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太上皇大寿

延兴门

延兴门乃是长安城东城门,通往洛阳的官道就是从延兴门出发,直达洛阳洛阳八百里,乃是长安城最为人流量最多的城门,每日从这里往来出发的商贾行人不计其数,繁荣至极。

如今的延兴门已经大变样,之前黄土遍地的官道已经消失,取而代之是城门外新铺设的砖路干净整洁。

据墨家子弟传来的消息,通往长安通往洛阳的砖路,从长安城和洛阳分别两头施工,速度大大加快,现在已经完成大半了,年底之前定然能够完成这一工程。

宽广平坦的的转路旁,一辆辆通往洛阳的马车整装待发,年关将近,正式商业繁忙的时候,延兴门外,热闹异常,

在其中一辆马车旁边,墨顿四人正在送行祖名君和孔惠索二人,他们二人将会一同赶往洛阳,在洛阳分手以后,祖名君将会由运河坐船回到范阳老家,而孔惠索则是一路东行,沿着官道回到山东曲阜,争取在年前赶回家中。

“诸位保重!”祖名君心头沉重拱手道。

在这个时代,交通极为不便,人们活动的范围极小,男人还好,经常到外地服徭役,而普通妇女恐怕一生没有出过县城的比比,皆是甚至不出乡里的都大有人在。

很多时候,一别就是多年,甚至是永别,这不禁让人嘘唏。

众人自然知道再聚的可能性很低,除非二人再来长安城求官,否则难以再见,不由得心情十分的沉重,

墨顿忽然展颜一笑道:“诸位不用担心,等到日后我大唐十道的砖路修通,到那个时候,山东之地到长安城最多不过五天,若是日夜兼程也就三天左右,日后相聚并非难事。”

“对呀!”

众人这才想起,砖路修建已经提上日程,一旦长安城和洛阳的砖路修通,势必会再次从洛阳向东铺设,随后辐射全国各道。

有了砖路和四轮马车的珠联璧合,整个大唐的交通定然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长途跋涉将不再颠簸而且风雨无阻,到那时候再也不会出现少儿离家老大还的现状,甚至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也将会成为历史。

“好,那我等就就等着那一天!”顿时众人的离愁消散了不少。

“诸位留步!”孔惠索踏上马车拱手道。

“恕不远送,一路顺风!”墨顿四人依依惜别。

直到四轮马车走远,墨顿四人这才收起惆怅的心情,正要回去。

只听见一阵喧哗,砖路上尽头,一条长长的车队迎面而来,其规格排场让人咂舌不已,两旁的百姓纷纷回避,一个个看着长长的车队指指点点。

“这是谁呀!这么大的排场?”程处默不满的说道。

众人纷纷摇头,猜测不已。

只见车队之人,个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一身葛衣,精悍异常,一看就是并非是汉人。

“南蛮人?”一个走南闯北的行商忽然惊叫道。

“南蛮?这么大的排场难道是冯家?”秦怀玉这才恍然道。

“冯家?莫非是南蛮首领冯盎?”墨顿心中一动道。

冯盎实乃是汉人,其先祖迎娶当地南越女冼夫人成为了南越的首领,其后祖孙三代经略岭南,虽为汉人,但是历代朝廷的扶持下,稳坐岭南酋长的职位,虽无王爵,但是实则岭南王也。

李世民为了安抚岭南,不得不封冯盎为上柱国,这可是哪一个封疆大吏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来者何人!”延兴门的守卫早就闻讯,连忙上前盘问。

“我等乃是高州总管,耿国公的部下,此乃我等的令牌!”车队为首之人乃是一个黑衣壮汉,连忙掏出令牌和行验让城门守卫验证。

“果然是岭南冯家!”墨顿四人对视一眼,冯盎镇守岭南,被朝廷封为高州总管,耿国公,极为尊荣。

城门守卫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无误之后,这才放下戒备。

“此乃何物?”城门守卫看到长长的车队,每辆车上都装了满满的货物,正要例行检查。

“回将军,此乃耿国公献给太上皇的寿礼?”黑衣壮汉连忙道。

“太上皇的寿礼?”

