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

“启行喽!!”

一声长号,云开雾散,露出一座巍峨的皇城。

开元九十八年,二月十二,春和景明,阳光灿烂,今日乃是百花的生日。

从长安内外,花开如锦,桃李争妍,莺飞草长,一派生机。

经钦天监测算,今日乃是吉日良辰,利于南行。

奉上谕,和亲使团启程离京。

今日天未明时,王维带着一众将士汇合了郡主仪仗,以及使团来到了皇城的永安门外。

在晨光熹微之时,使团等到了使者,以及皇帝的谕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酌南安郡王之女魏璎珞,温柔谦和,风姿卓越,名德皓贞...特封为安定郡主,即日启程,和亲南国,以保两国友好,百姓安居...”

“魏璎珞遵旨!”

贾探春凤冠霞帔,身着锦绣大红宫装,面色平静地接过了圣旨。

“苦了我的儿啊~”

南安王妃抱着贾探春,撒了几滴眼泪。

等到贾探春劝过,才抹着眼角退开,将位置让给了贾府一干真正的亲戚。

贾政贾赦并不说话,只是遥遥地向郡主拜了拜。

贾母王夫人等女眷身着诰命服饰,拉着贾探春细细私语,时而拿着帕子沾沾眼角,泪水又流得多了一些。

待王夫人等下去后,赵姨娘,贾探春的生母不知怎么窜了上去,飞快地将三枚铜钱塞在贾探春的手里,“我省下的,你留着用!”

“混账行子,谁让你过来的?!”贾政大声呵斥道。

一个比丫鬟强不了多少妾侍又有什么资格面见郡主呢?要不是看在她是贾探春的生母份上,今日送行也没她的份。

受了斥责,赵姨娘泱泱而退。

而一直保持平静的贾探春却拿着三枚铜钱暗自垂泪,我吝啬的娘啊~

“宝玉,你不去送一送?”

王维骑在大白上,向身边的贾宝玉问道。

贾宝玉摇了摇头,拿着袖子胡乱地擦了把眼泪,问道:“王大哥可知三妹妹要许给何人?”

“不知!”

本来和亲时,双方身份都已确定,可是宋国却没有传来消息,此事搞得唐国十分被动。

嫁个郡主过去,却不知道要嫁给谁,岂有此理?

可是唐国势弱,弱国无外交,又能如何!

只有依靠和亲使者前去抗议、磋商,绝不能失了体面。

不过王维知道贾探春嫁得应该不错。

原著中第六十三回,宝玉在大观园内搞了个生日宴会,一应女子尽数到场。

众人抽花签一回,暗示了每个人的命运。

探春抽到了一支这样的签: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

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然后众人说: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大喜,大喜!

通过‘日边红杏依云栽’可以看出,贾探春所嫁之人身份不低。

为何?

何为‘日’?

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此处‘日’岂不是代表一国之主?

红杏,也可读作红星,暗喻星辰。

此外还有一处暗示贾探春可能嫁给一国之主。

‘众人说: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贾家只有一个贾元春入了宫,做了皇帝的妃子,哪来的王妃?

帝妃还差不多!

但是大家避讳,才会那么说。

此处暗示,贾探春的身份与贾元春一般,很有可能嫁入宫中,成为皇帝妃嫔。

以及后来大家一起放风筝,贾探春放的是一只大凤凰。

这凤凰象征着什么,不言而喻。

不过老曹又一句‘三春怎及初春景’,初春贾元春乃是贤德妃,在后宫中,只在杨贵妃之下。

此句说明三春贾探春的身份没有元春高,可能是一个没有封号的妃嫔。

结合宋国赵祯初继位,需要在全国选秀,充裕内宫,贾探春很有可能入宫。

不过,一切都只是猜测,事实究竟如何,还要等入了宋国才能确定下来。

“宝玉别担心,我等此行是为唐国争光去的,要是三姑娘嫁得不好,我等使者岂能答应?!”

“真的吗?”宝玉哭道。

王维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要是宋国敢不给我面子,我就将三姑娘给带回来,好不好?”

“玄奘,宋国乃是龙潭虎穴,去了之后你可要规矩一些,千万别乱来啊!”

礼部侍郎贺知章站在前面,听到了他的话,回身叮嘱道。

“哈哈,贺老大,你说这些没用,玄奘就是个不守规矩的人,要他守规矩,比登天还难!”

杜甫如今是礼部正六品主事,也就是礼部尚书、礼部侍郎、礼部郎中、以及礼部员外郎手下的一个礼部小官,一个清贵闲职,主要职责包括掌管仪仗、主持祭祀、接待外宾、出使等等。

官虽不大,可阿杜却很兴奋,身上穿着绯红官袍,头上带着双翅官帽,整个人打扮得像个新郎官一样。

他走路带风,说话带笑,精气神都比以往昂扬了不少。

“官迷!”

王维暗暗鄙夷,此次他是使团的副使,又是个文尊,朝廷怎么可能只给他一个羽林卫郎将的武官帽子?

