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

(求订阅求月票)

太后娘家姓栾,出自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家族。

栾父曾做过地方小官,与权贵之门几乎没有任何来往,独生女儿被选入东宫之后,他从来也没有过奢望,继续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官,断绝了再生儿子的念头,打算致仕之后徜徉山水之间,以养天年,结果却死在了任上。

栾父之死对整个朝廷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在地方上也没引起波澜,照常收葬,照常记录在案,仅此而已。

天成朝——那时候还是大成朝——的开国之君张息帝在给太子挑选皇后时,却注意到这件小事,并因此下定最后的决心。

万物帝那一年才十七岁,温文尔雅,少年老成,颇有帝王之风,深受臣民喜爱,尤其是各家权贵,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明争暗斗,都想让自家女儿当未来的皇后。

张息帝不胜其烦,从每一家都挑选了一名女儿送到东宫,却迟迟不肯选立太子妃,直到再也拖不下去的时候,他要来册籍,查看东宫诸女的家世,权贵之家的女儿全被否掉,家族盛大、兄弟众多的人也不入眼,最后他选中了栾氏。

栾氏此时已是孤女,父亲的亡讯记录在册,她却一无所知,从来没人想到过要通知她一声。

张息帝派人稍做打听,发现栾氏差不多是个透明人,东宫的许多人根本不认识她,即便认识也说不出什么来。

张息帝越发欣赏此女,让皇后召见栾氏,劝慰一番送回东宫,有聪明伶俐的太监、宫女看出端倪,向栾氏悄悄恭喜,并暗中通知各大权贵之家。

栾氏不相信,各家权贵也不相信,三天之后,张息帝颁旨选定太子妃,满城皆惊。

多少年之后,栾氏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直小心翼翼,从来不敢与其它秀女相争,继续做她的隐形人,成为皇后、诞下太子,都没有让她改变性格,看到她的人都说,先帝果然有眼光。

太后兰氏对皇后也很满意,对她毫无忌惮,但也没有半点信心,于是将太子留在身边抚养,一是避开众多贵嫔的忌恨,二是担心孙子受栾皇后影响太深,日后性格软弱,不能统驭大臣。

就这样,栾氏住在深宫之中,享受着皇后的待遇,像是一件被藏在盒子里的珠宝,然后又被埋入地下十尺,主人偶尔想到珠宝的存在,却从来没再打开过。

щшш⊕ ttκд n⊕ ¢O

万物帝早早就对后宫失去兴趣,转而喜欢民间女子,驾崩前三年,与皇后一面也没见过。

栾氏倒也不在意,她已经听说父亲的死讯,派人重修坟茔,年年祭拜,经常与太后一同四处拜佛,打算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万物帝遇刺的消息传来,栾氏心无波澜,努力回忆,居然想不起皇帝的相貌。

太子登基称帝,对待亲生母亲如同陌生人——他们的确算是陌生人,每年只能见上两三次,周围还总是有人陪同——他与太皇太后更亲密。

栾氏心如止水,除了太后的头衔,察觉不到万物帝之死对自己的任何影响。

天下越来越乱,败战一场接着一场,栾氏全不关心,拜佛拜得更勤,一日不落,乞求的不是国秦民安,也不是皇帝无病无灾,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早登西方极乐世界,再不入帝王之家。

对栾氏来说,接下来的事情太过突然,她还没看到碎石的滑落,整座山就在眼前坍塌:太皇太后好几天没出现,传言都说兰氏已被湘东、济北二王带走,没过几天,皇帝也跟着梁家人一块消失。

逃走的时候,谁也没想起太后,栾氏心中并无怨恨,只是纳闷,祖孙二人曾经相依为命,比母子更亲,何以大难来临的时候却各奔东西?由此她越发笃信佛经所言,世间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可“梦幻泡影”也有成真的时候,有一天,栾太后突然发现身边的太监似乎少了几名,没过几天,一群大臣突然闯进宫来,大叫大嚷。

栾太后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普通男子,更没经过这么大的阵势,多年拜佛练成的禅定功夫,一朝破散,吓得痛哭失声。

大臣们对哭声另有解释,劝慰一番,退了出去,栾太后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点头已经任命了一名守城大臣。

日子似乎恢复到原有的样子,太监虽然少了几名,诸多宫女还在,服侍太后仍与从前一样严谨。

只有一个变化,栾太后吃素多年,入冬之后,暖房每日提供新鲜蔬菜,这天早晨却没有了,宫女端上来的是一碗粥和一碟咸菜。

栾太后为人随和,没有指责,吃了小半碗,命人撤膳,坐在屋中发呆。

午膳同样简单,太后念了一个下午的佛经,将近黄昏时,她问身边的女官,“外面怎样了?”

“回太后,外面大晴天,就是有点冷。”

“我是说皇宫外面,大臣们前两天叫叫嚷嚷,说什么我没听清,好像不是好事。”

“外面……”女官再也忍受不住,扑通跪下,哭道:“太后,东都已被反贼包围,早晚会攻进来。”

“哦,怪不得皇帝和太皇太后要走。”太后端起茶杯,轻轻抿尝,心想,原来外面发生这么大的事情。

女宫惊讶得止住了哭泣,“太后,反贼入城,免不了烧杀抢掠,太后快想个办法啊?”

