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皇帝出京

除夕前两日,一般叫小除夕;

奉新城的百姓们按照以往的习俗,开始在家里摆一些小宴招待一下来拜访的亲朋,这叫别宴,同时,要在屋外点香,这叫天香。

诸夏传承至今的礼仪,在服饰、发式这方面,燕晋乾楚之间是有区别的,但在节日流程上,依旧保留着共通;

至于说奉新城内的蛮人与野人,原本不过这些节的他们,也早就被裹挟进这相同的节奏之中。

但百姓们可以放下一年的辛劳享受这难得的岁月静好,有些人,是无法停歇下来的。

奉新城赏月楼二楼的一处包厢内,一支来自老燕地商队的头目们,正聚集在这里作宴。

他们是肯定来不及回去过年的,且还得在这里等开年后的一批货。

晋东商贸发达,一是因为其地处要害,掐住三方流通,二则是晋东本身的作坊群,本就是当世最紧俏商品的发源地。

货源紧张,得竞价,得排队,年关之际,生产力本就难免下滑,商队等货,这是难免的事。

坐首座的商队掌柜举着酒杯,和手下的这些个把头们先回忆了一下过去一年的辛苦,再展望了一下明年的收获,流程,还是那个流程,一通话配着一轮酒下去,氛围也是热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掌柜的喊来了歌女唱歌助兴,桌上有一小半的把头们都各自以去如厕的理由离开,但到底是去做什么的,大家心里都清楚。

莫说是当世了,就是在后世,这类产业也是禁之不绝的。

不过,在奉新城这里,红帐子也是官营,传说背后的大掌柜,是王府的一位女先生。

至于那位女先生和王妃的身份关系,其实风闻并不大,因为下面的百姓很难想象自家的王妃会操持这种买卖,信的人太少,这传闻自然也就传不开。

所以,奉新城的各式红帐子产业里,基本不会有什么逼良为娼的事发生,客人在这里,也必须谨守规矩,买卖就是买卖,谁也别想用强,谁也别想过分,主宾之间,必须客客气气。

但正是这种调调,反而让奉新城的红帐子产业,有了一种有别于它地的文化氛围;

且渐渐有了一种超过和覆盖以往乾地著名的瘦马和小娘子的风头。

其实,奉新城已经很少有本地女子再进红帐子了。

一是因为平西王爷是以大军立晋东的,先有大军,再有军镇随后再逐步发展出城池人口各行各业,所以这里军汉比例很高。

和乾国当年贼配军地位低下不同的是,在这里,嫁给军汉,只要是正军,就能入标户户口,福利待遇太过吸引人,所以丘八在相亲市场上绝对是香饽饽,一丘难求。

二是作坊里招收女工,比如剑圣家的在生孩子前,就一直在作坊里上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女子就业的问题;

不过,外来迁入的流民,倒是一直在填补这个空缺,时不时的,还有其他地方的那种流动红帐子,组团进入奉新城给这个行业提供新鲜血液,所以,产业倒是一直能够维持下去。

其他人要么在欣赏歌舞,要么独自去寻欢,包厢角落里,却有一个青年,端着酒杯默默地靠在窗边,看着街面上人流。

掌柜的走过来,笑着问道;

“怎么不和他们一起去高乐高乐?”

青年笑了笑,道;“家有贤妻。”

掌柜的则道:“谁家没有似的。”

青年点点头,懒得解释。

掌柜的对这位自己手底下的青年很是客气,青年姓吴,叫兆年,是自家东家的远房侄子,刚投奔来不久,看样子东家是打算着重培养他的。

“李掌柜经常带队往来晋东,对这里有什么看法么?”吴兆年问道。

李掌柜笑道:“早在平西王爷封镇雪海关起,我差不离半年来一次,从雪海关到奉新城,每次来,感觉都会变一个样。

当初第一次走这条路时,晋东之地除了雪海关,当真是十室九空一片白地,现如今再看看,烟火气息,已经这般浓郁了。

在外人看来,咱大燕的平西王爷是当世军神,但在我看来,王爷的治政地方,才真是鬼斧神工。”

吴兆年微微颔首,道:“所以,平西王府才能以晋东一隅之地,拥有如今可独挡楚国之气象。”

