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吃货的精神

“吃牛肉!”李世民顿时被气笑了。

他还以为墨顿狡辩一番,再来一两段大道理,劝谏之类的,没有想到墨顿竟然给了他如此幼稚的理由。

墨顿理直气壮的说道:“我大唐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凭什么周边草原各国都能够吃牛肉,唯独我们大唐百姓不行。”

“呃!”

秦怀玉三人目瞪口呆,貌似这个原因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

就连程咬金这一次也是张大了嘴巴,他从来没有见到过有人把想吃肉,说的如此理直气壮。

“牛的确很珍贵,所以我从来没有想打大唐耕牛的注意,难道我从草原买牛还不行么?哪里想长安县衙这也管。“墨顿愤然道。

李世民理所应当的说道:“只要进入大唐境内,都受大唐律法管理。”

“那五百头牛,你必须完好无损的给朕带回来,否则,嘿嘿……”李世民冷笑一声,威胁之意格外明显。

墨顿顿时哀嚎一声,到手的牛肉又飞了。

墨顿深吸一口气换一种语气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主张禁止宰杀耕牛,然而到如今大唐依旧缺少耕牛,牛寿命大约在十五到二十年,四岁成年,理论上来说,一头母牛可以生十头小牛,而这十头小牛中,大约有五头母牛,五年后这些母牛继续生产,依次以此类推,我华夏要不了五十年就可以户户有牛,然而历朝历代都摆脱不了缺少耕牛的命运。何也!”

“是呀!”程咬金配合说道。

李世民呵呵一声,不为所动,任由墨顿二人表演。

墨顿无奈继续道:“那是因为我大唐耕牛需要长年劳作,根本无法稳定繁衍小牛,所以要想解决我大唐耕牛短缺的现状,必须从草原着手。将大草原可以变成大唐的养牛地。源源不断的为大唐输送耕牛,这才是解决耕牛问题最根本的途径。”

这一次李世民并没有反驳,反而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草原的确是养牛的最佳之地,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何让草原各部自愿替大唐养牛,那就要让草原各部看到利益所在,小子认为,我大唐庞大的牛肉市场就是最好的利益所在。”墨顿道

“以利诱之?”李世民沉思道。

“这天下何止是小子喜欢吃牛肉,你们喜欢不?”墨顿指向秦怀玉三人。

三人连连点头。

“程叔叔呢?”墨顿转头看向程咬金。

程咬金哈哈一笑,道:“那还用说!”

“那皇上呢?”墨顿不怕死的又问了一句。

李世民顿时一瞪眼,不言而喻。

“何止是我们,我大唐又有多少人喜欢,照此算来,这可是几十万贯的大生意,如此一来,我大唐内部禁止宰杀牛,保证耕牛的数量,以牛肉之利引诱大草原牧牛。”

“而且草原人力草场有限,养的牛多了,养的马自然就少了,假以时日,整个大草原都给我大唐养牛,恐怕也不一定够我大唐百姓吃的,到时大唐耕牛危机解除,北方之患不药而愈。”墨顿重重的挥拳道。

“好,”程咬金激动不已。

李世民第一次动容,眼中飘忽不定,大唐对大草原一直怀有警惕之心,击败突厥之后,虽然为了避免草原各部反弹,对于草原各部采取羁绊政策,以防备北方草原继续做大。

墨顿此举即能减轻大草原的威胁,又能解决大唐耕牛问题,简直太和李世民的胃口了,要知道让草原强大的乃是战马,而并非是耕牛,全部养殖耕牛的大草原又岂能放在大唐的眼中。

“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吃上牛肉?”李世民心思难明的看着墨顿。

墨顿傲然道:“不要怀疑吃货的精神。”

“吃货精神。”

众人都愕然的看着一脸中二的墨顿。

一个吃货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吃货。在后世很多国家都为外来物种入侵而头疼,小龙虾,亚洲鲤鱼。扇贝……,然而在中国从来不是问题,一个个都成为桌上的美食,成为外来物种的耻辱。

“而且草原上牛的价格便宜,当边关牛进入大唐之后,是杀还是用,还不是全凭陛下一念之间,对于宰杀的牛肉,朝堂还可以对其征收重税,如此一来,朝堂既然可以获利,也能控制牛肉的销量。”墨顿点头道。

“共赢!”

