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军步

一日三惊!

墨顿还没有到长安城,而长安城中消息自然第一时间传到了墨顿的耳中!

“墨祭酒,身在远在千里之外,却能搅动长安风云,老夫实在是佩服佩服呀!”高士廉看着旁边一头短发的墨顿,不由的出言打趣道。

“高大人不要再说笑了,小子体单力薄,胆小得很,可受不起这么大的惊吓!”墨顿一脸苦涩道。

“胆小得很?以老夫看,你小子胆大包天,我等华夏千年的传统都能够肆意破坏,还有你小子什么不敢做的。”高士廉道。

墨顿顿时一脸失落道:“可是这明明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为何会有如此多反对呢?”

高士廉也是不由一顿,他当然知道剪发的好处,否则也不会放任墨顿在军中宣传剪发的好处。

“当年屈原高呼,众人皆醉我独醒,恐怕也是墨祭酒这般心理!”高士廉唏嘘道。

墨顿摇头道:“高大人过誉了,小子哪能和屈原的忧国忧民来比,小子所求的不过是天下百姓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免受寄生虫的困扰。”

高士廉点头道:“所以屈原败了,而你小子还有点希望!”

“有点希望?”墨顿不解的看向高士廉。

高士廉点了点头道:“老夫之所以认为你小子有点希望,因为你小子计划不花钱!”

“不花钱?”墨顿顿时一脸黑线。

高士廉点了点头道:“如今此方不费一分一文,就能根治顽疾,却要忍受世俗的眼光和非议,如果你小子不亲自带头剪发,老夫自然不看好此方,如今对于穷苦百姓来说,有你带头,医家呼应,自然响应者云集。”

墨顿这才放心,松了一口气道:“多谢高大人点拨!”

高士廉摆摆手道:“先别谢老夫,民间自然无碍,可是朝堂这一关,你小子可不一定好过了。”

墨顿一想到那些老顽固一般的文官,顿时脸色一黑,这一次回长安城来说,定然免不了一番诘难。

“长安城到了!”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欢呼声传来。

墨顿不由的伸头向前看去,只见前方长安城那高大的城墙映入眼前。

“长安城,我们回来了!”墨顿也是心中一阵感叹,他们从长安城出发到归来,一转眼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大军归来的消息自然同样传到了长安城,长安城的百姓顿时纷纷涌出长安城中,一来是自发的拥护得胜归来的大军。

二来,众人则是争相目睹还没有归来就已经传遍长安城的墨顿的平头发型。

“那就是墨家子!”

“果然和画上的一样,留着短发!”

“听说墨家子还专门为其起名叫平头!”

“不过,我怎么觉得墨家子的平头发行也挺好看的。”

……………………

砖道两旁的不少百姓纷纷对着墨顿指指点点。

墨顿面不改色,依旧昂然的坐在马上,丝毫没有露出任何怯色。

高士廉见状,不禁暗自点头,心中对墨顿的评价不由高了几分。然而他却不知道,墨顿在前世留了几十年的短发,自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让墨顿略微失望的是,没有所谓的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的桥段,因为那是李靖回到长安城的待遇,负责接待墨顿和高士廉的乃是墨顿的老熟人,李世民的贴身太监庞德。

“有劳公公久侯了!”墨顿躬身道。

庞德看了看墨顿怪异的平头发型,嘴角抽动,强行忍住道:“墨祭酒和高大人一路辛苦了,陛下和文武百官已经在太极殿等候。”

此刻大军自然不能进入长安城,自有军中将官带领回到西山归营,而庞德则是在此专门等候墨顿和高士廉。

高士廉看了墨顿一眼,哈哈一笑道:“走吧,不要让陛下久等了。”

墨顿无奈的点了点头,心一横,跟着庞德踏上早已经准备好的马车,这一关早晚躲不掉,还不如早些到来。

马车一路向东,转入朱雀大道后,直朝太极殿而去。

太极殿中。

百官正在议事,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通报!

