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狗尾续貂啊

聂婆子进大牢,是被衙役连推带搡,拿铁链子锁进去的。

出来的时候,是狄秀才三拜九叩行大礼陪了罪,再由师爷陪着安府尹,一路陪笑送出来的。

狄秀才扶着轿子,恭恭敬敬将聂婆子送回家,在聂婆子家门口,亲手贴了张他亲自写的情况说明。

一大张说明,字挺大,写的挺长。

先是仔细认真的说明了他家仆妇是如何生了不治之症,聂婆子如何医者仁心,他是怎么一时糊涂误会了聂婆子,又是怎么受奸人蛊惑,昧了良心诬告聂婆子的,最后深刻自责,真诚陪礼。

一篇文章写的情真意切,很有文采。

说明抄了三份,一份贴在聂婆子家门口,另外两份,贴在狄秀才自己家大门外,和府衙的八字墙上。

将聂婆子送回家,狄家又请了锣鼓队,敲锣打鼓围淮阳城一圈,替聂婆子洗冤正名。

聂婆子歇了一天,就赶着她新买的辎车和两头青驴,出发去巡查四府一十六县的递铺和派送铺去了。

李桑柔赶回建乐城,让人把狄秀才那份说明印了一厚摞,吩咐蚂蚱拿着,站到四海通达速递铺对面,见人就给。

……………………

顾晞拎着蚂蚱发的那张说明,直冲进明安宫。

“你看看!连这样的手段都使出来了!真当我是摆设么!”顾晞将说明拍到长案上,接着啪啪的拍案子。

“你在我这儿发脾气有什么用?这是什么?怎么回事?”顾瑾无语的看着啪啪拍桌子的顾晞。

“这个聂婆子,是李姑娘刚选中的管事。

这个狄秀才,受四海通达在淮阳的管事封安蛊惑,以这件事诬告,想要聂婆子的性命。你看看,这写的清清楚楚!

要不是李姑娘过去的快,聂婆子就要死在四海通达手里了!这太过份了!”顾晞又一巴掌拍在长案上。

“李姑娘找你了?”顾瑾一目十行看完,将那份说明放到长案上。

“没有,她让人在四海通达门口散这张告书,我就把叶茂明叫过来问了。

她去淮阳府前,找守真要了叶茂明过去帮忙。”顾晞一脸忿忿。

“这种说不清楚的事儿,是怎么辨明的?”顾瑾皱眉问道。

“说是她往府衙递了张状纸,状告姓狄的年不过四十有子纳妾,还有县学考试三次不过一次告病,还有件认保出错的事儿。”顾晞的声音和怒气一起往下落。

顾瑾呆了一瞬,失笑出声,“还真是件件都是错。

她既然站在四海通达门口发这个,你确实得有所表示,不过在我这儿发脾气没用,你要是真有气,就去找永平侯,别在我这儿拍桌子,桌子都让你拍坏了。”

顾瑾将那张说明拍给顾晞。

“能发多大的脾气?”顾晞顿时扬起了眉。

“别太过份就行。”顾瑾露出笑容,“这一场立太子闹的,皇上也不大高兴。”

“我知道了。”顾晞抓过那张说明,大步而去。

……………………

几天之后,四海通达马行街总号,就关了门。

四海通达关门当天,李桑柔叫来王壮,让他把无为线交给他早就挑中的副手,和黑马、小陆子一起,启程赶往扬州,她要开拓第二条线路了。

……………………

送走王壮,李桑柔叫上董叔安和林建木,和两家印坊里雕板上色等几位老师父,在董家印刷作坊里,商量那份朝报,以及她那份晚报,要怎么样才能印的最清晰最漂亮。

李桑柔以她那一摞贺年拜贴做样本,只管提要求。

雕板上色等各工序上的老师父们绞尽脑汁儿商量怎么样才能做出来。

董叔安掐着手指头,紧拧着眉掐算要是这样,得加几个工,那样的话,又得添几个人,算掐的的愁眉紧锁。

林建木抱着个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照这么做,这一张小报,得多少钱才能印出来?得卖多少钱才能回本。

李桑柔提完要求,留下一大堆难题,拍拍手走了。

顺风速递铺里,如意已经过来了四五趟了。

黑马在的时候,如意来找李桑柔,只要见到黑马,黑马必定一管到底,带着如意,非得找到他家老大不可。

可黑马和小陆子一起,被他家老大打发去扬州了,铺子里只有大常在。

如意问大常:李姑娘在不在,就俩字:不在,问哪儿去了,字儿倒是不少:老大走前没交待去哪儿。可跟那俩字没啥分别。

如意只好多跑几趟。

跑到第五趟,总算碰上李桑柔了。

“李姑娘!”如意暗暗松了一口气,再找不到李姑娘,他这差使就没法交待了!

