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发家史

年前,织坊插手米粮行生意时,关于江北的生意经,就开始在洪州路流传起来,到朝报晚报卖进洪州,关于江北的生意如何如何,就成了洪州商人唯一的话题。

每天的朝报上列出基价的货品,相比于市面上千万样物品,虽然少得不值一提,可列出来的都是粮油等最基础的货品,精明的商人,根据这些,就能推出自己家货品的大致行情。

商人对于商机和金钱的反应,总是迅速无比。

洪州的大商家一家一队,小商户搭帮结队,年前就雇好船雇好人,过了年,从初三起,三六九往外走,成群结队的启程,要么从江州过江,陆路赶往江北各处,要么先逆流到鄂州,从鄂州北上到襄樊等各处。

等李桑柔她们准备启程的时候,豫章城里,竟然找不到船了!

李桑柔听孟彦清说找不到船,惊讶的眉毛高抬。

孟彦清摊手笑道:“托大当家的福,当初,应大掌柜他们跟洪州米粮行那帮人抢生意的时候,为了让笼络过来的小商户好好卖力,拼命说江北怎么怎么没有行市的难为,官府怎么怎么讲理,生意怎么怎么好做,钱怎么怎么好赚,现在,都跑江北做生意了,船都没了!”

李桑柔听的呃了一声,蹙眉想了想,问道:“我记得咱们去订过船,好几条船呢。”

“去年十月里下的订,要到今年六月才能交船,”孟彦清摊手苦笑。

“张管事家呢?”

“问过了,说就留了条小船,就是她来来回回用的那条,太小了。”孟彦清顿了顿,看着李桑柔建议道:“这会儿,也就漕司衙门,还有大营里有船了。

“漕司衙门就算了,都是官船,骆帅司刚刚让人把船上能标识的地方,全打上了通红鲜亮的漕司府标识,太晃眼,要不,找守将衙门借几条船?”

“也不合适,算了,咱们走陆路吧,路上要是看到有船,再换吧。”李桑柔叹气道。

“那行,大车就是现打,有个三五天也就够了,我和老董往各家车行看看,尽量买旧车,便宜。”孟彦清点头,叫了董超,赶紧出去买车买驴。

一辆辆大车陆续拉回来,老云梦卫中有几个很会收拾各种车,将拉回来的大车挨辆检查收拾出来,大常指挥着黑马几个,往大车上装年货。

午饭后,李桑柔正打算往滕王阁工地上看看,小陆子两只手各抓着只风鸡,从二门外探进半截身子,“老大,有个人说跟你是旧识,要见你,问他姓什么叫什么,他不肯说。男的。”

“老大老大,是那个人,杀啊啊啊手。”黑马一肩膀撞在小陆子肩膀上,挥着手里一条腊鱼,大瞪着俩眼叫道。

“请他进来。”李桑柔一听就明白了,是叶安平。

能跟杀手扯上的,只有叶家那两位,叶安生已经死了。

片刻,拎着长衫前襟,一身谦恭的中年男人急步进来,果然是叶家大爷叶安平。

叶安平身后,跟着个好奇中掺着胆怯的少年郎,眉眼和叶安平很是相似。

李桑柔站在台阶上,冲叶安平微笑拱手。

叶安平忙紧前几步,长揖见礼,“大当家安好。”

“叶东家安好。”李桑柔欠身。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 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 领现金红包!

