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卢象升

秋风萧瑟,阴云低垂,一连数日都是如此。

卢象升的遗体在二十多天前便运抵了京师,但礼部关于他身后的各种褒奖在几日前才完全议定。加谥忠烈,赠太子太保,赐祭九坛,在京师和他的家乡同时设立祠堂,以表其忠义。

对于这一切,崇祯帝都一一同意。但提出在京师的祠堂命名为“忠勇祠”,就建立在正阳门附近,与不远处的关帝庙相对。

明代,上从皇帝,下到黎民,最崇奉关羽,全国各地都有关帝庙。崇祯帝此意明显有以卢象升类比关羽的意思,这种殊荣终明一代,恐怕也只有在土木堡之变后守住北京的于谦能够与之比拟。

这对比真实历史上,卢象升战死贾庄后,无人问津,甚至在杨嗣昌死后才进行追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给了这位英雄应有的待遇。

当崇祯帝提出那两个意见后,又有大臣提议以在松山战死的王廷臣、姚勋等人陪祀,同时也祭奠为国战死的大明将士。

洪承畴被清军俘虏之后,生死未明,有很多传言说他已经不屈被杀,但消息始终未能确定。这也是崇祯帝一直没有决定怎么褒荣卢象升的一个原因,如果洪承畴死了,那一切都好说了。但如若他没死,进行公祭显然不合适。

在礼部的一再催促下,崇祯帝最终也先祭祀卢象升。他下诏停朝三天,改原有的私祭为公祭,所有京师官员必须依次到场。而官员祭祀三日之后,祭堂再继续保留七日,准许普通百姓前去祭拜。

祭祀开始的第一日,周显属于第一批陪同崇祯帝致祭的官吏。只不过当时站的位置很远,只能看到祭堂模糊的样子。

整个场面吵吵闹闹的,奏乐声和哭声汇在一起,让人伤心的同时也感到无限的心烦。等走完所有形式,周显觉得很累。回到家中,累的同时也感觉一股深深的苦楚,无以言表,连续几天都是在闷闷不乐中度过。

这一日,周显刚用完早饭,便见方以智和侯方域二人前来拜访。

在周显上书的功劳薄中,叙说了侯方域献计水淹清军,从而助自己取胜的事情。侯方域因此被崇祯帝注意到,诏令他返回京师并亲自召见了他一次。

侯方域以自己的善谈和才学博得了崇祯帝的好感,但崇祯帝得知他还是白身之时,便让他暂留京师,准备来年二月的科举。

侯方域又借机为他的父亲侯恂求情,崇祯帝虽然愤恨侯恂长久滞留黄河北岸,最终使开封失陷。但听到侯方域的请求,他一时恍惚,仿佛又回到了十一年前。

当时,三边总督杨鹤招抚流贼头目神一魁失败,崇祯帝大怒之下将他下狱论死。他的儿子闻讯之后三次上疏请求代父赴死,最终崇祯帝饶了杨鹤,而且在之后还重用他的儿子,就是杨嗣昌。

从侯方域身上,崇祯帝看到了杨嗣昌的影子。崇祯帝突然想到杨嗣昌身死已有年余,心中叹息不已,不禁暗想如果他还在世,由他的辅佐,这天下还会是这个样子吗?他最终大加赞许了侯方域的孝心,并下诏将侯恂从狱中放出。

听完侯方域叙说自己的近况,周显感觉他有点一步登天的感觉,遂淡淡笑道:“那就预祝朝宗你来年高中,有了陛下的看重,将来你必受重用。”

侯方域拱手道:“这还不是托军门的福,否则我怎么可能被陛下注意到。只不过如此一来,我暂时便不能返回登莱了,还望军门能够见谅。”

周显摆手道:“这个无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会这么选择。这样说吧!在登莱永远都会保留你的一个位置,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去。但我也提醒你一句,人生低潮高谷乃是常事,最主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坚守着自己的一些底线。有些事可以做,但有些事却万不可碰,否则后悔莫及。”

相处下来,周显知道侯方域确有才学,但为人意志不坚,容易被外力所动摇。周显害怕他最终又走上投靠满清的老路,故而有这样的提醒。

侯方域感动的点了点头,躬身施礼道:“军门教导,属下会时刻铭记在心。”过了一会,他忍不住自己心中疑惑,问道:“军门,您将来还打算返回登莱吗?”

