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

崇祯七年,天大旱,民饥,易子相食。

约莫才一更天,舞阳城中的大部分百姓却已熄灯歇息。这座隶属于南阳府的小城,毕竟不同于那些繁华的大城市。除了个别乡绅富户的大门外悬挂的红色或者白色的灯笼还有少许昏暗的灯光外,大部分地方都是漆黑一片,说不出的阴森和凄凉。

舞阳,在夏禹时代便已得名。因位于舞水之阳,故而有此之名。其地处平原,土地肥沃平坦,而又少山多水。除了偶尔的战乱波及到此,大部分时候,这里百姓的生活即使算不得富裕,也算能过的过去。

但今年的形势却大大不同。

波及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五省大部分地区的旱灾,在今年春季也终于扩展到了这里。数月时间都不见一滴雨,舞水的水流也越来越小。但大部分百姓天天仍不惜劳力肩担车运,不断从舞水中取水灌溉,终于将春耕进行了下去。

但不曾想一场蝗灾过后,刚刚抽出嫩芽的黍苗便成了光秃秃的一片,拼尽一切想要在秋收时节来次收获的希望也完全落空。但个别百姓仍抱有一丝希望,他们聚集于庙宇道观,渴望老天见怜,来一场雨。虽然目前的时间是晚了一点,但想到只要将种子种下去,以后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收获,他们心中又充满了希望。

但老天似乎此刻正在打盹,对他们的祈求毫不理会。太阳依旧炙热,空气依然干燥,没有一丝想要下雨的迹象。百姓眼巴巴的望着老天,老天却也总是沉默不语。两相对峙,最后还是那些可怜的百姓输了,春耕的时间已完全过了。

天不救人,人就只能自救。

天下间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没有耕种就没有收获。知道自己再等下去,等待一家老小的就只有活活饿死。他们收起行装,往南去,去投靠自己的亲朋好友。心想只要熬过这个旱季,将来再可以再回来重整家园。

他们是幸运的,至少还有亲朋好友可以投靠。而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而言,他们自生下来便呆在养他们,育他们的这片土地上。他们没有亲朋好友可以投靠,安土重迁的心绪让他们也不愿离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于是他们便由农夫沦为了乞丐。

五月过后,选择这样生活的百姓也越来越多。本就有不少乞丐的舞阳城内在又增添了不少灾民。他们大部分是从附近乡下或是隔壁几个县逃难来的,但也有个别是从更遥远的陕西跑来,那里的旱灾远比河南更加严重。听人说,有些地方,十几座村落都遇不到一个活人了。

官府没有地方,也不想安置这些灾民,他们大部分人就睡在街道两旁的屋檐底下。为了避免被春夜的凛寒冻死,他们紧紧的挤作一堆,依靠着彼此的体温苟且活命。而内心则不断的抱怨着、诅咒着这个不公的老天。

而他们的凄惨境遇,在众人眼中早已见怪不怪。似乎所有人都以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就该遭此磨难。没人理会他们,更没人在意他们的生死。最多最后有人将他们的尸首丢弃在北城的乱坟岗中,化作树下的一团沃土。

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就例如此刻靠近城西门的一座高大府邸之内,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的热闹场景。大厅之内歌姬婉转低唱,主人和客人交杯置酌。锦帽貂裘被随意放置在一旁,划拳劝酒之声隔了老远都能听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脸上未完全脱去稚气的少年儿郎,默默的摇了摇头,口中暗暗叹息了一声。

他是这家府邸的主人,确切的说是小主人。姓周名显,是周家的二公子。他静静坐于后院的亭子一侧。后背倚在柱子之上,以一种最舒服的姿态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慢慢消失在云朵之后。天空的淡青色,和挂在屋檐下的灯笼透出的柔光相互映衬,使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略显落寞。

今夜本是为他十岁生辰而举行的家庭小宴,却不曾想一下子却来了那么多毫不相关的客人。他心中略感烦躁,尤其是在今天看到城中灾民的那种惨状之后。在向众人敬了一轮酒后,便撤出宴会,躲在这里寻求一番宁静。