“这是犬子。叶宁江。”叶安平介绍少年郎。

叶宁江忙跪在地上磕了个头。

“不敢当,快起来。”李桑柔有几分意外,急忙侧身避过。

“这是晚辈该有的礼节。”叶宁江站起来,垂手恭敬道。

“磕头礼太重,下不为例,两位坐吧。”李桑柔欠身,让着叶安平父子在廊下落坐,捅开炉子烧水沏茶。

大头端了几样年果子过来,放到叶宁江面前。

“两位刚到豫章城?”李桑柔沏了茶,放到叶安平父子面前,多看了叶安平几眼。

和以前的叶安平比,眼前的叶安平胖了不少,神情平和,眉宇间那团时隐时现的郁结邪火已经消失不见了。

“在下和犬子,是专程来拜见大当家。”叶安平一边说,一边环顾着四周。

“这里可以说话,叶东家有什么话,只管说好了。”李桑柔笑道。

“大当家听说过九溪十峒吗?”叶安平沉默片刻,看着李桑柔问道。

李桑柔微一怔神,随即挺直了后背。

“在下和犬子,刚刚从长沙西南,绕道而回。”叶安平接着道。

“大常。”李桑柔抬手示意叶安平,扬声喊道。

“嗯?”大常从二门外探头进来。

“挑几个人看着四周。”李桑柔吩咐道。

“知道了。”大常缩回去。

“你说吧。”李桑柔示意叶安平。

“是,叶家这药材生意,到在下,已经是第六代,从第一代先祖起,九溪十峒的七叶一枝花,天麻,桔梗、南星等等药材,七成的量,都是由叶家经手,销往大江南北。

“叶家历代,都和九溪十峒各峒峒主交好。

“百年前,朗溪峒出了位英雄,叫杨勇,是朗溪峒峒主的长子。

“叶家第一代先祖那时候刚刚开始做药材生意,冒险到九溪十峒采买药材,机缘巧合,结识了当时才十来岁的杨勇杨老峒主。

“杨老峒主当时虽说才十五六岁,却已经雄心勃勃,打算收拢九溪十峒,就和先祖建议,两人联手,由先祖在外以药材换刀枪兵器,供他征战。

“先祖说,他只是个药材商人,也只想做做药材生意,不过,他可以尽全力将朗溪峒的药材卖到最高价。

“之后十来年,先祖从朗溪峒收购的药材,都是以卖到各大药行的售价,扣除路途费用,以及一点微薄利润后,作为收价交给杨老峒主。

“同样的药材,郎溪峒所得银两,高过其它各峒两倍左右。

“杨老峒主很快就有了实力,不过十来年,就将九溪十峒收归麾下,被尊为十峒总峒主,他被称为杨老峒主时,不到三十岁。

“从那以后,直到现在,九溪十峒的大宗药材,都是由叶氏经销,叶家也是因为这个,才一跃成为天下药商之首。

“那时候天下动荡,杨老峒主自立为王,带领九溪十峒,守护家园,直到六十年前,南梁武家一位将军领兵攻打九溪十峒。

“那时候,杨老峒主已经七十有余,依然老当益壮。

“武老将军久攻不下,听说杨老峒主丧偶,就将年仅十七岁的女儿,嫁给了杨老峒主。就是如今的杨峒主的母亲,武老夫人。

“武老夫人嫁过去隔年,生下了杨老峒主第九个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儿子。

“武老夫人也是位奇女子,杨老峒主活到了九十七岁,八十岁之后,外出征战,都是武老夫人领军前往。

“武老夫人所生幼子,自小聪明,才具眼光,都远胜八位兄长,十五六岁起,就能代杨老峒主处理峒务,杨老峒主过世后,这老峒主的位置,就传给了这位九公子。

“大帅拿下巴陵城后,武老夫人托人捎话,让在下过去一趟,在下就带着犬子,赶往龙标城。”

叶安平的话微顿,片刻,才接着道:“武老夫人将三个尚未出嫁的孙女儿,托付给了在下。

“在下和犬子商量之后,当场定下了犬子和武老夫人长孙女儿的婚事,带着三位小娘子,和她们的嫁妆,送回安庆府后,立刻启程,赶来见大当家。”

叶安平微微欠身。

“叶东家见我,有什么打算?”李桑柔直截了当问道。

“九溪十峒的蛮人勇猛非常,武老夫人母子都擅长用兵,如今把三个孙女托付出来,这是要破釜沉舟,助阵南梁,可是……”叶安平看向儿子,“你说说。”

“南星和我说过一回,说她阿娘觉得她们不算是南梁人,说是她阿娘是和她阿爹说这话的,她阿爹没说话。”叶宁江忙欠身道。

“南星是江哥儿媳妇的闺名。”叶安平解释了句。

“嗯,我懂了,那你是什么打算?让我带着你去见大帅,派人招降?”李桑柔看着叶安平问道。

“九溪十峒圈地为王,已经一两百年,早就自成一系,要招降……”后面的话,叶安平含含糊糊没说下去。

“要招降没那么容易,我懂了,你接着说。”李桑柔点头,示意叶安平接着说。

“蛮人尚义气,敬重英雄,在下是想,能不能先劝他们坐山观虎斗,不要和长沙城同归于尽。”叶安平说到最后,看着李桑柔,有几分尴尬赧然。

“你想让我走一趟?说服他们?”李桑柔轻轻喔了一声,直接问道。

“大当家要是肯走这一趟,在下和犬子一路陪同,同生共死。”叶安平神情语调都极郑重。

“他就不要去了,回家准备成亲去吧,你得陪着,要不然,只怕我连人都见不着。”李桑柔笑道。

“犬子……”叶安平指着儿子,想说这是诚意,话没说完,就被李桑柔打断,“我信得过你。”

“是。”叶安平只觉得眼眶一热,急忙欠身应是。

“你们有几条船?那差不多够了,咱们得绕道巴陵,我要见大帅一面,再赶往龙标城。”李桑柔思忖片刻,看着叶安平道。

“好!”叶安平欠身答应。

李桑柔站起来,叫进大常和孟彦清,吩咐把年货全部改装到叶安平带来的船上,装好之后,立刻启程。

傍晚时分,叶安平带来的两条大船,就顺流而下,连夜往江州城而去。

到了江州城,叶宁江过江回去安庆府,其余诸人,沿江而上,直奔巴陵。

在巴陵短暂停留后,孟彦清挑了三十名精锐,随着李桑柔,从巴陵往西,绕道石门,从石门南下,直奔龙标城。

……………………

二月初,第七个十天之评的文章和点评,印到了晚报上。

这一次的三篇文章,和前几次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次的点评,和之前的点评相比,同样不可同日而语。

