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

费昞与尹甫告辞,一同走出山谷,尹甫停下脚步,回身望了一眼,叹道:“好一块人杰地灵的去处。”

“尹侍郎却不想夺回?”

尹甫立刻摇头,“不想,一点也不想,先师抛下一个烂摊子,接手者必遭重重磨难,我便是再年轻二三十岁,也不会担此重任。”

“别人是争而不得,尹侍郎却是得而不争,真不明白这是明哲保身,还是……老奸巨滑?”

“哈哈,费大人说话还是那么不讨人喜。咱们二人既在郊外,何不信步而行,权当是踏青?”

费昞向远处跑来的一众随从挥手,命他们走在前面,不必过来服侍。

两位老侍郎走出一段路,尹甫道:“徐公子能放弃王号,我放弃思过谷与之相比,不过是小事一桩。”

“徐础说他‘一败涂地’,尹侍郎败在何处?”

“事有大小,想法却是一样,我们二人都败在心境不平上,一想到将要面临的磨难,不是过于轻视,就是过于重视。那位老仆说徐公子喜爱读书,年纪幼小时就想着要践行书中道理,其实这也是我曾经有过的想法。”

“读书人怕是都曾有过。”费昞遥想当年,自己迫切地想要践行正道,对天下乱象深感悲愤,谁想到,真到了天下一统的时候,他反而更没有用武之地,淹蹇至今,依旧一事无成,不由得长叹一声。

“先师说过,这样的想法很危险。”

“危险?有什么危险?”费昞很是困惑,“我只叹现在的读书人越来越无大志。”

“呵呵,先师所谓的危险,并非‘不立危墙之下’的危险,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危险。唯其险,怀此想法者,才值得尊重。”

“尹侍郎还是没说险在哪里?”

“心中道理太多,面临磨难时不是太轻视,就是太重视,我已经说过。”

“志大才疏,大概就是你所谓的‘轻视’,这个我能理解,太过重视又是什么意思?”

尹甫没有马上回答,深吸几口草木的芳香,道:“从江东一路行来,我听说过不少徐公子的事迹,虽有夸大之处,大致应该准确。他就是太过重视。”

“我在东都领教过徐础的‘太过重视’,亲眼见到他解决了许多危险。”

“孟僧伦之死,费大人可曾目睹?”

“那位自作主张的将军?我没见到,徐础虽有悔意,但我依然觉得,杀之无错,逼死倒不至于,但是不能留他扰乱军心。”

“徐础也正是心怀这样的‘道理’处置此事,重视过头,逼死一位将军,未见得凝固军心,自己却不得安宁。”

费昞思索一阵,渐渐明白尹甫的意思,“你是说还有更合适的解决办法?”

“我不知道解决办法,我只知道,能将此事妥当解决的人,才是真英雄、真豪杰,他不需要提前懂得任何道理,就能约束麾下将士,奖惩分明,纵有杀伐,不令人生怨,不令己心乱。我做不到,徐公子做不到,费大人做不到,先师也没能做到。”

费昞沉默得更久,他这辈子得罪的人不计其数,偶尔也有后悔的时候,连最起码的“不令人生怨”都做不到。

“范先生不知该如何处置寇道孤?”

尹甫点头,“这是先师的一大心病,我最后一次见他,仍未化解,临终时遣散弟子、烧毁文字,想来直到最后一刻也未去除。”

“怪不得读书人称帝者……几乎没有。”费昞感慨道。

“哈哈,读书人另有一番大事业,不输于帝王。”

“徐础能用好思过谷?”

