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军国大事

第892章 军国大事

“皇上,不管怎么说,臣以为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那匈奴有二十万骑,若是倒向西蛮……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说这些话,关和泰极为小心,但赵延洵也听进去了。

匈奴二十万骑,再加西蛮西蛮捣乱的骑兵,这股破坏力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如今大晋朝廷,可用骑兵不过四万,派到西北的只有三万。

虽说大晋步兵极强,可人家骑兵来去自如,步兵要始终处于被动地步。

“到时候,只怕天山、北地甚至陇右,我大晋都得失守卫!”

说到最后,关和泰声音变得越来越小,显然这些话他也感觉到“不合时宜”。

“关大人,你未免也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陈安明冷声道。

两人私下关系虽好,但朝堂议事却不会顾及私情。

“不是我长他人志气,军国大事岂能意气用事?”关和泰反驳道。

但看见赵延洵阴郁的脸色,二人连忙闭嘴不言,这点儿眼力见他们还是有的。

内阁那两位,总体上是从财政角度考虑,觉得不应继续对匈奴输血,更准确说他们是从一开始就反对。

加之有陈安明的反对,结果似乎已经可以确定,但关和泰的话又让赵延洵迟疑了。

如果说匈奴人跳反,那可是几十万的骑兵,真要打起来那麻烦可就大了。

国内各地的军队,如今是绝不能调动的,西北那十来万军队守得住吗?

对西蛮和匈奴人来说,南下入侵是为了生存,他们可绝不会有半点儿保留,为了活命肯定会拼死一战。

“此事暂且缓缓,待匈奴情势明朗,再做定夺吧!”赵延洵沉声道。

“皇上圣明!”

换句话说,这件事就暂时搁置,而所谓局势明朗,却也不知要等到何时去。

接下来,君臣之间又谈了些其他事,赵延洵才让两位枢密使离开。

可没过一会儿,外面就有小太监禀告说,和妃前来觐见。

相比于后宫其他女子,缇雅自有一番风情,这让赵延洵很是喜欢,所以最初几天长去就寝。

匈奴出事这几天,赵延洵就没去找过她,相反还刻意避开了她。

谁知道,如今人家主动找过来了!

想起两人好的那几夜,自己说出的那些甜言蜜语,赵延洵一时竟有些汗颜。

“告诉她,就说朕要议事,有事可向皇后禀告!”

缇雅被禁足一事,赵延洵自然清楚,如此处罚自然也有他推波助澜。

内侍领命之后,赵延洵本以为可以亲近下来,谁知没一会儿对方又进来了。

开启系统感知能力,赵延洵发现缇雅还在宫门外等待,雨是他问道:“又怎么了?”

“回禀换上,和妃娘娘说,若皇上……皇上厌弃了她,她便不会苟活于世!”

“娘娘她,拿发簪顶着脖子,已经出血了……”

听到这话,赵延洵不由扶额。

缇雅是个刚烈的女子,她如果说自己不会苟活于世,那是真的会自杀。

无论出去私情,还是考虑到和匈奴的关系,缇雅眼下都不可以死。

“带她进殿来!”

“是!”

没一会儿,披头散发的缇雅走进了大殿,此刻她的目光中带有决绝。

“皇上,臣妾有话要问你!”

这不是臣子对君主的问话礼仪,反倒像是夫妻之间起了冲突。

整个后宫,哪怕是最不知礼的黄蓉蓉,也从未用“质问”的语气跟赵延洵说话。

没有理会缇雅,赵延洵目光扫向一旁侍奉的吴宏,说道:“你们都出去!”

没一会儿,殿内只剩男女二人。

“你何苦要伤害自己?”赵延洵开口道。

“皇上厌弃臣妾,臣妾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缇雅答道。

“朕何时说过厌弃你?莫非是谁跟你胡说了些什么?”

如果是那个嫔妃,通过卑劣手段离间关系,那确实该受到严惩。

“朝廷和匈奴交恶,皇上又何必瞒着臣妾?”缇雅走近了一步。

“谁跟你说的!”赵延洵眼中露出寒芒。

仅这一个眼神,缇雅便被吓得心颤,这一刻她才知什么叫做皇帝。

“是臣妾逼问的宫女!”缇雅赶忙解释,她不愿宫女因此丧生。

“你已进宫,便不再是匈奴公主,而为我大晋后妃,这些不该你过问!”赵延洵语气严肃。

“安心过你的日子,听从皇后的教导,其他的不要多问!”