城门守卫闻言,这才放行。

“太上皇过寿?”看着冯家的车队进入长安城,墨顿诧异的问道。

“你不知道?这件事情早已经在长安城传来了?”程处默侧目看来。

墨顿摇了摇头,这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准备国子监年末岁考,哪里关心过其他事情,还真没有关注太上皇过寿这件事。

“据说,太上皇年岁已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皇上想必趁此机会尽一下孝心,大办一场!冯家想必定然是为此而来!”秦怀玉压低嗓子说道。

尉迟宝林点了点头道:“太上皇乃是冯盎的贵人。”

想当初,李渊统一天下之时,冯盎占据岭南,李渊就派李靖前去征讨,一纸檄文而定岭南,不过李渊并未亏待冯盎,立即封为高官厚禄。

“耿国公冯盎的确是个人物,能够在岭南那等险恶之地站稳脚跟,不过他的儿子恐怕就不一定了。”秦怀玉嘿嘿一笑道。

“他儿子?”墨顿诧异道。

“当年冯盎连续多年未来长安朝贡,满朝皆言冯盎已反,只有魏征出言,先派遣使者安抚冯盎,冯盎此后立即将他的嫡长子冯智戴送往长安,以安朝廷之心。”秦怀玉解释道。

程处默接话道:“可惜,虎父犬子,冯盎一生勇武,而冯智戴竟然是一个文弱书生,整天舞文弄墨,吟诗作对,成为长安城的笑谈。”

墨顿心中恍然,冯智戴来长安城也是质子的身份,舞文弄墨吟诗作对,未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

毕竟岭南道山高地远,朝廷对其控制力极弱,之前朝廷无暇南顾,只能重用冯盎之时,又对其提防,若是冯智戴表现的英明神武,又怎能让朝廷放心呢?

对于冯家,墨顿可不敢小觑,相传后世李白做过的最狂之事就是贵妃捧研、力士脱靴,而这里的力士就是唐玄宗的亲信太监高力士,此人正式冯盎的曾孙。

不过这些和他们四人无关,眼下最重要的则是太上皇大寿之事。

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美的烟花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百四十七章 她是谁?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九成宫破第二百九十八章 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百匹伤马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沧海遗珠第四十一章 鹅‘毛笔’第八百五十章 光盘行动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储备铁料耗尽!第四百二十一章 严和慈第八百七十四章 爆满的邮箱第一千章 无药而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阴阳合历第四百八十章 第二届墨技展结束第一千零九章 三年后第八百八十四章 大唐麻沸散第九百零三章 《字典》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药第八百七十九章 李世民回宫第五百八十章 墨兵合作第三百八十五章 少年大唐说第九百四十七章 围困医家第四百三十六章 火器监第九百三十九章 一夫一妻和三妻四妾第二百八十六章 志愿者第八百八十九章 长乐有喜第九十七章 凌烟阁第六百五十二章 分期买车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医家誓言第九百一十五章 地形图第七十八章 算学的种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漫画风波第九百七十六章 劝学诗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二代四轮马车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一人灭一国(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扫黑除恶令第一百一十九章 论功行赏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解题(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物质永生——还原铁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武媚娘的自由第二百二十六章 本性难移(补昨天)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相利第一百零六章 金沙公主墨莎第九百三十九章 一夫一妻和三妻四妾第二百九十四章 和亲第九百八十五章 破局第七百五十二章 扶贫先扶志第九百一十九章 困境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李世民第七百七十一章 水上奇迹第五百四十一章 天命在唐(二合一章)第七十八章 算学的种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推背图第八百八十一章 明珠蒙尘的驿站(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蛋糕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万年历第四百八十七章 岳父和女婿第八百二十五章 墨家三杰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阅兵(四)第五十章 阿拉伯数字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灯下黑第九百六十九章 新老世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相夫氏一脉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长安城最大的毒瘤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出玉门关第七百二十二章 反驳第九百章 相夫氏一脉的诱惑第三百九十五 各奔前程第六百五十三章 共游芙蓉园第九十章 文斗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开中门第十六章 合作陷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四有工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阅兵流程第十七章 鱼二被抓第五百八十章 墨兵合作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第六百零二章 新兵计划第八百零二章 唐僧第四百四十八章 绯闻第五百二十六章 连横合纵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殊荣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百万墨家入京第二百一十六章 赐冰第七百七十九章 染血的慈悲第三十一章 墨家vs儒家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面皆敌八百零四章 佛家清规第一百二十一章 广告的威力第四百六十二章 人口增长率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针第八百八十一章 明珠蒙尘的驿站(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民用火药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废报纸的用途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废报纸的用途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高山下的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