众人心中不由的闪过一个词语。

“长安城盛传墨家村积极推行共赢之理念,果然名不虚传。”程咬金脱口赞道。

李世民仔细品了品这个词,越品越有深意。他作为皇帝当然看的更远,共赢看似双方甚至多方都获得了好处,而实际上主导者却能够不知不觉中达到战略目的,其中的好处可不是一点点利益所能够比拟的。

墨家村在城南官道推行共赢,为墨家村打造一大批下游产业,这些产业又能带动其他产业。

而朝廷此次共赢,朝堂虽然让大草原也能得利,但是却能让大唐达到战略性的胜利。

想到此处,李世民再也没有之前的坚持,反而沉思的点了点头道:“此事你上个折子,交由三省六部讨论。”

“是!”墨顿顿时喜形于色,既然李世民愿意让三省六部讨论,那就定然心中已经动摇。

“那,墨小子小子从大草原运来的这一批牛呢?眼下年关将至,大唐百姓若能够吃上牛肉,定然能够感激陛下恩典。”程咬金希冀道。

“是百姓想吃,还是你想吃。”李世民指着程咬金笑骂道。

墨顿突然接话道:“小子从大草原上运来的牛都是大草原上五岁左右的壮牛,要是直接杀了实在是可惜,微臣看我大唐境内登记在册有不少十五年以上的老牛,这些老牛已经年老力衰,难以在下苦力。墨家村愿意用五岁的草原壮牛,换取十五岁的老牛用来宰杀,如此一来,大唐百姓,既可以过年吃上牛肉,农户又能够获得青壮牛犊。”

“墨家村愿意做这些赔本的生意?”

李世民睁大眼睛,不解的看着墨顿,任谁都不愿意做这种赔本生意,而墨顿却主动去做。

墨顿微微一笑道:“墨家村闷倒马的定价就是一坛闷倒马一头牛,并没有说是老牛还是青壮牛犊,又谈何吃亏。再说,一头牛身上的肉在鱼状元楼中,所卖的价格并不低于一头青壮牛犊的价格。”

“好,你小子就不怕吃亏,朕要是在推三阻四就显得小气了,这笔买卖朕准了。”李世民当即喝道。

“多谢陛下!”墨顿朗声道。

如此一来,墨家村和朝廷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只有程咬金一直嘴中嘟囔着:

“十五年的老牛,肉不好嚼呀!算了,好歹也是牛肉。”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墨顿之罪第四百四十章 组建火器监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日暴富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玄幻版百家争鸣第六百二十三章 抢手的墨顿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攻雪而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长安令墨家子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南北合流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尘的驿站(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举世哗然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买下突厥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松赞干布第一千三百章 万国朝贡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文望远镜第八百四十七章 十万贯印子钱第七百七十五章 新女主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注定悲剧的婚姻第九百五十章 最大的阻碍第二十八章 圆桌会议(求收藏推荐票)第九百九十一章 江南蔬菜水果基地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法为镜第五百八十一章 畅销的牛第九百九十二章 墨家vs江南第二百二十七章 报官第九百一十七章 非儒第一百六十六章 雪盐第六百五十七章 寒冬将至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表法第六十章 朋友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下第一庄第五十七章 青史留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四面钟第七百一十七章 婚期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黑猫白猫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沙盘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论钦陵溃逃第七百一十三章 墨顿授徒第五十二章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天下苦儒家久也第八百一十章 国之重器四百九十三章 绝世神兵(二合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恩和仇第九百五十三章 倩女幽魂第五十七章 青史留名第一千零八十章 水中毒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唐扫把星第五百七十五章 收缴铁甲(第二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域变天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第五十九章 人人都想青史留名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忠诚与背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突厥复辟势力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援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太上皇大寿第六百零五章 儒医之争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铁自来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末路武媚娘第九百零七章 言同音第七百七十二章 夺回公主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举世震惊第八百八十五章 手术成功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承乾归来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长安城最大的毒瘤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墨女和淑女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三百四十二章 相互利用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狗食日第七百二十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三百零七章 百家齐聚第二百七十三章 福祸相伏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高阳公主的手段第一千二百章 大唐花木兰第五百六十二章 捷报第一百零二章 半月刊第九百六十六章 高楼平地起第三百七十一章 岁末大考第七十章 家长见夫子第二百章 避暑计划第六百一十二章 真正的孝第八百零二章 唐僧第八百零八章 佛道相争第五百章 姐夫和小姨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海市蜃楼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郑充华的奋斗第六百零九章 军步第二百六十九章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母子平安第四百二十一章 墨镜第九百一十一章 秀才、童生、夫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反佛斗士傅奕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丝绸泄密案第七百七十三章 试验品第六百九十章 新墨家村第四百六十五章 儒刊第九百八十章 危机解除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高昌首战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不夜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阅兵节目单第四百四十章 组建火器监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个马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