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话

(求订阅求月票。)

装神弄鬼蒙不过所有人,可“吴王”已经跪下,没人再能将他扶起来,少数几个人的惊恐,足以令大多数人保持沉默。

徐础不愿逼得太紧,将棍棒抱在怀里,说道:“天下大乱,合则强,分则弱,吴国物阜民丰,善战之名无人不知,大家若能齐心协力,退可以恢复故国,进可以问鼎中原,号令群雄。若是见利忘义,各自为战,小小的一座汝南城就足以令吴军止步不前,还谈什么雄心壮志?”

众人不语,徐础扶起跪在地上发抖的少年,“假冒吴王,非阁下之罪,但是阁下乃庸碌之人,难当大任,交出王号,尚可得退位让贤之名,阁下意下如何?”

“交,这就交,我就说自己不是皇孙,家里几辈打鱼,村里的二姨可以作证……”少年涕泗横流。

小姓头目中终于有人开口,“他不是真皇孙,谁是?难道是你吗?我们可听说了,你本姓楼,不姓徐,是吴皇的外孙。”

徐础笑道:“徐氏自有后人,我是吴皇外孙,当然以外孙身份匡复吴国。诸位听我一言,就在此地扎营,不必担心粮草。然后大家齐聚一堂,先选出一位主事者,然后慢慢寻找吴皇后裔,可否。”

小姓头目不是真想与七族火并,愿意顺台阶下来,纷纷点头,“先扎营,明天就选主事者。”

“主事者得有个名号。”

“丞相?”

“不好,这个称号咱们吴国没用过。”

……

吴人极在意名号,争起来没完,孟僧伦参与进去,徐础先告辞,回去通知王颠等人,然后再进汝南城。

鲍敦在城楼上遥望,发现外面似有变故,已下令全城兵卒待命,留在城中的宋星裁等十几人心中更是惊慌不安,见到徐础回来,个个如释重负,立刻冲上去,紧紧跟随在他身上,不肯离开半步。

城内城外好几支军队,彼此间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谈不上,全仗着徐础一个人跑进跑出,努力弥合。

等到城内送出第一批粮草,城外的吴军先安下心来,主动退后十余里,让城内的人也安下心来。

原有的“吴王”被指为虚假,吴军连名义上的首领也没有了,众头目急于选出新主事者,先定下名号,称之为“吴国兵马大都督”,然后再定选举方法。

就在这件事上,吴军发生重大争议,七族原是吴国高门,第一次选吴王时失去机会,这回定要牢牢掌握在手里,小姓头目针锋相对,还要靠人数取胜。

天黑之前,徐础都在忙于解决这个问题,费尽口舌,双方做出的唯一让步就是明天众头目会聚一堂,小姓与七族各推出一人,谁的呼声高谁是大都督。

对徐础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晚上,来回奔驰的路上,他将形势分析清楚,制定一连串的计划。

首先,他得继续拉拢鲍敦。

鲍敦不是吴国人,但他掌握着城池与粮草,这两样正是吴军急需之物,而且在诸多头目之中,数他最得部下人心,能够一呼百应,其他人只在有利可图时,才能令部下服从命令。

鲍敦一直在默默观察,徐础对他也不隐瞒,每次进城都将进展如实告知。

是夜二更,徐础再次进城,声称明日共商大计,鲍敦道:“徐公子既然有意称王,何不趁此机会举旗建号?”

徐础等的就是这句话,“实不相瞒,我有此意,可吴军内派别林立,各有私心,我一时间难以服众。”

鲍敦笑道:“徐公子多虑,向来只有先称王,假借名号以服众的事情,哪有先服众再称王的道理?众人皆是一方豪杰,谁能服谁?若要服众,非得经历连番血战不可。称王宜速不宜迟。”

“天下大势未定,缓称王似乎更有道理。”

“王号可以缓,王权不能缓,吴军诸将明日推选大都督,必是徐公子才行,若为他人,我不愿从,汝南城也不从。”

徐础再不推让,“得鲍公此言,如得天授,我便狂妄一次,明日必得大都督之位。”

鲍敦点头,“但请徐公子吩咐,汝南城兵民甘效微力。”

“明日请鲍公率数十壮士,为我助威,可否?”

“吴军诸将若有异言,鲍某血溅当场!”

鲍敦一怒,颇有震慑之力,全不像是和蔼的商人或是居家的财主。

徐础拱手致谢,“我原有七成把握夺取大都督之位,得鲍公相助,便有十成胜算。我再去城外安抚诸将,务令万无一失。”

徐础带领唐为天等随从出城,直奔荆州军营地,这些人都是徐础带来的,夹在两军中间,唯一信任的人就是徐公子,至于徐公子是吴人,还是吴越王或者朝廷的使者,已不重要。

荆州群豪二十几人,聚在一起歃血为盟,共推徐础为荆州大总管,发誓明天全力支持他当吴国兵马大都督。

徐础在手上割了一刀,流了不少血,包扎之后立刻去见七族头目。

严格来说,鲍敦与荆州群豪都没资格干涉吴国事务,但是徐础极需他们的支持,才能与吴军诸将争权。

夜风凛冽,寒意穿透层层衣物,徐础却一点也不觉得冷,热血周流,向他证明,自立确实比劝人有趣多了。

没人天生是谋士,也没人天生是帝王。

七族头目没睡,正在商议明天如何应对小姓头目,却迟迟没有取得共识,争吵不休。

一见到徐础进来,王颠立刻迎上去,示意他出帐说话。

营地里没那么多规矩,卫兵早就找地方睡觉去了,外面没人,王颠道:“徐公子可有意争夺大都督之位?”

