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兴扬州

白翥等稳定了济宁城中的局面,立即让吴元吉率五千士卒挥兵北上,增援济南。梅应元虽然在得到李岩的指令的第一时间便率部向临清方向撤退,但散落在鲁西和鲁北的其他闯军却不能立即集结。被官军挡住归路,大部被剿灭。

李岩在失去济宁之后,也有点心灰意冷。他知道依照山东目前的局面,在得不到开封那边支援的情况下绝难击败周显。与其空耗兵力,还不如好好经营已经占据的城池。

他将自己手下的军队分为三部分。其中一部近两万人,由梅应元统领,驻扎于临清。一部大约三万之众,由李岩亲自统领,分兵驻扎在定陶、巨野两个点,形成了一个掎角之势,共同防备着济宁城的官军。最后一部,万余人,是李化鲸的残余人马。李岩让他率部前去南阳增援,彻底将这个不安分的因子排除到山东之外。

闯军在山东的兵力虽然多于官军,但战力却远远不如周显手下的那些兵卒。李岩自觉在练兵上不如周显,占据的地域也比不上周显,长久对峙下去,官军在山东的优势必然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他最初想要配合李定国完全压制周显的原因。但事与愿违,以目前的情况,想要在短时间内击败周显已无可能。

但好在周显只有他那数万士卒,而李岩身后还有数十万闯军。只要南阳那边能够取胜,这边的战事便显得有点无关紧要了。李岩之前和李定国分化山东,也不过想拖延一下周显扩张的时间。现在从长计议,也未必是坏事。

在想清楚了这些之后,李岩便决定采取守势。他稳固已经占据的地方,将兵力收缩进几个主要的城池,并积极练兵。而且在明知自军还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除了派出李化鲸率部前去南阳外,还从军中挑出最精锐的五千士卒前去增援。除此之外,他还从缴获的粮草辎重中挑出一大部分运去前线。虽在兖州,但李岩的目光早已放到了前线。山东这边最多是小打小闹,而南阳那边则决定今后天下的走势。

在官军在济宁与闯军交战的同时,在鲁北的李定国,在得到周显回兵济南的消息后,也立即从各地抽调出近两万士卒再次出兵临沂。在这个过程中,李定国所率的隆武军虽然攻破了鲁南重镇莒城,斩杀了两千余官军,但在临沂城下被谈震彩挡了下来。只不过这一次因为官军早已把大部百姓向北迁移,他们损失颇大,但所获却不多。

反而是艾能奇打着隆武皇帝的旗号出兵西向后,除了个别城池,淮南各地基本上是望风而降。他接连拿下凤阳、寿州、霍丘、颍州等地,然后南下进逼合肥。而和以前各地乡绅对他们这些流贼极其敌视不同的是,一些乡绅在他们逼近之时竟然主动来投,拿出粮饷犒赏他们,甚至征集乡勇帮助他们稳定局面。

孙可望得知这种消息之后,也借着隆武的名义授予这些人各种官职。一些平时失意却十分有能力的学子,或者有钱财却地位低贱的乡绅富户纷纷来投,使隆武新朝迅速壮大,而孙可望也迅速扩张了手中的势力。

但摊子一时铺的太大,发展太快,兵力不足的问题也显现了出来。看着李定国与周显交战多次,而所得不多,孙可望便有意让李定国停止与周显纠缠,抽调兵力前往淮南。

但李定国显然不认同这点,他觉得徐州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如若不重视周显,等其实力增强之后,必然与江南的官军南北夹击。胜时或无问题,但一旦战败,后果将不堪设想。隆武朝新起,首先考虑的应是稳固四边,以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是急剧扩张。但在孙可望的不断来信下,李定国最后还是退让了。他把自己手下的万余精兵交给白文选,让他领着他们前去淮南,只留下了一些弱卒和所有的骑卒。

李定国手下骑卒虽强,但靠他的这点兵力,也难以在鲁南再有什么大的成就。李定国撤兵回郯城,临沂这边的战事也暂时告歇。

随着隆武军进军淮南,在镇江前线的十几万官军也陷入了分裂。兵部尚书史可法在得到崇祯帝的旨意后,坚持进军扬州,此举得到了朱大典、郑鸿逵等将领的支持。但马士英、刘良佐却不愿出兵进攻防守严密的扬州城。他们借着隆武军肆虐淮南的由头,在史可法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率部沿江西上,进军安庆,只为保存实力。而方安国、牟文绶等将也各有心思,甚至还有人私下与隆武新朝联系。

马士英、刘良佐的离开将官军的矛盾赤裸裸的暴露在众士卒眼前,内部不稳,军心士气极其低落。但这种情况下,史可法最终还是决议出兵。他派人联系在江北的陈子龙,驻扎在崇明岛的韩括,让他们配合进攻。还派人到山东通知周显,约定日期,让他从北出兵,两相夹击隆武军。

这一切计划的都很好,但实施的过程却惨不忍睹。还未开战,他们何时进军便已被被刘文秀所知。史可法虽然忠心任事,却不通军事,更不知如何协调诸军。近十万大军就像饺子一般被赶下江,蜂拥而上强攻扬州。刘文秀用装满稻草的小船,引燃后冲向官军船队,烧了正在进攻的官军的后路。

官军因此大乱,刘文秀全线出击,官军大败。数万士卒战死或者淹死,仅游击将军以上战死者就有十几位。要不是隆武军缺少船只,或许就可以直接拿下镇江,兵临南京了。

后不久,总兵方国安暗地归降隆武帝,引刘文秀进攻镇江。幸而朱大典及时调兵平叛,击败方国安,才守住了城池。

方国安逃去扬州,隆武帝正担心孙可望势大,难以控制。看到方国安来投,心中大喜,立即任命他为左都督。此举虽引得孙可望的不满,但他也不想和隆武帝闹翻,等于默认了他对方国安的招揽。

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试3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战3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莱第八十九章 浑河血战2第三百一十一章 击破海盗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八百七十八章 风三姐2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一百二十九章 冲阵第七百七十章 乱局3第八十六章 大胜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带信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价购粮第二百四十五章 东江黃蜚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九百五十二章 陈名夏3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厮杀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内和谈3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线惊变第八百八十章 吃饭问题第一百七十三章 复社张溥2第六百二十五章 节寰袁公行状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四十六章 兵起4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赏第九百五十二章 陈名夏3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准备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张2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莱州营第八十九章 浑河血战2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辽阳22第一章 山东之局第五十章 兵起8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镇官军惨败3第七十七章 心中愿景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达莱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圣旨到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谢迁返青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泽所想第九百七十六章 会见使者2第九章 武师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战3第六章 山东之局6第四十七章 单骑第八百七十六章 济南来客第七百七十一章 济宁惊变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县第八百二十二章 震辽阳18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选择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七十四章 寒门进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杨嗣昌第九百九十四章 南阳大战4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八百七十六章 济南来客第六十九章 京师4第八百三十八章 和解方案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三百零六章 驰援宁海2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一百七十九章 杨嗣昌的谋划第五百一十二章 孙传庭出狱2第二百七十八章 谍入匪窝第二百六十四章 图尔海出兵归化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莱战事第四十八章 步步诱敌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一百章 相交第八百章 高奇2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和之策第四十一章 劝服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态势3第二百三十六章 灭虏之策4第九百五十章 陈名夏第五十九章 审问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匪失利第四十二章 震慑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袭汉城3第一百六十五章 两党之争第四百七十五章 卢象升聚将2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战4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阳城破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八百九十四章 济南城乱第二百四十六章 莱州局势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六百四十一章 费珍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