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线

当天晚上并没有等来后面的车队,按理来说,县令要再凑齐一个车队至少都要两天的时间,如果他狠一点,用自己的积蓄那就可以节省一天的时间,但是很明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之后没有遇上什么麻烦,现在是非常时期,有些地方的官府听说是给前线运输武器的还会派人护送他们经过自己的辖区,边境越是乱,里面的山贼也就越不安生。活动越加的频繁,如果在自己的辖区丢失军需物资,至少都是罚俸,碰巧遇见上面的人心情不好还要丢官,他们在快到边防的时候扎营住了下来,这里离前线驻军的城池已经只有三十多公里远了,

这次战争的发生是偶然的,敌方通过一次夜袭得手在一个渡口建立了滩头阵地,然后经过接近一年的征战,敌军夺取了三座小城,把前线往前推进了差不多五十里,在兵力分布方面,敌方号称有一百万大军,其中七十万已经渡河,剩下的三十万在防守长江沿岸,晋国方面,兵力总数四十多万,其中八万人在前线与敌方七十万大军对峙,然后后面的数座城池里还有二十万人,剩下的在长江沿岸与敌军隔江对峙,首先,在战争的态势上对晋国一方肯定是不利的,本来军力就不如秦国,之前靠着长江天堑,双方偶尔有摩擦但是也还能够相安无事,因为双方都不能大规模的渡江,现在晋国的军队可谓节节败退,双方经过一年多的交战都死了几万人,但是后续还在补充,所以双方兵力总数上比开始交战之前还要多一些,秦国号称的七十万大军肯定是有水分的,大概有四十万人左右,晋国方面的四十多万大军也有水分,大约只有三十多万,但是水分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的守军和后面的预备队上,前面的八万人可是实打实的,双方在各自补给充足的情况下,秦国方面以四十万打八万人大半年的时间才攻下三座小城也可以看出 这四十万人的战斗力并不怎么样,只是依靠着人数优势在节节逼近,在兵力的组成上,前面的八万人中有五万是晋国的正规军,这是胜负的关键手,也是朝廷的依仗,着五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打那种临时招募起来的农民军可以以一当十,五万人就足以对抗五十万,但是在秦国的这四十万人的军队组成中也同样有一只人数接近十万人的精锐存在,所以晋国军队只要依靠着城池固守不漏破绽,就可以僵持下去,但是问题在于,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想要确保完全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这样坚守下去是慢慢死,出城主动交战是马上死,这就是现在的战局,只要前线的五万正规军一灭,战争的态势就不可逆了,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一切皆有可能,晋国方面会犯失误,但是秦国方面同样也会,当他们的露出一个较大的破绽之后,晋国只要轻轻一推,这仗就算打赢了,只是说秦国方面不能犯大的失误,而晋国方面一个小小的破绽都会致命,林青山相信他带来的这些东西应该可以换来一只杂牌军,他会暴露多少的底牌就看这支杂牌军的质量了,希望不是太烂,

果然,在这里等待整整两天之后,第三天的上午,后面的车队跟上来了,他们没有再停歇,而是直接进了军营,这个军营在一座小城后面,由于城池的容量不够,所以军队在这外面也扎了一个大营,这样难得不怕秦国的军队直接饶过城池来后面攻打这座兵营么?以林青山的眼光看来这就是故意漏的一个破绽,如果秦国军队真的举兵前来,恐怕这就是一个人为造的机会,现在前线的总指挥是谢安,他本人就在这个军营里,而且几乎无人不知,这得是多明显的一个陷阱,主帅亲自当诱饵,在递上拜帖之后不久,林青山就收到了谢安的亲自接见,因为他带来的这批武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林青山和方馗进到一个大帐之后,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高居主坐,不用说也是谢安了,其余还有七个衣着铠甲的人分坐两旁,看服饰应该都是将领,他在进到大帐之后朝着谢安拱手一拜:“塖县林青山参见谢丞相”,方馗也同样向谢安行礼,谢安先是把林青山从上到下看了一通,然后夸奖了林青山几句,林青山也回礼表示感谢,之后,一个将领穿着的人进到营帐,然后阴沉着脸拿了一支箭矢递给谢安:“这是他们带来的箭”,

谢安拿在手里看了几秒之后向林青山问道:“林公子把箭设计成这样是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吗?”,

林青山早就料到谢安会有此一问,于是流利的回答道:“主要是有两方面的考量,第一,工期太紧,我曾答应县令半年造箭一万支,由于人手不够,所以就选择了这种箭头,只有这一种箭头,既能用模具铸造也同样具有足够的穿透力,第二,这种箭头的设计还能增加射程,依小人愚见,多个十几步的射程比些许威力要重要的多,再者说,关于威力不足这个问题我也有过考虑,所以我还带来了不少调配好的毒药,要是使用得当,中箭者基本上必死无疑”,