“大常说你来了四五趟了,出什么事儿了?”李桑柔放下杯子问道。

“没出什么事儿,我们爷明天陪公主出城赏春,问李姑娘得不得空儿,要是得空儿,我们爷说请姑娘也一起出城赏春。”如意忙陪笑道。

“文先生也去吗?”李桑柔眉梢微挑。

“是。”如意明了的看了眼李桑柔。

“好。明天什么时辰?到哪里?我先去等着,你们世子和公主的车驾都太讲究了,不自在。”李桑柔爽快的笑应道。

“陈州门外梁园,姑娘午正前到就行。”

李桑柔笑应了,接着道:“你是个忙人,下次再像这样找不到我,给大常留个话就行,或是写几行字留在铺子里。”

“不忙不忙,多谢姑娘体谅,都是爷亲自交待的差使。”如意笑谢了。

他们世子爷交待的差使,让别人传话,除非他不想在世子爷身边侍候了。

……………………

第二天,李桑柔刚到铺子里,潘定邦的小厮听喜直奔进来,给李桑柔见了礼,眉开眼笑道:“这一趟不是我们七爷的差使,是我们三爷从我们七爷那里借了我走这一趟。”

李桑柔差点让他给绕晕了。

“我们三爷说,想跟李大当家说几句话儿,不知李大当家可得空儿,若是得空,就请李大当家去一趟工部,我们三爷在我们七爷那儿等大当家说话儿。”

“走吧。”李桑柔站起来示意听喜。

这会儿离午正还早得很,再说,潘定邦这位三哥,可不是潘定邦,他找她,肯定不是可有可无的闲事。

“瞧你这容光焕发的样子,是因为你们三爷使唤你了?”李桑柔出了铺子,看着听喜笑问道。

“我们三爷,探花郎!学问好得很!”看起来,听喜相当崇拜他们家三爷。

“咦!你们七爷不是说,你们三爷这探花郎,是皇上看他长的好看,才给他的?说他学问一般得很?”李桑柔高挑着眉,一脸惊讶道。

“我们七爷跟我们十一舅爷一样,虽说学问有点儿一般,眼光可高得很,就是状元,也不放眼里的。”听喜说完,嘿了一声。

“你们七爷眼光是挺好,看来你眼光也不错。

你当初,怎么没到你们三爷身边侍候?”李桑柔一幅没话找话的模样。

“瞧大当家说的,好像到哪位爷身边侍候,能由着我挑一样。

唉,就是由着我挑,我也去不了。

我们三爷身边的小厮,照我阿爹的话说,个个都能考个童生出来。

三爷身边的小厮,心眼也好使,一个个,聪明得不得了。

至于我,我是我们相爷经了眼,挑到我们七爷身边侍候的。

我们相爷说我:心眼不多不少,正正好够在我们七爷身边侍候。”听喜语若连珠。

跟他家七爷一样,他也非常喜欢跟李大当家说话儿。

“你跟你们七爷,是挺主仆相得的。”李桑柔认真严肃的评价了一句。

“那可是!我可是我们相爷经眼挑中的。”听喜颇为骄傲。

“你们三爷之后,就是你们七爷了,那你们三爷也没多大吧?”李桑柔东一句西一句。

“我们三爷比我们七爷足足大了一轮呢!”听喜竖着俩手指摇了摇。“我们大爷,二爷和三爷差的不多,我们三爷今年三十四了,大爷今年四十二。

在我们三爷后头,我们老夫人生了位姑娘,刚满一周岁,一病没了。

在这位姑娘之前,我们相爷和老夫人生了三子一女,都好好儿的,从来没伤过孩子。

说是那位姑娘生得又极好,聪明得不得了,这一伤,我们老夫人心疼极了,就病倒了,一病就是好些年,病重的时候,说是我们相爷连棺椁都备下了,病好的时候,也是病着。

后来,说是我们老夫人一诊脉,说是又怀上了,我们老夫人这病,就好了,后来,就生了我们七爷。

我阿爹说……我阿爹是跟在相爷身边侍候的。

我阿爹说,我们七爷小时候,相爷最疼我们七爷,说是我们七爷救了老夫人。

不过到后来,我们相爷就不说这话了。

我到我们七爷身边侍候的时候,常听我们相爷和我们老夫人说:我们七爷,是专程来让他们知道知道,这为人父母的艰难。”

李桑柔一路听一路笑。

潘相四子一女。

一女出了名的贤惠能干,现随夫在任上。

四个儿子,前面三个,老三探花出身,老大进士出身,就老二有点儿遗憾,是个同进士,三个儿子都极能干,长子如今已经是从三品了。

原本是出了名的教子有方,直到有了这个小儿子。

潘定邦家学渊博,从小儿名家环绕,听说他认识的头一个字,是他三哥这位探花教的,启蒙的先生是位翰林,他三个哥和他爹,都亲自教过他。

可他连个童生都没能考出来。

读书不行,心眼也不够用,干啥啥不行。

让潘相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束手无措,什么叫无能为力,知道了子孙不成才净惹事儿,是个什么滋味儿。

潘定邦的到来,完善和丰满了潘相的人生。

两个人说着闲话,很快就进了工部。

潘定邦那两间小屋,从里到外,充满了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气味儿。

潘定邦正襟危坐在靠门的扶手椅上,严肃着一张脸,看到李桑柔进来,规规矩矩站起来,规规矩矩拱手介绍,“这位是家兄,行三,这位就是李大当家。”

