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破釜沉舟

府衙。

谦王招集府衙所有官吏,就岭南清理隐户,重新丈量土地,登记造册等事展开了商议。

原班衙门官员有不少人反对,但这项政令他们反对无用,因为岭南自老皇帝下圣旨的那一刻起,它就归谦王管辖。

大家商量几日,商量出一个大致的章程,谦王又招集辖区的所有乡绅和豪强世家,最主要的是有功名的那些人,全都要到场。

消息一出,整个岭南州府都震动了。

府衙的官吏多少和各个世家有些牵扯,有些甚至就是世家的人,前几日在商量清理隐户,重新丈量土地登记造册时,他们就听到了风声。

那时他们不以为意,千百年来大家都是如此过来的,谁能相信谦王一个草包王爷会有如此的魄力,真的拿岭南来开刀?

粮田对古人来说,那就是最硬核的不动资产。

相当于后世人关心的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没有存款是一样的道理。

如今谦王真的准备动他们的不动产,等于用刀割他们的肉,如何让他们不着急?

为此,在收到通知之后,相熟的人家便开始串联商量对策,看看怎么应付谦王的这一政策。

一直以来,他们相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大家群策群力,相信总能商量出一个办法。

还别说,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这些乡绅豪强还真让他们想出来一个办法。

就在谦王发出通知没几天,还没有到聚集的日子,府衙档案库就着火了。

将装有田亩账册的那一排柜子全都烧得干干净净。

没有了田亩账册,看谦王如何让下面的官吏清理隐户,如何重新丈量土地?

看着烧得只剩下一堆黑灰的账册,谦王一张脸比黑灰还要黑,最初准备实施这条政令的时候,他就有想过其中会遇到许多阻碍,本地豪强不会让他如愿。

只是他没有想到阻碍来得如此强烈。

这些人肆无忌惮地挑衅也正好挑起了他这个二世祖的斗志。

王府大爷李承尚担心的问道:“父王,这可怎么办?”

政令还没有实施账册就被烧毁,难道谦王府来岭南烧的第三把火就这样无疾而终?

“本王自出生起就没有遇过如此违逆之人,既然他们从心里怕本王清理隐户,田亩重新造册,那本王偏要不如他们的意。”

说到这里,谦王冷眸扫过在场官吏,“岭南百废待兴,重新丈量土地,田亩重新登记造册势在必行!”

“如果某些人或势力想凭此下作手段就让本王退缩,那他真是狗眼看人低,都不知道马王爷到底有几只眼睛!”

听到这话,围观的所有官吏心里都咯噔一下,这事会不会弄巧成拙了?

谦王瞪着那些不敢和他对视的官吏,有心虚的,有焦躁的,更有冷漠的,他重重的冷冷哼了一声,甩袖而去。

出了这么大的事,王府几位爷和幕僚赶紧亦步亦趋地跟上。

谦王进了书房又是发了一通好大的脾气,口吐芬芳,几乎将岭南所有乡绅豪强官吏都骂了个遍。

几位爷和幕僚站在一旁,默默的忍受着这魔音的荼毒,一言不发。

“去给本王好好查!”

“本王倒要看看,衙门里是谁吃里扒外,如果让本王知道是谁,本王一定要剥了他的皮,然后将他抄家灭族,让大家都看看背叛本王的下场!”

张先生见谦王骂累了,坐下来端茶盅喝茶,他便问道:“王爷如今田亩账册被毁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谦王听了重重的放下茶盅,抬头看向书房的众人,余怒未消:“账册毁了,他们有多少田地就由我们说了算,如果对我们给出的亩数有意见,不服可以拿账册来对峙。如果拿不出账册还想闹事者,全抓进牢里关起来。”

“如果我们抓了人,他们还不消停怎么办?”张先生又问。

计划实施前,把所有的可能都设想一遍,免得临了手忙脚乱无策可施。

谦王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刚才的怒气消得差不多,听了张先生的问话,倒是心气平和不少,“我们岭南的守备不是摆设,他们如果实在不识相,那么就当造反全抓起来,衙门不够关,就抓了让他们去矿山服劳役。我就不信他们个个吃得了这个苦!”

