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营

(求订阅求月票。)

楼家第七子楼硕坐在帐篷里,紧张不安地轻轻抖动右腿,一旦发觉,他就伸手按住,可是要不了多久,那条腿又会不由自主地跳动,一次比一次严重。

楼硕干脆将手按在腿上,咬着牙,全力与它较劲。

徐础进帐,在门口站了一会,楼硕才发现身边有人,立刻站起身,惊讶地打量十七弟,半晌无语。

“在下徐础,哪阵风将楼七公子吹来的?”

楼硕终于能够开口,“十七弟……真改姓啦?”

“嗯,所以咱们只算是故人,勿以兄弟相称。请坐。”

楼硕缓缓坐下,太过惊诧,腿也不抖了,盯着徐础道:“十七……徐公子变化很大,这才几个月……”

徐础无心叙旧,打断道:“楼七公子因何而来?大将军派你来的?”

楼硕摇头,“是兰夫人……派我来的。”

“嗯。”徐础猜测,楼硕是不得不来,兰夫人肯定没给他多少选择余地。

楼硕长长地叹息一声,“事情其实没必要闹到这一步……”

“不如这样。”徐础又一次打断楼硕,“你有话直说,我现在就给你答案,至于返回东都之后如何向兰夫人描述,你自可随意。”

楼硕又发一会呆,在他记忆中的十七弟,是个沉默寡言而又擅长钻营的庶子,说话向来小心翼翼,露三分、藏七分,眼前的徐础,却要“有话直说”。

“那个……那个兰夫人说,只要你愿意回来,刺驾之罪可免,禁锢之身可除,等楼中军袭爵,你就是中军将军。”

徐础露出微笑,“你知道我现在是什么身份?”

“据说是吴国执政王、大都督。”楼硕眉头微皱,语重心长地说:“你不会将这个身份当真吧?”

“为什么不呢?这里就是吴军营地,你亲眼所见。”

楼硕嘿嘿一笑,“你要求有话直说,那我就说了吧。朝廷那边已经探听明白,反王虽多,势强者只有两位:一位是秦州来的什么降世王,部下贼兵不少,但是大而无当、乱而无序,一击便溃;另一位是并州沈家自称的晋王,悬师千里之外,尚未大捷,就开始父子相残,必然有始无终。其余诸王——你别生气,是你让我有话直说——通通不堪一击。”

“既然如此,朝廷为何迟迟不肯发兵一战,反而坚壁自守?”

“朝廷要将反贼一网打尽,所以等诸路叛军到齐之后,才肯发兵。”

徐础大笑,笑声不绝,楼硕有些恼怒,“我说的有错吗?”

“称王者虽多,诸路义军却是一家,何有强弱之分?至于朝廷迟迟不肯出击,是因为没人能够指挥全军吧?”

楼硕不语,徐础继续道:“听说朝廷已经重新起用大将军,可是兰、梁两家不可能放手兵权,必然从旁掣肘,令大将军不得尽情施展。在楼家这么多年,对大将军的打法多少该有些耳闻,若他做主,必然列阵于壁外,步兵层层进逼,骑兵侧翼挠敌,另一路兵马则去断敌后路,断不会采取守势。”

楼硕干笑,“徐公子没在军中待过,对父亲的打法却挺熟悉。”

“虽未眼见,多有耳闻。可惜,大将军只是兰、梁两家推出的旗帜,用来稳定军心而已,他的打法用不上。义军发起强攻,长围一日可破,东都顶多还能坚持十天。你来劝我回去,我倒要劝你留下,楼家失势,大厦将倾,若不早做打算,难免会成为覆巢之卵。”

楼硕又叹口气,“兰夫人对你期望颇高,还以为……大将军也后悔当初的决定,常说身边无人,挑来选去,诸多子孙当中唯有十七可用。”

徐础面无表情,“大将军先求自保吧。”

见劝说不成,楼硕干脆放弃,改而聊起别的事情,笑道:“说起来,你可将管伯父害惨了,他在汝南大败而归,一回东都就被下狱。”

“两军交锋,有胜自然也就有败。”

“呵呵,奚援疑倒是逃过一劫,将败军之责全推到管伯父身上。”

徐础起身拱手道:“楼七公子是这就回东都,还是在此住上一晚?”

楼硕也起身,“不住了,早点回去吧,兰夫人还在等我的回信呢。徐公子——叫着真不顺口——你真的不愿回去?”

“家在江东,要回也是回那里。”

楼硕连叹几声,“既然如此……在战场上,如果看见大将军的帅旗,你可以去求助,或许可以保住一命。”

“东都里,楼七公子如果见到吴军旗帜,请勿来扰,因为我谁也保不住。”

“呵呵,你真是……一点手足之情也不念哪,想当初,诸多兄弟当中,你我最为亲近……你既已改姓,当然对楼家人没有挂念。你说反贼必胜,我说朝廷不败,无论怎样,楼家总有一个人是正确的。告辞。”

“无论谁胜谁负,对楼家都没什么好处。不送。”

“高门大族,起起落落是常有的事情,楼家未必不能翻身。”楼硕拱下手,出帐去了。

徐础待了一会,回到自己帐篷里。

唐为天已经铺好床,问道:“来的是谁啊?”

“楼家七子楼硕,从前算是我的一个兄弟。”

“你们哥俩儿关系很好吗?”

“不好。”

“再不好也是自家人,我从前有一个哥哥,平时总打架,但是有吃的他都让给我。”

“我上头有十六个哥哥,下边有二三十个弟弟。”

唐为天睁大眼睛,“这么多?大都督连具体数都不知道?”

