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

“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

为许羁愁长下泪,那堪春色更伤心。

惊鸟屡飞恒失侣,落花一去不归林。

如何此日嗟迟暮,悲来还作白头吟……”

陆鸿带着平海军夜以继日,终于在五月十五这日风尘仆仆地到达幽州境内,这还是得益于他们是全员骑军,行军速度远远快过步军。

尚未到达昌州,便见漫道皆是衣衫褴褛的北民,一问之下才知,这些人都是檀州、妫州躲避兵祸而南来的难民。

朝廷大军在塞北惨败被困的消息已经如同燎原之火,席卷了整个河北道北部的地区,一时之间哀鸿遍野,百姓们很容易便联想到去年被两胡寇虏肆虐祸害的景象。

作为书记官随军而来的范翔骑在马上,见到官道上望不到尽头的逃难之民,有感而发,便吟唱了这首《于塞北春日思归》。

可是他沧桑沙哑的歌声尚未消泯,周遭众人还没来得及感慨,便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前方奔驰而来。一个身穿边军戎袍的男子骑了一匹癞毛瘦马,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家快往南边儿跑呐,胡人杀进关来啦!”

前后逃难的人们尽皆慌乱起来,一时间大人哭娃娃叫,整个官道顿时陷入了骚乱之中,本来默默赶路的平海军边军们也是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战事来得这样快法,更没想到短短十天时间,禁军就在草原上彻底失陷了!

当然了,谁也不知到底是怎么个情况,行在队伍前头的陆鸿眉头一皱,向身后的三流子使了个眼色。

陈三流当即会意,勒马便出了纵列,斥吼一声,迎着那匹癞马抽刀便砍。但听一声凄厉的马嘶,那匹癞马颈部血流如注,向前冲了几步便“窟嗵”一声栽倒在地,官道上顿时扬起一片烟尘。

那边军摔得不轻,躺在地上哼哼唧唧地呻吟着,右腿还压在死马的身子下边。三流子飞身下马,将那神情委顿的边军一把揪了起来,二话不说便“啪啪”甩了两个耳光,跟着像拖死狗一般拉扯到陆鸿面前,“扑通”一声丢在地上。

陆鸿坐在马上,见那边军缓过几分劲来,便沉声问道:“你是哪个军的?刚才喊得是否属实?”

那人迷迷糊糊睁眼一望,登时吓了一跳,他看见面前一位身着浅绯色戎常袍、外罩丫字鳞山文铠的将军,正居高临下冷冷地俯视着自己,身上挣扎了一下,嘴里便下意识地答道:“报……报告将军,小的是妫州广边军的……”

三流子走上来狠狠地照他大腿上踢了一脚,大声喝问:“广边军如今怎样,你凭什么说胡人杀进关了?”

那人疼得龇牙咧嘴,大口吸着凉气,艰难地分辩道:“广边军三天前就被一帮突然出现契丹大军踹了,毕将军带人逃进了妫州城,如今胡人说不定已经打到蓟门关下了!”

“说不定?”陆鸿冷笑一声。

他对广边军是有印象的,当初汤柏就极力推荐他到这个广边军任职,

他还记得那个军指挥使名叫毕大维,据汤柏

说此人带兵的本事十分差强人意。广边军在去年的安东、河北道防御战中就打得一团糟,没想到今年头一个出事的,又是这个鸟军!

他看着眼前惊慌失色的边军,心想此人差一点就成了自己的兵,也算是有些缘分……不过,他不能接受自己麾下有一个逃兵,所以坚决地挥挥手,说道:“扰乱军心、混淆视听,砍了!”

三流子跟了他这么久,哪里不知他的心意,等他问完话便已经把刀举在手里了,一听陆鸿发令,便手起刀落,咔嚓一声把那人脑袋剁了下来!

那人鲜血喷了一地,旁边围观的难民们纷纷惊叫躲避,几个娃娃顿时被吓得大哭起来。

三流子拾起满地乱滚的头颅,高高举起,对着四周大声说道:“你们想逃难的就老老实实逃难,自有大兵在后头护着周全,谁敢妖言惑众引发骚乱的,便是这个下场!”说着把人头往地上一丢,吓得难民们一个个噤若寒蝉。

陆鸿见耽误了不少时辰,便催促道:“走罢,抓紧赶路!”

未走几步,前头又是一记飞马驰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传令兵身背“令”字旗,将马颈下的铁铃摇得叮叮作响。那传令兵奔到近处,扫了一眼地上的死尸,便望定了陆鸿,行军礼道:“当面是否平海军的陆将军?”

陆鸿点头道:“是我。”说着让小金子取出印信腰牌,两相查验。

确认无误之后,那传令兵便从腹部解下一方铁盒,交给小金子,并取了一封令书,向陆鸿说道:“安东都护府令:即日起,扫北大军及河北道诸军皆由都护府节制,今命平海军指挥使陆鸿,自接令起,兼任广边军指挥使,立刻赶赴妫州接手!”

陆鸿说了声“遵命”,便接了令书。那传令兵道:“朝廷鱼符便在盒中,尚有后续行军命令,陆将军到了妫州即可接掌兵权,预祝旗开得胜!”

说着勒马便走,赶往下一个驿站换马,显然还有其他要务在身。

陆鸿接了令书鱼符,只觉沉甸甸得,心头豪情顿起,大喝一声:“转道妫州,陈三流带人开道,全军急行!”