这时,

楼下来了一支婚娶队伍,吹吹打打很是喜庆。

但奇怪的是,这支队伍里,竟然有两尊轿子,一尊是花轿,一尊则是青帘轿。

娶妻纳妾,是这个时代的风气,家有闲财者,纳一房小的,也实属正常,但正妻,只有一个,就是平西王府的双王妃,那也是皇帝特赐的荣誉准许平妻。

普通人家,哪怕是豪贵门庭,也不敢这般玩的。

最有趣的是,这支队伍竟然在这楼下大门口,停了下来,要知道,这儿可是赏月楼,名字再好听,那也依旧改变不了这儿是烟花柳巷之地的事实。

新郎官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身着甲胄,胸佩红花。

晋东之地军人地位高,再加上平西王爷册封两位王妃的那一天,也是着玄甲上礼台,所以这儿的民间嫁娶,新郎官军士出身的也是喜着甲胄。

李掌柜笑道:“这是要娶娼女么?”

吴兆年摇摇头,道:“婚轿里,有新娘子。”

年轻的新郎官下马,走到婚轿前,从里面,将头盖遮面的新娘子接引了出来。

“你,过来。”李掌柜召唤来一个手下,“下去打听打听,到底是什么景物。”

“是。”

吩咐完手下后,李掌柜对着吴兆年猜测道:“总不会娶大妇时再顺路纳个娼妇填房回去吧?”

吴兆年没说话。

赏月楼下面,挤满了人,大家都在瞧热闹。

没多久,一个年轻的赏月楼里的姑娘出来,对新郎官回了话。

新郎官面色凝重,很严肃地说了些什么,随即,牵着新娘子的手,在这大婚之日,于这赏月楼前,新婚夫妇跪在了大门口。

李掌柜咂咂嘴,回头看看,终于等到了自己先前派下去的人回来了。

“打听到了么?”

“打听到了,掌柜的。”

“快说说。”

“是这样子的,掌柜的,这新郎官儿于前些日子刚被纳入了王府锦衣亲卫。”

“嚯,这可是好前程。”李掌柜说道。

熟悉晋东情况的人都清楚,平西王爷的锦衣亲卫到底是怎样的存在,王爷外出时,基本都是以锦衣亲卫护卫,王爷出征时,他们就是帅帐亲卫;

无论是一直当亲卫,混一份与王爷的人情还是得到机会外放出去,总之,前程都是极为敞亮的。

“今日他娶的,是一名参将之女。”

“那为何要到这里来?”

“是这样的,掌柜的,这新郎以前是个孤儿出身,平西王爷当初在盛乐城时,就开义学,收留孤儿入学堂。

军中战死的丘八亦或者是其他百姓,可以捐资入学堂,自义儿里择选,让其改姓供奉牌位姓氏。”

这个模式,最早是因为战死的丘八们的抚恤金,没有亲眷可以接收,干脆从学堂孤儿里选一个来承接其姓氏,抚恤金就当是给孩子的生活费了。

本质上,王府并未因此多付出什么,抚恤金本就是该给的,这些孤儿,是瞎子早早地就定好班底要收留以作日后根基的。

所以,无非是走了个形式;

但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外面的人来资助。

“这赏月楼里有个老鸨,最早时在盛乐城就入红帐子了,她当时捐了一笔银子,资助了一个义儿,就是这新郎官儿。

这新郎官儿去岁时出学,在军中历练了一年,前不久选入了王府锦衣亲卫,又得一名参将大人看重,收为乘龙快婿。

今日是他的大婚之日,但这新郎官却执意要在今日接自己的阿母回府。”

“接他阿母,在今日?”李掌柜迷糊了。

“是,没血亲干系的……阿母。其实,新郎官早先就来过好几次,想将其阿母接出去与自己住,但这老姐们儿却觉得自己身份会污了他的前程,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随他去。

可谁成想,今儿个新郎官在大婚之日,竟然带着新娘子来接人了,先前那老姐们儿派人传话,给出了一笔婚庆银子,但再次拒绝了跟他回家。

这新郎官执拗,

就带着新娘子在门口跪着了;

还说,

说他这条命,一半是王爷给的,日后但凡王爷所需,他将不惜为王爷豁出这条命;

另一半的命,是阿母给的,自己如今成年,既已大婚,家中怎能没有阿母坐在那里吃一杯新媳妇奉的茶?

说那老姐们儿不出来,他今日这婚,就不结了。”

李掌柜听完后叹了口气,有些唏嘘地感慨道:“这新郎,倒是个忠义之人。”

说着,李掌柜看向身侧的吴兆年。

吴兆年伸手轻轻拍了拍窗边,

此时,

似乎是新郎的坚持甚至是“威胁”,

终于让那位无法拒绝下去了。

从赏月楼里,走出来一位明显有了些年纪的女人,新郎官和新娘子起身,将她送到了另一顶轿子上。

随即,新郎翻身上马,意气风发地向四周喊道:

“今日起我周长安,娘和媳妇儿,就都有了!”