书房几位算是听清楚了,王爷的意思是退是不可能退,如果各方势力不识相,那么他们只能采取强硬手段。

只是这事

严先生上前一步,拱手问道:“若是岭南各方势力被逼得反抗激烈,这事传入朝廷,朝廷责难,王爷可有应对之策?”

其实,严先生更想问,到时王爷能否顶得住朝廷的压力?

谦王抿唇一言不发,这事如果办成了传入朝廷肯定不会掀起什么波澜,但如果官逼民反,传入朝廷新皇一定会下旨斥责他。

如果朝堂那些文官集团再出个什么主意为难他,到时就被动了。

张先生让大家都坐下慢慢商量,又招手让小厮给各位主子上茶。

二爷李承瞻撩开袍角坐下,等上茶的小厮出了书房,他才杀气腾腾地开口:“大家所想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如果抓一些人严刑逼供,我就不相信他们能一直咬牙坚持不说实话。如果我们掌握了证据,他们还要闹事,那就按造反罪名处置,杀他们一批看他们老不老实!”

张先生无语,如果什么事都能用拳头说话,那朝廷还修订律法干嘛?

难道这位二爷没听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之前压制有多狠,最后反抗就会有多狠!

严先生从沉思中回过神,斟酌片刻道:“我们前几天抄了娄家,这次事件我们可以把娄家当个典型,将娄家查抄来的田地,按隐户的人口来重新分配,让其他势力隐户看到实际利益。”

有了实际利益,他们便不怕隐户跟着闹事。

城外的夏记田庄开荒进行的如火如荼,房屋建设也一刻没有停。

丁老婆子提着篓子和一群妇女儿童在山坡上割草。

按说如今她家生活过得不错,二儿子丁大壮是王妃的亲卫队长,大儿子又被王妃看中被聘为盐铺的掌柜,管理着府城的所有食盐铺。

两个儿子每月拿着高薪,哪还用得着她一个婆子出门劳作?

但丁老婆子是个闲不住的,这不听到田庄收集杂草树叶用来怄肥,一篓子草料可换五枚铜子,她立马提着篓子出来了。

夏婧趁着清晨凉快,坐着马车赶到夏记田庄时,丁老婆子这些妇女儿童已经割了一篓子草料回来了。

田间地头挖了不少坑用来怄肥,坑里已经填了不少草料。

夏婧站在坑旁,问田庄管事左九川:“这些肥怄出来够这些荒地用吗?”

“这点肥肯定是不够的,小的还让人将开荒挖出来的树根草根晒干堆在一起,上面复上土点火烧出不少火肥。”

左九川是亲卫中队长左荆的小叔叔,因在家是个种地好手,被夏婧聘为田庄管事。

他所说的火肥闷烧出来的草木灰为黑色,一般用于基肥,也就是种植庄稼前的底肥。

可见这种火肥的肥力不容小觑。

夏婧颔首:“对于农事,你比我这个外行清楚,田庄里的事情你看着安排。如果到了夏种时开荒那边还没有忙完,就可以先将开出来的荒地种上庄稼,剩下的荒地可以等农闲时再开垦。”

左九川应下来,看着怄肥的坑稍犹豫一会儿,提醒道:“只是这光靠一点树叶杂草怄出来的肥肥力有限,到时可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夏婧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随后她微笑着问道:“我让你建的牲口圈如今建得怎样了?”