身后众军轰然应和,三流子当即点了几个亲兵,手持马鞭当先驰出,口中大声呼喝避让,顿时清理出一条道路来!平海军跟在后头全力疾行,一气穿过昌州。

五月十七,平海军终于到达蓟门关,一道铁石关隘雄踞山峦长城之间,守关令是个从八品下的武官,见了陆鸿等人,当即开关放行,并且奉上粮水补给,同时一再叮嘱:前头已经有几波奚人散骑到关前骚扰,出关之后已不知是甚么光景,叫他们务必小心谨慎!

陆鸿等人谢过了那关令,义无反顾地向茫茫草原进发。

当晚平海军便露宿在了关外二十余里的佛爷顶,再往北二十里便是魏川县,往西五十余里就将到达妫州城……

陆鸿抽调两个哨组成斥候营,交给三流子率领,分别往东、西、北三个方向撒出去刺探敌情,同时升起中军帐,召集众将官议事。

大帐里点了十几根儿

臂粗的大蜡,照得方圆十步不到的中军帐一片通明。范翔与小金子两人支起一幅庞大舆图,南起幽州,北至室韦室建河地区,陆鸿就坐在将军折案之后,神色凝重地望着舆图,皱着眉头细细思索。

这次出军时文官只带了冯纲与范翔二人,因为这两人一个兵曹参军,掌管兵籍名册、武备器具;一个作为陆鸿的机要秘书,要随身侍从,帮助长官拟定保管往来文书、令信。

大寨里只丢下洪成与杜康二人留守,由于计划有变,原先保留的军田已经尽数租佃出去,此时偌大一个寨子除了这两位文官还有必要的守卫兵员,其实已经空空如也。

这时江庆就带着赵大成等一众军官,坐在中军帐里,静静地等着陆鸿的指令。

“两个打算。”陆鸿忽然开口说话,“一是从此地到达魏川县,接管县城防务,留下一批人员驻守,其他人再沿着桑干河西进妫州城;二是直接进军妫州,取了退下来的广平军。”

他见众人沉思不语,又说:“到达妫州城是现在第一要务,咱们只有取了广平败军,才能再依照安东都护府卢大帅的命令,重新夺回广平军大寨,再根据情势决定驱进草原会合龙武卫,或者扼守广平军大寨,保证我军左路的安全!”

这时江庆说道:“听蓟门关的人说,妫州地区已经有敌军大量活动的迹象,此时妫州到底是个甚么光景,谁也不知道,很可能已经被敌人大军围困——我的意见是:直接进军妫州城,突围进城之后说不定还要打一场守城战,咱们兵力本来紧张,所以到魏川县分兵留守并不可取。”

这番话说的人人点头,看来大伙儿都比较赞同这个方案——直取妫州。

江庆见同意的不在少数,又补充了一句:“即便从魏川县走,也不能分兵,反而要发动当地守军跟随我军作战……”

陆鸿撩起眼皮扫了他一眼,微微颔首,向大伙儿问道:“还有不同看法吗?”

老校尉古超兴说道:“职下有一点浅见:咱们进了草原几乎是两眼一抹黑,而且长途跋涉,军士们都疲劳不堪,因此最好先到魏川县休整,尽量从当地取得足够的情报,咱们才能有的放矢。”

旁边的左虎皱眉道:“万一魏川县已经失陷了呢?”

赵大成也摊开手说道:“对啊,说不定妫州也完了,广平军还剩几个都未可知!”

江庆摇头道:“不会,广边军三万人,退下来的少说也有一万余,加上妫州驻扎的清灵军一万八千,不可能这么快便被攻破。”

陆鸿也认同这个观点,并且补充说:“咱们出关二十余里,一路上都没有瞧见敌军踪影,可见妫州的情势尚未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顿了顿,指着舆图说道,“再说出了蓟门关五十里便是魏川县,如果县城已失,那就不会像关令说的那样,只有几股散骑骚扰,那时最少也得有一两回成建制的军队向蓟门关进行试探性攻击了!所以我判断,妫州和魏川县都还在我们手中,只是不知还能坚持几天罢了……”

(本章完)

第三百三十九章 陈州王的大朝会第一百五十一章 广边军大寨第二百七十五章 连环计(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见李密源第七十一章 积善坊花家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十三章 征兵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军的墙角第二百八十三章 鸿门宴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该来的,终是要来第三十七章 一门往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之战(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问题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个“外援”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九十二章 长亭送君别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烦恼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陈石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零二章 宿敌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风气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贺高第八十一章 倔强的金容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庄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围!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鸿门宴”(上)第二百五十章 不约而同的来访第一百七十一章 扫北的尾声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陈森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财主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客(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庞家的小动作(下)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参军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战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罴将军之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于安东的治理设想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财主第二百零八章 进入营州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二百五十四章 与帝说(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殇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会(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举措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钰第一百三十三章 监军老爷要来第二十二章 新编戊旅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会(中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会面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爷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三百零九章 临泉王之死第二十一章 作死的参军第二百零七章 独斩杀人王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七十七章 广平的邀请第七章 赵家集客栈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面的谈话第五十九章 客栈大火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贺高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罗王与朴仲忧丰庆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五十一章 两大督查司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爷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三百四十章 陆鸿的脾气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伤的温司马第四十三章 再见高登第一百零一章 三张飞钱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风雨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清缴海匪(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栋梁张镒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