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凶险世间

杜和咽了口唾沫,看着船家毫不掩饰的贪婪表情,忽然展颜一笑,点了点头,“没准还真认识,上海滩杜公馆有一位杜先生,你晓得么?”

船家一愣,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那当然是晓得的……杜先生的大名……”

杜和拆开了钱袋子,大方的抓了一把钱,扔给了船家,傲慢的说,“晓得就好,你速速开船,少爷自有赏钱!”

船家唯唯诺诺的应了,也不敢去捡钱,恭恭敬敬的将杜和送入了温暖的船舱,又送上一只铜皮炉子,眼神依旧将信将疑,直到看到杜和随意的把玩一枚暖白玉佩,上头明晃晃的“杜”字,将船家彻底镇住了,自认倒霉的走了一趟薄船。

杜和这才松了口气,后背已经全是冷汗,透过船舱的窗户朝外头的夜色看去,初出家门就已经要面对外面的凶险了,而杜家却已经陷入了绝对的凝重之中。

所有的仆人都战战兢兢的立在下首,不时有几个零星的人赶回来,汇报几句,就走进人群里跟着等。

杜母面无表情的听着,身上即使是在温暖的屋中也裹上了一袭狐裘,一盅药被热了放凉,凉了再热,杜母丝毫没有去喝的意思。

将近半夜,最后一个人回来,犹犹豫豫的将一块手表捧到了太太跟前。

他堵上自己一个月的月钱,赎回了这块不敢肯定的手表,就是想在太太那里搏一搏,若是博对了……

“哪里来的?!”

杜母看了一眼,猛然拔高声线。

仆人知道,自己赌对了。

抓到了一根线头,对于杜家来说,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不到一个小时,杜和离开苏州的经过就被原原本本的还原出来。

杜母皮裘里面的手指越攥越紧,等听到杜和在太仓下了船,失去了消息之后,双眼有些无神的念了两句:“阿海……太仓那里,有条铁路吧。”

阿海应了一声,颇为干涩的说:“是的太太,沪太铁路。”

沪太铁路,从太仓发往上海,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此时杜和应该已经踏上上海的土地了。

连魁班,就在上海。

“这孩子……这孩子,他怎么就不听呢……”杜母双眼发晕,自己到底没看住儿子,对不起丈夫不说,还让儿子自己孤身一人陷入不利境地。

她对不起杜家的祖宗。

杜母的眼皮子越来越沉,只觉得自己似乎再也撑不住了,自己掌家这么多年,为的就是让孩子回来有个便利。

现在倒成了滞碍。

“太太,小的愿意去上海寻少爷,务必让少爷尽快归家!”刚刚买回手表的年轻人猛然抬头,满眼渴望神色。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阿海,他当了几十年管家,还能不清楚年轻人的想法,但是现在却不是时候。

给那年轻人使了个眼色,阿海挥了挥手,让所有人都退了下去,压低声音对杜母说:“太太,少爷刚到上海,还能挽回的,江班主不是还在么……江班主跟老爷那么好的关系,一定要关照的,我们写封信去,他一定会答允。”

“信倒是能写,可再将他押回来,他还是会跑,阿和又不是我养的猫狗,我岂能日日关着他呀……”

杜母思绪有些混乱,虚弱的用帕子捂住嘴巴咳嗽两声。

阿海有些担忧的说:“太太还是先把药喝了吧,身子不好,少爷回来了又该愧疚伤心了,老爷爷也不愿意见到的。”

杜母点点头,有些触动,端起药盏一饮而尽,仿佛里面不是苦药一样,眼也不眨。

阿海知道宅子里也就自己能劝劝太太了,索性就坦白的说:“太太,少爷那个脾气,强拉回来怕是不妥,不如让他自己知难而退,我们再好好说说,兴许就能体会太太的苦心了。”

杜母眼神一亮。

她本来也不是养在深闺的妇人,刚刚心神混乱看不清楚,如今阿海一点,她转瞬就知道怎么来办。

很快,一封杜母亲笔写的书信就由阿海火速送往电报局,星夜发往上海连魁班,对象毫不意外的是班主江中叶。

所谓堵不如疏,教导孩子做事有很多种办法,硬来是最不可取的一点,杜母将自己的担忧和叮嘱都告诉了江中叶,相信同为父母,他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而此时的上海滩,正是灯红酒绿,一片人间好景象的时候。

杜和下了火车,有一瞬间以为自己回到了英国。

到处都是外国人,金发碧眼的,棕色皮肤的,洋车洋火,甚至还有熟悉的英式建筑。

他有些不适应的用手扇了扇不大新鲜的空气,小心翼翼的避过地上的秽物,走出站台。

少年人通身贵气,拎着个钱袋子,身姿挺拔的站在那,在本地人看来就是一幅待宰的样子,更何况杜和还有些轻微的洁癖。

这幅少爷做派很快就引来了一个眼明脚快的车夫。

殷勤的给杜和行了个礼,车夫一点都不怯场,一开口就是一嘴地道的上海方言,笑呵呵的问:“先生要去哪儿?十五个铜元,全城送到!”