“基本已建成,就剩下最后的盖茅草顶了。”

“那我们去瞧瞧。”夏婧说着便转身往饲养区走去。

田庄住宅区和饲养区是分开的,饲养区依山而建更接近田地,完全是为了以后运送肥料方便。

饲养区又分为几个区域,牛、羊和猪,还有鸡鸭都分了不同的区域而建,方便以后清理卫生也更方便管理。

夏婧转了一圈,最后停在饲养区旁边的小溪前。

这条小溪的水质很清澈,以后饲养区的家畜家禽用水,完全就依赖这条溪水了。

“盖顶用不了几天,你可以派人到周边村落购买猪仔子和鸡鸭回来饲养了。等饲养区住满,你怄肥的坑也不缺粪便了。”

左九川笑着解释:“前段时间小的曾派人出去联系了一批家禽和家畜,等这顶盖好,小的就让人送过来。”

夏婧笑着点头,左九川做事心中有章程最好,免得什么事都要她来操心。

此时的田庄没有养家禽家畜,田地里也还没有庄稼,夏婧随意转了转,了解了田庄的基本情况便趁着太阳不算烈,坐着马车往城里赶。

刚进城就感觉百姓似乎比往日精神头足,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议论着什么?

叶飞跟在马车旁,将他的发现告知了夏婧。

夏婧将精神异能外放,听清楚百姓议论的是什么事后,心里叹了口气,任何改革哪有顺利的,来自外界的阻力会比想象的要大的多。

就譬如这一次,岭南的各方势力真的是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做事狠绝,直接将账册烧毁,没有凭证,他们就是想看王府的笑话。

看你王府有能耐,没有账册看你怎么重新丈量土地登记造册?

他们就仗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各方势力想拧成一股绳让官府拿他们束手无策。

只是,各方势力真的牢不可破么?

夏婧觉得不见得!

看热闹不嫌事大!

府衙门口的街道两头都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亲卫骑着马甩鞭驱赶,才堪堪让百姓不情不愿的让出来一条路。

夏婧的马车被亲卫们簇拥着从侧门进了后衙。

她刚到书房门口就听里面的叹气声,推门进去,“这是怎么了?唉声叹气的,好运气都被你们叹衰了。”

张先生见到推门进来的夏婧,精神一震,终于来了个脑回路正常的主子。

像谦王和几位爷开口闭口就是跟岭南各方势力硬刚,不服就杀了。

听得张先生脑壳疼。

谦王看到夏婧进来,同样是眸光一亮,终于来了个可以商量拿主意的人。

“王妃这是从哪里回来?”

夏婧坐上主位,抢过谦王手里的扇子,呼呼给自己扇风,“今日去了趟田庄,刚从城外回来。”

谦王亲自为夏婧倒了杯茶,又递自己的手帕过去,想给她擦汗。

夏婧颇为嫌弃的推开,反手接过红梅递过来的湿帕子,擦了擦脸和手。

谦王见她喝了一盅茶,才开口问道:“王妃应该已经知道府衙今日发生了什么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夏婧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他们,“你们有什么主意?可有商量出什么章程?”

张先生站身,向夏婧拱手见礼,便将刚才大家的意见都说了一遍。

最后问道:“王妃觉得严先生的法子可行?”

夏婧点头,“不错,等于直接收买了隐户和普通庶民的支持,但岭南的各方势力还是不会妥协。”

谦王点头如捣蒜,“王妃说的对,本王就说了直接给隐户分田地行不通,最多他们可以租田地耕种,到了秋收王府只收平时他们交给豪强租子的一半。”

比平时少交一半的租子,对于隐户来说已经是非常巨大的诱惑了。

夏婧没有想到谦王会如此吝啬,将钱财看得这么重。

外人想从他手里抠点钱粮出来,比登天还难。

如此想来,上次他赠送宅子看来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张先生无奈的看了眼谦王,转向夏婧问道:“王妃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这项政令推行下去?”

夏婧瞥了眼红梅。

红梅会意,走到门口将书房打开。

不一会儿,就见夏婧的亲卫抬着一箱箱木头箱子走了进来。

里面的人除了夏婧带来的人,其他人都一脸的疑惑。

“王妃,你这是.”谦王指着木箱子,难道这是从哪儿弄来了银子?