“好!”

“好样的!”

四周围观的奉新城百姓发出了称赞之声,倒是没人去讥讽嘲笑什么。

吴兆年记得,当年曾有一位乾国的大官为躲避仇家迫害,流落到岛上,当了自己三年的老师后病故。

他曾对自己说过一句话,至今都记忆犹新。

他说,所谓的路不拾遗,民风淳朴,上下有信,忠孝礼仪,都是在活水中养出来的,而大乾,已然是死水一潭之姿态了。

且看如今奉新城之民风,再看当下燕国之势,晋东之势,吴兆年终于理解了那位老师这句话的含义。

自己北上时,遇到了自己的阿弟吴襄,自己那个倒霉的弟弟,曾在乾国时被平西王所俘,后又得放生。

在阿弟的形容里,平西王爷是一个真正的枭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自入晋东以来所见所看,哪里是什么枭雄,翻遍史书,又有哪家开国君主在发家立业时,能有这位平西王爷这般踏实稳固的?

可惜了,

燕晋之地太远,吴家又在海上,此等投注之机会,不是吴家愿不愿意凑上去的问题了,而是人家,屑不屑在此时正眼瞧你?

思虑之间,吴兆年这才留意到李掌柜还在看着自己,当即笑道:

“是个好男儿啊。”

……

“是个好孩子。”

王爷正在练箭,听着肖一波汇报着今日奉新城发生的一些新鲜事。

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王爷又问道;

“他丈人是哪家?”

“是徐参将。”

“哦,有点印象。”王爷继续张弓搭箭,“他作何反应?”

本以为挑中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乘龙快婿,而且还是父母双亡的孤儿,自己闺女嫁过去也不用受公婆的气被立规矩;

谁晓得半路杀出一个亲家,而且还是那样的身份。

“气得不轻。”

“哈哈。”王爷笑了,这一箭,射偏了一点,但依旧是中靶心红圆了,“然后呢?”

“徐参将本想带人去要个说法的,但被金总兵拦下了。”

“金术可也在?”

“在那儿吃席的。”

“哦。”

王爷清楚,既然金术可在,那位参将,就翻腾不起来了。

郑凡又射出一箭,

而后放下硬弓,扭了扭脖颈,

吩咐道:

“以王府的名义,送一份贺礼过去。”

“属下遵命。”

“另外,让丽箐送一件头饰,给新郎官的阿母送去。”

“属下明白。”

“最后,让仙霸持孤的王令,取鞭上那位徐参将的门,替孤抽他十鞭子。

没眼力见儿的东西,心里再不痛快也得给憋在心里不是,他家闺女就比他懂事儿多了。”

其实,这里头的意思还有很多。

抽丈人,赏女婿,本就有将这件事扩大化的意思,有利于塑造社会风气嘛不是。

再者,

义儿军是王府未来发展之根本,自己既是这些义儿的王爷,也是他们的山长,自己得护着他们。

小时候,是护着他们吃穿,长大后,是护着他们的面子;

这样,

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你……卖命。

当然了,王爷的想法没那般市侩,徐参将心里不痛快,但自己抽他十鞭子做个表态,他脸上就有光了,同僚不仅不会嘲笑他,还会羡慕他得到一个品行好且得王爷看重的好女婿。

抽鞭子,不叫个事儿,都是军中丘八,被王爷踹一脚这叫疼爱。

肖一波下去做事了;

这时,

瞎子手里拿着信笺走了过来。

“主上,海东吴家派人来了,是混迹在商队里过来的,人已经到咱奉新城了。”

“哦,你去见他吧。”

海东吴家,郑凡还真没兴趣现在去见,吴家是乾国海上的皇商,在海上势力很大,但却又游离于诸夏大局之外。

说句不好听的,吴家还没乾国西南的某个大土司管用。

真要用到吴家的时候,也得是大燕军队彻底打破乾国北方,将乾国打成南乾时,吴家才能真正派上用场,但那也是敲敲边鼓断断南乾朝廷财源的用处罢了。

“好。”瞎子应下了,然后拿起信笺,“主上,还有两件事,是燕京的事。”

“说。”

“燕京那边传来消息,明年要改元了。”

“又改?”