周显点头道:“我必须返回登莱,只有从海路才是攻灭满虏的最佳途径,而这是我目前最想做成的事情。”

侯方域微微变了脸色,说道:“军门,目前流贼势大,而且李自成还在开封称王。很明显,朝廷的进攻重点现在已经由辽东转向了中原,这个时候您为何还……”

侯方域的话没有说完,但周显知道他的意思,无非是觉得应该将辽东的战事停一停,而将目光转向中原。虽然在理,但这不是周显想要的。他淡淡笑道:“就算现在攻击方向转向了中原,但总有一天还要转回到辽东那边。无论将来局势如何变化,满虏始终是朝廷的大敌,甚至是我所有华夏子民的大敌。”

虽然崇祯帝对周显有厚恩,但他以为李自成入主北京不过是换了个皇帝。而如果是满清入主中原,那摧毁的将是华夏的文化和将来。正因为这个原因,周显心中始终将满清当成大敌。

侯方域低头沉默了片刻,没有再反驳,但他真心不觉得周显说的对。在此刻,实在不应该大举进攻辽东,中原才是大明的腹心。

方以智看气氛有点凝重,轻轻一笑,转移话题道:“周兄,先别说这个了。前几日,我本想再去祭奠一下卢督师,但到了之后,发现那里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根本就走过不去。现在已过了十日的公祭期,祭堂也已经撤下,想来应该不会有太多人了。我们两个正打算前去,周兄如若无事,何不一起?”

周显点了点头,道:“我也正有这个打算,那就一起吧!”

第950章 出外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驱狼金州破敌2第四百四十八章 士商出海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三百零五章 驰援宁海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五十九章 乱战第二十一章 萌动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驱狼金州破敌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线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阳大战6第七百七十三章 济宁惊变3第六十八章 稳定乱局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辽阳11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矿入官第九百三十五章 劝说第四十九章 乱世人精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帅第一百三十七章 杨嗣昌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贼第一百五十章 卢象升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达贝勒王世忠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师第九百八十章 战后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驱虎金州破敌13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图台吉第二百五十章 黑夜来客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岩的思虑第943章 朱慈烺2第三十七章 醒来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变故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骑李彬第二十二章 张元第七百八十九章 夺利2第一百八十九章 游击将军第二百九十章 破贼3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战16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辽三途2第六章 山东之局6第四十二章 放俘第七十八章 灭寇计划第三百二十五章 船援松山2第八章 百辟扬文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应星第三百一十二章 处置俘虏第四百八十四章 对战2第九百三十五章 劝说第三百三十八章 宫中闲话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虏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儿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诈言2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帅第一百三十七章 杨嗣昌第八百一十章 震辽阳6第四百六十二章 闲谈装备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岩两路齐下第八百四十五章 赵宇炮第五十六章 进京2第九百四十八章 刘玉尺第六百二十九章 船游第五百零六章 刘廉到访2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二百三十八章 席宴第九百一十章 崇祯帝的旨意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岛第一百二十章 金狼汗旗第七百八十章 天下态势2第十九章 黄扒皮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揽士子2第六百五十三章 刘泽清的图谋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六百二十章 登莱杂事第八百零四章 过海州2第四十八章 步步诱敌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应星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泽所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仙镇官军惨败第八百六十七章 留置沂州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发援兵第七十五章 离京3第二百五十章 黑夜来客第二章 山东之局2第八百七十八章 风三姐2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军从将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八十章 城外激战2第七百六十九章 乱局2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潜的反击4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岩第八百章 高奇2第七十章 京师5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战14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条建策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军东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