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先经济

北荒,五十里寨

应叔笙每五十里立一寨,按照距离云城远近,分别叫做五十里寨、百里寨、百五十里寨。

而应叔笙所在的位置,就是这五十里寨。

“找到没有?”应叔笙问道。

“十万人都散开了,没找到郑将军他们,反倒找到一堆大小部落。”向汉说道。

“大小部落?有没有人见过郑灏他啊?”应叔笙问道。

“没有人见过十万大军路过,也没有人见几个人回来过。”向汉说道。

“这里没人见过,那代表没有走过这条路。嗯,继续前进到前面,再继续散开,寻找部落。”应叔笙说道。

“是,王爷。”向汉领命而去。

“这将军当的,真惬意啊!”应叔笙舒展了一下身体。

他在钟吾当王爷,处处受视听卫和当地太守监视。到了这里,监视虽然还有,但是自己想做点事还是很简单的,比在钟吾受制于人,遭受白眼好的多。

韬晦殿

“列位,不好意思,昨日未能起来,让大家白等一趟了。”应仲良笑眯眯的说道。

“陛下大婚,没事,没事。”刘俾笑道。

他们可不敢说自己昨天压根没来,毕竟应仲良不知道这个事。

“嗯,话说,朕都忘记册封她们两人,今日就封了。封邵诗音为淑妃,文绢为德妃。”应仲良说道。

“谢陛下。”邵文中和文貅代她们两人谢恩。

“朕,有一事想询问诸位。国家太平了,什么为施政之本呢?”应仲良问道。

“外有强敌,则以军马为先;若无,则以民生为先。民生又以衣食住行为先,衣冠正,百姓直,礼仪昌盛。食可果腹,则初平;食可盈余,则太平;食可肉糜,则富贵。居陋室,则民生凋敝;居平屋,则民生平平;居广厦,则国强之。行无阻碍,达至各地,则不惧任何意外,是昌明盛世焉。”唐单说出了自己的理念。

“唐参政所言不错,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承平,但是也不可忘记各种威胁。所以,发展军力也应当同步进行。我们发展军力不一定要多少部队,而在于武器的创新,更新。所以,臣觉得应该设立武器研究所,研发各种新式武器。”魏珲说道。

“我们不是有武器研究所么?”应仲良问道。

这个武器研究所是万弘新政的一部分,仗打完了之后,户部就再也没给这个武器研究所拨款,导致解散。

“因为没有资金,已经解散了。”魏珲说道。

“户部,怎么回事啊?”应仲良问道。

“禀陛下,天下太平之后,武器研究已属多余,再加上需要修建运河,直道,还有仓库,所以就停止拨款了。这多出来的钱,全部用于以上事情。”李钊说道。

“陛下,给研究所拨钱,不如拨钱给太学,让太学多招募一些学子。毕竟学子多了,整体文化提高,到时候选拔人才也更容易。”刘俾说道。

“嗯,教育确实是需要。”应仲良点点头。

“陛下,商贾贸易,是富民之本,理应支持。”魏鸾说道。

“等等,这,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啊!竟然有这么多需要发展的。现在,朕很为难。你们说说哪个比较重要,我们就先发展哪个。”应仲良说道。

“应当先发展经济,经济是国家之本,民富国强是也。”魏鸾说道。

“应当先研究武器,安内必先制敌于外,毕竟代国还未亡。”司马隽说道。

“百姓无知,则政令难行!应当大力发展教育,让老百姓多学知识,上则为国效力,下则济世安民。”刘俾说道。

“有没有其他意见的?”应仲良问道。

“无外乎就是发展军事、经济和文化了。这三点都很重要,但是发展军事和文化,首先需要钱,没钱什么都干不了,臣建议先行发展经济,然后文化,最后军事。”郑会棋说道。

“为什么军事要放在最后?”司马隽不满。

“没有这方面人才,怎么能去研究好新武器,制定新的作战计划?”郑会棋说道。

“那发展经济,不也需要人才么?干嘛不先弄好教育?”刘俾说道。

“我国经济实属不错,没必要进行投入,可以先行把钱投入教育。而经济那边,只消下几个好政策就行了,还可以让各地建立贸易场所,以后只许在贸易所交易、买卖,谁建谁有权使用,而我们只需要向他们征用土地使用的费用就可以了。”郑会棋说道。

