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伤兵营来援 (二合一)

“李道彦真是胆大包天!竟然公然违抗军令。”李靖听到信使禀报不由得惊怒道,在大战之前,唐军就已经达成了策略,策反党项、羌人,专攻吐谷浑。

可是谁能想到李道彦竟然如此跋扈,将唐军之前的努力毁于一旦。

众将也是不由一脸怒色,当初唐军为了找到吐谷浑的主力,就和拓跋赤辞约定,只要能够背叛伏允,大唐既往不咎。

可是谁能想到李道彦根本此战寸功未立,为了虚报战功,竟然直接偷袭拓跋部落,劫掠其牛羊数千头,而拓跋部落以唐军背信弃义为名义,竟然联合诸多部落,将李道彦堵在了野狐峡,初步难行。

“背信弃义!”

众将不由的脸色一阵难堪,他们大军在前方奋力厮杀,而李道彦竟然在后方拖后腿,更让他们蒙羞。

“传令下去,大军立即加速前进!”李靖愤然道。

李道彦固然可恨,然而跟随李道彦的赤水道数万兵马却是无辜的,众人都是军中宿将,自然知道如果一支军队长期被困住,那离溃败不远了。

“但愿还能来得及!”李靖脸色难堪道。

墨顿也是一阵叹息,在他的记忆中,李道彦可是惨败,最后数万将士为之陪葬,然而此刻他随大军追击,远在千里,纵然有心也是鞭长莫及。

………………

野狐峡外。

这个世界上如果有后悔药的话,李道彦肯定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买来,一场大战下,其他各军都捷报频传,而他他寸功未立,就连墨家子带领几十人的火器监同样立下赫赫战功,这怎能让他心中平衡。

求功心切的他一时鬼迷心窍,就袭击了拓跋部落,俘获一些牛羊作为军资。

在他看来拓跋赤辞不过是戴罪之身,背叛了吐谷浑投靠大唐,就是杀他上百人,抢了他们牛羊,拓跋部落也只能打落牙齿含血吞下。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党项各部的团结性和拓跋赤辞的手段,拓跋赤辞竟然抓住了李道彦背信弃义的把柄,大军尽起,直接将李道彦和赤水道军团团围住。

如果其他唐军在此,恐怕早就突围而出,可是李道彦不过是一个仗着父亲李神通的余恩的草包,竟然被拓跋赤辞逼得寸步不能前进,一直被困在这里。

“拓跋部落,就不怕大唐报复么?”李道彦怒吼道,他派出的使者一次一次被党项各部赶回,可惜拓跋赤辞铁了心要往死里逼李道彦。

然而他得到的回应却是步步紧逼的党项骑兵。

“援军来了没有?”李道彦怒吼道。

前去求援的信使他早已经派出了数波,可惜一个个都是石沉大海一般,根本没有回应。

“启禀总管!如今大军西征在外,我部附近根本没有援军。”副将一脸无奈的看着犹如草包一般的李道彦。

“距离我军最近的是哪部!”李道彦焦急道,如今拓跋赤辞的包围圈越来越近,恐怕要不了多久,他的部队就支撑不下了。

副将苦涩道:“距离我等最近的恐怕就要数青海湖附近苏定方的伤兵营和辎重营了,其他的援军距离太远恐怕得到消息也晚了!”

李道彦顿时一阵绝望,他不过是因为一念之差,竟然陷入了如此绝境,对于伤兵营和辎重营,他根本没有抱任何希望。

“希望拓跋赤辞只是虚张声势。”李道彦色厉内荏道。

“启禀总管,党项兵攻来了!”一个斥候满脸惊恐道。

“全军备战!”李道彦怒吼道,如今没有人能够来救他,那就只有自救了,他知道自己哪怕是打败了或许能够保住性命,可是如果要弃军而逃,哪怕他是宗室子弟,也难逃一死。

两军刚一接触,唐军立即落入下风,拓跋赤辞不愧是党项领袖,虽然曾经败给唐军之手,但是对付李道彦这个草包还是绰绰有余。

可谓是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有了李道彦这个熊将,哪怕是唐军装备占据优势,却依旧节节败退。

“拓跋族长,如今唐军势大,连吐谷浑都败在他的手中,我等攻击唐军,固然能够取胜,若不是李靖大军返回,这该如何是好?”忽勒老族长忧心忡忡的看着眼前胶着的战事。按照他的意思,直接将唐军堵上几日,让李靖回来给他们一个交代既可以,可是谁能想到拓跋赤辞竟然突然下令直接攻击唐军。

“我等党项虽然弱小,可也不是任人宰割,我等已经和唐军签订盟约,而唐军却背信弃义,攻击我党项各部,若不反击,那岂不是任由汉人欺凌。”拓跋赤辞厉声道。

他之前因为站错了立场,投靠吐谷浑,好不容易出卖伏允脱身,党项首领的位置已经是岌岌可危,然而此时唐军袭击拓跋部落的事情让他看到了机会,一个重新统领党项各部的机会。

几百人的性命他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他真正在意的这一次夺回他权势的机会,拓跋部落定然会被提前投靠大唐的忽勒部落超越。

一开始的时候,拓跋赤辞摄于李靖的大胜的威望,本不想和唐军交战,不过经过几次试探之后,他发现眼前的这股唐军畏首畏尾,漏洞百出。

这才猛然决定主动出击,一是将整个党项部落都绑在拓跋部落之上,二是和平是打出来的,拓跋赤辞可不是一个草包,而是党项部落最精明的头领,这个道理他自然是知道的。

“不错,汉人背信弃义,我党项各部又岂能任其侮辱!”