“毕竟去年还是打了仗的,再改个元,也算是求一个好兆头。”

“哦,叫什么?”

“盈安。”

“还真是通俗易懂的年号啊。”王爷笑着说道。

这年号一看就是,皇帝打算大力恢复民生,积蓄国力充实各级府库什么的。

瞎子也在旁边陪着笑。

“还有一件事呢?”

“其实是两件事,不过咱们先收到皇帝的密旨了,但大消息,应该过阵子会传来。”

“我看看。”

郑凡伸手接过信,

扫了一眼。

前头,小六子的废话,郑凡直接掠过了。

内容主要在后头三段话。

第一段是:姓郑的,我家皇后想儿子了,我也想我儿子了,我儿子在晋东过得还好么?

“畜生。”

第二段是:姓郑的,我在皇宫里住着好无聊啊,不像以前,还能被父皇贬着到处溜溜弯,现在我看到皇宫里的金砖碧瓦,就犯恶心了。

第三段是:所以,我打算亲自来接我儿子回家,接儿子时,我也能逛逛看看。

郑凡皱了皱眉头,

道:

“皇帝这是,要东巡?”

“是。”

其实,瞎子很想回一句:咱们可以让他变成东狩。

毕竟,皇帝一来,太子本就在咱这里,得,天家父子俩齐活儿了。

古往今来,哪个藩镇造反时,能有这等天胡开局?

但瞎子没这么说,因为他清楚主上不会同意的,尤其是在那皇帝这般坦荡,且诸夏还未一统的时候,所以,瞎子就不自讨没趣了。

好在,他还有郑霖可以期待,而且,有更长的时间可以享受这个过程。

“他是真在皇宫待腻了,想出来散散心么。”

“属下觉得,皇帝是……”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 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 领现金红包!

“是什么?”

“是想您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风波起第四十四章 驾崩!第二百三十九章 门槛第四十六章 喜当爹第十四章 更脏第五十三章 师门,千里借剑!第一百九十六章 投降第六百五十章 竟无一人是男儿!第六百一十六章 俏第二十四章 废物牌位第七十四章 胜了,败了第五十二章 设定第三百五十三章 恣玩第七十七章 爹带你,上山第六百二十七章 靖南王爷……接旨第六百一十二章 颠了它!第六十章 灭门第一百零三章 支援第一百零九章 燕小六第六十一章 突如其来第三十八章 血族第十一章 王诏第三十九章 宝库第四十章 大体老师:阿铭第三百六十七章 杀奴!第二百二十七章 兆第二十一章 汤饼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野伯第六百五十章 竟无一人是男儿!第四百九十七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九十六章 投降第四百零一章 大燕忠良第五百六十八章 血统第五百四十七章 奋起阴兵十万!第四十九章 迎敌第四十七章 平国策第七百一十六章 君臣第九十二章 大燕国运!第五十五章 安能辨我是雄雌?第六百一十七章 足迹第七百零三章 大将军第五百四十五章 爹,我要晋级!第四百八十一章 否第六百九十三章 谁,能禁锢他?第四十章 溃败和抢功!第六百九十五章 多子多债!第二十三章 莫不是个傻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宴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帝的手术!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约在冬季第一百八十章 与我何干?第七百二十章 燕皇的选择!第二十九章 当狗第一百七十章 上头第四百二十八章 跪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凤!第642章 血淋淋第二十四章 东风起第二十一章 牧童遥指杏花村第两百六十二章 舔狗第三百九十六章 男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无妨!第六章 血族第六百一十六章 俏第五百一十三章 日落第一百七十八章 心变第六十七章 参见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燕,再无靖南王第七十三章 尸变!(下)第三百三十章 血战(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二王齐聚,马踏王庭!第四十七章 自尽第五十七章 尴尬第三百零二章 成势第645章 意外中的意外中的意外!第九十四章 破城!第九十一章 第一枪!第四百六十五章 猎人和猎物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排第四百一十章 花烛夜第二十章 祖宗有灵第五十三章 刺客第九十七章 守城卒第二百三十章 楚奸第二百零九章 薨第三百八十六章 魔临!第四百八十七章 断它,百年国运!第二十七章 缘,妙不可言第六百二十六章 该咱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兆第三百二十四章 王旗!第二百九十一章 浑门第七百零八章 受命于天第七十三章 金蝉脱壳第五百一十七章 落幕分赃,新君肚量第五十三章 刺客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侠,请入坑第二十五章 犬马!第一百五十二章 盛宴第两百章 皇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