“我能有什么办法?不是有大臣吗?”

“大臣都跑了,只剩下费昞费大人独力支撑……”

说谁谁到,一名宫女慌张地跑进来,“太后,费大人求见,我斗胆做主,将费大人带进来了。”

一想到大臣们的叫嚷,太后心有余悸,放下茶杯,“让他在外面说话,我这里……不方便。”

宫女出门,外面很快传来费昞的声音,“太后,形势危急,叛贼即将入城,请太后移驾,出城暂避。”

“我不走。”栾太后坐在屋中,能够保持气定神闲,“有人进城,就让他们进来好了。”

“叛贼乃是造反,进城之后还要进宫,太后母仪天下,怎可落入叛贼之手?太后若受一点羞辱,臣等纵死难辞其罪。”

“唉,凡事自有天意,‘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费大人自己出城吧,我要留下。与其受那奔波之苦,我宁愿待在宫中,佛祖对我自有安排。”

费昞苦劝,栾太后不为所动。

费昞无奈,只得告退,临走时说:“臣等无能,陷太后于险地,望太后好自为之。叛贼当中有个吴王,原是大将军之子,改姓徐,名叫徐础,与其他叛贼不同,还剩三分斯文,太后若遇急,或许可向他求助。”

“明白了,费大人慢走。”

费昞长叹一声,转身急急跑出宫去。

太后唤进来宫女,“不管外面怎样,里面的规矩还是要守的,以后再有男人求见,不要带到我这里。”

宫女茫然应了声是,退出房去,原先只觉得太后随和而温吞,现在她却想,太后是不是有点……傻?

屋里女宫问道:“太后为何不肯出城避难?”

“唉,出城之后能去哪呢?你们说是避难,我看到的却是迎难。”

“据说太皇太后在冀州邺城,陛下……可能去了淮州,太后可以去投奔两宫,总能……”

“走的时候没叫上我,我千里迢迢地去投奔,能得到什么呢?走亦受辱,留亦受辱,不如留,静观其变。若我命蹇,那是该有此劫,前世造孽,今世偿还,无债一身轻,才能往生极乐世界。”

女官目瞪口呆。

栾太后又道:“倒是你,不必留在这里,外面若有家人,快去投奔,无需陪我受劫。”

女官摇头,“我没有家人,愿与太后生死与共。”

“也好,扶我去休息,你也早些安歇。世事往往如此,半世平稳,往往要用一时的惊涛骇浪偿还。你说我还会再哭吗?”

“上次事发突然,太后没有准备,所以才会……这次太后已得到提醒,应该不会了。”

“嗯,我也不想再哭,更早一次哭,还是……还是许多年以前,我才七八岁……”太后回忆起往事,唏嘘不已。

女官搀扶太后,难以相信这只是一名刚过三十岁的妇人,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

到了床上,栾太后想起一件事,“费大人说叛贼当中有一个楼家人?”

“对,大将军之了,但是已经改姓,叫徐础,自称吴王。”

“是不是他?”

栾太后问得没头没尾,女宫却听得明白,点头道:“就是他,逃走之后当了反贼。”

栾太后忍不住笑了一声,“这个人真是有趣,刺杀我的丈夫,吓走我的儿子,如今又要夺我的住处,他跟我有仇吗?”

女官回道:“他与太后无仇,只是野心太大,想夺天下。”

“天下……天下有什么好的,谁都想夺?明天早晨若有鲜笋的话,最好。”

“是,太后。”女官给太皇盖上被子,没敢说皇宫里就快断粮。

次日一早,仍是粥与咸菜,栾太后没说什么,照样吃了半碗,该念经念经,该发呆发呆,也不出屋,察觉不到有什么变化。

到了下午,“变化”终于来了,宫女进来,面色苍白地说:“太后,吴、吴王求见。”

“哪个吴王?”

“反、反……义军首领,吴王徐础。”

“带他进来。”太后十分好奇,这个处处与自己作对的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因此忘了昨天不许带人进宫的命令。

太后身边的女宫一点也不好奇,只在意一件事,绝不能让太后受辱,哪怕是同归于尽。

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问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九十五章 说客之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胆破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质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争礼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四百七十七章 女装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计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二百九十一章 魔女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动第五百零九章 送礼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两种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态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质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击第四十四章 换人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二百四十七章 惊梦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一百一十二章 军师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计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五百四十三章 护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护军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计第五百一十六章 夺益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机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劝帝第五百三十六章 众叛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门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变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扰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师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问第五百三十七章 劝离第四十二章 礼物第四百二十章 夜访第四百八十八章 变脸第七十章 过河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三百九十九章 脸面第五百五十四章 求败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一百二十八章 诸王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四十章 顺流第二十一章 士女楔子 故国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五十九章 三人第四十二章 礼物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五百零九章 送礼第三百八十三章 尊老第三章 吹笛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军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五百零五章 借船第二章 听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亲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二百一十章 送死第五十八章 血迹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四百二十三章 铁将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二百五十五章 肘腋第七十四章 狂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敌帅第四百七十三章 劝叛第二百三十二章 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