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伏允

众人商议好,颉利可汗之事之后,这才开始处理朝政。

“启禀皇上,臣请诉吐谷浑十恶之罪。”长孙无忌猛然出列道。

众人心中一凛,顿时知道真正的大戏要开始了,随着突厥战败,东突厥分崩离析,颉利可汗早就如同没牙的老虎一般,是生是死根本无关紧要,眼下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即将到来的吐谷浑之战。

“哦!”李世民配合道。

在这个时代,朝廷发动战争也要在道义上站立根脚,虽然很人人都知道,大唐和吐谷浑这一战势在必行,但是该有的程序必不可少。

长孙无忌长袖一挥,从怀中拿出个长长的奏折来,愤然道:“臣控诉吐谷浑十恶不赦之罪之一,乃是为虎作伥,大唐初建立,百废待兴,突厥连年进犯,吐谷浑亦跟随突厥出兵,连年犯我大唐边境,犯下累累血案。”

“长孙大人所言甚是。”

长孙无忌话音一落,顿时不少老臣都连连点头,当时突厥乃是草原霸主,吐谷浑也受他节制,在进攻大唐之时,吐谷浑也是出兵不少,让大唐疲于应付,可以说,当年李渊所受的屈辱,虽然大头都算在颉利可汗,但是吐谷浑王伏允也有一份子。

“十恶不赦之罪之二,心向前朝,伏允兄终弟及,迎娶前朝光化公主,敌视大唐。”

虽然隋朝灭亡后,光化公主的地位已经是一落千丈,无足轻重,但是此刻唐朝为了攻打吐谷浑,自然将此事算上,

“第三罪!屡次犯我大唐,今年秋季,大掠鄯州,复遣兵寇兰、廓二州,屡次犯我大唐,其罪可诛。”

“第四罪,不敬朝廷,陛下招其朝拜,屡次推脱。”

“第五罪,昏庸残***臣谗言,屡受天柱王挑拨,镇压忠良,残害吐谷浑子民。”

………………

“第十罪………………”

长孙无忌一连十条罪证,控诉吐谷浑王伏允罪行罄竹难书。

“还请皇上出兵,为我大唐百姓报仇,解救吐谷浑百姓。”大唐百官顿时群情激奋。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向侯君集道

“侯尚书,你来给诸位大臣说一下吐谷浑的状况。”。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李世民既然决定对吐谷浑动武,自然会不遗余力的收集吐谷浑的情报,侯君集乃是兵部尚书,收集敌国信息乃是兵部之事。

“遵命!”侯君集领命出列,朝着诸位大臣躬身说道。

“吐谷浑地处青海之地,地势较高,普通士兵进入,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我军将士实力大损,虽然有墨侯所献的高地训练之法,以及缓解药物,但是是否有效,还需进一步证实。”

众人顿时心中一凛,高原反应自从墨家子口中传开之后,很快得到了众人的认可,虽然破除了天神保佑吐蕃吐谷浑之事,但是依旧困扰唐军最大的难题。

“吐谷浑牧场旺盛,盛产青海骢,乃是难得的良马,自从前隋之后,一直休养生息,兵马壮大,又控弦之士四十万。”侯君集脸色沉重道。

“兵强马壮!”

百官心中一凛,此刻的吐谷浑虽然不如全盛时期的突厥,但是亦相差不远,难怪在伏允在大唐击败突厥之后,还敢再三犯边,恐怕这就是伏允的底气所在吧!

侯君集继续道:“在吐谷浑国内,伏允虽然老迈,但是手下却颇有悍将,天柱王、慕容孝隽、名王等都是难得的悍将,并且吐谷浑对我大唐早有防备,在险要之地修建要塞,易守难攻…………。”

侯君集将吐谷浑的情报述说一遍之后,百官之中,顿时一阵沉默。

魏征叹息一声说道:“这么说来,地利人和都不在我方,我方只有兵甲之利。”

相对于少数民族,大唐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武器上。

李世民点头,当然除此之外,墨顿还有献给李世民的一些秘密武器,当然这些都是秘而不宣的。

“此次大战,不亚于突厥之战,还请陛下慎重。”魏征郑重道。

此刻的吐谷浑的确是实力强大,攻打吐谷浑乃是大唐不容又失的一场战争,打赢了吐谷浑,定然震慑边关各族,大唐的边境将会再次迎来和平,若是失败,大唐之前击败突厥的胜果将会荡然无存,处境立即艰难起来。

李世民心中自然知道击败吐谷浑的重要性,要想打赢这场战争,一个合格的统帅将会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一众将领中,恐怕谁都没有曾经击败突厥的李靖最为合适了。

