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抑扬

(求订阅求月票。)

离开孟津之前,徐础特意找人询问官兵惊溃的原因,结果没人能说出一二来,也没人在意,所有人都在炫耀自己抢到多少东西——这比杀过多少敌人更重要。

南岸的营地比北岸还要广大杂乱,一眼望不到头。

晋阳军在孟津以西扎营,与降世军相距不远,两日路程可到,依山傍水,下临大路,虽说不如城池坚固,但也是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地,军营迤逦指向西北,守卫一座临时搭建的浮桥。

浮桥本是官兵所建,被晋阳军夺取,反而成为他们的过河之路。

晋阳军比降世军正规多了,而且与冀州军一样,骑兵居多,因此营地比较广大,但是毫不杂乱,营帐之间留出足够宽阔的道路,横平竖直,以便战时驰骋,平时获准骑马的人则很少。

徐础陪着郭时风、沈聪、周元宾前往军营,唯一的目的就是向沈家示好。

沈聪和郭时风被召进中军帐,徐础与周元宾则被带到附近的帐篷里休息。

周元宾有点紧张,坐立不安,“岳父这是对我不满吗?也难怪,我丢掉应城,犯下大错,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徐础忍不住道:“周参军无需担心,你肯定没事。”

“是吗?我听了你的话,没有硬夺应城,可是我也没见着梁王,无从讨好,更没办法说和两军,连中策也……唉,你害苦我了。”周元宾急于推卸责任,连徐础都不放过,好像刺杀梁王的计划妥妥当当,只因为徐础的劝说才被放弃。

徐础笑道:“周参军原是生意人,明明身怀奇货,却担心没有买主、不受重视?”

周元宾听出一点眉目,眼睛不由得亮起来,扑到徐础面前,抓住一只手,恳切地说:“十七公子救我,我现在是火烧眉毛,方寸大乱,眼前的事情都看不清,必需十七公子点醒。”

“说可以,单有一件,你若知道‘奇货’是什么,免不了会四处炫耀,反而令奇货贬值,甚至会惹来真正的杀身之祸。”

周元宾一愣,“生意场上讲究的就是有一说十,哪有身怀奇货而不炫耀的道理?”

徐础摇头,正要解释,外面有人进来。

听说徐础到来,沈耽与谭无谓立刻前来探望。

“姐夫这是在干嘛?我的四弟可不好这个。”沈耽笑道,与平日一样热情而随和。

周元宾急忙松开徐础的手,笑道:“五弟说笑,我在求十七公子给我支招呢。岳父对我是不是很愤怒?”

沈耽冷下脸,“还用问?应城一失,我军与晋阳被隔断,若有万一,连条退路都没有,你说你的罪过大不大?”

周元宾看了一眼徐础,愁眉苦脸地说:“不能怪我,那个梁王……不不,全怪我,都是我的错,我要向岳父磕头谢罪……”

沈耽哈哈笑道:“跟你开个玩笑,父亲虽然不满,但还没到治罪的地步。应城不大,留给你的兵又少,被人夺取也在意料之内。况且你与梁王没有发生争夺,令两军还能继续联手,算是小功一件吧。”

“岳父真这么想?”周元宾大喜。

“是我这么想,父亲还生气着呢,待会见着他,你得好好赔罪,争取父亲的谅解。”

“那是当然,我本来就是抱着请罪之心来的。”

“那还站在这里干嘛?去父亲帐前守着,让他看到你是真心想请罪。”

周元宾恍然大悟,一拍脑门,“五弟说得对,我这就去,我跪在帐前……”话没说完就跑了出去。

两人说话期间,谭无谓来到徐础面前,来回走动,目光不离,却不开口说话。

徐础笑道:“二哥这是不认识我了?”

“你有变化?”

“晒黑了一些。”

谭无谓摇头,“心事有变,在晋阳和应城,你有雄心壮志,第一次见面我就能辨认出来,所以与你结交。现在的你,雄心旁落,壮志消颓,好像老了十几岁。”

“二哥这是学会了大哥的相人之术?”徐础笑容不变,心里却佩服谭无谓眼光之准。

沈耽上前道:“大哥陪在中军帐里,待会过来,给四弟好好看上一看。”

谭无谓依然摇头,“譬如登山,志气高昂时,望山如宝剑、美人,必欲得之而后快,山愈高险,而心中愈喜,一旦泄气,望山如恶臭,再难前进半步,只想背道而驰。唉,四弟已非我道中人,可惜,可叹。”

谭无谓扶着长剑竟自出帐,甚至不肯听句解释。

徐础也不想解释。

沈耽道:“四弟遇到什么事了?”

“没事,只是有些疑惑……总之不重要。你来得正好,我在应城听到传言,说是有人要刺杀沈牧守。”

沈耽眉毛微扬,“嘿,东都还没攻下,自己人就要互相动手了,所谓联军,不过是互相骗取对方的信任,方便行刺而已。”

“三哥早有准备?”

“从过河之时起,就有准备。”沈耽坐下,盯着徐础看了一会,“别将二哥的话放在心上,他最早提出侧攻之计,料到官兵会在上游搭桥过河。孟津大胜之后,他却没有得到赏识,首功给予他人,他心里不满。”

“沈牧守因何不赏有功之人?”徐础很惊讶,以为谭无谓该受重赏才对。

“呵呵,父亲心怀偏见,二哥也有点太过着急,过河第一天就向父亲请兵,想要直逼东都,到达孟津之后,又催促父亲尽快进攻。父亲都没同意,也亏得没同意,否则的话,即便能击败官兵,我军伤亡也必然不小。”

徐础一直对这件事感到奇怪,“官兵究竟因何惊溃?降世军声称是弥勒佛祖所为,我想总有别的原因吧?”