夏婧抬了下巴,“想知道就自己去看。”

谦王站起身缓步走到箱子前,又看了眼夏婧,迟疑一会儿才揭开了盖子。

好奇之下,两位先生和几位爷都围了上去。

щшш▪ ttκǎ n▪ C〇

箱子内的账本一本本摆得整整齐齐。

谦王大喜,立刻抽出一本,“这是备份的账册?”

如果是备份的账册,那他们执法就有了依据,那些敢在他面前嚣张的豪强就可以收拾他们了。

两位先生也跟着抽出一本,张先生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他越看越兴奋。

这惹得旁边的李承尚问道:“先生,这可是备份的账册?”

听到李承尚问话,张先生不敢怠慢,赶紧回答:“不是,这是岭南各方势力税务明细。”

李承尚不明所以,不悦的道:“只是个税务明细你激动个什么劲?”

张先生顾不得理李承尚,而是向夏婧揖了一躬,“王妃的法子实是妙,这一下子就破了各方势力设的局。”

“什么法子?”谦王翻了下账册,便将账册扔回了箱子里。

“哈哈.”张先生笑得合不拢嘴,好不容易笑够了,才解释道:“这些税务明细账册,正说明各方势力这些年交的赋税,赋税交了多少重新丈量土地时,我们正好可以按这赋税指标来执行田地归属。”

谦王激动的想拍大腿,“如此,那些偷税漏税的豪强,这次怕是要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这叫什么?

这就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谢谢A!紫叶、敏敏、45.仰望,你曾经的单纯、书友20210605203749238、12的12、我很喜欢金铃动、心如止水、ChaoQiong、夜星辰3399、爱念鱼的推荐支持~

最后谢谢敏敏的月票支持~

晚安~

第137章 有哥哥照顾真幸福第61章 逃离荆州第273章 冲突第3章 有人来了第138章 有趣的表兄弟第223章 又是一年第43章 危险境地第74章 坎角村村民第113章 王妃所求第159章 漏算第306章 番外:日常第291章 再谈分封第128章 我拒绝第2章 震惊第81章 做戏第144章 开盘大吉第262章 试运行第122章 逼急的皇帝破罐破摔第79章 兖州沦陷第303章 原来如此打算第114章 想分一杯羹第200章 养儿一百,长忧九十九第272章 军户户籍改革势在必行第302章 回程第133章 弄不好让他随了我第46章 背锅?没门!第14章 夺财第282章 牝鸡司晨第247章 抄家是暴富最佳捷径第257章 借鸡生蛋第258章 大军出征第268章 蓟辽一线告急第38章 做戏第271章 入京第88章 伏击地点第199章 拉出去砍了第144章 开盘大吉第81章 做戏第36章 邀宠?第61章 逃离荆州第250章 筹备战事第136章 引领剿匪热潮第187章 都说好,并非真的好第244章 回京第140章 怎么可能为他人做嫁衣第26章 震慑第181章 视察第106章 教一教他们怎样做人第219章 离京第3章 有人来了第235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297章 到达第128章 我拒绝第252章 决战第194章 阻挠第141章 绝望第180章 逃离第239章 昏君误国?第75章 夏家人第109章 征兵之一二三事第33章 深藏不露第183章 傻眼第27章 蹊跷第74章 坎角村村民第267章 反对第207章 周旋第298章 赶海第239章 昏君误国?第36章 邀宠?第270章 大吉大利,宜出行第130章 馊主意第50章 其心可诛第205章 暗杀第306章 番外:日常第139章 急先锋不妥协第35章 八字不合第75章 夏家人第246章 君臣角逐第273章 冲突第16章 掣肘第204章 借兵第76章 来自老母亲的爱第272章 军户户籍改革势在必行第69章 狡诈,抠门!第196章 征兵第125章 一直处于破财的状态第19章 缘分使然第40章 燎泡第64章 重大发现第284章 出海第151章 真金白银第12章 弃城而逃第60章 志高才疏第41章 各显神通第212章 痛骂第56章 酒囊饭袋第160章 溃不成军第97章 到达,出人意料的岭南府第109章 征兵之一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