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文武之争

“李爱卿可曾详谈新兵计划!”李世民颇感兴趣的说道。

满朝众臣也闻言侧耳倾听,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李靖的设想得以实现,那对军方来说,将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末将回长安城之时,老夫曾经和墨顿深谈,发现世人对我大唐将士多有误解,民间盛传好男不当兵!普通人对士兵的反应大都是脏乱差,这种情况可以说极为严重,直到陛下力排众议,利用军伍抗旱救灾之后,民间之风气才稍有好转。”李靖拱手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乃是马上帝王,自然知道军中的状况。

“因为如此,老夫发现右卫有不少士兵都讨不到老婆,普通人家根本不愿嫁给军人,相信其他军中将士也大都如此!”李靖道,他和墨顿畅谈之后,并没有立即上奏,而是慢慢观察军中的现象,这才井井有条的在朝中奏对!

不少将领纷纷点头,这种现象在将士中极为普遍,各个军中都有这种现象。

“大唐将士乃是国之柱石,岂能受此待遇,末将和墨顿商议之后,若想改变世人对将士的印象,第一就是改变将士的外在形象!”李靖道。

“李爱卿请继续!”李世民若有所思道,原本他只是想要转移文官对墨家子的诘难转移话题,现在却是真正听了进去!

“不知诸位可曾发现火器监将士和普通将士的区别!”李靖忽然转头向其他将领问道。

“火器监将士!”

朝中一众将领要么在大演武之中见到过火器监,要么在西征之时见到过火器监将士,心中不由浮现出那一支独特的部队。

“似乎火器监将士更加干净整洁,哪怕是行走也是囧异于其他将士。”程咬金想了想道。

他就是看得出来火器监的特立独行,这才提点和军中将士多多接触。

其他将领也纷纷点头,他们都见到过火器监的将士,对火器监的印象十分的深刻!

李靖点头道:“何止是火器监,就连墨家村和墨家子弟在短时间在长安城百姓眼中大为改观,所靠的大都是干净整洁。”

在墨顿的带头下,墨家子弟摒弃了先秦时期身穿葛衣、过度节俭的陋习,每人的衣服都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而且注重个人仪表,完全迥异于周遭邋遢的百姓,墨家的形象大为改观。

众人发觉,似乎凡是墨家子在的地方,似乎都是干净作为第一要务。

“所以想要改变世人对士兵的形象,第一个就是干净整洁,根除头虱,末将打个比方,如果李某身染疫病,放入闹市之人,恐怕世人皆避我如蛇蝎,无人愿意靠近我身边三尺距离,而头虱之患,就如同军中瘟疫一般,非但让士兵苦不堪言,同时也让世人对士兵误解、嫌弃。”李靖感叹道。

李靖此言一出,武将纷纷点头,毕竟对于军中的卫生之差,他们也是深有感触,有时候连他们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可想而知有多么严重。

“所以末将认为,根除军营头虱之疾,改善军营卫生,还是当务之急,但凡传染头虱之疾,一律剪发,彻底根治军中头虱。”李靖猛然喝道。

“臣也认为根除头虱势在必行!”程咬金也是附和道。

一众将领纷纷点头附和,此乃关系军方的形象,如果按照李靖的设想,军方的形象大为改变,武将自然也有益处。

“根除头虱又有何难?只要勤洗头,注意卫生头虱之疾自然不药而愈。”孔颖达昂然道。

孔颖达话音说完,就连别说是其他军中将领,就连随军征战过的文官也不由嘴角一抽。

李世民道:“孔祭酒有所不知,大军之中人员众多,战马骡马无数,想要普通的方法,根除头虱几乎是不可能的。”

孔颖达察觉到众人的异样的眼神,也不由脸色一红道:“既然普通方法不行,那何不用医药来治!”

“医药!”李靖冷笑道,“朝廷大军数十万,每人治疗头虱之药至少八百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再者光治人也不行,如果不治战马,同样还会再次传染,如此一来,花费定然要翻倍不止。”

戴胄闻言一听,顿时脸色发白,连连摇头道:“民部可没有多余的钱财了,这一次山东之灾,定然要已经将朝廷彻底掏空,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现在朝中财政紧张,乃是万众皆知,若不是墨家子从吐谷浑倒腾出大量的钱财,立功将士的赏赐恐怕都发不出来,如今又要出一大笔钱财,戴胄怎么会愿意。

“老夫倒也认为,剪发根除头虱乃是难得的良方,再说,过个一年半载,那不是又长了出来么?”戴胄附和道。

孔颖达不由脸色一黑,没有想到除了军方,民部也倒戈了!

