月黑风高杀人夜-推荐第两百三十七章-诱饵第一百九十八章-祝英台与林青山的冷战开始第二十四章-林家庄第六十三章-赵幽兰发福利第二十九章-穿甲流的威力第一百一十章-面包思路的变招第一百二十四章-林小倩的视角第一百二十章-吹牛第两百二十四章-击退敌军第两百七十章-朝廷的计划第一百三十五章-隐士第十二章-准备战斗第一百二十五章-谢道韫逃婚的消息第两百四十章-大战第二章-崭新的开始第两百零六章-宝石第两百四十八章-小欢加入林家庄第一百四十三章-赵幽兰对杭州战役的想法第一百八十五章-一些细节第二十章-药店掌柜的告诫第一百四十八章-赃款到账第两百六十一章-新政第二十四章-林家庄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荐第六十八章-林青山下厨炸螃蟹第二十九章-穿甲流的威力第两百一十章-林青山在书院的劣迹第两百二十三章-疾风岭的现状第两百九十二章-谢安的细节操作第两百四十四章-王彪之的视角第九十六章-计划进攻第十五章-敲诈第一百零三章-闪击战第一百八十九章-准备北伐第两百九十一章-乱世-推荐第四十二章-回到林家庄第五十八章-书院的第二个福利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次下杭州第两百七十九章-歼灭钦差卫队第三百章-尘封的死局第三章-二姑镇第两百一十三章,两线的战局第三百一十五章-小欢大婚第一百九十一章-映山红第一百五十六章-谢府内对战局的分析第两百七十二章-小欢的心事-推荐第两百七十七章-大战开始第一百四十八章-赃款到账第九十七章-又来了一个钦差-推荐第两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五十一章-入学风波第六十九章-一个美好的计划第两百三十五章-大秘-推荐第两百三十八章-林家军参加北伐第九章-离开二姑镇第两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二章-林青山的防备第八十六章-林青山又搬回赵幽兰的房子第八十五章-西南战事又起第三十章-第二次战机第二十二章-建立基地第两百六十五章-制造新飞机第一百三十四章-一群老朋友-推荐第两百三十三章-奸商-推荐第两百一十章-林青山在书院的劣迹第三百一十一章-平定东北第一百五十二章-孙恩的谋略第三十三章-东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