李桑柔斜瞥着潘定邦,冲他眨了下眼,才和潘定江拱手笑道:“三公子。”

“不敢当,大当家的称我印川就是。”潘定江拱手欠身。

“三爷。”李桑柔再拱手。

“你们说话,我去看几本帐。”潘定邦规规矩矩的打了招呼,出门去看帐。

“大当家的请喝茶。”小厮奉了茶上来,潘定江笑让。

“多谢。”李桑柔端起茶抿了口,放下,看着潘定江。

“请大当家的过来,是那份新闻朝报的事儿。”潘定江开门见山。

李桑柔眉梢微挑,笑着示意潘定江接着说。

“大当家的收拢了新闻朝报,大爷和世子爷把这件事交给了家父,家父斟酌再三,请了大爷示下,将这件事,交到了我这里。”

顿了顿,潘定江笑着解释道:“我现主理进上的奏折这一块,也在进奏院担一份职责。

家父转告过大爷的意思,我又专程去见过一趟大爷,请了示下。

大爷的意思,这份新闻朝报的事儿,眼下不宜大张旗鼓。

也是因为这个,家父才将这事儿,交到我这里。”

潘定江解释的详尽而仔细。

李桑柔欠身,表示懂了,“三爷有什么吩咐,只管说。”

“不敢当吩咐二字。”潘定江欠身还礼,“这桩差使,得先和大当家的说说话,这是我接到这份差使,想到的头一件事,也是大爷的吩咐。

怎么做小报的生意,以及怎么做生意,我一无所知。

大爷的意思,文章由我来写,别的,请大当家作主。

家父也是这个意思。”

“好!”李桑柔听的仔细,答的爽快。

“大当家真是爽快。”潘定江眉梢微挑,意外而笑,“那大当家看,这头一步,咱们该怎么走?”

“下一份进奏院报什么时候出来?”李桑柔笑问道。

“已经送到家父那里,最多十天,雕板就能送进淮阳府。”潘定江答的清楚明白。

“有能提前放出来的文章吗?”

“都能。”潘定江摊手而笑。

“有要紧的官员任命吗?特别是关于无为府一线的。”

“有,一位漕司调任,一位县令误判人命,革职押解进京,县令之职,另委他人,就这个?”潘定江扬眉问道。

李桑柔点头,“要是来得及,明天先把这个放出去。后天再放一篇出去,大后天再一篇,一直放到进奏院报派送出去。

最好都是和地方官吏职责相关的政令文章,早一天知道,比晚一天知道,能便当一二的那种。”

“我懂了。我一会儿就写,午时前后,就能写好。送到顺风速递铺里?”潘定江笑容愉快。

这位李大当家爽快直接,看来是个极好的伙伴。

这于他的差使,事半功倍。

“封好,我要是不在,交给大常。或是老左,都行。”李桑柔笑应,站起来,和潘定江告辞。

第3章 故人第26章 宴第21章 潘相家七公子第82章 齐梁之间第215章 闲扯第121章 差使第192章 慢与快第69章 可用之人第225章亏了第318章 凯旋第201章 生意人第124章 战第68章 远来的客第174章 闲话第275章 一章加半章第6章 华而不实第95章 警告第328章 审第141章 春菜第44章 户口是传统啦第218章 送礼第42章 明暗第120章 一天罪囚第188章 真没心眼第215章 闲扯第280章 托付第227章 名胜啊第94章 安顿第92章 原罪第102章 家里家外第97章 寿面第186章 山门第44章 户口是传统啦第263章 扬州第203章 最爱八卦第247章 两位大帅第349章 见面分半(昨天的)第148章 不可争闲斗气第142章 黑了才能吃黑第178章 像朋友一样第166章 一队行商第156章 扬州和江宁第123章 试箭挖荠菜第63章 坑都挖好了第147章 打起来打起来第222章 娘们儿凶猛第149章 两边都忙第70章 大过年的第146章 容忍和放纵第87章 公主第156章 扬州和江宁第5章 兄弟第330章 差错了第342章 四人会第268章 须尽全力第342章 四人会第97章 寿面第67章 接招出招第177章 弩第255章 好信坏信儿第11章 聆听探看第31章 梨花巷第89章 总是有附加第257章 逃个时间差第181章 三傻第79章 肥章求保底!第217章 借钱第19章 杀生过年第234章 树威第318章 凯旋第235章 借才第113章 蛛丝马迹第79章 肥章求保底!第48章 说话打听第321章 并无不同第220章 老孟和老吴第297章 新年第348章 伤心潘第102章 家里家外第306章 各自第185章 都姓乌第35章 尾巴的作用第29章 一天之内第182章 烟火第269章 七爷的烦恼第66章 逆向思维第123章 试箭挖荠菜第21章 潘相家七公子第27章 谋与杀第294章 办法总是有的第344章 匪第106章 酬报第242章 发家史第54章 开业大吉第21章 潘相家七公子第266章 远道而来第311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第146章 容忍和放纵第82章 齐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