三篇文章,四篇点评,其中三篇是对每一篇文章的点评,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写作者哪些长处,哪些短处,日后当如何用力,言简意赅,直指关节,让人不得不服。

第四篇,则是就第七个十天里收到的所有文章中的引用和用典,分用的极好,和用错了两类,进行点评。

每一句引用,每一个典故的最早出处,之后的变迁,有什么轶闻,娓娓而谈,信手捻来。

这第四篇点评,引得不知道多少人翻书查证,到处询问,文中这个这个,那个那个,他怎么从来没看到过?也没听说过?真有?

隔了几天的收大钱点评中,就有人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对第四篇点评文章分析点评,某一个典故的最早出处,据他在某书上看到,是记在某一本书里的,此书听说早已经佚失不传,没想到竟然还存于世间,点评者之博闻,实在令人骇然,如何如何。

这份印着第七个十天之评文章的晚报,晚了两天,送到了长沙城中武将军手里。

武将军细细看过四篇点评,呆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放下晚报,背着手往后衙过去。

苏姨娘迎上来,替他掸了掸肩上的几片花瓣。

院子里那株樱花开得正盛。

“我让人送你出城吧,你想去哪儿?别回杭城了,往北去吧。”武将军接过苏姨娘递过的茶,抿了口,缓声道。

苏姨娘一个怔神,“要攻城了?”

“快了吧。”武将军轻轻叹了口气,“今天拿到的晚报上,滕王阁那些文章的点评,和往日大不相同,点评的人,换了。”

“不是那位文先生点评了?”苏姨娘下意识的答了句。

“嗯,已经二月里了,也该用兵过来了,算着时日,北齐大军这两天就要南下了,北齐大军一旦南下,你再要走,就不容易了,你收拾收拾,今天就走吧。”武将军垂眼抿茶。

“我往哪儿去?我不走。”苏姨娘侧身坐到武将军旁边。

“走吧。”武将军轻轻拍了拍苏姨娘,“大梁没什么胜算了,长沙守不住,失陷是早晚的事,你留在城里,必定无疑。”

顿了顿,武将军接着道:“这城,还不知道要守多久,也许要守几年,一两年,三四年,也许要守到杭城失陷,守到山穷水尽,守到男人吃女人,走吧。”

“我从跟了你,就从来没想过离开你,阿青已经走了,我现在只有你,我不走,你死我陪着你死,要吃,你就把我吃了。”苏姨娘神情语调都极淡然。

“你,唉。”武将军一声长叹,伸手揽在苏姨娘肩上,用力搂了搂她,“唉,那你就陪着我吧,死大约要一起死了,吃是不会吃的。”

第330章 差错了第299章 积蕴第49章 起底第3章 故人第77章 狗尾续貂啊第307章 不动则已第330章 差错了第293章 阵势太大第243章 一个机会第185章 都姓乌第224章 瞎说第222章 娘们儿凶猛第274章 栽树第238章 别跟马爷论学问第25章 拜寿第180章 尝试了一回第15章 马爷的自信第301章 不该这样第235章 借才第76章 辣了眼第343章 接风第172章 托付第260章 吃吧吃吧第200章 旧日交情第250章 先生第350章 为了月票!第242章 发家史第186章 山门第93章 恶与魔第301章 不该这样第192章 慢与快第184章 迎接第355章 荆棘之花第58章 一箭之仇第106章 酬报第170章 破城第274章 栽树第297章 新年第17章 不平则鸣第229章 开头难第104章 鸡同鸭讲第9章 为你而行第303章 状子第273章 一章加半章第232章 各有所好第157章 准备第349章 见面分半(昨天的)第342章 四人会第23章 大过年的第328章 审第2章 天明第299章 积蕴第117章 一人之变第167章 千山万水一杯酒第211章 大圈子和大用处第142章 黑了才能吃黑第5章 兄弟第301章 不该这样第227章 名胜啊第18章 准备好第10章 地头蛇第96章 大当家第210章 有路大家走第46章 街道司第322章 艰第334章 世情第350章 为了月票!第51章 看一眼问一句第35章 尾巴的作用第30章 老大第57章 跟他有过节第345章 格局第327章 斗第333章 头一位先生第174章 闲话第355章 荆棘之花第191章 返第67章 接招出招第337章 空口无凭第308章 十万花第82章 齐梁之间第351章 为了打赏吧(手动捂脸)第218章 送礼第88章 身为男人第303章 状子番外-乞巧第79章 肥章求保底!第112章 与虎谋皮第170章 破城第174章 闲话第19章 杀生过年第168章 回营第67章 接招出招第312章 城第12章 亮眼瞎子第183章 英气飒爽第262章 两章合一第276章 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