十岁的身体,而却有着二十二岁的心灵,让他注定和普通人有所不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便发现自己开始喜欢这种独坐,与黑暗中的寂寞相伴可以让他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在静寂中聆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呐喊,这种感觉有时让他十分舒服。在之前的世界,他从未见过如此彻头彻尾的黑暗。那里到处都是好看的霓虹灯,炫的让人分不清方向,也找不到自我。而此刻的这个世界,就这点而言,也挺好。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两个月了,他对自己的这个身份由最开始的强烈排斥到最后的慢慢接受。穿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兴奋而激动的,他们总感觉自己只是生错了时代的超级英雄。似乎只要轻松的穿越一下,自己就能获得另外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人生。

但是这种穿越,对于周显,则是满含痛苦。他不是失意连连,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的上班族。也不是被朋友出卖,哀叹世间无真心的商业巨头。更不是行走世间,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特级杀手。他仅是一个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完全毕业的大学生,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准备投入社会大干一番的普通一员。

身边有爱自己的父母,有几个在一起吹牛打嗑,畅谈人生理想的知己好友,也有尖酸刻薄,时时不忘讽刺自己的若个损友。然而这一切,瞬间就完全没了。他就这样莫名奇妙的就钻进了这个十岁稚童的身体内部,来到这个只有在书中才能看到的惨烈时代。

这种感觉就像你憋足劲想进入社会大干一场,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却突然有人通知你要留级,并且要重新从小学再上一遍一样。

最初的时候,他一直以为这仅是一个梦,一觉醒来,一切都会回到从前。但事实最终让他明白,他或许真的被抛弃在这个时代了。他低头看着脚下自己的影子,略显无奈的笑了笑,接着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两个月的时间让他简单认识了这个时代,特别是看着城内那些衣衫褴褛的灾民,他内心对他们更是充满同情。崇祯七年,离崇祯皇帝上吊煤山也不过十年时间。天下的大乱,满清的入关,眼前的这点惨状和以后相比也仅是小儿科。

他心中不止一次暗想上天让自己穿越到此,难道是为了改变些什么?他抬头望天,上天沉默不语。他苦笑一下,自己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凡人。只是了解一些事情的最终结果,难道真以为自己能改变什么!

他不确信,也不懂。

第十九章 辽南情况第六百六十八章 变化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驱狼金州破敌17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兴扬州第七十七章 出京5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计第九十七章 五关城门第九百二十章 袭营2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八百四十五章 赵宇炮第七章 夫子第二十七章 李定国的想法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潜的反击4第九百六十一章 离间第十五章 马政第二百一十一章 进攻第九十章 浑河血战3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盐场第四百七十六章 韩括夺岛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县第945章 洪承畴的建议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风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搏杀之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寿第七百九十三章 议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虎驱狼金州破敌16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听宣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态势第二百三十六章 启用卢象升第二百三十五章 灭虏之策3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战2第966章 永平战事2第一百七十三章 复社张溥2第六百四十四章 演练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和之策第四百零六章 胜利在望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八十章 出京8第十四章 兵器第三百一十一章 击破海盗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张第六百四十七章 诈言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线2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七十四章 寒门进士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势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势第七百七十章 乱局3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帅2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袭汉城3第五百章 高劲松归附第十章 考察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显叹形势第二十二章 张元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祯召见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仙镇官军惨败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装军备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势第九百七十二章 向明之心第五百三十章 对峙3第五百二十六章 渡河2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九百零八章 琉球使者2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发援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离襄阳第一百五十章 卢象升之道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萨哈纳第五百三十五章 决战皇城岛2第963章 川地形势2第八百六十七九章 城破将降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于民乎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宠第一百七十章 应对之策第八百一十章 震辽阳6第一百七十二章 复社张溥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八百八十一章 犹豫不决第六百五十章 诈言4第三百一十九章 于七送信第十三章 山东之局13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辽阳12第946章 议和第六百二十二章 归乡流民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阳大战6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驱狼金州破敌11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带信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慑诸将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为将?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军从将第一百九十八章 张献忠的决策第一章 山东之局第四百四十七章 谢迁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