谢安想了一会儿,对林青山说道:“林公子言之有理,但是据属下禀报,说你带来的武器远远不止一万支箭矢”,林青山于是就把他带来的武器清单给谢安背了一遍,他的话把谢安这种长期高居相位的人都被吓了一跳,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塖县有个什么林家,想来肯定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家族,但是就是这种小家族竟然能够在半年之内制造这么多武器,这简直骇人听闻,他瞬间就对林青山有了不少的兴趣,随后谢安和颜悦色的对林青山问道:“林公子造这么多的武器怕是费了不少的心力吧”,

林青山惭愧的说道:“幸好有县令大人的鼎力支持,再加林家男女老幼一千多人日夜赶工,最后才有此成果”,

谢安对林青山说道:“你说你带来的武器有好几种,本官也想去见识见识!”,

林青山笑道:“当然可以”,实际上他还怕没有机会给谢安演示他的弩箭呢,然后在一大群人的陪伴下,他们来到了军营里安置车队的地方,林青山一一向他们演示,他把普通的弓箭放在最前面,然后分别是床弩,狙击弩,野战弩,谢安和那群将军越看越心惊,以他们的眼力当然可以看出,林青山的弓水平不高,但是弩机的设计实在是太惊人了,狙击弩和床弩还行,上弦方式都还算可以理解,但是他们看见***的野战弩之后,一个个的都赞不绝口,使用方式是在是太多变了,力气大的可以用手拉,力气小的可以用脚蹬,***之后还可以吧箭匣拆卸下来当做正常的弩使用。最后,谢安把林青山分配到了一个驻有五百人的小城,还让他拿走了所有的长矛和盾牌,外加十只狙击弩和五百支专用箭,另外三十张弓和标准箭矢三千支,说实话,林青山心里有点不舒服,他本来还想拿两台床弩走的,但是谢安说正面战场上的压力太大了,很需要这种重武器,所以就给林青山说了几句好话,考虑到谢安对他态度很好,再加上正面战场也确实很需要这些重武器来做支撑,所以他也就答应了,

第三十章-第二次战机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两百三十三章-奸商-推荐第三百一十三章-主政职位的变动第一百二十章-吹牛第七十六章-准备休假第一百七十六章-林家军的武器第九十章-西南战事进入优势期第两百五十九章-为官之道-推荐第两百九十二章-谢安的细节操作第七章-第一包狗粮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两百五十五章-谢安与王彪之访问林家庄第三十七章-后续的考量-巩固林家庄第一百七十三章-太守府内的战斗第三百一十六章-山长逝世-推荐第两百八十二章-司马洪的到来第两百七十章-朝廷的计划第一百三十九章-秘密武器第一百七十三章-太守府内的战斗第五十一章-入学风波第两百二十二章-吕梁山之战第两百零二章-建康危局-推荐第四章-重新做人了第一百零六章-南宁战争胜利第两百五十四章-顾抒同的高论-推荐第两百零二章-建康危局-推荐第一百九十八章-祝英台与林青山的冷战开始第八十一章-验明正身第两百七十章-朝廷的计划第一百七十八章-钦犯被劫第两百二十二章-吕梁山之战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线第两百一十五章-万玄风第两百零六章-宝石第三百一十六章-山长逝世-推荐第九十七章-又来了一个钦差-推荐第两百六十五章-制造新飞机第一百九十九章-机关术与炼金术第一百零三章-闪击战第一百二十章-吹牛第两百一十六章-张翰的实际情况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次冲突第两百八十七章-祝家遇险第两百三十七章-诱饵第两百零二章-建康危局-推荐第五十二章-初识马文才第十三章-探明敌情第两百五十五章-谢安与王彪之访问林家庄第三十一章-第二次战役第四十六章-来历神秘的赵幽兰第一百三十九章-秘密武器第三十四章-第三次战役第一百三十四章-一群老朋友-推荐第一百九十章-年关第六十章-第一次重大失误第二十八章-胜利后续的考量第二十八章-胜利后续的考量第一百三十三章-道义第三十一章-第二次战役第两百八十八章-新的局势第两百二十二章-吕梁山之战第十章-第一次遇险第一百二十章-吹牛第四十九章-小幽幽的一些想法第三十二章-第二次战役的影响第两百章-山长向林青山请教兵法第二十五章-方魁与祝英台第六十八章-林青山下厨炸螃蟹第七十一章-给祝英台安装水管第九十八章-月黑风高杀人夜-推荐第一百一十五章-蒋易第九十三章-前线的局势第一百三十二章-小蕙大婚第两百一十四章-前线的捷报第二十四章-林家庄第一百四十一章-发明步枪第三百一十章-林青山的大局-推荐第三百一十一章-平定东北第一百二十三章-对文第两百七十八章-伤心的笑容第两百七十五章-王彪之和孙恩的变招第一百八十五章-一些细节第两百七十五章-王彪之和孙恩的变招第两百四十章-大战第一百三十八章-杭州大战将起第两百四十四章-王彪之的视角第两百一十二章-赵世安的战术第八十二章-林青山男扮女装第十章-第一次遇险第两百零一章-大鱼开始上浮第九十五章-二杀监军-推荐第两百五十六章-部分真相-推荐第一百一十二章-论功行赏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次下杭州第一百九十九章-机关术与炼金术第两百一十五章-万玄风第两百五十章-神剑第两百零八章-林家庄的地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