“报仇!”

党项各部大都是粗鄙之人,被拓跋赤辞一鼓动,立即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而且眼前的唐军似乎并不如草原盛传的那般强大,这更让他们跃跃欲试。

“不错,我乌兰部落同样遭到唐军劫掠数千牛羊,如果我等不反抗,我等的今天就是你们部落的明天!”乌兰部落的头领悲愤道。

这一次唐军劫掠党项部落的并非只有拓跋部落一人,还有乌兰部落,这也是拓跋赤辞一呼百应的原因,牛羊乃是草原上最为宝贵的财富,谁若是动了部落的牛羊,那可是生死大敌。

有了乌兰部落的控诉,各部落的头领纷纷响应,哪怕是大唐的威名再也威慑不住这些党项头领。

忽勒老族长无奈的看了看群情激奋的党项各部,用意味深长的看着拓跋赤辞一眼,他知道这一次拓跋赤辞是在玩火,用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方法重新掌控党项各部。

“如果这一次,你能成功,忽勒部从此以拓跋部落唯命是从。不过此战,我忽勒部恕不参与!”忽勒老族长叹息一声转头准备离开。

一些党项头领想要拦阻忽勒部,却被拓跋赤辞挥手放行,唐军就要归来,党项各部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传令,大军出击,午时之前击败这股唐军。”拓跋赤辞猛然大喝道。

顿时党项各部的骑兵纷纷加入战斗,赤水道军顿时压力倍增,不少防线竟然隐隐约约有崩溃的迹象,而根本没有没有多少统兵经验的李道彦,面对拓跋赤辞的连番攻击,只能被动的挨打应付,一时之间唐军伤亡惨重。

“不好!”

李道彦眼睁睁的看着大批的党项骑兵突入唐军阵地,唐军的防线顿时开始崩溃,

眼看赤水道军即将兵败如山倒,李道彦绝望的闭上眼睛。

突然一阵喊杀声从北方传来,一个高高的唐军大旗竖立。

“援军来了!”

赤水道军将士心中一震,连忙稳住战线,堪堪挡住了党项兵的攻击。

“援军?哪位将军来援!”李道彦不由的心中一喜,连忙向北方看去。

副将举目望去,摇摇头说道:“没有番号,只有一个苏字战旗。”

李道彦不禁心中疑惑,在攻打吐谷浑的将领之中并没有哪位将军姓苏呀!

“莫非是辎重营?”副将提醒道。

“辎重营苏定方,辎重营才多少人马?”李道彦惊声道。

副将灵光一现道:“辎重营的人马虽然不多,不过苏定方现在掌管伤兵营,现在那些伤兵恐怕早已经伤势痊愈了吧!”

伤兵营有近万名伤兵,按照医家的承诺至少能够九成的治愈率,就算抛开一层的伤残,还能凑足八千将士来。

副将猜得不错,前来支援的确是苏定方带领的伤兵营将士。

“杀!”

苏定方一马当先,直扑重重包围的唐军的党项骑兵,得益于前线连番大胜,伤兵营辎重营有了充足的战马,这才及时来援。

拓跋赤辞见状,立即一股骑兵分散开来,前往挡住来援唐军。

眼前的唐军不足万人,他根本没有放在眼中,哪怕是有这批援军加入,他也丝毫不畏惧,他相信党项取胜也是迟早的事情。

然而令拓跋赤辞意外的是,前去阻挡的党项骑兵犹如纸糊一般被来援唐军凿传,尤其为首的将领竟然身先士卒,势不可挡,其他的唐军纷纷效仿,他自认为精锐的党项骑兵竟然一触即溃,根本不是一回合之敌。

拓跋赤辞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固守待援的赤水道军和来援的唐军竟然有天壤之别。一个如果羔羊一般畏手畏脚,另一方却犹如恶狼一般凶残。

“我遇到了该不是一支假冒的唐军吧!”拓跋赤辞一脸茫然道,两股唐军反差实在是太大了,简直是天壤之别,要是赤水道军有如此兵力,就是再劫掠一批牛羊,他也不敢来找唐军的麻烦呀!

拓跋赤辞不知道,虽然这些伤兵都是来自于各个军中,互不统属,但是毕竟是经历过战场厮杀而存活下来,每一个都可以说是百战精兵,更重要的他还有一个勇猛过人,身先士卒的统领苏定方。

“给我杀!”苏定方一马当先。

“诺!”

