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谣

“你不同意?”李嫣笑了,“你凭甚么不同意?”

陆鸿道:“李安身上有太多的疑点,我要查清楚之后再说。”

李嫣正要说些甚么,却见院中回廊拐角处,两个人影一闪,一名青衣小厮领着一位胖胖的官员,急匆匆地赶了进来。

那官员一边疾奔,一边不停地用手巾擦汗,见到陆鸿便连连招手,口中叫道:“见渔,见渔,出事了!”

这位官员不是别人,正是远道从神都赶来的汤柏。

陆鸿见他神色十分惶急,立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与李嫣对视一眼之后,便挥挥手驱退了那名小厮,拉着汤柏的手臂安抚道:“甚么事,你慢慢讲。”

汤柏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是陈州王,失踪了。”

陆鸿一时没能理解他的话,奇怪地问道:“陈州王怎么失踪了,他不是在广州吗?”

汤柏急得直跳,一时也不知如何解释,只不断地道:“失踪了失踪了,人不在广州!”

就在这时,回廊的另一边,闪出张冲的身影,只见他也带着人来,却是一名满身风尘的军官。

陆鸿一见那人便知事情不妙,那军官他认得,正是司马巽手下的副将之一……

李嫣虽然不识,却也能从他的装束上猜到一二,连忙进屋取了一杯茶来。

汤柏见他们如此神奇,也知道那人非同小可,况且陈州王的事情很不方便在外人面前提及,因此暂时闭上了嘴巴。

张冲远远地指着陆鸿,向那人说了句甚么,便自行退了下去。

那军官虽然神情疲惫已极,但是龙行虎步,颇见气势。此人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陆鸿身前,“啪”地双脚并拢,端端正正行了个军礼:“职下,司马将军麾下乙旅副帅,周栋,拜见陆帅!”

陆鸿伸手扶起,从李嫣手中接过茶水塞到周栋的手上,问道:“司马将军派你来的?”

那周栋感激地接过茶,却不就饮,而是将目光扫向站在一边的汤柏。

他也看得出来,这胖子虽然形容不大高贵,却是个大官。但是他带的是军令,即便宰相在面前,也不敢多说半个字。

陆鸿见他神情,心中便已了然,径直问道:“是不是陈州王的事?”

那周栋显然有些吃惊,这件事从发现到他赶至此地,总共不过六天时间,整个过程中可以说十分机密,那么陆帅是怎么知道的?

陆鸿指着他,向汤柏笑道:“你瞧,你们两位一个在跟前,一个打广州赶来,前脚后脚说的竟然是同一件事情!”

周栋奇道:“这位大人也是说此事?”

陆鸿道:“这位大人,就是咱们兵部汤侍郎,你有甚么消息,尽管汇报好了。”

周栋一听此人竟是汤柏,看向他的目光顿时又有不同,这两年汤柏在军中威望日隆,和军方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因此周栋对他另眼相看,也是情理之中。

周栋连忙拱手行礼,一五一十地说道:“禀报陆帅、汤侍郎,司马将军奉命镇压岭南叛乱,同时……六天前发现陈州王

失踪,调查之下方知,陈州王已经在半个月前秘密出海北上。”

陆鸿将司马巽派到广州,给他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明面上的,镇压叛乱兵祸,因此岭南道从一开始便没有发生类似黔中道等地的祸乱。

另外一个任务,周栋没有明说,但是汤柏能够猜得出来,必然是监视陈州王之类的任务。

汤柏听完之后,点点头道:“我们的眼线,也差不多是六天前才发现陈州王的失踪。至于他甚么时候离开的广州,从哪一路走的,却没能探查清楚。”

陆鸿沉吟一下,将两个时间点以及出行的路线仔细推敲了一遍,这才向汤柏说道:“派人分别到海门、登州、莱州、青州等处设卡拦截……”

他想了想,又摆了摆手,摇头道:“算了,他是陈州王,别人未必拦得住,咱们尽早回神都好了!”

等到众人散尽,李嫣笑吟吟地望着陆鸿,笑道:“你说不让李安进东宫,现在却由不得你了。”

陆鸿苦笑摇头,这一着上,他还真正是不曾想到。

毕竟陈州王以有心算无心,提前准备、提前行动,他再有天大的神通,也不会决计想象不到其中的变化。

这也是他在汤柏与周栋面前,可以忽略的一个问题:陈州王何以能够提前半个月,便料知神都的变故?

那个可能性呼之欲出,却也正因为太过明显,所以反而让陆鸿拿不准答案。

——因为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出现过太多表面似是而非、最后结果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他担心这一回,到最后又要来一个惊天大逆转……

所以在他真正有所头绪之前,他不希望汤柏他们想得太多。

况且,这一次汤柏回不了神都,他要将其留在建邺城中,镇守江南。

其实不只是汤柏,还有刘祯这位户部侍郎,也正好被陆鸿留下来,专业对口掌管江南的户籍、田亩问题。洪成也正好给他充当副手。

至于杜预,他却不打算留在江南。

按察使毕竟还有按察使的工作,杜预便继续南下或西行,打着按察使的旗号至各道继续巡视。

在离开建邺城之前,陆鸿找到了顾综,好生交代了一番,并且与张镒说好,必要的时候,会让顾综请他老人家出山扛鼎。

至于谢家庄那边,他还是决定派遣陈三流,专门带兵驻防句容,只要谢家庄稍有异动,即刻出兵围剿!