“我抓到一些俘虏,据他们说,当天夜里,营中突然传开消息,说是东都陷落,皇帝与太皇太后移驾冀州,兰恂换上便装,趁夜逃走,不知去向。”

“这么简单?”

“嗯,官兵全都信了,于是一哄而散。”

“东都实际如何?”

“东都城内情况不知,但是外围确有几支军队,是从荆州等地赶来的义军,传言大概来自于此。父亲已派人前去与义军接洽,很快就能有回信。这回真的是天下大乱,据说江南各州比北方更乱,天成只剩东都一城可守。”

徐础在邺城就已见过各地奔去的使者,对乱相不是特别意外,于是将自己在邺城的所见所闻大致说了一遍,依然遵守诺言,没有泄露张释虞的话。

沈耽自己猜了出来,笑道:“济北王这是要迁往冀州自立吧?连张氏自家都觉得东都难以守住,二哥说得对,晋阳军早就应该直逼东都……四弟有话要说?”

徐础盯得有些久,沈耽觉得奇怪。

“我只问一次,三哥想答就答,不想答我也不会追问。”

“咱们虽是四人结拜,但是唯有你我情同手兄,四弟何以突然见外?”

“三哥是否有意压制谭无谓,想等自己掌权之后,再重用其人?”

沈耽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我明白了,四弟迟迟没有得到我父亲的召见,自觉受到冷落,所以生出疑心,拿二哥点醒我呢。”

沈耽巧妙地将话题转到徐础自己身上,徐础心中微叹,果然没有追问,顺着笑道:“被三哥看穿了。”

“四弟既然问到,我不能不答,更不能撒谎。实不相瞒,父亲虽已起兵,心中一直犹豫,迟迟不肯称王,重用的都是并州老人,对外来者颇有疑虑,不止二哥与四弟,四方前来投奔者,皆被赋予闲职。我苦劝过多次,父亲只说再等等,要多做观察,再做决定,还说我太年轻,沉不住气。”

徐础也经常被人说“太年轻”,对此深有体会,笑道:“那就再等等好了。”

“如今群雄并起,是好事也是坏事。四方并力,共破天成,这是好事,天成灭亡之后,问鼎者众,战乱难平,这是坏事。晋阳很快就需要四面出战,到时候由不得父亲不用外人,四弟尽可放心,时机就快到了。”

徐础拱手道:“是我多心。我还有一事不明,周参军与北人熟络,为何带他南下?”

沈耽大笑道:“四弟真是要将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才行。这也是父亲的主意,以为贺荣部素来畏强欺软,太早派人前去议和,必遭轻视,所以要等立足稳固之后,再派姐夫北上。姐夫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受重用,总担心地位不稳,虽然可笑,但是日后北上时,必定尽力。”

先抑后扬,欲要用之必先困之,这是沈家的御下之术,颇有帝王家的风度,徐础心里忍不住想,这一招用得似乎太早了些。

“只顾说话,我去要些酒,给四弟洗尘。”

“正事要紧,三哥先去忙吧,沈牧守愿与梁王联兵共围东都,这就够了。”

“这种时候,除了联兵,还有什么选择?先破东都,再论恩怨。梁王有胆气,值得尊重,我知道四弟与梁王交情不浅,今后何去何从,我不干涉,只望四弟考虑周详。”

若在从前,徐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沈家,现在却不是十分肯定,拱手道:“多谢,我现在不想去向的事。”

沈耽轻叹一声,“或许二哥说得对,四弟……真的有些变化,邺城之行究竟发生了什么,令四弟消沉至此?”

“我在想……我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徐础说的是实话。

“张释虞卖力拉拢四弟了吧?容我多嘴,群雄蜂起,选谁为主都可以,就是不要再回到张氏身边,天亡之人,从之不祥。”

“为什么非得‘选主’?如果我自己‘为主’呢?”

沈耽一愣,没料到徐础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徐础也一愣,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心事,然后心中一阵轻松,发现自己的确怀有异心,而且已经很久了。

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二十四章 孝子第一百章 新朝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穷第十九章 大搜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九十九章 计所无出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五十章 无险第二十二章 尊贵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战练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圣女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军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过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八章 新榜单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输第六十四章 负累第一百五十章 城里城外第二百九十一章 魔女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一章 名实第四百四十章 顺流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袭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八十三章 入营第四百二十三章 铁将第四百零六章 积粮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三百一十二章 蛮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问第四百八十九章 顺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换夫第二百二十二章 虚实第五百零三章 遗落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都之主第三百零七章 扫墓第四百八十三章 争礼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中宫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别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问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二百六十一章 离营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一百八十八章 他们第二百九十三章 蛊惑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一百八十一章 内外之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认错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质第一百八十六章 时机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场第五百二十三章 心坎第二百三十二章 优劣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时第九十五章 说客之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墙内第四百一十章 存粮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二百一十章 送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四百八十八章 变脸第三百一十一章 贴符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仆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九十九章 计所无出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击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二百三十九章 护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认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将第一百三十八章 敌帅第四百九十章 大败第三章 吹笛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认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军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两种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势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三十二章 荐将第四百二十一章 栈道第四百零一章 霉运第二百四十章 报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乘车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