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斩龙王

面对大灾难,官府往往无所作为,这是古代朝代最大的痛处,一方面是因为条件有限,想要行动也往往有心无力,更多的则是官本位思想作祟,官员与百姓阶层化严重脱节。

通常都是大灾难发生以后,才慌忙救灾,再遇到一两个贪官贪赃枉法,造成饿殍遍地,激起民变又是一场灾难。

哪怕是贞观四年的那场灾难发生在皇帝眼皮底下,所造成的损失依旧是大唐所不能承受之痛。

尤其是是当时玄武门的事情才过去不久,关中百姓记得尤其是李世民杀兄逼父的事情,不少心向顽固遗老借助贞观四年的大旱,认为是天灾降罪于李世民,这才有了这场大旱灾,联合逼宫。

那种无助的感觉李世民回想起来依旧时不时在梦中惊醒,明面上的敌人李世民从未怕过,可是鬼神之力,李世民面对束手无策。

能够发动玄武门政变的李世民绝对不是一个死板的人,他静下心来,仔细的思考着墨顿的注意,越想越觉得可行性很高。

首先关中乃是腹地,短时间根本不可能有外敌入侵,就算是紧急情况,依旧在关中的十六卫士兵,随时能够穿上盔甲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士。

况且十六卫的士兵大都是关中子弟,帮自己家乡做事,不但没有抗拒情绪,反而还要对李世民感恩戴德。

所以动用十六卫官兵,所承担的风险几乎为零,而且这样没有风险的事情而且收益巨大的事情,李世民没有丝毫的拒绝的可能,

而且这还关系到关中地区百年基业,一旦关中地区解决灌溉问题,李世民将会尽收关中百姓之心,所有的百姓都会自发的拥护李世民,

粮食年年丰收,关中一直紧缺的粮食问题也将会迎刃而解,再也不用年年耗费巨大的代价从各地调集粮食。

李世民越想越激动,不时的和房玄龄商量赈灾的方案。房玄龄也是振奋异常,他发现这种军队赈灾的方式很有推广价值,一些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这些有组织有纪律的士兵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君臣二人越商量越兴奋,一个个绝妙的方案很快敲定。

墨顿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一下关中的百姓彻底有救了,虽然不敢说恢复产量,至少能够保住一部分粮食,度过这场灾难。

这样一来墨家村终于不用担心自己成为那个唯一逃脱的螃蟹了。

“龙王爷恕罪!龙王爷恕罪!其他村民只是被墨家村蒙蔽,还请龙王爷恕罪,不过老农可是一直对龙王爷毕恭毕敬,您老人家要惩罚就惩罚墨家村吧。”官道上村长老者领着几个虔诚的迷信者,在那诚惶诚恐的向龙王请罪。

“愚民!”

李世民冷哼一声。他现在有了应对旱灾的方法,很不满老者向龙王求雨卑躬屈膝。

这不是你们一直宣扬的愚民政策么?墨顿心中暗道,当然这句话他在心中没有敢说出来,否则又是一顿板子少不了。

“老人家,你不用再求雨了,过几日朝廷就会组织百姓抗旱救灾了。”李世民不忍心老者再继续受苦,劝道。

“朝廷救灾?朝廷管得住人,还能管得住龙王,我看你刚才就是和墨家村的人在一起,你肯定是和他们一伙的,还想来骗我。”村长老者根本不信李世民的话,官府要是能抗旱救灾,前几年就不会发生那么大的饥荒了。

李世民恨恨的瞪了墨顿一眼,无奈的看着顽固的老者,他好心的劝老者,没有想到还被认为是和墨家村一伙的。

墨顿无语至极,没有想到自己什么也不做,还是被殃及池鱼。

“咳咳!老人家,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墨家村已经研制出了旱地浇灌的工具,已经将其献给朝廷,朝廷不日之后,就会组织抗旱。”墨顿出声帮李世民解了围。

“当真?”村长老者不信道。墨家村铺天盖地的打井浇地,他当然知道,临近官道的这边的一亩田地都快浇完了。

可是他可没有那么多钱买工具和请人,还是求龙王爷比较可靠些。

“如果朝廷没有赈灾,墨家村亲自帮你家打井灌溉!”墨顿拍着胸口保证道。

在墨顿和墨家村不遗余力的宣传下,墨子守信千年的故事广为流传,再加上墨家村一直以来良好的守信,让墨家村的信用大幅度提升,村长老者顿时相信了大半,至于另外一小半,不也有墨家村给他家灌溉的保证么?

“太好了,多谢墨少爷,墨少爷可是小人的恩人,小人回去给少爷立生祠,逢年过节多谢少爷的大恩大德。”村长老者激动的说道。

“别,墨家不相信迷信那一套!”墨顿连忙拒绝道,好说歹说将激动的村长老者劝走。

开玩笑,皇帝就在他的旁边,要给他立生祠,那不是将他加上火上烤么?