“大将军妻妾众多,随时都有儿女出生,连他自己都数不清。”

唐为天的眼睛还能睁得更大,“我家的猪也没这么能生,哇,我真羡慕你们楼家,不对,大都督改姓了,以后就是徐家,大都督还年轻,能生一百个儿子。”

话虽不好听,意思却是好的,徐础大笑。

次日一早,徐础召集诸将,宣布要与梁军合营。

吴军弱小,诸将都不反对联合,但是七族将领十分关心合营之后的名份。

“一切不变,旗帜、称号……都不变,吴军将士只听我一人的命令,外人传令,你们无视即可。”

孟僧伦等人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吴军人数四千出头,多是骑兵,家眷留在后方,没有累赘,用不上一个时辰就能拔营。

徐础带少数人提前出发,先去蜀王营地,表面上是通报吴军动向,以免发生误解,其实是要与甘招商议五王联合的事情。

甘招将徐础迎入帐内,寒暄几句,说道:“宁王比我预料得要好说话,一提起五王联合,他立刻同意,还说自己不求兵权,选谁为主,他都接受。”

徐础也觉得意外,“宁王果有此话?”

“宁王这个人深沉难测,但是有肚量、识时务,并非一味强横。”

宁抱关几次接受招安,的确能做到伸屈自如。

“太好了,我今日带兵与梁王汇合,以为表率,晋王应该也会去,三王合营,静待两位。”

“明天我与宁王就去汇合,共商大计。”

“如此甚好。”徐础告辞,没提楼硕拜访之事,在外面与后赶到的吴军汇合,继续赶路。

在梁军营里,又是另一番景象,马维亲自迎出十几里,立于路旁,自称“小王马维”,称徐础“吴王”,表露出十足的敬意,令吴军将士,尤其是七族子弟,十分高兴,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去了。

进到帐里,徐础说起了楼硕。

马维很是吃惊,“他这是什么意思?兰夫人……楼硕是去你那里探听义军动向吧?”

徐础点头,“想必如此,我顺其意,让他以为义军主力是降世军与晋军。”

“官兵会因此去攻打降世军?”

“如果是大将军掌兵,肯定会。大将军常言,斩兵千人,不如擒帅一人,帅失而军乱,事半功倍。他当初灭吴,也是绕过诸多小城,直抵石头城,逼吴皇自杀,然后再分兵平定地方。”

马维点头,“何止灭吴?大将军灭晋、灭荆,用的都是这个打法,耀兵于边境,吸引敌国主力,然后突入其都。关键是,朝廷那边真是大将军掌兵吗?如果还是曹神洗,只会稳扎稳打。”

“原来我还不敢肯定,楼硕此行,倒让我确信了。”

“晋王怎么办?他也是朝廷忌惮的一方。”

“等晋王来了之后再说,咱们没法替他做决定。”

傍晚时分,晋军赶到,规模更大,军容更整,梁、吴两军将士夹道观望,无不自惭形秽。

梁军营地广大,省却不少麻烦,晋军入营,沈耽带人来见梁王、吴王。

刘有终、谭无谓、郭时风随入,郭时风如今梁晋两边跑,成为两王最重要的纽带之一。

马维这边的将领是潘楷,徐础叫来的是孟僧伦与王颠,众人共聚一帐,互道久仰,喝了几杯酒,好让将领们互相认识,方便以后联络。

酒过三巡,将领们识趣地告退,只留下三王。

刘有终身份特殊,留下参谋。

徐础又将楼硕到访以及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遍,沈耽立刻明白,慨然道:“没的可说,既然合营,就是一家,不分彼此。腊月二十,晋军独自前去攻围,引官兵出壁,导向降世军。”

马维道:“我们随后进攻,夹击官兵,此战若胜,东都胆寒,破城当在数日之间。”

徐础道:“只是合营还不够,义军需要一员大将,指挥全军,以免各自为战。”

沈耽指向刘有终,“我推荐刘先生。”

“再好不过!”马维立刻道,“刘先生名满天下,降世军上下更是对刘先生敬若神明,他来出任大将,最为合适。”

“如此甚好。”徐础也道,心里却第一次产生不安。

他以为大将会是谭无谓,其次也应该是宁抱关,无论如何也不是刘有终。

第三百五十章 行恶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三百六十九章 两计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质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两王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门第四百八十七章 论雄第二百七十四章 传授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相迎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第三十四章 舞槊第三百九十章 闷酒第四百一十六章 变脸第四百七十一章 赠礼第三百零六章 军报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三十三章 夜访第一百四十八章 胆破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四百一十六章 变脸第二百二十五章 对错第一百二十章 杀与不杀第十三章 求救第三百五十五章 册封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第三百零八章 受骗第二百一十九章 悬赏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七十九章 夺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三百一十六章 回家第二章 听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强援第五百四十一章 劝降第八十三章 入营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门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族第七章 循名责实第四十七章 深谋远虑第三百四十五章 乘车第四百三十七章 问故第九十三章 识人有术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别第一百七十八章 贪心第三百八十章 真假伏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四百八十四章 倾己第四百零八章 余粮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顾不暇第十四章 顺序第十章 三哥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猪第二百九十六章 旧人之请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变第四百九十六章 远胜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师第九十七章 吴士第五百零三章 遗落第三百七十五章 两方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四百九十一章 杀俘第九十五章 说客之城第二百零八章 各行其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护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话第四十六章 酒杀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四十一章 怒极第三百零八章 受骗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进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四百三十三章 立断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一百零九章 劝王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穷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五章 榜单第四百三十六章 砸石第三百四十七章 纠错第三百九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