“先师选中他,必有原因。”

“尹侍郎真相信范先生临终前收徐础为关门弟子?我听说两人就没来得见上一面。”

“先师临终前只留宋师弟一人在身边,想必是看中他勇于践行的一面,至于徐公子,似乎还要更好一些。”

费昞受过吴王的苦头,至今不能释怀,冷笑几声,但是没有质疑,他明白尹甫的意思,徐础既是读书人,又是践行者,虽一时陷入困惑,一旦走出来,仍能弘扬范门之道。

“在名实之论中,范先生辩不过寇道孤,所以要将思过谷留给一位坚守实道的弟子?”费昞猜道。

“是这个意思。”

“嘿,有其师必有其徒,两人都是死不服输的脾气。”

尹甫笑笑,“先师的确是这个脾气,所以我不能接受思过谷,这场论辩还没结束,范门需要一位勇往直前的大将,如宋师弟、徐公子这样的人。”

“道理你都明白,就是自己不肯做,要让别人做。”

“哈哈,这正是我的脾气。”尹甫丝毫不恼,反以为傲。

费昞不停摇头,半晌才道:“怪不得你我二人同在礼部为官,相识多年,交往却不多,原来也是道不同。”

尹甫止步拱手,“我与费大人乃君子之交。”

费昞也笑了,随后长叹一声,望着道路两边红绿相间的草木,“你我不是君子之交,是‘泥泞之交’,一样丢官,一样逃亡,一样走在泥路上,一样疲备不堪,领略不到春日之美,只想尽快回到城里休息。”

尹甫大笑,向远处的随从招手,让他们牵马过来。

随从有十余人,一直在关注两位大人的举动,刚要迎来,忽然纷纷向两边让路。

有人骑马疾驰过来,经过人群时也不减速,四蹄翻飞,扬起无数泥点。

费昞与尹甫本就走在路边,也得让在一边,眼睁睁看着骑士掠过。

那竟然是一名女子。

天成朝虽不禁止女子骑马,但是孤身一人在大路上驰骋,还是有些骇人听闻。

费昞望着女子远去的背影,“这是去思过谷的路,她是……那姓冯的女人吗?”

“果然名不虚传。”尹甫道。

“哪一种名?”费昞问道,关于冯菊娘的传言太多。

“艳名。”尹甫笑道,“虽是惊鸿一瞥,已见其美。”

费昞眉头紧锁,“我刚刚在想,你我二人同病相怜,今后在邺城或许可以常来常往,尹侍郎若有此心,咱们还是保持‘君子之交’比较好。”

“哈哈,费大人也是名不虚传。”

随从们跑来,“大人受到惊吓没有?不知哪冒出来的野女子,也不知仗着谁的势,没点规矩,敢在邺城放肆,前方哨兵竟不阻拦。”

两位大人上马,慢慢前行,尹甫突然又道:“此女必有急事。”

“尹侍郎还没忘记她?”费昞冷冷地说。

“徐公子留这样一个人在身边,不是很有趣吗?”

“他连叛贼之首的女儿都敢娶,还有什么女人不能留在身边?”

“我相信这两人之间的清白,不输于你我二人。”

“嘿,这是什么话?”费昞怒道。

尹甫微笑以对。

前面不远是邺城官兵设立的哨所,数十名兵丁把守,从这里过去,就是通往邺城的大道。

兵丁认得两位大人,列立两边恭送。

尹甫显然还没有忘记冯菊娘,勒马停下,向哨兵军官道:“刚才跑过去的女子是谁?”

“与吴王一同住在谷里的冯菊娘,前些天进城,今天回来。”军官答道,仍习惯性地称呼“吴王”。

尹甫点头,向费昞道:“费大人猜得真准。”

“不是她还能是谁?”

“看她神情焦急,所为何事?”尹甫继续问道。

“不知道啊。”军官也很好奇,与手下兵丁猜测已久,“因她是谷中人,我们没有阻拦,她也没有停下解释。或许是在城里惹出麻烦了。”

“嗯。”

费昞催道:“可以走了吧?尹侍郎若想回去问个明白,我可不陪你。”

“不必回头,她既然在城里惹事,回城当能查问明白。”

军官脱口道:“肯定是勾上男人,惹恼原配……我是胡说,两位大人慢走。”

费昞不喜欢听这种事,怒目而视,军官不敢再说下去。

大道上又有两骑驰来,远远地其中一人大声问道:“冯夫人过去了吗?”