“迷信?”李世民疑惑的看着墨顿,立生祠在普通人心中可是最高的荣誉,竟然让墨家子嗤之以鼻。

“墨家将一些假借与鬼神手段,让人盲目信从的行为称之为迷信,迷信的危害甚大,轻者被骗钱财,重则误人性命。”墨顿将市面上巫婆求神,香灰治病,捉鬼放鬼的手段粗略的解释一遍。

“你是说巫婆杀鬼是因为纸人上涂满了姜黄,木剑砍上才会出现血迹?”房玄龄脸色瞬间凝重,这可不算是小事,简直是草菅人命。

墨顿点了点头道:“那其实并不是血迹,而是木剑上的碱水遇到了姜黄变成了红色。这是华老最先发现的,姜黄是一种中药,他老人家一闻就知,这才及时的挽救了一个耽误治疗的生命。”

“鬼敲门是黄鳝血吸引吸引蝙蝠,纸上出现血迹浮现字体是因为提前涂抹了东西!这些巫婆真的是害人不浅!”李世民脸色铁青,墨顿说的有理有据,而且各种手段详细的很,让人不得不信。

这些巫婆大唐各地数不胜数,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因此上当受骗。

“这些只是个别的案例,只危及到个人,据墨家记载,前朝时期曾经有神汉将黄豆和神像一起埋进土中,日夜浇水,豆芽遇水膨胀发芽,一点一点的将神像从土中顶出地面。一夜之间吸收信徒上千。”

“嘶!”

房玄龄和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要是不是墨顿亲口说出,他们二人要是亲眼看到土中一点一点的种出神像来恐怕也要中招。

房俊更是一脸崇拜的看着墨顿,跟着墨顿虽然常常称为背景,但是永远不会无聊。

“更有一些野心家,将提前将可有反字的石敢当埋入地下,过一段时间,引诱人将其挖出来,聚众造反。”墨顿又爆出一个猛料。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李世民脸色异常难堪。

这种手段并不少见,最开始这种手段的正是造反第一人陈胜,直接往鱼肚鱼肚子里面塞了个纸条,篝火旁学几声狐叫,手段低劣至极,可偏偏成事了,将偌大的大秦帝国搞得分崩离析。

“陛下,这些迷信遗毒甚大,必须将其禁绝。”房玄龄也是惊出一身冷汗,没有想到。平常很常见的小小的迷信竟然隐藏着如此大的危害。

李世民重重的点了点头,但是威胁大唐统治的必定要立即铲除,余光扫过一旁的龙王泥塑,李世民心中大怒,眼前的求雨何尝不是迷信呢!

李世民一把抓过李君羡佩戴的长刀,一刀闪过,泥塑的龙头,轰然落地。

墨顿惊讶的长大了嘴巴,乱套了,小说演义中,可是魏征斩泾河龙王,李世民保人,现在竟然变成了李世民斩龙王。

第八百五十一章 存钱业务第八十章 火星复燃第一百三十二章 殷老夫人训孙第十六章 合作陷阱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重生的地道战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算学一脉的抉择八百五十九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医家誓言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三十二章 一城三诗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天下苦儒家久也第三章 财源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一人灭一国(下)第八百一十章 国之重器第一百九十二章 阴谋再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青海部落图第六百四十八章 西域商会第一百九十四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交河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聘礼备好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承乾归来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洛阳的反击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十四功臣画像完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束手无策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御下之术第九百三十九章 一夫一妻和三妻四妾第三百四十六章 墨方大火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失败的军用墨技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武媚娘的逆袭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西方佛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八百里加急第八百七十二章 改革驿站第四百一十章 参观墨家村第九章 化解墨家村危机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墨家子必须死(五)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摆钟动力装置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儒墨新时代第四百三十二章 归义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重开丝绸之路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儒刊易主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月初二第九百七十二章 墨家村银行绝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飞钱和汇票第三百三十八章 工业园区第五百六十六章 伏允伏诛第九百九十六章 墨家下江南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贞观十四年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南北合流第七百二十六章 别墅新房第八百三十一章 信用时代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一人灭一国(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援兵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一鲸落万物生第九百八十章 危机解除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女气运之子——武媚娘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谍中谍第二百九十八章 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九百九十四章 墨家江南合作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出征前夕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迟来的正义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爱美人更爱江山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西方佛国第九百五十三章 倩女幽魂第八百七十章 驿站第九百三十五章 长孙皇后病危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出征前夕第九十四章 大魔王来了第五十八章 热气球一千零八十八章 西突厥出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粮食和钢铁第二百二十章 韦贵妃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御下之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墨莎入学第一百零一章 数学第七十二章 墨家与诸子百家第五百六十章 公主、可敦、太后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狗食日第一百五十九章 众生相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上任不点火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军民两用墨技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吐蕃困境第六百七十三章 膨胀的皇权第八章 活鱼大卖第八百七十三章 邮票和邮编第一百零五章 调查第二百二十九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百九十四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阴阳家子钱家合作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破乱世谶言第四百九十六章 提亲第二百三十八章 反击第八百零二章 唐僧第一百二十五章 听诊器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后宫版‘杀子立弟’第三百三十九章 卖地模式第六百八十三章 推背图第三百二十四章 最重的回礼第一百六十九章 蛋糕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一心为己墨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