后来又补发了一顶礼部员外郎的正五品官,也就是说,杜甫是他的副手。

看到属下在自己面前瞎嘚瑟,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王维只想说老杜仕途坎坷不是没有道理的,譬如他求官,朝廷封了他河西尉,一个主要负责捕盗和收税的官职,类似于地方上工商局的头头,可是他却作诗说‘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朝廷无奈,将他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这个兵曹参军听起来不错,实际上是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的人,简而言之,就是看门的老大爷。

这下好了,杜甫迫于生计,只好接受了。

杜甫与李白一个样,动不动就撂挑子,不懂得忍辱负重,怎能当好官?

“来来,玄奘,我为你引荐一下两位俊杰。”

怀素和张说走了过来,身边跟着两个年轻人。

当首一个方面大耳,面相端正,如同一块砚台。

一见便知此人算是一个端方君子。

“这是国子博士颜清臣。”

“王维见过颜博士!”

国子博士,国子监教授,正五品,与王维品阶相当。

不过楷书四大家,颜真卿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是无数人的书法老师。

王维也曾临摹过他的字帖,自当恭敬地施了一礼。

“玄奘有礼了!”

颜真卿的声音非常温和,慢声细语,行为举止显得异常的稳重,虽然他的年龄看着不大,约莫三四十岁,但在接人待物上,确实挑不出毛病,有老大哥的风范。

在颜真卿身后,有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年轻,唇红齿白,肌肤白皙,看起来二十左右,他的身体非常单薄,如弱柳扶风,一阵风都能将他吹走。

可是他还喜欢穿着宽大的道袍,手中执着一尾拂尘,风一吹来,拂尘摇了摇,道袍迎风飞舞,他的身体也跟着晃了晃。

每当他摇晃之时,王维总想上前抓着他,免得他被风吹走了。

此人就是曾在梦中为神仙画像的画圣吴道子,字道玄。

吴道子不喜欢说话,还经常开小差,跟他说话时,他似乎听得特别认真,但随便问一个问题,他只是笑笑,并不回答。

使团七位使节来了六位,还差一个李白。

“老杜,以你之见,李青莲会接下圣旨,随使团出使宋国吗?”

杜甫坚定道:“当然,为国争光之事,青莲岂会拒绝?!”

“希望他早些赶来!”

第483章 搁置纷争且罢战第143章 看得他中指大动第065章 以身饲魔佳人心第474章 沙师弟还不回来第141章 甩了锅纣王大喜第475章 说走就走的路程第122章 一曲高歌惊大唐第360章 喜相逢一家团圆第401章 王爷国公在争路第349章 阵前请战赵匡胤第115章 绣出个绝世美人第159章 宠妻狂魔杜子美第088章 两只喜鹊入门来第256章 皇帝太后齐登场第401章 王爷国公在争路第494章 这是一座和平城第257章 红楼未续天道残第386章 红孩儿是一道菜第278章 过三关入桃花源第485章 拿什么跟他们斗第314章 天下太平人人乐第113章 新嫩圣子见老魔第484章 秋后算账不算晚第158章 金刚战狼黄泥岭第441章 碧绿一片大草原第245章 入画容易出画难第217章 这个老头坏得很第378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第345章 魔头灭农夫与蛇第086章 大唐之开卷考试第377章 烟尘滚滚罩西北第151章 始皇帝陵墓之谜第318章 大丈夫死得其所第490章 有些抠门的师弟第059章 千变万化屠龙刀第318章 大丈夫死得其所第274章 国事家事天下事第403章 天下动荡的起因第282章 唇枪舌剑辩群妖第076章 真实版倩女幽魂第466章 这件事很有争议第272章 潭中戏水谨防贼第090章 两个神仙在视频第394章 好汉与江洋大盗第145章 父要阉子奈若何第091章 谁打了皇帝的脸第103章 妙玉占卦天地否第217章 这个老头坏得很第133章 圣皇宫中忽遇险第224章 落地玄鸟不如鸡第051章 痴男怨女几时休第372章 混在长安的日子第429章 破大阵见了玉牌第074章 贪财好色难勘破第494章 这是一座和平城第314章 天下太平人人乐第115章 绣出个绝世美人第363章 亡国之子想复国第391章 三十六瓣天山雪第325章 吕洞宾战孔巢父第370章 苍天破而金龙出第426章 两叉山上遇老虎第147章 知天命贾敬入道第401章 王爷国公在争路第249章 吕洞宾垂钓汴水第334章 狼烟起马踏南国第022章 三诗一吟高下分第290章 种出一座花果山第085章 入新宅再得晴雯第144章 娶了一个老太婆第124章 论魔道主义精神第430章 心猿意马难驾驭第289章 再搬一座大山来第009章 林黛玉妙语解惑第045章 歌儿驴儿下扬州第353章 颜值修仙更科学第134章 孤人孤城守万年第386章 红孩儿是一道菜第305章 请圣子南方一行第155章 羞花美人在怀中第204章 姹女玄音真要命第134章 孤人孤城守万年第359章 神国崩毁石珠出第341章 飞雪轻扬游少林第217章 这个老头坏得很第277章 立志要做王校长第312章 两场盛会乱天下第276章 九阴真经摄魂术第367章 为了长生欲屠神第396章 不一样的老板娘第264章 冤冤相报何时了第171章 一代妖君顾怀恩第442章 井水清甜可解渴第336章 王玄奘敲诈李白第115章 绣出个绝世美人第208章 红楼梦中罗生门第105章 京兆府中金九龄第072章 离别难王维西行第016章 梁山袭城伤如海第432章 世外桃源何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