因为自打听说,那谋害皇帝和太子的司膳,正出自陈郡谢氏之后,陆鸿便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谢家庄一定还有更大的秘密……

……

……

三月中旬的神都,已经不再是陆鸿离开之时的那个神都。

物是人非事事休。

不单是人,也不仅仅是因为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改变的天地风貌……

陆鸿至今尚且不曾见过三月的神都,但是他听吴卫说过,说过桃李园案之前,那三月的神都、三月的天街。

桃李芬芳、牡丹争艳……

可是今日,虽然整个神都阳光明媚,春色

如常;虽然天街上牡丹依旧,野草野花不输其芳。

但是,整个洛阳城,仿佛都给人以一种诡异的、让人无法描述的变化。

陆鸿等一行人走进定鼎门,漫步在天街上时,耳边总是若有如无、时远时近地传来声声新奇的童谣:“东边姥姥山,姥姥一只耳;鸿鹄振奋起,孝悌总相宜;若问山中谁,姥姥掷笑杯……”

陆鸿在天街上走着,听着耳边断断续续的童谣,脸色却愈发难看起来。

这几句童谣看似隐隐然若有深意,其实意思十分明白,也十分恶毒:头一句“东边姥姥山,姥姥一只耳”,是个耳东陈,陈州王的陈;“鸿鹄振奋起”,有陆鸿的“鸿”字,也隐含着陆鸿青云直上之意;“孝悌总相宜”前后字正好是“孝宜”二字,显然便是指的武孝宜!

这些不论是明说还是暗指,都还不算紧要,只有最后一句,“若问山中谁,姥姥掷笑杯”,才是字字诛心之语。

所谓“掷笑杯”,那是民间一种十分简便而广为流传的一种占卜方式,即使用两枚一面平坦、一面突起的筊杯投掷占卜,凸面为阴,平面为阳,俗称“掷杯筊”。

两枚筊杯掷出,若是一阴一阳,则是“圣杯”,即天意认同、此事顺遂之意;反之则是两凸面的“阴杯”,代表行事不顺。

但是如果两面皆为平面,便表示天意不明、尚未决断,这种即称为“掷笑杯”。

所以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显然就是:到底谁在山上(谁能上山),天意尚且不明……

这童谣的意思,显然就是在影射,日后天下的归属,便在陈州王、陆鸿、武孝宜三人之中罢了……

李嫣皱着眉头,反复听过几遍之后,忽然向陆鸿笑道:“这是针对你的哦!”

陆鸿无奈苦笑,李嫣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事实上,他也想到了这一层,不论是陈州王还是武孝宜,都已经摆明了争夺天下之志,所以即便千口万口来言说,也根本不当个事儿。

但是这童谣之中偏偏将陆鸿与这两位相提并论,那就十分值得玩味了……

陆鸿心中乱糟糟地也没个头绪,他打消了直接进政事堂找曹梓、崔景芝的念头,向侍卫们下令道:“回陆府。”

修业坊还是老样子,陆府也没有甚么变化。只不过,当陆鸿等一行人走到修业坊时,从他们身边经过的邻居、路人,都纷纷向陆鸿投来复杂难名的目光。

除此之外,不知是出于恐惧,还是敬畏,但凡他的队伍靠近,那些人们好一点的悄悄退至路边避让,夸张的甚至低声惊呼、一哄而散!

陆鸿越看越摸不着头脑,而且原来越觉得事有蹊跷。同时,他心中的怒火,也好像点燃了烈酒一般,腾地燃烧起来!

他感觉自己此行,恐怕不会像他心中以为的那般顺利,他在神都的出现,也未必能够如愿将那未知的变故弹压下来。

他甚至感觉到,神都的变化,已经远远超脱了他的掌握……

他这个陆帅、陆相,还有足够的能力应付眼前的危局吗?

(本章完)

第四十一章 请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罗王与朴仲忧上架感言第二百六十章 新罗兵败第八十二章 都随它去罢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县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乡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请者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层的问题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达平州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风雨请假第一百六十六章 乱兵出奇将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只锦囊与一段回忆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乡去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种各样的暗流涌动(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兴宫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园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驿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客(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发雌威第二百三十九章 熊罴将军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发雌威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二)第二十章 终于定下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御使成凹斗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辞(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第一百零二章 范翔的心思第十七章 军医张承启第六章 大周团练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二百九十九章 东西战线的局势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个帝国的崩坏第七十六章 后军操演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驼队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国铠甲下的软肋(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三百七十章 说客(三)第四十八章 战后的青州城第八十九章 冷清的皇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仓曹参军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觉悟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一百七十八章 圣旨第二百七十七章 连环计(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传话儿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帮忙第一百零八章 “审问”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会(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阵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书信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卫战第二百九十七章 将军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积善坊花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园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战(一)第三百零四章 所谓“军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缴海匪(四)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桥北的争端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转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锁安东的钥匙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楼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战(五)第三十二章 夜袭第五十五章 六乘驿第三百四十一章 维持现状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难做第一百八十四章 乔迁酒宴(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监军巡察使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当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骑军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观炸了第六十二章 陈石的背后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六十章 风雪杀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肃清内敌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楼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暴抗公上架感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厨子第三十七章 一门往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仁贵坊中恶斗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还是捅纰漏第二百六十七章 陆副都护看不下去了第三百一十章 八门金锁阵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诱惑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护府的诡异气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