本来缇雅气势汹汹,可被赵延洵一番训斥,她反倒心虚起来。

男人家的事情,她确实不该插手,眼下来问着实出格了些。

但她也确定了一件事,朝廷和匈奴的关系,确实出了些问题。

只不过,眼下她更关心另一件事。

“皇上若是厌弃臣妾,可以送臣妾出宫!”缇雅鼓足勇气说道。

这个时候关心儿女情长,倒不是说缇雅没心没肺,只不过她根本想不到,自己离开后匈奴会有大变局。

“朕何尝说厌弃于你?赶紧回宫抄书去!”赵延洵板起脸道。

只见缇雅转身离开,没走出几步却折返回来问道:“皇上,臣妾父亲兄长,可还安好?”

这个问题,还真问到了关键。

本来是可以随后回个“都好”,但迟疑几息后赵延洵说道:“你父亲生病了,你大哥在照顾他!”

直接说出真相,赵延洵怕缇雅难以接受,所以给出了委婉些的说法。

一时间,缇雅愣住。

她的神采消失不见,整个人有些木然走出了大殿。

赵延洵叹了口气,这个世界不是童话,有些事情必须要自己面对。

缇雅此一行,让他重新思索如何处理跟匈奴的关系。

过了大概十几分钟,赵延洵终于提笔蘸墨,在纸上书写起来。

他的决定是,不管匈奴如今有何回应,得等他们局面稳定下来,再重新商谈合作的事情。

至于如何算其局面稳定,赵延洵认为需要得到锦衣卫的确认。

很快,一张圣旨已经写好,赵延洵将吴宏唤了过来,让他把内容传给罗伦。

这件事情,自然得西北总督罗伦总领。

忙完了这些事,赵延洵又伏首于奏疏之中,每天翻阅几百分奏疏,这是雷打不动的事情。

若非有内阁给出意见,他的工作量会更大,一刻不得安歇都是极正常的。

虽然是全国各地的事,但无论赵延洵看多久,他总是会想到西北的乱局。

没办法,眼下他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于西北。

半个时辰后,赵延洵撂下手中奏本,起身走到正殿,说道:“去把内阁,枢密院,六部主官请来!”

这样的阵容,显然是要议军国大事,吴宏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就安排了人去通传。

(本章完)

第291章 反目第424章 万念俱灰第292章 大军云集苏家庄第843章 去军营第276章 想法变第503章 离别第689章 计议第67章 王之威压1第309章 城德下第908章 矛盾第414章 各自安排第132章 神通第436章 乱起1第22章 请郎中第911章 上谕第777章 北上者第600章 夺权第918章 大军尽至第603章 观摩归来第847章 巡抚衙门第186章 山水道观第779章 终于来了第808章 光武元年第195章 出城第543章 结业典礼第634章 摧枯拉朽1第614章 慰问第254章 逃亡路第354章 到京城第425章 没有败第716章 十八卫第459章 滋事第815章 怕,也不怕!第40章 尸体第243章 回水沟村第648章 各有心情第718章 金山书院第729章 已经结束了第416章 尸群来袭第866章 控制第569章 永福宫夜话第565章 北归人第470章 事务第841章 时不我待第580章 威慑第630章 攻城去第335章 求助第539章 训示第113章 躲起第206章 靠岸第253章 袭击第324章 侍妾第546章 授官第810章 借宿第313章 骑马第830章 谈话第44章 一双眼睛第879章 勾决第32章 不欢而散第127章 加戏第631章 郑凡之心第652章 养济院第360章 迟了第916章 那就安排去第874章 敲定第21章 刺客第789章 好第665章 伏阙以拜第112章 开城门第31章 放松一下第907章 射箭第290章 苏醒第817章 严查第839章 放榜日第919章 奇袭第319章 北归人第130章 割草第818章 罢官第69章 慎重对待第360章 迟了第857章 鼓声第361章 飞雨轩内第674章 西南第811章 卫所军第838章 交卷第176章 村内无余粮第452章 城内乱2第113章 躲起第790章 第789掌 一巴掌第434章 王府内第75章 逃!第217章 头尸第935章 丧尸乱4第919章 奇袭第269章 刑罚第141章 论罪第304章 不必担心第475章 我弹劾过你第334章 被困第729章 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