只是考虑到李靖已经六十二岁的高龄了,李世民不由得迟疑起来。

李靖岂能感受不到李世民的意图,当下主动的出列道:“启禀陛下,老臣请战,定当执伏允归朝。”

“好,李爱卿老当益壮,主动为朝廷分忧,朕心中甚慰。”李世民心中大定道。

其余百官也纷纷点头,对于李靖的军事才能,朝中无人不服,有李靖出马,这场战争凭添了三分胜算,只有最前列的侯君集脸色阴沉,他乃是兵部尚书,若没有李靖,此次进攻吐谷浑的统率定然落在他身上,这等灭国之战是何等的荣耀,而他只能作为陪衬罢了。

果然,李世民当即任命道:“挺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全军,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刑部尚书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同时从突厥、契苾各部征调骑兵。”

李世民最后又看了最后,又加了一句道:“特进苏定方押运粮草,负责全军后勤。”

顿时全场的目光都投向了武将后列的苏定方身上,此次李世民钦点的都乃是久经善战的大将,而竟然将最重要的后勤交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苏定方手上,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苏定方一愣,连忙出列道:“末将领命。”

他知道自己能够得到李世民的青睐,定然是之前在演武场上,墨家子请他统领马其顿方阵的表现,在李世民面前留下了印象,才有今天这次机会。

李世民布置完成之后,起身傲视群臣,铿锵说道:“朕一生征战天下,都乃是为了天下苍生,无愧于心,吐谷浑倒行逆施,屡屡在我大唐犯下血案,朕岂能妇人之心,陷我大唐百姓于铁蹄之下,今日朕正式宣布,今年四月大唐出征吐谷浑,以保我大唐陇右之民安危。”

四月份乃是,牛羊繁衍的季节,吐谷浑最为繁忙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吐谷浑的兵力最少,乃是开战的最佳时机。

“既然归义王已经过世,那大唐未央宫中,还缺一位善于胡旋舞之人,不若就让伏允来代替。”李世民杀气腾腾的说道,既然一个颉利不足以震慑边关,那他不介意再多一个吐谷浑王。

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美的烟花第八百五十八章 贪得无厌墨家子第九百三十二章 决绝的墨家女儿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拆衙门第八百三十六章 钱财之道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医家之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盲症第六百八十六章 墨家村扩建(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丝路明珠第六百六十章 破局第四百零八章 改土归流第九章 化解墨家村危机第三百四十一章 邓陵氏之墨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一人灭一国(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太上皇李渊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尘的驿站(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出玉门关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拒门外第四十五章 监生半价第二百零三章 玄都观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输家来了第八百二十章 卷尺第三百三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八百九十六章 固执的田侔第九百一十三章 拼音文字第六百二十三章 抢手的墨顿第六百六十三章 没钱了(二合一)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少年李治的烦恼第二百八十九 实验田丰收第四百二十一章 严和慈第二百九十四章 和亲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百家第一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拼水第八百四十九章 谁最有钱第三十章 赌局第二十章 告御状第七百九十九章 辩经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算学一脉的野望第六十章 朋友第二十八章 圆桌会议(求收藏推荐票)第四章 手工供氧机第六十七章 公布活鱼秘技第五百零三章 兄弟共患难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武将渣男说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唐少年第四百八十六章 自由恋爱观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长安令墨家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名第三百五十章 外包业务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第八十二章 热气球升空第六百零四章 军校制度第一百七十五章 墨家巨子第六十七章 公布活鱼秘技第六十七章 公布活鱼秘技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允的消息(二合一)第九百一十一章 秀才、童生、夫子第六章长安城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整顿娼门和千门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失败的军用墨技第二百二十七章 报官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国营铁矿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相利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圆桌会议结束第二十一章,意外的大司农第六百零八章 待我长发及腰第八百五十五章 全城哗然第二百七十四章 洛阳灭蝗第四百二十章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神的力量第一百四十七章 潜移墨化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师墨长技以制墨第六百章 墨顿断发(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墨道合作第七百五十四章 登鹳雀楼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文望远镜第一千零九章 三年后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竿见影第六百三十九章 丝绸计划第二百二十五章 这个夏天不太热第二百八十六章 志愿者第三百四十四章 悲惨墨家第四百一十五章 法制专栏第九百一十七章 非儒第七百三十九章 《字典》第三百五十一章 螺丝和榫卯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墨家子必须死(四)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履带式马车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草原风云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行的变革(补昨天)第八百七十三章 邮票和邮编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恩和仇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第九百八十五章 破局第六百四十八章 西域商会第八百八十九章 长乐有喜第六百四十七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三百五十四章 砖路显威第四百七十七章 人造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