杜和想了想,决定讲一下价钱,锻炼一下节俭,遂问道,“去李家厂,十四个铜元怎么样?”

李家厂是个老地名,现在叫什么,杜和也不清楚,但是好在拉车师傅知道,装作为难的跟杜和订好了价钱,师傅甩开长腿,不到一个钟头,愣是将杜和给送到了内城区的一个略显老旧的街道。

李家厂是当年一家家具木材厂的简称,过去几十年一直做家具买卖,附近很多居民都是当年的老职工,后来乱了起来,洋人过来弄了个租界,许多商家竞争不过外来的洋人,都纷纷走掉了,这一片也就从欣欣向荣很快就变得衰退败落。

待到杜和十几年重游故地的时候,已经十分衰败,就剩下些低矮的民房,老旧的墙壁,和一些依着墙壁临时搭建的窝棚。

破败也滋生了另外一种居住形式,听到动静,一些眼光从棚子里探了出来,冷静的打量杜和,杜和对此恍若不知,有些陌生的在弄堂里转了起来,却很快就迷失了方向。

“先生找人?”

正当杜和迷茫的时候,一声弱弱的试探从黑暗中传了出来,杜和吓了一跳,定睛看去,却发现是一个身体瘦弱,脸色蜡黄的年轻人。

“先生?不知道要去哪家,我帮你带路。”年轻人见杜和没斥责,立即就高兴了起来,总黑暗中走了出来,风一吹,身上的衣服贴着身体,称的他如同鬼魅一样可怕。

杜和犹豫了一下,才说,“我要找一户魔术班的驻地,班主姓江……”

“原来是连魁班的高足!”年轻人打断了杜和的形容,满脸信心的拍了拍胸脯,“知道!您跟我来就是。”

说着就在前头走了出去。

杜和抿了抿嘴,跟了上去。年轻人似乎对弄堂十分熟悉,七拐八拐的就转到了另一片地方,果然不是杜和走过的路,然而还没等杜和高兴,年轻人忽然住了脚,回头朝杜和一笑。

“先生,大晚上风露重,这走着走着忽然就饿了,不如你跟我家去,喝一碗小馄饨再说?”

第四百一十七章 屠村第一百八十九章 奥秘第三百七十五章 挑战第五十三章 身份第一百一十章 初次交易第三百零四章 手术第二百九十一章 刺第一百四十四章 损友第一百八十三章 差别第一百七十六章 母子相见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步之遥第一百八十五章 荣喜班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见如故第三十章 佳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猩红第一百二十二章 姐妹第一百九十一章 心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喜怒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小第二百零八章 苦也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哥第四百三十三章 入狱第三百八十章 再聚首阴阳两隔第三百一十一章 喜怒第五十五章 痴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拜访第四百一十四章 蹊跷第三百八十四章 浮世绘第三百二十七章 指点第七十一章 分道第七十七章 哈同第二百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挑战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并第二百六十三章 线索第十六章 规矩第十五章 求和第八章 第一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妹妹的愿望第四百二十五章 麻烦第四百四十三章 铁证第三百二十五章 难得第二百一十二章 泯恩仇第一百五十八章 失误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一天第二百三十五章 变个魔术第七十一章 分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坐蜡第三百六十八章 成长第三百七十七章 豆浆第二百四十章 手段第六十一章 少女第四百五十一章 赌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竹筒第一百三十九章 鸡汤第三百八十二章 反常第三百一十五章 差别第三百八十七章 南洋乱第五十章 对峙第二百九十三章 难言之隐第六十八章 清晨第四百零二章 新的矛盾第四百五十八章 对峙第一百四十三章 错漏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石三鸟第三百五十七章 坏血病第二百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自由第四百五十一章 赌局第一百四十章 新狱友第十章 难为第三百二十九章 证据第七十二章 腰斩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见如故第三百九十五章 举报第一章 游子归第二百三十二章 礼物第一百零一章 天赋第四百一十七章 屠村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衣第四百零六章 烛火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破第一百零四章 登场第四百三十章 发现第二百零八章 苦也第二百四十章 手段第三百七十二章 送行第三十六章 橄榄枝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子第四百六十章 孟丽瑶第三十三章 月夜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破第七十七章 哈同第三百七十七章 豆浆第四十三章 争辩第一百八十二章 失怙第四百四十九章 卡片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哥第七十二章 腰斩第十二章 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