“正有此意。”徐础不打算再假客气。

王颠点头,“我猜也是如此,所以我与孟将军全力推荐你,可是其他人有些犹疑?”

“以为我太年轻吗?”

“那倒不是,他们觉得……”

“我与王将军算是旧相识了,有话尽管直说。”

“他们觉得徐公子的野心怕是不止于大都督,担心日后寻到真正的吴皇子孙之后,徐公子不肯奉其为主。”

吴军连战连败,走投无路才来洛州,居然还在担心未来吴王的位置稳不稳当,徐础心里鄙视,脸上却带笑,“我若为大都督,第一件事就是祭祀历代吴皇,立誓寻找吴皇后裔,当众说出的话,神鬼共鉴,天下皆知,以后如何反悔?”

王颠笑道:“有徐公子的这句保证就够了,你不必进帐,我去劝说诸人,明日必定全力推举徐公子。”

徐础犹豫了一下,他宁愿自己劝说七族头目,可是不忍拂却王颠一番好意,拱手道:“那就有劳王将军了,我再见孟将军、宋将军一面,便得回城。”

王颠进帐,孟僧伦、宋星裁很快出来,两人更是非徐础不选,孟僧伦道:“小姓头目人数虽多,各有异心,不如七族子弟团结,明日聚会,徐公子可不必多言,由我推举,宋将军等人齐力助威,必成压倒之势。我与千金秤私下谈过,他说徐公子若能许他统领十营,他可劝说至少十五名头目提供支持。”

“千金秤深得人心,小姓十营正该归他统领。”

孟僧伦大喜,又聊几句,与宋星裁送徐础出营。

孟僧伦先回帐中,宋星裁多送一段,告辞时道:“徐公子胆气过人,颇有吴士之风,七族子弟莫不敬仰。吴皇子孙散落民间,不知何时才能寻得其人,便是找到,若已沦为百姓,与常人无异,如何能兴复大业?以我愚见,徐公子乃吴皇外孙,既已改姓,可继大统。”

徐础拱手道:“吴皇殉国,江东至今思之,因此非徐姓不从。在下改姓,乃是思念亡母,绝无入继之意。望宋将军今后不要再说这种话,只要找到真正的徐氏子孙,我立刻奉其为主,绝无二心。”

宋星裁颇显失望,“既然如此……反正现在也不是说这种事的时候,明天我只奉徐公子一人为大都督,若有万一,我愿率部下随徐公子另立旗号。”

徐础握住宋星裁双手,“我与宋将军一见如故,今后当为生死之交。”

宋星裁告辞回营,徐础上马,带人进城休息。

离天亮没剩多少时间,徐础睡不着,秉烛而坐,等候次日的推选,心中反复思索,唯一觉得不妥的是,没有坚持亲自进帐劝说七族头目,他身边太缺少亲信,任何事都不该假手他人。

事实上,他唯一的亲信只有唐为天。

唐为天平时倒下就睡,今晚也陪在旁边,一会剪下烛花,约摸小半个时辰之后,终于忍不住开口,“公子,我能说句话吗?”

徐础从思绪中退出来,笑道:“当然。”

“你今天说过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啊?”

唐为天一直跟在身边,越听越糊涂,搞不清公子的真实意图。

“呵呵,都是真话。”

“可是……公子一会要称王,一会不称王,两边发誓,不能都是真话吧?”唐为天越发不解。

“我便称王,也不会是吴王,所以两边发的誓言一点都不矛盾,全是真话。”

唐为天愣了一会,笑道:“我明白点了,公子是聪明人,说的话……我可听不懂。”

“不要对外人说。”

“我想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唐为天轻叹一声,“老实说,我还是更喜欢从前的公子,至少那时的话我能听懂个大概。”

“有时候,咱们就得先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然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我不想离开家乡,但是必须先离开,才能吃上饭。”

“对,有朝一日,你还能衣锦还乡。”

“那可好。”唐为天眼睛发亮,随即暗淡,“我怕是连老家在哪都找不到啦。”

“只要找,总能找到。”徐础肯定地说。

第四百零九章 头颅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一百一十三章 两劝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势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三百八十八章 献刀第四百零一章 霉运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二百四十三章 劝老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辜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三百六十二章 惩罚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一百六十四章 认错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计第二十六章 敌友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四百九十九章 遗命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割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计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二百六十七章 追随第一百七十九章 守门第五十七章 同乐第一百五十三章 劝帝第三百六十二章 惩罚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药第二百二十五章 对错第二百四十三章 劝老第一百零八章 抑扬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时第四百五十五章 让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劝离第一百六十九章 婶娘第五百零五章 借船第四百一十二章 险招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五百三十六章 众叛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百一十一章 草堆第一百九十八章 传话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族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军第一百二十三章 护主楔子 故国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将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扰第一百四十章 玩笑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五百三十二章 实之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五十八章 血迹第三百七十章 夜长第一百四十五章 龟缩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将第三百零三章 江东使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话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六十章 出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变脸第四百七十九章 问势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换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卖第四百零七章 反复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四百七十二章 监视第四百一十一章 让城第三十九章 骥尾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术第三百二十三章 养虎第七十五章 城内第一百二十章 杀与不杀第一百七十九章 守门第二百二十八章 父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难第四百六十八章 问人第五百三十章 满足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五十一章 名声难得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话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输或赢第二百四十章 报仇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劝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十三章 求救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