军官等了一会,“两位又是何人?”

两名骑士都是年轻男子,一人拱手道:“我二人是济北王府中执事。”

军官肃然起敬,忙回道:“冯夫人刚刚过去。”

两名骑士同时叹气,一人道:“急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

军官不敢多嘴,尹甫却可以,在马上拱手道:“在下前礼部侍郎尹甫,这位是同为侍郎的费大人。”

费昞哼了一声,不愿被提到自己的名字。

两名骑士下马还礼,“小的拜见两位大人。”

“冯夫人为何急着回谷中?你二人又为何追赶?”尹甫问道。

两名骑士互视一眼,一人回道:“我二人也是奉命行事,若能追上,请冯夫人回去,若追不上,也就算了,并不知发生过什么事。”

“奉谁之命?”尹甫非要问个清楚。

“呃……奉芳德郡主之命。”

“芳德郡主?”

这回连费昞也有些感兴趣了,解释道:“济北王之女,徐础……原配妻子。”

“哦。”

两名骑士怕生产误解,忙道:“冯夫人前些天进城,住在王府里,与芳德郡主亲如姐妹,中间出过几趟门,也不知她为何突然要走,但是在王府里绝没惹出任何事,我们现在还不明所以。”

两名骑士怕多说生事,急忙告辞,上马先行离去。

尹甫也向军官告辞,与费昞继续赶回邺城,途中再不提冯菊娘。

行出数里,王府里的两名执事早已不见踪影,大路上却有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迎来,当先数人全都认得尹甫,加快脚步迎上来,行礼拜见。

“诸位师兄弟这是要去哪里?”尹甫诧异地问,这群人至少有一半乃是范门弟子。

安重迁兴奋地说:“正好遇见尹师兄,请问尹师兄可夺回思过谷?”

“没有。”

“无妨,寇师兄改变主意,要去再辩一次,这回志在必得,我们都去助威,尹师兄也一同去吧。”

尹甫一愣,随即向费昞笑道:“谁能想到,击败寇师兄之人竟是一名女子?”

费昞没听懂,安重迁等人更是糊涂,尹甫也不解释,问道:“寇师兄人呢?”

“在后面,很快就到。”

“好,让他一个人去,名实之辩今日该有一个结果,但是你们看不懂,观之无益,反生祸患,都随我回城,不准去思过谷。”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军法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四百八十七章 论雄第四百八十章 三名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四百七十二章 监视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三百零七章 扫墓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将第二百九十九章 诱杀第八十章 无用之剑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驰第二十七章 拉拢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九十八章 兵败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百零一章 指点第一百八十七章 抢先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五百三十九章 暂避第三百二十八章 贵客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四百八十九章 顺天第三百一十二章 蛮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愿第二百二十七章 良机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三百二十七章 认子第四百零四章 夺位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术第五百零四章 误我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输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四百三十七章 问故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决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兵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三百六十二章 惩罚第十八章 备招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三百五十一章 运气第四百二十三章 铁将第二百九十三章 蛊惑第二章 听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传话第三百三十三章 进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诀别第一百一十二章 军师第九十九章 计所无出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八十六章 讲和第四百零四章 夺位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四百九十六章 远胜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蛊惑第四十五章 第一灭第五百三十八章 动身第一百三十八章 敌帅第一百三十二章 矮人一头第四百零九章 头颅第二百零六章 送美第二百零三章 谋端百出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术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五百四十五章 止水第五百四十三章 护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夺益第五十七章 同乐第三百六十二章 惩罚第一百二十八章 诸王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二百零三章 谋端百出第九十七章 吴士第二百七十三章 吊唁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龟缩第四十九章 酒意