“启禀陛下,西征大军已经全部归来,墨祭酒和高大人已在殿外等候。”

顿时满朝文武一片寂静,一个个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看向文官队伍中的孔颖达,所有人都知道,儒墨之间的一场大争论恐怕在所难免了。

李世民闻言,放下手中的奏折,他原本可以将这件事情冷处理,可是一想到长乐公主剪了齐腰长发,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要不趁机为难墨家子,就妄为李二了。

“宣!”李世民冷然道。

“宣墨祭酒、高大人进殿!”一个侍卫拉长声音喊道。

很快,一声声传了下去,很快传到了墨顿的面前。

高士廉点了点头,刚想迈步,突然发现一旁的墨顿气势陡然一变,抬头,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两手贴在裤缝,脚跟靠拢。

墨顿虽然跟在高士廉的背后,但是高士廉却听得到墨顿每一步都铿锵有力,犹如踩在鼓点上一般,如同一个奔赴战场的士兵一般。

二人一步一步的登上太极殿的层层台阶,随着墨顿铿锵有力步伐,傲然挺立的步伐,顿时吸引了所有宫中禁卫的目光。

在一众禁卫的注视之下,二人昂然进入太极殿中,墨顿再一次成为全场的焦点,从太极殿口到百官前列不过短短的二十步,然而就是这墨顿的矫健的军步,彻底的征服一众朝臣。

哪怕是文官再看不惯墨顿,却不得不承认,墨顿此举可谓是充满了阳刚之美,在武将眼中,墨顿的每一步的步伐标准,铿锵有力,一看就乃是军人的标志,但是却迥异于普通的士兵。

李靖眼睛顿时一亮,这就是他心目中,最为理想的新兵计划的模板。如果军中将士人人都如墨顿一般器宇轩昂,充满阳光之气,那士兵的形象恐怕立即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而墨顿的棱角分明,平头发型非但不让百官怪异,反而为墨顿的步伐平添的三分气质,仿佛这个平头发型,乃是天生契合军伍之中。

就连李世民也不得不心中暗叹,墨顿这一出场的卖相,的确是惊艳四方,心中的怒火不知不觉中消散了许多。

第一章 墨家子弟第六百二十一章 论功行赏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征人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秘史》现世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食开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官复原职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六卫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李夫子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九章 水土流失第六百八十一章 众说纷纭第八百一十三张 离京第七百五十九章 牡丹移栽秘技第五百八十八章 游牧、定牧之争(二合一)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农家登场第二百九十章 法家的哀鸣推书,《全能娱乐教父 》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尘的驿站(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收粮。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业之春第七百六十章 名花魏紫第六百九十七章 墨家新村第四百七十九章 日食周期第九百四十二章 千古一后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墨唐(完)第六百六十五章 劫财第二百零六章 挨训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应验女主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外甥坑舅,舅坑外甥第八百九十八章 四面皆敌的墨家第四百七十五章 力学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省下四十万贯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面皆敌第六百六十章 破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京都快递第四百七十九章 日食周期第六百一十八章 相夫氏一脉第一千零六十章 出征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火器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泰山封禅第五百七十八章 财政危机第六百四十三章 国际货币丝绸第一千零六十七章第二百八十章 治理黄河第七百九十五章 救佛(四)第八百一十章 梁桥第一百八十五章 梅雪之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巨盗窃国运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第五百一十九章 三大新兵种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儒墨和谈第八百二十三章 一败再败第九百七十五章 铅活字和陶活字第七百二十四章 天上人间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校阅火器监第五百六十章 公主、可敦、太后第九百九十二章 墨家vs江南第五百七十五章 收缴铁甲(第二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繁荣和危机第五百五十七章 横扫草原第七十六章 重口味美食第六百五十九章 以盐化雪第六百二十五章 天下轰动第二百七十七章 泄洪区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青盐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后的法家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墨家超级工厂建成第五百一十五章 兵家的城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宠臣称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墨家村盛宴第一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斩龙王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女主武媚娘第一千零三章 墨家大女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巨盗窃国运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高阳的自由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缺水危机第九百九十五章 首胜第三百零五章 家和国第九百一十章 一家独大的儒家第七十七章 差生逆袭第九百三十章 墨顿谈诗经第五百一十四章 手榴弹第一百六十四章 细盐第六十八章,价值万万贯的活鱼秘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墨家村道路的正确性第七百一十三章 墨顿授徒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火器监到达第六十七章 公布活鱼秘技第五十三章 东窗事发第四百二十一章 严和慈第七章,墨家绝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回归第八百七十三章 邮票和邮编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武媚娘的自由第九百四十九章 专利法第二十一章,意外的大司农第九百七十九章 活字印刷术的威力第六百九十七章 墨家新村第六百二十七章 人人震撼的长安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青盐第二百八十五章 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