“郑参政此举不错,好的很。”应仲良点点头。

不花钱,还能拿到钱,付出的只是掌握在手里的土地,这是最好不过了。

“那群唯利是图的商人会信这种好事?”刘俾不相信。

“第一,这对商人有好处,精明的商人能想到这里面巨大的利润;第二,国师的父亲,可是帝丘最大的商家,可以让他先出面建造,起领头作用。”郑会棋说道。

国师,即漆雕殇;其父漆雕德文,帝丘最大商人。

“漆雕家已经那么有钱了,会在乎这个?”刘俾说道。

“可是漆雕德文一直想当官,我们可以应这个打动他,就看陛下舍不舍得这一二官职了。”郑会棋说道。

“于国有利,为何不可?”应仲良说道。

“陛下,此,不就相当于卖官鬻爵么?”刘俾说道。

“是啊,这与卖官何异啊!”众人纷纷反对。

“嗯,这倒是。”应仲良想想也是。

“陛下,于国有功,是不是即使他是一个平民,也应该奖赏?”郑会棋问道。

“不错。”应仲良说道。

“漆雕德文之前助大燧北伐,一统天下,此功如何?”郑会棋再问道。

“甚大。”应仲良点头说道。

“陛下未曾封赏漆雕德文一官一职,现今封赏,有何不可?再说,漆雕德文乃是国师之父,封个一官半职,又有谁能嚼舌头?”郑会棋说道。

“嗯,郑爱卿有理。”应仲良又点头。

“陛下,开此先河,怕是遭人笑话。”刘俾反对。

他是个文人,又是士家大族,特别瞧不起商人,所以反对漆雕德文当官。

“还请陛下决断。”郑会棋可不管刘俾的态度,就看应仲良怎么选择了。

“按郑爱卿说的做,国家为重。”应仲良说道。

“陛下圣明!”郑会棋笑道。

于是,燧国确立了先经济,后文化教育,最后军事研究的方针。

第185章,大周新君古骋第129章,南蛮叛乱(一)第221章,宫变计划第71章,万弘受封第170章,大战过后第21章,宴会(一)第55章,江都第33章,削藩毕第191章,梁代盟第240章,区划与分权第219章,何去何从第135章,黄选第259章,讨论封王第162章,反间计第199章,赶赴离山第237章,处理赵符第30章,天下要乱了第138章,婴齐认师第138章,婴齐认师第179章,郑颖立威第88章,追击陈文广第79章,多数人的想法第200章,争虚名第254章,派海外使团第231章,女人了不起第223章,应仲良的反应第215章,换封地第12章,腐儒误事第111章,石州刺史应仲良(二)第50章,逼宫第161章,古继潭掌权第196章,调动部队第106章,和谈反应第20章,要忍第243章,同行第31章,灭中山国第201章,血战突围第103章,打劫第142章,北伐准备第22章,宴会(二)第21章,宴会(一)第66章,应仲良的制衡之策第45章,重逢第76章,改革(一)第2章,小郡主第181章,突袭阳晋第1章,北城凉王府第126章,月夜戏郑颖第186章,功高盖主第222章,说动李伯第187章,欺骗计划第257章,狩猎(二)第42章,决断第48章,万弘的去处第159章,剑峰峡惨败第105章,四个小女孩第104章,结盟第82章,聊天第132章,绿帽子第80章,皇上加油哟第158章,周皇被俘第100章,陈文广自杀第102章,偶感风寒第183章,正统之争第134章,士族的钉子第258章,和气满满第167章,乌云关之战(一)第110章,石州刺史应仲良(一)第157章,成安被夺第159章,剑峰峡惨败第42章,决断第144章,原因第38章,政变第72章,甘疾的选择第146章,建水军第73章,‘陈文广’的救援第119章,比武(二)第153章,人选第228章,子死,母立第130章,南蛮叛乱(二)第129章,南蛮叛乱(一)第258章,和气满满第17章,夜袭第18章,等待第117章,郑颖被抓回第234章,代国远遁第175章,阳晋之战(二)第54章,盛州的抵抗第30章,天下要乱了第63章,这么多人第172章,澹台节的身世第220章,抓人不成反被抓第238章,往南第126章,月夜戏郑颖第30章,天下要乱了第147章,津南练兵第141章,一路走好第208章,新郑计划第75章,也先的求援第99章,应叔笙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