李靖点头,对孔颖达柔声道:“本将并非让全部士兵剪发,等到军中头虱根除之后,那自然可以再次蓄发。”

孔颖达等一众文官,闻言冷笑,军中头虱如此泛滥,士兵们一旦减去头发,恐怕想要再蓄发的机会不多了。

“军人保家卫国,乃是国之根本,孝义更应该严格要求,才能为国尽忠!”孔颖达丝毫不松口道。

李靖反驳道:“自古忠孝不两全,本将认为,忠应大于孝,尔等不能要求全军将士流血流汗,还有顶着一头头虱。”

“就是,再说孝经乃是你们儒家的经典,你们大可用此约束你们儒家子弟,士兵如何那就不必尔等儒家操心了。”程咬金附和道。

“孝经虽然是儒家经典,但是发冠乃是华夏数千年的传统,岂能让尔等肆意践踏!”孔颖达怒声道。

顿时太极殿分成两派,文武之间瞬间吵成了一片。

“好了!此事暂时搁置,等到墨顿这小子回来,再行商议!”李世民一锤定音道。

顿时,满朝文武恨恨的瞪了一眼,这才罢休。

“李爱卿可否再详解新兵计划。”李世民追问道。

李靖点了点头道:“新兵除了干净整洁之外,亦要读书识字,懂得忠君之道!”

“读书识字?”李世民不禁长大了嘴巴!

李靖解释道:“当然并不需要多深的学问,此法需要配合李夫子的义务教育之法,如果大唐人人读书识字,所招士兵自然读书识字。”

李世民缓缓点头。

“然而对于武将来说,却需文武双全,微臣查阅军中各将的名册,发现能够熟读兵书之人不足三成。”李靖摇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典型的是中郎将常何,常何不通文墨,乃是满朝皆知,有一天他给李世民上奏的奏折却是文采斐然,李世民一眼看出乃是他人代笔,这才发现一代布衣将相马周。

“为将者勇武乃是其一,谋略同样必不可少,微臣认为选择军中悍将,效仿国子监设立军校,选出名将传授其兵法,以及忠君爱国之道。如此一来,军中将领个个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忠君爱国,我大唐定然战无不胜。”李靖昂然道。

“忠君爱国!战无不胜!”李世民眼睛豁然一亮。

“文武双全!”文官心中一凛,没有想到武将的心思竟然如此之大。

就连一众军中将领也骇然的看着李靖,李靖的新兵计划一出,定然能够给军方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定然青史留名,成为一代兵法大家。

第六百零三章 文武之争第六百六十三章 没钱了(二合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独门生意葡萄酒第八百九十五章 金苹果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废报纸的用途第七百三十七章 思想风暴第四百零九章 再回墨家村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六卫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巨盗窃国运第九百零一章 相夫氏的坚持第一百九十八章 钢铁化作绕指柔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恐怖的墨家机关城第六百二十章 一超多强第四十九章 请教算学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二代四轮马车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武林大会的影响力第六百二十九章 阅兵流程第二百二十八章 抓捕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城市化建设第五十四章 逆天的广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解题第四百零七章 僚人反叛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位面之子vs穿越之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严和慈第二百零二章 避暑第二弹第十五章 对策二第八百零七章 酒肉穿肠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火器军危亦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墨女和淑女第四百九十九章 终成眷属第六百二十二章 坑吐蕃第二百七十五章 黄河水患第六百三十二章 神秘的火器监方队第三百五十章 外包业务第八章 活鱼大卖第四百四十四章 以谜破谜第一百二十九章 女医学院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墨家子认罪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一心为己墨家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圆桌会议结束第二百八十章 治理黄河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家村效仿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长乐悲喜第七十一章 墨家未来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输家来了第四百零三章 近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蓝田人化石第七百一十七章 婚期第四百八十五章 梁祝之争第八百九十九章 修建渭水大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泰山封禅第六百零六章 燎原之势第七百零二章 卫星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灯下黑第四百零六章 陇海线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法家的希望第七百六十章 名花魏紫第六百九十八章 治村之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邓陵氏一脉到来第六十九章 墨技展结束第三百四十五章 尚同墨方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儒刊易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出征高昌第八百九十九章 修建渭水大桥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阴阳家出山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药第九百零六章 孔惠索首秀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薛延陀的选择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足鼎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墨家子必须死(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折尺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甲第二百零四章 汞毒第一千零一章 揠苗助长和催熟秘技第九百七十六章 劝学诗第二百章 避暑计划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女魔头武媚娘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九十九章 修建渭水大桥第一百六十六章 雪盐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十四功臣画像完成第六百二十五章 天下轰动第七百五十七章 牡丹风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流氓的代理人战争第七百九十六章 神权和王权之争第八百六十三章 绝情绝性子钱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女医第三百九十三章 儒墨共赢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武将渣男说第五百六十九章 伤兵营来援 (二合一)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墨侯帽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时间之争,墨家胜出第六百三十八章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第二百二十八章 抓捕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食开始第四百二十三章 天下第一村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第六十八章,价值万万贯的活鱼秘技第三百七十八章 师恩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