在其身后八千将士轰然应诺。,一个个脸色狰狞的杀向党项骑兵,所向披靡。

苏定方势如破竹的冲开党项骑兵的包围圈,不少赤水道将士大受鼓舞,竟然纷纷跟随苏定方反击,整个形势瞬间逆转,唐军竟然又反败为胜的趋势。

“好!”赤水道副将不由的心中振奋不已,大喜过望。

然而李道彦却并无一丝一毫的喜悦,反而心头一片冰凉,这个局面虽然对唐军有利,但是对他却是毁灭性的打击。

论兵力他比苏定方兵多将广,论实力,他乃是训练有素成建制的部队,然而面对党项骑兵却是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苏定方领着一群乌合之众的伤兵营,竟然压着党项骑兵打,这一次他虽然得救,但是却成为整个唐军的笑柄,成为一生的污点。

“嘟呜!”

看着战场形式急转直下,拓跋赤辞当机立断,立即下令撤兵,眼下李靖大军还未归来,他还要保存实力才有资本和大唐讨价还价。

看着党项骑兵纷纷撤离,苏定方这才停下追击的脚步,返回和赤水道大军汇合。

“多谢苏将军援手!”李道彦脸色难明的看着眼前的苏定方,这一战之后,苏定方定然一鸣惊人,在此之前苏定方最大的战绩不过是统领千骑的前锋,而此战之后,苏定方定然能够独自统领一军,然而苏定方的崛起却是踩着他的头上起来的。

“李总管客气了!我等乃是同袍,自然守望相助,如今李将军执伏允人头大胜归来,不日即可抵达野狐峡,不若我等先行退去,和李将军汇合再做打算!”苏定方淡淡的说道。

李道彦闻言大喜,道:“好!此番我大唐大胜,眼下党项骑兵胆敢擅自攻打我大唐,本将军定然让党项各部付出代价!”

苏定方嘴角一抽,扭过头不忍心看李道彦无耻的嘴脸,赤水道军和党项交战的原因早已经不是秘密,更可耻的是李道彦偷鸡不成蚀把米,竟然战败了。

当然这一切苏定方并未说破,两军汇合一处,缓缓撤出野狐峡,这一次党项骑兵再也没有阻拦。

伤兵营和赤水道赤水道大军脱离伤兵营之后,快马加鞭脱离战场,朝着西方向李靖大军汇合。

三天后,

李靖大军终于同赤水道大军汇合。

第一百九十三章 恨铁不成钢 (二合一章节)第九百零八章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元节第七十章 家长见夫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嫁接第五百零六章 运粮第四百六十一章 朕之过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第九百六十九章 新老世家第九百七十六章 劝学诗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二百四十九章 公共交通系统第七百九十九章 辩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飞钱的末路第五百二十三章 雨天行军第一百七十七章 尖嘴利牙的鲶鱼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郑充华的野望第六百五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八百五十八章 贪得无厌墨家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阅兵(三)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拆衙门第五百三十一章 吐谷浑三堡第一千零九章 三年后第七百二十九章 人人艳羡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废报纸的用途第八十九章 争风吃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求同存异第六百四十七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二百六十六章 农家复兴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条条大路通长安第九百九十三章 荔枝陷阱第四百六十章 谁之过第五百五十章 欢庆的长安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长乐有喜第九百七十章 过招第六百一十二章 真正的孝八百一十八章 木尺之争第八十八章 纨绔集会第四百六十三章 婚书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问苍天问鬼神第七百六十九章 公务和赌约第七百六十六章 清平调第二百八十三章 关陇之议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行的变革(补昨天)第九百七十九章 活字印刷术的威力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御下之术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开中门第三百一十二章 道家一统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药第四百一十五章 法制专栏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取其辱第四百二十八章 马其顿方阵第五百零二章 兄弟们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唐外十道第六百八十七章 二次推恩风波第八百四十六章 墨家子借子钱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矛与盾第五百二十二章 医务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报刊的春天第五百八十一章 畅销的牛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狼性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一心为己墨家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渭水大桥建成第七百八十二章 同济伏法第八十四章 惊动皇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集邮之风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最低工资标准第六百一十七章 工业兴起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铁杵磨成针第九百五十章 最大的阻碍第九百二十九章 最公平的户婚律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行的变革(补昨天)第三百三十章 墨家子和败家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丝绸计划第七百七十一章 水上奇迹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泰山封禅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墨女和淑女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精准到秒第二百八十二章 泄洪成功第九百六十七章 损失惨重的墨家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间谍案第九百三十九章 一夫一妻和三妻四妾第七百零四章 墨家村模式第八百六十二章 子钱家二东家武元爽第八百二十六章 桥梁设计图第九百九十三章 荔枝陷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外甥坑舅,舅坑外甥第六百二十章 一超多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价值三百万贯的墨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墨莎入学第二百零二章 避暑第二弹第八百一十四章 佛家处境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崭新的长安城第六十三章 力拔山兮气盖世第八百二十五章 墨家三杰第八百三十八章 为他人做嫁衣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一统墨家绝学第四百九十四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墨莎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